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70歲古稀80歲叫什麼意思

70歲古稀80歲叫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1-01-18 01:21:16

㈠ 人到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什麼年

因為周制允許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撐著拐杖入朝。所以八十歲也稱杖朝之年。

㈡ 70歲叫古稀,80歲,90歲叫什麼

70歲叫古稀,80歲叫仗朝,90歲叫鮐背,其中80與90又可統稱為耄耋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仗朝又作杖朝:八十歲可拄杖出入朝廷,後用作八十歲的代稱。

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也可稱「凍梨」。

(2)70歲古稀80歲叫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老人稱謂

杖家之年:五十;

杖鄉之年:六十;

杖國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斑白:老人。老年人頭發斑白,因代指老人。

黃發:是指長壽老人。:指老人,老人的頭發由白變黃。「黃發」是枯黃的頭發。人老了,頭發上由黑變白,白發則黃。

皓首:白頭,指年老。

久壽:長壽。

眉壽:耄[mao]壽,長壽。人老了眉毛長,所以稱眉壽。

姥[mu]:年老的婦人。

暮齒:晚年,暮年。

暖壽:舊俗在過生日的前一天,家裡的人和關系較近的親友來祝壽。

萬壽:大壽,高壽之意。

遐齡:指人長壽高齡。

㈢ 70歲為古稀,問80歲稱作什麼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

㈣ 在我國古代稱70歲的人為「古稀」,那80,90歲的人又稱為什麼呢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再補充一下 108歲 茶壽 99歲 白壽 88歲米壽

㈤ 70被稱為古稀之年,那80是什麼

80歲稱為「耄耋之年」。

耄[mào]:古稱八十歲至九十歲的年紀,形容年老,引申為昏亂之義。

耋[dié] :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歲。耄,形聲字,上形下聲,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出處】三國.魏.曹操 《對酒》詩:「人耄耋,皆得以壽終。」《北史·尉元傳》:「雖老、更非官,耄耋罔祿,然況事既高,宜加殊養。」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鍾生》:「君無大貴,但得耄耋足矣。」 李大釗 《青春》:「斯則人類之壽,雖在耄耋之年,而吾人苟奮自我之欲能,又何不可返於無盡青春之域?」

【反義詞】垂髫

(5)70歲古稀80歲叫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襁褓:初生

孩提、總角、垂髫:童年

金釵之年:女子12歲

豆蔻之年:女子13歲

及笄之年:女子15歲

碧玉年華:女子16歲

桃李年華:女子20歲

花信年華:女子24歲

弱冠之年:男子20歲

而立之年:男子30 歲

不惑之年:男子40 歲

知命之年:男子50 歲

花甲之年:男子60 歲

古稀之年:男子70 歲

喜壽:男子77歲

杖朝:80歲

耄耋之年:80~90歲

米壽:男子88歲

鮐背之年:90 歲

白壽:男子99歲(取百去「一」之意)

期頤之年:男子100

茶壽:男子108歲

另外,還有稱青少年為束發,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發等等 。

㈥ 古代60歲的男人應該叫什麼(70歲是古稀,80歲是耄耋。。。)

六十歲,別稱為花甲之年或耳順之年。

「花甲之年」來源:

由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為一循環。因干支名號錯綜參互,故稱花甲。

職工退休年齡: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1)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6)70歲古稀80歲叫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稱謂來歷

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表達年齡稱謂的詞,如:「弱冠」、「耄耋」等。學生往往對此很費解。其實類似這樣的詞還很多,都是我們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所必須了解的知識。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一,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徵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襲前人所言而成為固定稱謂的。

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的稱謂可謂最多最有趣。或叫「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還有依據生理特徵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餵奶。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

七歲除叫做「悼」外,還叫「齠齔」也叫做「毀齒」,因為正是換牙時期,所以有此稱呼。十五歲叫做「童」,「山無草木曰童」。古代十六歲成年,十五歲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處用的是比喻意。

㈦ 70歲是古稀,80、 90、 100 稱什麼

【80歲】

杖朝之年[ zhàng cháo zhī nián ] 年齡的代稱,指男子80歲,意思是年過八十就可以允許撐著拐杖入朝。

出處:《禮記·工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翻譯:年過五十可以在家拄拐杖,六十可以在鄉拄拐杖,七十可以在國中柱拐杖,八十老人可以在朝上拄拐杖。

【90歲】

鮐背之年[ tái bèi zhī nián ] 九十歲高齡的時候,指老人高壽。

出處:《詩經·大雅·行葦》:曾孫維主,酒醴維醹,酌以大斗,以祈黃耇。黃耇台背,以引以翼。壽考維祺,以介景福。

翻譯:宴會主人是曾孫,供應美酒味香醇。斟滿大杯來獻上,禱祝高壽賀老人。龍鍾體態行蹣跚,扶他幫他侍者仁。長命吉祥是人瑞,請神賜送大福分。

【100歲】

期頤之壽[ qī yí zhī shòu ] 期頤:百年。高壽的意思。

出 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席方平》:今送汝歸,予以千金之產,期頤之壽,於願足乎?

翻譯:現在送你回去,給你千兩黃金,百年高壽,你覺得滿意么?

(7)70歲古稀80歲叫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30歲】

而立之年[ ér lì zhī nián ] 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出 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翻譯: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

【40歲】

不惑之年[ bù huò zhī nián ]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

出 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

翻譯: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

50歲

知命之年[ zhī mìng zhī nián ] 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出 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翻譯:五十歲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60歲】

耳順之年[ ěr shùn zhī nián ] 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

出 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

翻譯:六十歲時能廣泛聽取多種意見。

㈧ 70歲叫古稀 80歲叫什麼

初生叫嬰兒,不滿周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
男孩歲回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答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
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80至90歲稱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歲樂期頤。
另外,還有稱童年為總角或垂髫,稱青少年為束發,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發等等

㈨ 60歲 70歲 八九十歲分別稱為是什麼之年

60歲:花甲之年。

70歲: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

八九十歲: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

拓展資料:

60歲

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60歲為「耳順之年」。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

花甲:天乾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花甲: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所謂干支,是天乾地支的簡稱。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乾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年屆花甲」或「花甲之年」來指人到60歲了。

花甲:指六十歲,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

還歷之年:指60歲。

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下壽:指60歲以上。

耆[qi]: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為耆。

70歲

從心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人就多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耋[dié]: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圍之年:指70歲。

懸車之年:指70歲。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鹽鐵論·孝養》中寫道:「七十曰耄。」《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爾雅·釋言》註:「八十為耋。」把上面幾種說法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壽,大約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歲的年紀。耄,七八十歲的年紀。耄(mao)耋(die)指八九十歲。毛傳又雲:「耋,老也,八十曰耋。」後人因稱八九十歲的老人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歲。九十歲也可稱耄耋之年。

閱讀全文

與70歲古稀80歲叫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說養老是個大數據 瀏覽:892
在吃的方面如何養生 瀏覽:967
中老年人應當吃哪些預防葯 瀏覽:39
寶雞養老保險認證二維碼 瀏覽:658
入職體檢怎麼看出疾病 瀏覽:609
南京浦口區老年大學招生簡章 瀏覽:502
華陰市松鶴老年公寓 瀏覽:917
平涼什麼地方養生好 瀏覽:771
本人50歲大壽感謝來賓 瀏覽:17
黑龍江海倫養老院火災 瀏覽:175
2017農村養老金上調嗎 瀏覽:839
進葯廠體檢都查什麼 瀏覽:522
愛人孝順 瀏覽:978
赤峰老年公寓回族 瀏覽:824
入職前為什麼要查體檢 瀏覽:705
演講大師侯長壽哪裡人 瀏覽:191
真實孝順 瀏覽:939
老年人脖子長皰疹怎麼辦 瀏覽:82
50歲患癌症是什麼原因 瀏覽:127
重陽節卡片感恩語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