⑴ 家裡的80歲老人去世,該怎麼辦
生老病死是宇宙規律,老人患不治之症去世是正常的事。所以叫白喜事,你奶奶還真是一種對痛苦的解脫。
辦好後事,永遠銘記奶奶的恩德與教誨,就是對亡者最好的安慰。
⑵ 80歲老人昏迷醒後變狂躁
已經4天了估計不好醒來了。現在你要做的就是注意病人的體溫,如果發燒就要給物理降溫。注意房間的溫度。再者注意病人的呼吸防止意外。常給病人翻身小心褥瘡。
⑶ 80歲老人經常感到憋屈心酸想哭是怎麼回事
年紀大了,想找人說說話,也可能想到了以前的事情。要經常和老人聊天
⑷ 老人臨終前不停躁動是不是快不行了
死亡是每個人都會走到的一步,而臨終前的徵兆常常讓人無法把握。老人臨終前其實是有徵兆的,那麼老人臨終前都有哪些徵兆呢?怎麼判斷老人是否走到了人生的最後一刻呢?最近,在金華市第二醫院的老人康復住院病房,醫生講述了老人臨終前出現的一些徵兆,他們建議家人在病人臨終前應時刻陪伴在身邊,給病人以最大的安慰,以最大限度減少病人的痛苦,不給自己留下任何遺憾。金華市第二醫院護士吳珍說,所謂臨終是指根據病人的身體情況判定已到終末,活不過三個月的這段時間。她已護理過多位臨終病人。據她觀察,臨終病人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腦子清楚的,另一種是大腦已昏迷或腦子不清楚的。對於臨終期間大腦已昏迷不清的病人,雖然看不出其表情,但從心電圖等儀器的監測中可以看到他們的情緒起伏。這類病人在臨終前一般生命跡象比較平穩,沒有什麼大的波動,其原因是他們的大腦早已失去思維能力,意識不到死亡的來臨。但也有一些病人例外,曾經有位病人,得病以後因為記憶力減退,一直記不起家裡的親人。然而有一天他的腦子突然間清醒了過來,准確地叫出了大家的名字,家人很高興,並沒有意識到這意味著病人快不行了,還以為是他的病情好轉了,結果他當晚就離開了人世。如果是有經驗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病情的「好轉」是向親人發出的訣別信號。而腦子清楚的病人就不一樣了,病人雖然接受了死亡的事實,有的還能夠和家人交流,告訴家人自己的感覺,但從病人的眼神、眼淚等一些肢體語言能看出其驚恐和留戀。像上述的那位80歲老人所表達的語言及抓住家人的手緊緊不放的舉動,就表現出其對死亡的驚恐及對人間的留戀。其家人感人肺腑的語言讓病人平靜地度過了最後一刻。還有那位40歲的女士,其丈夫表示他很愛她,並會照顧好兒子,讓她放心地離開了人世。在病人臨終這段時間,家人的關懷和安慰非常重要,家人合適的表態會讓病人覺得無比安慰。吳珍表示,每次看到病人臨死前對生活的那種留戀,對她都是一種震撼,讓她更深刻地感到身體健康的重要。吳珍曾碰到過這樣一件事。有一位老人因為腦溢血變成了植物人,在老人臨終前,老人的女兒雖然工作很忙,但她還是每天抽空到醫院為母親擦身,換衣服,風雨無阻。如果女兒實在沒有時間,其女婿就代替妻子照顧丈母娘,幫她擦身。這件事至今回想起來都讓吳珍感動。吳珍說,幾乎所有的病人臨死前都希望那個時候對自己最重要的人能夠陪在身邊,幫助自己克服對死亡的恐懼或是解決擔心的事。害怕、不放心是大部分病人臨死前的心理反應。所以很多時候,作為病人家屬要做的,除了趕到病床前送親人最後一程外,告訴病人你是多麼愛他、感謝他,活著的人會相親相愛,這對逝者來說是最好的鼓勵。而且這樣做的話,家人也不會因為沒有表露心聲,讓病人帶著遺憾去世而一輩子感到自責。 0
⑸ 80歲老人卧床很久,有幾天萎靡不振,然後突然糊塗了,誰也不認識,怎麼回事
速度找醫生
⑹ 80歲老人越來越虛弱還能活多久多久
你這個問題問得實在沒有價值,既然已經八十多歲了就應該好好照顧,讓老人安逸的離去,這樣自己心裡也不會有遺憾
⑺ 老人死前的徵兆是什麼
老人臨終前症狀:一、不能進食、排便次數增多,靠輸液來維持營養。二、神志方面,出現神志不清、嗜睡、淺昏迷,慢慢出現深昏迷。三、呼吸方面,開始呼吸急促、呼吸困難,慢慢的呼吸減慢、深大呼吸、血氧飽和度也隨之逐漸下降。四、心率方面,心率一開始代償性的增快,繼而出現心率逐漸下降,最終導致心跳為零。五、血壓逐漸下降、皮膚濕冷,有皮膚的花斑,最終到血壓測不到。
⑻ 為什麼80歲以上的老年人脾氣都很古怪人活多少歲最理想
80歲了,思維開始遲鈍,像小孩一樣,需要的可能更多是精神上的聆聽與幫助專吧~~ 脾氣屬怪可能是因為有些東西表達不出吧~~我覺得吧,只要有比較寧靜祥和的心情,多點又熱愛生活的想法,活久一些也會是享受的,相反就痛苦了~~
⑼ 80歲老人近幾日話特別多性格大變會有什麼病
老人突然性格大變就要警惕多種腦部疾病
人常說,本性難移,
所以性格上的變化,絕不是什麼小事。如果家裡老人突然性格大變,就要引起注意了。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科副研究員勝利表示,腦梗塞、腦供血不足、腦萎縮、腦動脈硬化、老年痴呆等腦部病變,都有可能引起老人情緒上的變化。特別是變化過於明顯時,比如,以前性格溫和,為人友善,熱情又有活力的老人,在短短的時間內,變得自私、猜忌心重、脾氣古怪,就應該到醫院做個腦部檢查,確認是否有病理性病變。這些都屬於腦衰老的范疇。當然,也有些老人的性格變化不是生理性的,而是心理性腦衰老,這時就需要進行心理治療了。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清淡,加強身體鍛煉,特別是腦力鍛煉,要經常讀書、下棋。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分別大聲朗讀報紙5—10分鍾。家人也要鼓勵其多多出門活動,與外界接觸;祖孫同堂的,要多多安排家庭集體活動,以幫助老人減緩腦部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