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長壽之鄉的介紹
中國長壽之鄉是中國老年學學會評選認定的稱號。中國有52個長壽之鄉版,分別是:廣西壯族自權治區巴馬瑤族自治縣、東蘭縣、鳳山縣、富川縣、天等縣、昭平縣、岑溪市、東興市、蒙山縣、容縣、永福縣、扶綏縣、上林縣、金秀瑤族自治縣、賀州鍾山縣、湖北省鍾祥市、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廣東省信宜市、江蘇省如皋市、山東省萊州市、江西省宜春市銅鼓縣、海南省澄邁縣、江蘇省太倉市、山東省文登市、上海市崇明縣、四川省都江堰市、廣東省連州市、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河南省永城市、河南省修武縣、河南省封丘縣、河南省淮陽縣、江蘇省溧陽市、江蘇省如東縣、廣東省蕉嶺縣、湖南麻陽苗族自治縣、四川省彭山縣、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安徽省金寨縣、重慶市江津區、貴州省石阡縣、貴州省印江縣、浙江省永嘉縣、山東省乳山市、山東省單縣、山東省高密市、廣西百色市凌雲縣、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福建省柘榮縣。
B. 中國最長壽的地方在哪裡
中國復長壽之鄉是中國老年學學制會評選認定的稱號。中國有52個長壽之鄉,分別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瑤族自治縣、東蘭縣、鳳山縣、富川縣、天等縣、昭平縣、岑溪市、東興市、蒙山縣、容縣、永福縣、扶綏縣、上林縣、金秀瑤族自治縣、賀州鍾山縣、湖北省鍾祥市、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廣東省信宜市、江蘇省如皋市、、山東省萊州市、海南省澄邁縣、江蘇省太倉市、山東省文登市、上海市崇明縣、四川省都江堰市、廣東省連州市、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河南省永城市、河南省修武縣、河南省封丘縣、江蘇省溧陽市、江蘇省如東縣、廣東省蕉嶺縣、湖南麻陽苗族自治縣、四川省彭山縣、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河南省淮陽縣、重慶市江津區、貴州省石阡縣、貴州省印江縣、浙江省永嘉縣、山東省乳山市、山東省單縣、山東省高密市、廣西百色市凌雲縣、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福建省柘榮縣
C. 威海是長壽之鄉嗎
目前威海還不是長壽之鄉,但威海文登區和威海乳山市都是長壽之鄉。
中國長壽之鄉是中國老年學學會評選認定的稱號。社會上有某些單位,打著評選「中國長壽之鄉」的名義,進行這一活動的評比認證。
中國老年學學會嚴重聲明,「中國長壽之鄉」有評審認證,有著嚴格的標准,這是中國老年學學會從2006年開始,用了三年的時間,幾十位專家學者經歷無數的考察實踐,得出的嚴格標准。從2007年開始至2011年,中國老年學學會一直本著嚴格認真的態度,只認證了16個中國長壽之鄉。截至2017年5月,共有77個中國長壽之鄉。
中國老年學學會聲明,「中國長壽之鄉」的名單,以中國老年學學會網站公布的為准,其他的認證,與中國老年學學會無關,中國老年學學會保留追究盜用我會名義和標準的違法行為。
評定地區為縣及以上行政區劃單位(簡稱區域);
區域戶籍人口在10萬人以上。
長壽的代表性。區域現存活百歲及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7/10萬以上。
長壽的整體性。區域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比全國水平高3歲。
長壽的持續性。80歲以上高齡老人占總人口的比例1.4%以上。
考核指標是決定區域長壽的重要原因,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項目達標。
近些年經濟穩定發展,人均年收入不斷增加;
居民收入差距適中,基尼系數在0.4以下;
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面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實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面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覆蓋面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每千名老年人擁有老年福利類收養單位床位數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貧困老年人都能獲得政府的社會救助;
每千人擁有衛生床位數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每千人衛生技術人員數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森林覆蓋率或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大氣質量達到或超過國家二級標准;
生活飲用水達到國家規定的GB/T5750-2005標准。
2007年11月25日 湖南麻陽苗族自治縣、四川彭山縣和廣西永福縣
2008年6月10日 湖北鍾祥市、廣東佛山三水區
2008年9月20日 河南商丘市夏邑縣、江蘇如皋市和四川都江堰市
2008年10月23日 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
2009年5月5日 山東省萊州市
2009年5月25日 海南澄邁縣
2009年12月1日 江蘇太倉市、山東省文登市
2009年12月30日 廣東省連州市
2010年9月13日 上海崇明縣
2010年9月25日 廣西東興市
2011年7月16日 廣東蕉嶺縣、江蘇省潥陽市、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廣西昭平縣[2]
2017年6月12日 廣西浦北縣
D. 中國長壽之鄉在哪裡
中國復長壽之鄉分別在:制
1、彭山區:
彭山區是四川省眉山市市轄區,古稱武陽。彭山是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商品糧和瘦肉型豬生產基地、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2、永嘉縣:
永嘉縣,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游北岸,東鄰樂清、黃岩,西連青田、縉雲,北接仙居,南與溫州市區隔江相望。素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泵閥之都的美稱。
3、寧陵縣:
寧陵縣位於商丘市西部,先後被授予中國葛天文化之鄉、中國長壽之鄉、全國產糧大縣、國家扶貧攻堅重點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全國鄉村旅遊與休閑農業示範縣。
4、夏邑縣:
夏邑縣位於河南省東部,夏邑是全國糧食生產基地、中國食用菌之鄉、中國鑄件出口基地、中國棉紡織名城、同時也是著名的中國長壽之鄉。
5、三水區:
三水區位於廣東省中部三水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多高丘,東南多沖積平原及低丘。北江、西江與綏江匯流三水,三水也因三江匯流而得名,且著有中國首個富裕型長壽之鄉。
E. 乳山屬於哪個海,黃海還是渤海是黃海北部還是中部
乳山南瀕黃海,黃海北部。
乳山市,隸屬於山東省威海市,因境內「大乳山」而得名,地處青島、威海、煙台三市銜接的腹地;南瀕黃海,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介於北緯36°41′—37°08′,東經121°11′—121°51′之間,東西橫寬60千米,南北縱長48千米,總面積1665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99.27千米。
乳山市因大乳山而得名,是中國沿海的長壽之鄉,被授予「山東省長壽之鄉」稱號。乳山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是中國著名作家馮德英長篇小說《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故事背景發生地,也是聞名全國的民族先鋒「馬石山十勇士」英雄事跡發生地。
(5)乳山是長壽之鄉擴展閱讀:
乳山市地處膠東低山丘陵區。北部和東西兩側多低山,中南部多丘陵,間有低山。地勢呈簸箕狀由北向南台階式下降。乳山河和黃壘河兩大河流發源北部山區,向南分別流經兩側低山與中部丘陵之間入海,沿岸形成沖積平原。南部沿海除丘陵外,有零星海積平原分布。
乳山市主要地貌類型分為山地、丘陵、平原,微地貌單元有14種。乳山屬膠東低山丘陵區。北部和東、西兩側多低山,中、南部多丘陵,間有低山。地勢呈簸箕狀由北向南台階式下降。境內山脈自西向東可分為三列,西列自垛山、馬石山向南延伸至玉皇山;中列由雙山、三佛山、寨山、多福山向南延伸於海陽所半島的帽山、大乳山。
東列為昆嵛山脈,由虎山、尼姑頂、黃道頂構成主峰,斜貫東北邊境。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12座,最高山峰垛山612.6米。乳山河和黃壘河兩大河流向南分別流經兩側低山與中部丘陵之間入海,沿岸形成沖積小平原。南部沿海除丘陵外,有零星海積平原分布。境內山地平均海拔300米以上,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22.4%;丘陵海拔100—300米,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50.3%;平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27.3%。
F. 2016中國長壽之鄉排名
長壽之鄉有沒有排名?
長壽之鄉TOP10,都是哪?
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 長壽之鄉的基本概念。
長壽之鄉 ( Longevity area )—— 是指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百歲老人和高齡人口比例均高,生態環境質量、老年照料條件等多項指標均優於全國較高水平的縣、區、市和行政區劃單位。
顯而易見,中國長壽之鄉的由來,是需要經過科學方法評估認定,且包含多項指標參數的稱謂,並不是傳統概念上的經驗判斷。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嚴格按照《長壽之鄉認定準則和方法》,從2007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中國長壽之鄉認定工作,截至2016年,認定的長壽之鄉共有76個。
隨著社會發展,健康長壽除了醫學生物層面的影響,更深的是受到社會經濟發展和文化的作用。《長壽之鄉認定準則和方法》相關指標體系,也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預期壽命的不斷提高,進行調整和提高的。
學會第一屆長壽之鄉認定周期為2007年-2013年。6年時間共認定了46個,其中地級市3個,縣級市43個,分布在14個省市區。人口最多的麗水市260多萬。
第二屆認定周期為2013年-2016年。統計數據時點。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以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為准。共認定了30個。
每個長壽之鄉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壽原因,社會、經濟、文化、自然等方面也有一些關鍵因素。
《長壽之鄉認定準則和方法》的指標說明就包含三個前提條件、三個核心指標和八個支撐指標。既有人口規模的要求,有長壽指標的核心條件也有支持區域人口持續長壽的關鍵性因素。
綜述來看,中國長壽之鄉排名,是需要從不同維度進行系統科學的大數據分析和整合的。顯然,不能籠統地或者只根據某單一指標進行高低排名。
G. 中國長壽之鄉有哪些
中國長壽之鄉是中國老年學學會評選認定的稱號。中國有41個長壽之鄉,分別是: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江蘇省如皋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瑤族自治縣、昭平縣、岑溪市、東興市、蒙山縣、容縣、永福縣、扶綏縣、上林縣、金秀瑤族自治縣、山東省萊州市、海南省澄邁縣、江蘇省太倉市、山東省文登市、上海市崇明縣、四川省都江堰市、廣東省連州市、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河南省修武縣、江蘇省溧陽市、江蘇省如東縣、廣東省蕉嶺縣、湖南麻陽苗族自治縣、四川省彭山縣、湖北省鍾祥市、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河南省淮陽縣、重慶市江津區、貴州省石阡縣、貴州省印江縣、浙江省永嘉縣、山東省乳山市、江西省銅鼓縣、豐城市、浙江麗水市、福建省柘榮縣、泉州市泉港區、江蘇省啟東市。其中麗水市是唯一一個地級市,其餘全部是縣級行政區域。廣西鳳山縣成第49個「中國長壽之鄉」
H. 中國有幾個長壽之鄉,地址分別在哪裡
2019年之前,經中國復老年學和老年醫制學學會認定的共有76個長壽之鄉,遍布全國13個省、2個直轄市、1個自治區。
行遍天下·心儀廣西
永福縣、巴馬縣、東興市、昭平縣、岑溪市、上林縣、金秀縣、東蘭縣、凌雲縣、扶綏縣、容縣、蒙山縣、鳳山縣、陽朔縣、天等縣、富川縣、恭城縣、大新縣、宜州市、大化縣、馬山縣、龍州縣、鍾山縣、天峨縣、象州縣
活力廣東·歡樂祥和
佛山市三水區、連州市、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信宜市、梅州市梅縣區、徐聞縣
齊魯之地·孔孟之鄉
萊州市、文登市、乳山市、單縣、高密市、青州市
暢游江蘇·感受美好
如皋市、太倉市、溧陽市、如東縣、啟東市
詩畫江南·山水浙江
永嘉縣、麗水市、桐廬縣、文成縣、仙居縣
文化河南·壯美中原
夏邑縣、永城市、淮陽市、修武縣、封丘縣
多彩貴州·公園之省
石阡縣、印江縣、赤水市、羅甸縣、興仁縣
天府四川·度假天堂
彭山縣、都江堰市、資陽市雁江區
陽光海南·度假天堂
澄邁縣、萬寧市、文昌市
福養福建·自游自在
柘榮縣、泉州市泉港區、詔安縣
江西·風景這邊獨好
銅鼓縣、豐城市
美好安徽·迎客天下
譙城、金寨
大氣上海·海納百川
崇明縣
靈秀湖北·魅力湖北
鍾祥市
錦綉瀟湘·快樂湖南
麻陽縣
重慶·大山大水不夜城
江津縣
I. 山東省乳山市是什麼級別的城市
山東省乳山市是縣級市。
截至2018年,乳山市轄1個街道、14個鎮。截至2017年末,乳山市總人口55.1263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46.79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43.14億元,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55.02億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48.63億元。
乳山市隸屬於山東省威海市,地處青島、威海、煙台三市銜接的腹地,南瀕黃海,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境內東西橫寬60千米,南北縱長48千米,總面積1665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99.27千米。
乳山市是中國沿海的長壽之鄉,被授予「山東省長壽之鄉」稱號 。乳山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是中國著名作家馮德英長篇小說《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故事背景發生地。
(9)乳山是長壽之鄉擴展閱讀:
乳山市特點:
1、乳山市屬暖溫帶東亞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較明顯,與同緯度的內陸相比,具有氣候溫和、溫差較小、雨水豐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的特點。但同時旱、澇、風、雹等氣象災害也時有發生。
2、乳山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互相交融,交相輝映。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
3、乳山生物資源豐富。境內有15米等深線以內的淺海66667公頃,可供開發養殖海產品的灘塗6667公頃。乳山是著名的「水產之鄉」,淺海及海灘水產資源100多種。
4、乳山礦產資源富饒。礦種繁多,礦藏豐富,已發現可利用礦藏24種。
5、乳山特產有乳山大花生,乳山陽梨,乳山茶葉,乳山蘋果,乳山大姜,乳山葡萄,櫻桃,蘿卜,板栗,生豬等。
J. 山東省乳山市的名字來歷
地名由來:
乳山市因境內聳立於乳山口灣南岸渾圓挺拔、頂峰凸起、狀如母乳的大乳山而得名
乳山市是中國沿海的長壽之鄉,被授予「山東省長壽之鄉」稱號 。
乳山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是中國著名作家馮德英長篇小說《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故事背景發生地,也是聞名全國的民族先鋒「馬石山十勇士」英雄事跡發生地。
乳山市地處膠東低山丘陵區。北部和東西兩側多低山,中南部多丘陵,間有低山。地勢呈簸箕狀由北向南台階式下降。乳山河和黃壘河兩大河流發源北部山區,向南分別流經兩側低山與中部丘陵之間入海,沿岸形成沖積平原。南部沿海除丘陵外,有零星海積平原分布。
乳山市主要地貌類型分為山地、丘陵、平原,微地貌單元有14種。乳山屬膠東低山丘陵區。北部和東、西兩側多低山,中、南部多丘陵,間有低山。地勢呈簸箕狀由北向南台階式下降。
境內山脈自西向東可分為三列,西列自垛山、馬石山向南延伸至玉皇山;中列由雙山、三佛山、寨山、多福山向南延伸於海陽所半島的帽山、大乳山;東列為昆嵛山脈,由虎山、尼姑頂、黃道頂構成主峰,斜貫東北邊境。
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12座,最高山峰垛山612.6米。乳山河和黃壘河兩大河流向南分別流經兩側低山與中部丘陵之間入海,沿岸形成沖積小平原。
南部沿海除丘陵外,有零星海積平原分布。境內山地平均海拔300米以上,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22.4%;丘陵海拔100—300米,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50.3%;平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27.3%。
(10)乳山是長壽之鄉擴展閱讀:
建置沿革:
據境內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考證和史籍記載,遠在新石器時代,乳山境內就有人類居住。
夏,地屬嵎夷,亦稱東夷。
商時,屬青州。
西周時,屬萊國。
春秋時期,先後為齊國萊地、牟子國地。
秦代,屬齊郡腄縣(治所在今煙台市福山區古現村)。
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置育犁縣(治所在今育黎鎮城陰村南),此為境內第一次置縣,屬青州東萊郡。
東漢建武五年(29年),育犁縣並入東牟縣。
三國時,屬魏國青州長廣郡東牟縣。
西晉時,屬青州東萊郡牟平縣。
北魏時,屬光州東牟郡觀陽縣(治所一說為今牟平觀水,一說在今海陽發城)。北齊天統四年(568年),由牟平縣、觀陽縣析置文登縣,境域改屬光州長廣郡文登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改屬青州東萊郡觀陽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屬河南道登州東牟郡觀陽縣。貞觀元年(627年),改屬萊州文登縣。麟德二年(665年),屬登州牟平縣。
五代因之。
宋時,屬京東東路登州牟平縣。
金時,屬山東東路寧海州牟平縣。
元初,屬益都路寧海州牟平縣。
明洪武元年(1368年),牟平縣省入寧海州,屬山東省登州府寧海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海陽縣,境內原屬寧海州的乳山鄉全部(轄於疃社、石山社、野子社、玉泉社、寬洪社、龍山社、登寧社、邵村社、桃花社)和城陰鄉的魯濟、興善兩社劃歸海陽縣,其餘仍歸寧海州。
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寧海州改稱牟平縣,境內分屬山東省膠東道(民國十七年改稱東海道)牟平、海陽兩縣。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分屬山東省第七行政區牟平縣、海陽縣。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9月,牟海縣全境解放,改屬膠東行政區東海專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月26日,牟海縣更名乳山縣(以境內南部的大乳山命名),隸屬不變,並確定夏村為縣城。
1950年5月,膠東行政區撤銷,東海專區改為文登專區,乳山縣屬之。1956年3月,文登專區撤銷,乳山改屬萊陽專區。
1958年12月,撤銷乳山縣,原所轄育黎、崖子、午極、馮家、諸往、石頭圈、下初、上冊8個公社劃歸煙台市(1959年11月劃歸新復設的牟平縣),夏村、乳山寨、白沙灘、唐家、海陽所5個公社劃歸海陽縣,南黃、洋村公社劃歸文登縣。
1961年10月5日,根據國務院〔1961〕議字34號文《關於恢復山東省禹城等22個縣和設兗州、嶗山兩縣的決定》,恢復乳山縣,隸屬煙台專區。
翌年1月1日,縣人民委員會正式掛牌辦公。1983年8月,煙台專區改為省轄煙台市,乳山縣隸屬煙台市。1987年6月,威海市升為地級市,乳山縣改屬威海市。
1993年7月17日,國家民政部以民批〔1993〕153號文件批復,同意撤銷乳山縣,設立乳山市(縣級),以原乳山縣的行政區劃為乳山市的行政區劃。8月8日,市政府正式掛牌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