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知道中國歷史上從秦始皇往後,(秦始皇也算)共有多少位皇帝有多少活過六十歲的求最詳細的答案。
活過八十歲的:
1.南朝梁武帝蕭衍(464-549)八十五歲.在位四十八年(502-549)
2.大周國皇帝武則天(624-705)八十一歲.在位十五年(690-705)
3.五代十國吳越國王錢鏐(852-932)八十歲.在位二十五年(907-932).
4.宋高宗趙構(1107-1187)八十歲.在位三十六年(1127-1162),又二十五年太上皇(1162-1187).合計六十年.
5.清高宗乾隆帝弘歷(1711-1799)八十九歲.在位六十年(1736-1796),又四年零三天太上皇(1796-1799).合計六十四年.
活過七十歲的皇帝:
1.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七十歲.在位共五十四年(前141-前87)十六歲登基.
2.十六國南燕慕容德(326-405)七十九歲.在位七年(398-405).
3.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七十歲.在位三十一年(1368-1398).
4.元世祖忽必烈(1125-1194)六十九歲.在位三十四年(1160-1194).
5.清康熙帝玄燁(1654-1722)六十九歲在位共六十一年(1662-1722).八歲登基.
6.十六國後燕慕容垂(326-396)七十歲.在位十三年(384-396).
7.唐高祖李淵(566-635)六十九歲.在位九年(618-626).
8.前蜀高祖王建(847-918)七十一歲.在位十一年(907-918).
9.五代十國南平武信王高季興(858-929)七十一歲.在位五年(924-929).907年朱溫封季興為節度使,914年朱溫封季興為渤海王.924年後唐封季興為南平王.
活過六十歲的皇帝:
1.元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1162-1227)六十五歲,在位二十一年(1206-1227).
2.明成祖朱棣(1360-1424)六十四歲.在位二十二年(1402-1424 ).
3.十六國後秦姚萇(330-393)六十三歲.在位十年.
4.十六國後涼呂光(338-399)六十一歲.在位十三年(386-399).
5.十六國北涼沮渠蒙遜(368-433)六十五歲.在位十二年(401-433).
6.十六國西涼李暠(351-417)六十六歲.在位十七年(400-417).
7.隋文帝楊堅(541-604)六十三歲.在位二十三年(581-604).
8.唐德宗李適(742-805)六十三歲.在位二十六年(779-805).
9.五代後梁太祖朱晃(溫)(852-912)六十歲.在位五年(907-912).
10.後蜀孟知祥(874-934)六十歲.在位一年(934).
11.五代十國閩國王審之(862-925)六十三歲.在位十六年(909-925).898年,王潮卒,審之繼立.909年,朱溫封審之為閩王.
12.北漢世祖劉崇(895-954)六十歲.在位三年(951-954).
13.宋孝宗趙昚(1127-1194)六十七歲.在位二十七年(1162-1189).又五年太上皇(1189-1194).合計三十二年.
14.宋理宗趙昀(1205-1264)五十九歲,在位四十年(1224-1264).
15.清太祖努爾哈赤(1559-1626)六十七歲.在位十年(1616-1626).1616年在赫圖阿拉稱大汗,建立後金.
16.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61歲,在位十二年. 當皇帝過六十年的
1.宋高宗趙構(1107-1187)八十歲.在位三十六年(1127-1162),又二十五年太上皇(1162-1187).相加共六十一年.
2.清康熙帝玄燁(1654-1722)六十九歲在位共六十一年(1662-1722).八歲登基.
3.清乾隆帝弘歷(1711-1799)八十九歲在位共六十年(1736-1796),又四年太上皇共執政六十四年,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長壽,執政最長的皇帝.二十六歲登基.
Ⅱ 古代60歲才當皇帝的是誰
武則天(624年~705年)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唐高專宗時代曾出現另一個屬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後(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後(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Ⅲ 北宋的所有皇帝都沒有活過六十歲,這究竟是為什麼
北宋(960―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作趙宋,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有人認為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期對外關系在唐朝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在中國的漢、隋、唐、南宋、元、明、清這六大朝代中,雖然短命的皇帝多如過江之鯽,但長壽的皇帝也是比比皆是,這些赫赫有名的長壽皇帝享年如下:
漢武帝劉徹70歲、漢光武帝劉秀63歲、隋文帝楊堅64歲、唐玄宗李隆基78歲、宋高宗趙構81歲、元世祖忽必烈80歲、明太祖朱元璋71歲、更恐怖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竟活了89歲。
但唯有一個北宋,這個享國167年,共有9位皇帝的王朝,任何一位皇帝的壽命也沒有超過60歲。
這九位皇帝的享年如下:
宋太祖趙匡胤50歲(927年-976年);宋太宗趙光義59歲(939年-997年);宋真宗趙恆55歲(968年―1022年);宋仁宗趙禎54歲(1010年―1063年);宋英宗趙曙36歲(1032年―1067年);
宋哲宗趙煦25歲(1076年―1100年);宋神宗趙頊38歲(1048年―1085年);宋徽宗趙佶54歲(1082年―1135年);宋欽宗趙桓57歲(1100年―1156年)。
可見北宋皇帝中,除了趙曙、趙煦和趙頊沒有活過中國皇帝的平均歲數,其餘的六位皇帝,都有長壽的潛質,但他們為何都沒有超過60歲,便龍馭賓天,在傳說中,是受到了後周王朝柴氏詛咒的緣故。
一個朝代的更迭,比如:漢朝取代了殘暴不仁的秦朝,唐朝取代了禍亂天下的隋朝,明朝取代暴虐當道的元朝,清朝取代了魚肉百姓的明朝,都是一個對老百姓比較好朝廷,取代了一個禍害老百姓的朝廷,可是北宋卻不是這樣。
宋太祖趙匡胤是後周王朝(951年―960年是五代十國之一)世宗皇帝柴榮手下的一位大將,而後周世宗皇帝柴榮,卻偏偏又是一位非常少見,非常難得,非常英明的好皇帝。
說柴榮是一位好皇帝,證據如下:
1:歷史書上稱呼他: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柴榮在位六年的時間里,整軍隊練精兵、招撫流亡百姓、賦稅減至最少,政吏清明如水,百姓變得富足,中原的政治經濟開面復甦。
2:他南征北戰,東討西殺,在西面打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四州,南面打敗南唐軍隊,盡得江北、淮南14州,北面打敗契丹,連克二州三關,並立下了「十年平天下,十年休養生息,十年致太平」的誓言,一時間風頭無兩。
3:他不僅精明強干,而且不貪奢華,禮賢下士,虛心求諫,從未因言論而殺一人,可以這樣說,明主是什麼樣,他就是什麼樣,聖君是怎樣乾的,他就是怎樣乾的。
4:柴榮待趙匡胤如兄弟,授兵權,贈金錢,賞美女。讓趙匡胤從一個低級軍官,變成了後周國擁兵最廣,權利最大的禁衛軍首領。
可是天妒英才,老天沒有給柴榮30年的時間讓他整理江山,甚至十年時間都沒有給他,在公元959年,柴榮因病去世,終年三十八歲,原本英名應該超過趙匡胤的一代聖主,就這樣「壯志未酬身先死」了。
可是趙匡胤隨後在陳橋黃袍加身,他從柴世宗留下的孤兒寡母手中,搶下了後周的江山,建立了北宋。趙匡胤也算一位明主,比如,他給自己的子孫立下三條規定:一、不殺後周皇帝柴氏子孫(贖罪);二、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提意見的人(跟柴世宗學來的);三、以上兩條必須嚴格遵守。
可是這位名聲不小的宋太祖,哪有柴榮東征西討,群雄臣服,強敵膽顫的沖天豪氣,整部的北宋歷史,就是被一部被遼金欺負的窩囊史,趙匡胤奪了後周的江山,並非是將後周國的精神發揚光大,而是越干越勢微!
每當人們想起揚眉吐氣的後周,再看一眼讓人垂頭喪氣的北宋,對這個孱弱的朝廷,無不是心生怨懟與詛咒,故此,這個飽受到了詛咒的北宋九位皇帝,沒有誰活過60歲。
1127年,徽欽二帝及在開封的宗室3000餘人被金兵擄走,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因為被委派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出外招兵而免於此難,不久在應天登基,金兵繼續追殺,他逃到了揚州,後來又被逼無奈,出海逃亡。北宋的歷史,終於落下了帷幕。
內容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
Ⅳ 皇帝成長計劃,怎麼玩在位時間長或60歲左右
首先要求的是體力,要多去紫宸殿外出打獵。
然後要多去金龍殿睡覺。
然後早內朝時點兵部容多招收士兵還有加強訓練。
突厥和日本的條件如果是對你有好處【例如關系變好、成為附屬國等】就接受。
其實幾個妃子都沒關系,但要去後宮。【可以生小孩】
等女小孩18歲時早朝叫禮部然後把女兒嫁到關系差的國家。【可以搞好外交,這對你很有好處】
如果你沒有大量的武器和高過敵人幾倍的人數的話不能去攻打。
官員嘛……
早朝的時候開課考試選人品超過85的,然後再慢慢換,廉潔和野心一個要85~90一個要低於25最好。
然後你不想死的話把稅弄低一些,因為民心很重要【15~20就差不多了,太少國家的錢不夠】。
在各地都建一些衙門和義倉,或在一個地方建三個行宮然後浩盪出巡。
想知道你有沒有貪官就微服私訪點人聽一下。
最後再強調一遍要多打獵和休息!
Ⅳ 中國歷史上活過60歲的皇帝有哪幾位多少歲
歷史上的長壽皇帝 活過八十歲的: 1.南朝梁武帝蕭衍(464-549)八十五歲.在位四十八年(502-549) 2.大周國皇帝武則天(624-705)八十一歲.在位十五年(690-705) 3.五代十國吳越國王錢鏐(852-932)八十歲.在位二十五年(907-932). 4.宋高宗趙構(1107-1187)八十歲.在位三十六年(1127-1162),又二十五年太上皇(1162-1187).合計六十年. 5.清高宗乾隆帝弘歷(1711-1799)八十九歲.在位六十年(1736-1796),又四年零三天太上皇(1796-1799).合計六十四年. 活過七十歲的皇帝: 1.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七十歲.在位共五十四年(前141-前87)十六歲登基. 2.十六國南燕慕容德(326-405)七十九歲.在位七年(398-405). 3.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七十歲.在位三十一年(1368-1398). 4.元世祖忽必烈(1125-1194)六十九歲.在位三十四年(1160-1194). 5.清康熙帝玄燁(1654-1722)六十九歲在位共六十一年(1662-1722).八歲登基. 6.十六國後燕慕容垂(326-396)七十歲.在位十三年(384-396). 7.唐高祖李淵(566-635)六十九歲.在位九年(618-626). 8.前蜀高祖王建(847-918)七十一歲.在位十一年(907-918). 9.五代十國南平武信王高季興(858-929)七十一歲.在位五年(924-929).907年朱溫封季興為節度使,914年朱溫封季興為渤海王.924年後唐封季興為南平王. 活過六十歲的皇帝: 1.元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1162-1227)六十五歲,在位二十一年(1206-1227). 2.明成祖朱棣(1360-1424)六十四歲.在位二十二年(1402-1424 ). 3.十六國後秦姚萇(330-393)六十三歲.在位十年. 4.十六國後涼呂光(338-399)六十一歲.在位十三年(386-399). 5.十六國北涼沮渠蒙遜(368-433)六十五歲.在位十二年(401-433). 6.十六國西涼李暠(351-417)六十六歲.在位十七年(400-417). 7.隋文帝楊堅(541-604)六十三歲.在位二十三年(581-604). 8.唐德宗李適(742-805)六十三歲.在位二十六年(779-805). 9.五代後梁太祖朱晃(溫)(852-912)六十歲.在位五年(907-912). 10.後蜀孟知祥(874-934)六十歲.在位一年(934). 11.五代十國閩國王審之(862-925)六十三歲.在位十六年(909-925).898年,王潮卒,審之繼立.909年,朱溫封審之為閩王. 12.北漢世祖劉崇(895-954)六十歲.在位三年(951-954). 13.宋孝宗趙昚(1127-1194)六十七歲.在位二十七年(1162-1189).又五年太上皇(1189-1194).合計三十二年. 14.宋理宗趙昀(1205-1264)五十九歲,在位四十年(1224-1264). 15.清太祖努爾哈赤(1559-1626)六十七歲.在位十年(1616-1626).1616年在赫圖阿拉稱大汗,建立後金. 16.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61歲,在位十二年. 當皇帝過六十年的 1.宋高宗趙構(1107-1187)八十歲.在位三十六年(1127-1162),又二十五年太上皇(1162-1187).相加共六十一年. 2.清康熙帝玄燁(1654-1722)六十九歲在位共六十一年(1662-1722).八歲登基. 3.清乾隆帝弘歷(1711-1799)八十九歲在位共六十年(1736-1796),又四年太上皇共執政六十四年,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長壽,執政最長的皇帝.二十六歲登基. 當皇帝過五十年的 1.商朝王武丁在位五十九年. 2.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七十歲.在位共五十四年(前141-前87)十六歲登基. 3.三國吳大帝孫權(182-252)七十歲.在位五十二年(200-252).200年繼孫策為江東之主,221年被封為吳王,229年稱帝. 4.西夏崇宗李乾順(1083-1139)五十六歲.在位五十三年(1086-1039) 5.西夏仁宗李仁孝(1124-1193)六十九歲,在位五十三年(1140-1193). 6.唐玄宗李隆基(685-762)七十七歲.在位四十三年(712-755).又太上皇七年(755-762).合起來共五十年. 當四十年皇帝的: 1.周宣王在位四十六年(前827-前782). 2.遼聖宗耶律隆緒(971-1031)六十一歲,在位四十九年(982-1031). 3.宋仁宗趙禎(1010-1063)五十三歲.在位四十一年(1022-1063). 4.宋理宗趙昀(1205-1264)五十九歲,在位四十年(1224-1264). 5.明世宗朱厚熜(1507-1566)五十九歲.在位四十五年(1520-1566) 5.明神宗朱翊鈞(1563-1620)五十七歲.在位四十八年(1572-1620). 在位三十年的皇帝: 1.元順帝(1320-1370)五十歲.在位三十七年(1333-1370). 2.清光緒帝德宗載湉(1871-1908)三十七歲.在位三十三年(1875-1908). 3.秦始皇贏政(前259-前210)四十九歲.在位三十六年(前246-前210).十三歲登基為王.前221年滅六國,稱皇帝. 4.漢獻帝劉協在位三十一年(189-220). 5.南朝宋文帝劉義隆(407-453)四十六歲.在位三十年(423-453). 6.唐高宗李治(628-683)五十五歲.在位三十四年(649-683). 7.後蜀孟昶(919-965)四十六歲.在位三十一年(934-965). 8.五代十國南漢高祖劉岩(911-942)在位三十一年. 9.宋孝宗趙昚(1127-1194)六十七歲.在位二十七年(1162-1189).又五年太上皇(1189-1194).合計三十二年. 10.清道光帝宣宗渂寧(1821-1850)在位三十年.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Ⅵ 我國歷史上,超過六十歲的皇帝有幾位
我國歷史上,超過六十歲的皇帝有28位。
西漢皇帝共十一人,六十歲以上的有:
高祖劉邦 六十二歲 BC256——BC195
武帝劉徹 七十歲 BC156——BC87
東漢皇帝共十三人,六十歲以上的有:
光武帝劉秀 六十四歲 BC6——AD57
西晉皇帝共四人,六十歲以上的沒有。
東晉皇帝共十一人,六十歲以上的沒有。
唐朝皇帝共二十一人,六十歲以上的有:
高祖李淵 七十歲 566——635
則天皇後 八十二歲 624——705
玄宗李隆基 七十八歲 685——762
德宗李適 六十四歲 742——805
北宋皇帝共九人,六十歲以上的有:
徽宗趙恆 六十二歲 1100——1161
南宋皇帝共九人,六十歲以上的有:
高宗趙構 八十一歲 1107——1187
孝宗趙睿 六十八歲 1127——1194
理宗趙昀 六十歲 1205——1264
遼共有皇帝九人,六十歲以上的有:
聖宗耶律隆緒 六十一歲 971——1031
德宗耶律洪基 七十歲 1032——1101
金共有皇帝九人,六十歲以上的有:
太宗完顏晟 六十一歲 1075——1135
世宗完顏雍 六十七歲 1123——1189
宣宗完顏珣 六十一歲 1163——1223
西夏共有皇帝十人,六十歲以上的有:
仁宗李仁孝 七十歲 1124——1193
神宗李遵頊 六十四歲 1163——1226
元朝共有皇帝十一人,六十歲以上的有:
太祖鐵木真 六十六歲 1162——1227
世祖忽必烈 八十歲 1215——1294
明朝共有皇帝十二位,六十歲以上的有:
太祖朱元璋 七十一歲 1328——1398
成祖朱棣 六十五歲 1360——1424
清朝共有皇帝十二位,六十歲以上的有:
太祖努爾哈赤 六十八歲 1559——1626
聖祖玄燁 六十九歲 1654——1722
高宗弘歷 八十九歲 1711——1799
仁宗顒炎 六十一歲 1760——1820
宣宗旻寧 六十九歲 1782——1850
溥儀 六十二歲 1906——1967
Ⅶ 誰六十歲成就什麼誰五十歲成就是什麼誰是幾歲就當皇帝
唐朝的則天皇帝武瞾(武則天),她即位時已六十一歲,終年八十一歲,
Ⅷ 中國歷史上那個朝代60歲老人被活埋它的典故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秦朝、宋朝、元朝都有過60歲老人活埋的說法。
典故:
1、秦朝
有關於秦始皇的說法是,秦始皇下了一個六十歲不死就活埋的命令。其原因非常可笑,居然是嫌棄老者沒有勞動能力,白白浪費國家糧食。
還有一種說法,秦始皇擔心老者當中有經歷過戰國洗禮的賢能之人,怕他們因為暴秦而謀反。於是很多老者被活埋,直到有一天咸陽城出現一隻怪物,像老鼠又有點像貓,便稟報到了皇上那裡,皇上下令貼出告示:誰能認出這是什麼野獸,就賞賜給他多少地畝和銀兩。
再說這城裡有一家人,父親已60多歲,怕官府知道了被活埋,兒子便將他壘在了牆的里邊,留出一個洞每天送飯和水給他吃喝。城門那裡發現了怪獸和官府貼出告示後,兒子告訴了壘在牆里的父親,父親讓他於袍袖內藏一隻狸貓,暗地裡到怪獸眼前露一下。
如果那怪獸看見貓全身顫抖,那就是一隻老鼠。老鼠在某種情況下也會長的很大,叫做「成了精」,天下所有老鼠都怕貓,這就是證明,你就揭告示,要賞你地畝銀兩時,你都不要,你只要朝廷不活埋60歲以上的老人。
兒子照著父親說的去一試驗,果然那怪獸顫抖,便揭告示去領賞,官府里問他是誰指教的這個辦法,他如實說了一遍,並提出不要一切獎賞,只要求朝廷不再活埋60歲以上的老人,咸陽官府稟報朝廷,結果皇上採納了這個建議,從此廢除了「60歲不死就活埋」的法令,民眾歡呼「萬歲」。
但是史料就連「活埋」的事也沒查到,更沒廢除「活埋」的事了。
2、宋朝時期
宋遼檀淵之盟後,戰爭停止了,北宋王朝卻失去了黃河以北的大面積國土。十年生聚,加上不願做遼奴的人大量回遷到中原地帶,到宋真宗時代,中原地區人滿為患,社會也逐漸進入了老齡化階段。六十歲的老人既不能戍邊,也不能勞動,只有吃飯的份,還得兒女照顧著。
成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極大負擔。突然有一個皇命傳遍了中原的大地,人到六十歲一律活埋。有仁義者,忍悲含淚,給自己的父母准備了棺木和食品,送他們去了九泉;有不孝者,乾脆就那樣活埋了自己六十歲的雙親。但是正史上也沒有記載。
3、上古時期
由於土地貧瘠,社會資源匱乏,而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由於失去勞動力成為社會的負擔,所以凡是年滿60歲的老人,一律要被處死、活埋,或被拋棄在荒郊野外任其凍死餓死,這叫「花甲葬」,或叫「六十還倉」。
4、元朝
元朝統一中原後實施殘酷的高壓政策,不但把中原人分為幾等,而且還對老年人採取六十不死活埋的政策以達到羞辱漢人和減少人口的目的。
(8)男主是個60歲皇帝擴展閱讀: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還有一種叫瓦罐墳的風俗,即是孝子要把年滿60歲的父親安置在村外的預先建好的瓦罐墳中,每天送一次飯並加上一塊磚,待360天後磚把墳的窗口堵死了就算安葬了父親。
日本歷史書《楢山節考》也記載了「棄老風俗」:日本古代信州一個貧苦的山村中,老人活到70歲時,為了節約糧食,養育幼童,家裡長子就會把他們背到村子附近的楢山上,讓其自生自滅。
這種制度本身就不合理、不人道,即使真的發生過,也只能存在在不發達歷史階段(根據野史,可能在史前時期至秦朝時期),隨著社會進步、糧食的豐富、禮儀的完善,自然就取消了。
一位研究民俗學的中國學者說,韓國、中國、印度、日本、印尼等國家均有同類故事傳世。由這樣的故事推斷,遺棄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在古代可能是遍及各個民族普遍現象。
一位歐洲學者曾經詳細介紹了古代社會處死失去健康的國王、巫師、祭司的習俗,有的民族的巫師年邁以後甚至挖個坑讓後代將自己活埋。
Ⅸ 唐朝過60歲的皇帝有誰
李淵,李隆基,武則天。
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隴西成紀(一說是隴西狄道人,又說是趙郡隆慶人)人,唐朝開國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陽,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Ⅹ 中國有多少個皇帝活到60歲以上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享年89歲
梁武帝蕭衍464-549,86歲
武則天624-705,82歲
宋高宗趙構1107-1187,81歲
元世祖專忽必烈1215-1294,80歲
唐玄宗李隆基屬685-762,78歲
吳大帝孫權182-252,71歲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71歲
漢武帝劉徹,前156-87,70歲
唐高祖李淵566-635,70歲
遼道宗耶律洪基1032-1101,70歲
乾隆皇帝(8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