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慶長壽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
2000年,長壽縣轄鳳城、朱家、獅子灘、葛蘭、晏家、江南、鄰封、但渡、雲集、雙龍、龍河、石堰、雲台、海棠、沙石、新市、付何、渡舟、八顆、洪湖、萬順、稱沱22個鎮、扇沱、石回、焦家、華中、飛龍、合興、羅圍、樂溫、義和、黃葛、天台、大壩、三平、蘆池14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874307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鳳城鎮 146767 朱家鎮 46629 晏家鎮 28628 渡舟鎮 29548 獅子灘鎮 17785 葛蘭鎮 38094 江南鎮 13453 鄰封鎮 18621 但渡鎮 20876 雲集鎮 19905 雙龍鎮 28589 龍河鎮 20068 石堰鎮 37096 雲台鎮 28826 海棠鎮 30252 沙石鎮 19830 新市鎮 28375 付何鎮 24184 八顆鎮 21713 洪湖鎮 16177 萬順鎮 28473 稱沱鎮 15009 扇沱鄉 7657 石回鄉 13556 焦家鄉 18200 華中鄉 19985 飛龍鄉 10051 台興鄉 18832 羅圍鄉 16957 樂溫鄉 8541 義和鄉 7259 黃葛鄉 20068 大壩鄉 4482 天台鄉 25897 三平鄉 14926 蘆池鄉 8998 www.xzqh.org
2001年11月21日,長壽縣但渡鎮政府駐地由但渡村三堡石遷至下洞村宋家廟(渝府[2001]288號)。
2001年12月2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長壽縣,設立重慶市長壽區。
2002年,長壽區轄22個鎮、14個鄉,38個居委會、569個村委會。年末戶籍總人口87.4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48萬人。
2003年9月5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渝府[2003]200號)同意長壽區將原有的22個鎮、14個鄉調整為2個街道辦事處、16個鎮。調整後,街道辦事處和鎮平均面積由原來的39.6平方千米增加到79.1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由原來的24290人增加到48581人。
一、撤銷6個鎮、14個鄉:鳳城鎮、晏家鎮、朱家鎮、稱沱鎮、付何鎮、沙石鎮、三平鄉、扇沱鄉、石回鄉、焦家鄉、飛龍鄉、羅圍鄉、合興鄉、義和鄉、大壩鄉、蘆池鄉、黃葛鄉、樂溫鄉、天台鄉、華中鄉。
二、更名1個鎮:將原獅子灘鎮更名為長壽湖鎮。
三、設立2個街道辦事處
鳳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地黃桷堡3號,轄原鳳城鎮所轄行政區域,面積72.60平方千米,人口148040人。
晏家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地晏家場,轄原晏家鎮、朱家鎮所轄行政區域,面積94.83平方千米,人口73062人。
四、擴大13個鎮的行政區域
江南鎮:政府駐地千佛場,轄原江南鎮和扇沱鄉所轄行政區域,面積67.89平方千米,人口20925人。
鄰封鎮:政府駐地鄰封場,轄原鄰封鎮和焦家鄉所轄行政區域,面積55.85平方千米,人口37086人。
長壽湖鎮:政府駐地獅子灘,轄原獅子灘鎮、石回鄉和雙龍鎮友愛、華豐、響塘、合豐、圍子、桂花、沙沖等7個村以及雲集鎮石堡、花山、大石、中心、玉華、石嶺、團壩、紅光、懷碧等9個村所轄行政區域,面積104.53平方千米,人口50713人。
雲集鎮:政府駐地華中場,轄原雲集鎮水平、青豐、尖鋒、同心等4個村和原華中鄉、飛龍鄉所轄行政區域,面積115.32平方千米,人口35810人。
雙龍鎮:政府駐地雙龍場,轄原雙龍鎮雙龍、光輝、天堂、活魚、吼水、燈塔、紅岩、祠堂、鞍山、群力、連豐、谷黃、新生、和平、龍灘等15個村和羅圍鄉所轄行政區域,面積56.97平方千米,人口41161人。
龍河鎮:政府駐地合興場,轄原龍河鎮、合興鄉、樂溫鄉所轄行政區域,面積89.9平方千米,人口48616人。
海棠鎮:政府駐地海棠鋪,轄原海棠鎮和黃葛鄉中灣村所轄行政區域,面積44.35平方千米,人口29657人。
雲台鎮:政府駐地雲台場,轄原雲台鎮和義和鄉油草寺、橋壩、河坎、拱橋、開豐等5個村以及黃葛鄉大坡、黃桷、大凼、園林、巴河、應祝、李坪、青雲、八角、六合、石河、梅沱、鯉魚、雙土、三百等15個村所轄行政區域,面積87.29平方千米,人口48490人。
石堰鎮:政府駐地石堰場,轄原石堰鎮、沙石鎮和義和鄉干壩、絲栗、宏偉、義和等4個村所轄行政區域,面積107.18平方千米,人口59831人。
葛蘭鎮:政府駐地葛蘭場,轄原葛蘭鎮、大壩鄉、天台鄉所轄行政區域,面積110.9平方千米,人口70351人。
八顆鎮:政府駐地梓潼場,轄原八顆鎮、付何鎮所轄行政區域,面積99.25平方千米,人口45372人。
渡舟鎮:政府駐地渡舟場,轄原渡舟鎮、三平鄉所轄行政區域,面積65.05平方千米,人口44475人。
洪湖鎮:政府駐地大洪湖,轄原洪湖鎮、稱沱鎮和蘆池鄉所轄行政區域,面積103.65平方千米,人口39593人。
五、保留3個鎮行政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萬順鎮、但渡鎮、新市鎮。
2. 重慶市長壽區有多少人口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長壽區 英文名稱:longevous area 定義:人口平均預期壽命較長或百內歲以上人口率較高的容地區。 所屬學科: 地理學(一級學科) ;醫學地理學(二級學科)
長壽區位於東經106度49分至107度27分,北緯29度43分至30度12分之間。轄區南北長56.5公里,東西距57.5公里。總面積1423.62平方公里。地處重慶市中部,東南接壤涪陵區,西南與渝北區、巴南區為鄰,東北接墊江縣,西北與四川省鄰水縣相接。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冬暖春早、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常年平均氣候17.7℃,最高年20.4℃,最低年16.7℃。常年平均降水量1165.2毫米。常年日照時數1245.1小時。
3. 重慶市長壽區人口數量
長壽區總面積1415平方千米。總人口87萬人(2004年)。
4. 廣西永福縣百壽長壽之鄉有多少人口 來自烏石羅方浩的提問
永福縣位於桂林市西南部,轄永福鎮、百壽、羅錦、蘇橋4個鎮和廣福、堡里、三皇、永安、龍江內5個鄉,下設容6個社區,93個建制村。縣政府駐永福鎮。行政區域面積2806平方千米。2010年末戶籍常住人口28.3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51460人,非農業人口32442人。
5. 中國 哪個城市 的人口 平均壽命最長
「長壽之鄉」在中國的確定標準是:每10萬人口中百歲老人達到3位。實際上,江蘇如皋版、湖北鍾祥、廣西巴馬權作為中國六大長壽之鄉中的3個(另3個為四川樂山市、遼寧遼陽興隆村、新疆克拉瑪依),均超過了聯合國規定的長壽之鄉的標准:每10萬人中擁有百歲壽星7.5人。
目前,江蘇如皋已擁有百歲老人209位,總人口為145萬人的如皋成為中國百歲老人總數最多的縣級市;湖北鍾祥有100歲以上老人71名;廣西巴馬則於上世紀90年代被國際自然醫學會宣布為「世界長壽之鄉」,現在百歲老人為78人。
與會的中國老年學會會長張文范等專家認為,盡管三地的長壽之道不盡相同,但良好的自然環境、悠久的敬老傳統和長壽文化、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健康的飲食習慣與長壽食品是普遍的長壽之道。專家們倡議,「百歲人生不是夢,健康方式每一天」,長壽之道實際上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中。
如皋地處長江下游北岸平原,隸屬江蘇省南通市。作為世界知名長壽之鄉,如皋不在高寒地帶,也不在偏僻山區,而是地處江海平原、中國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帶。專家們認為,研究如皋的長壽經驗更具有普遍意義。
6. 長壽有多少人口
戶籍人口復90.2萬人(2015年)
長壽區制隸屬重慶市,地處重慶腹心,襟長江而臨主城,介於東經106°49′~107°27′,北緯29°43′~30°12′之間。古屬巴國枳邑,原名樂溫縣。因縣民多高壽,於公元1363年改置長壽縣。
7. 揭秘:為什麼南方人比北方人長壽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會工作學院樊新民在《人口學刊上》發表的一篇《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長壽人口研究》,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對比第五次人口普查,發現兩次普查長壽人口的地區分布比較一致,主要有兩個特點: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長壽人口比西北一些省份長壽人口多;華南沿海地區的長壽老人比例兩次普查都比較高,地理區位特點顯著。
通過對比南方人和北方人生活習慣等,會發現南方人比北方人長壽是有一定道理的。
南方人飲食清淡 北方飲食重口味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 2013》的數據顯示:北方高血壓患病率遠高於南方,達30%以上。而2015年10月28日公布的「2015中國肥胖指數」也顯示,相較南方,北方的胖人偏多,肥胖率達35%以上,其中河北、內蒙古、新疆位列全國前三。
上海東方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醫師范慧敏介紹,像廣西、廣東、四川、海南這些長壽人口較多的地區,人們的飲食習慣注重滋補營養,講究花色品種和烹飪方式,飲酒喜低度米酒,一般不酗酒。而且華南地區蔬菜、水果、海魚和海澡類產品豐富,這些食物品種有利於健康長壽。
北方人的飲食向來重口味,喜歡高鹽、高油的食物,覺得這樣才夠味兒,長此以往北方胖人比較多,而且北方冬天氣候寒冷,人體周圍血管傾向於長期收縮,容易誘發各類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北方心血管病相對高發。
范慧敏大夫建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北方人還真該學學南方人健康的飲食習慣,低鹽、少油、多粗糧。
南方人愛喝茶 北方人愛喝酒
「在北方,很多人都覺得頓頓有肉有酒的日子才是好日子,雖然適當喝酒可以活血化瘀,但長期大量酗酒,會增加2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如甘油三酯高等)、痛風等疾病的風險,另外吃得太油膩、酗酒,也是食管癌和肝癌的元兇。」范慧敏大夫介紹。
而南方人大多喜歡喝茶,中醫認為茶有溫和葯養的功效,其中綠茶更是有名的抗癌飲品。
南方人性格細膩 北方人風風火火
北方人大都脾氣火爆耿直,而南方人相對溫婉細膩。山東省中醫院風濕病科主任醫師張立亭介紹,中醫認為,人的「五志」喜、畏、憂、思、恐,對應的是心、肝、脾、肺、腎,性情溫和更利於健康。北方人多是風風火火,性子急,容易肝氣暴漲,氣機逆亂,使五臟六腑的功能也變得紊亂。
中醫認為百病皆生於氣,人體內的血液就是靠體內的氣運行於身體的各個部位。如果一個人體內氣血運行不暢,很容易導致疾病。
專家們特別提到,雖然健康狀況受到地理、氣候等因素影響,比如東北、華北冬天比較寒冷;而華南地區冬季溫和,沒有嚴寒,便於老人過冬。南方很多地區大都植被豐富, 大氣中含氧高,降雨豐富,空氣濕潤,有利健康。不過個人的健康生活習慣可能是更為重要。除此之外,心態好也是長壽秘訣之一,遇事總能想得開,永遠保持一顆童心,堪比靈丹妙葯。
南方人吃得細致 北方人則不太講究
大概是性格的緣故,大部分北方人吃飯速度都比較快,很多時候都是狼吞虎咽;而南方人喜歡細嚼慢咽。
胃其實就是我們人體的一個粉碎攪拌機,細嚼慢咽可以減輕胃的負擔,延長食物在口腔里的停留時間,促進唾液的分泌、對食物進行初步的消化。吃飯快,食物咀嚼不細,易損傷消化道黏膜,產生慢性炎症,還會造成胃動力下降,久之會引起消化道損傷甚至癌變的可能。
8. 重慶長壽區總人口是多少
04年的統計結果是87萬,具體信息請參見專: http://www.welao.com/28/Chongqin/015.htm
記得採納啊屬
9. 長壽區面積多少,人口多少
長壽區幅員面積1423.62平方公里,總人口874949人。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鳳城街道辦事處、晏家街道辦事處),16個鎮(江南鎮、但渡鎮、鄰封鎮、長壽湖鎮、雲集鎮、雙龍鎮、龍河鎮、海棠鎮、雲台鎮、石堰鎮、葛蘭鎮、新市鎮、渡舟鎮、八顆鎮、洪湖鎮、萬順鎮),228個村,2512個村民小組,19個居委會,152個居民小組。 長壽區主要以漢族人口為主,占總人口的99.97%以上。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白族、土家族、傣族,全區2004年末總戶數288792戶。全區總人口87494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7606人,農業人口697343人,戶均3.03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14.55人。 2004年末,全區已婚育齡婦女186323人,占戶籍人口21.3%,全區出生人數7745人,人口出生率為8.85‰,死亡人口5974人,死亡率為6.83‰,自然增長率為2.02‰。男女性別比例為106.7:100,新生嬰兒性別比為108.6:100。 長壽是重慶市長壽人口較多的區(市)縣之一。2004年末,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到14.1萬人,占總人口的12.8%,已超過國際通用人口老齡化起點(7%)的標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