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80歲辦壽

80歲辦壽

發布時間:2021-01-07 22:22:19

80歲祝壽賀詞大全

1、樂享遐齡壽比南山松不老,欣逢盛世福如東海水長流

2、嘉賓旨酒,笑指青山來獻壽。願百專歲平安,人共屬梅花老歲寒。

3、麻姑獻壽千里送蟠桃福多壽多祝您老福如東海松鶴同壽壽比南山不老松健康就是幸福

4、祝您樂觀長壽你用厚重的年輪,編成一冊散發油墨清香的日歷;年年,我都會在日歷的這一天上,帶著崇高的敬意,祝福您的生日。

5、子孫繞膝福氣多,日月增輝年壽長。

6、恭祝老壽星,福如東海,日月昌明。松鶴長春,春秋不老,古稀重新,歡樂遠長。

7、君頌南山是說南山春不老,我傾北海希如北海量尤深。最後還是讓我們獻上最衷心的祝願,祝福老人家生活之樹常綠,生命之水長流,壽誕快樂,春輝永綻!

8、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9.歡樂就是健康,愉快的情緒是長壽的最好秘決。祝您天天快樂!

10、親愛的爺爺,您年愈八十仍精神爍爍,實在是曠達的楷模,我們相約在您百歲的今日我定來為您祝壽!

11、安逸靜謐的晚年,一種休息,一種愉悅,一種至高的享受!祝您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Ⅱ 80大壽該如何辦

有孝心的孩子,先贊一個:
可以給爺爺辦一個生日會,地方最好是在酒店,事版先向親朋友好友發權出喜貼,邀請大家到時參加,親朋好友,再加上同老人家關系好的左鄰右舍,一起來為爺爺祝壽,想想場面,老人家定然會很開心;具體環節您可以自己策劃一下,也可以向禮儀公司求幫助一下,最重要的是要把生日會當天的盛況錄下來,可以讓老人家得閑回味一番;

希望可以幫助你:)

Ⅲ 中國八十大壽又稱什麼壽

中國八十大壽又稱傘壽、杖朝。

傘壽是古代的一個年齡稱謂,指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杖朝源於「八十杖於朝」的說法,意思是八十歲可拄杖出入朝廷。關於中國古代老人年齡稱謂如下:

1、下壽:古人以60為下壽,指60歲以上。

2、還歷壽:61歲的壽辰。

3、從心之年:70歲

4、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

5、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6、耋: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耋之年。

7、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8、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9、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10、中壽:指80歲以上。

11、米壽:指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

12、上壽:90歲為上壽。

13、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14、期頤:指百歲高壽。

15、茶壽:指108歲。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16、雙稀、雙慶:140歲。古稀指70歲,因此雙稀是70歲的兩倍140歲。

(3)80歲辦壽擴展閱讀

中國的壽文化

「壽」的觀念早在《尚書》中已有記載。《尚書·洪範》提出「五福」的概念,即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壽」排第一位。

在《說文解字》中,「壽」本義為「久」。但中國「壽文化」有一個最獨特的地方,就是雖然人們追求健康長壽,但並不是一味地依賴天地神靈,去追求虛無縹緲的長生不老。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對「壽」的追求就轉移到了自己身上,並且很快與社會道德規范相聯系。

《禮記》屢屢把「壽」與「禮」聯系在一起。一方面告誡世人要孝親敬老,一方面則暗含了社會上人們對長壽的尊崇與渴望。

此禮可以說與中國文化共生,奠定了中華禮儀的精髓。與之相關聯的「敬老孝親」觀念,經過孔子「仁壽、孝親」、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發揮,以及歷代帝王的提倡,在社會中形成敬老養老的風尚,且隨著歷史發展內化為一種社會道德規范,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極為廣泛的影響。

Ⅳ 八十大壽有什麼講究

關於禮節、拜壽、兒女的壽禮、孫輩的賀禮等等有研究歷史的有相關知識。

祝壽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七十九歲過八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也多臨識賀。整壽禮有壽幛、壽人(糕點)、壽桃(面蒸)等;一般過壽只有壽人、壽桃。

古人對生辰甚為重視。

一般民間做壽七十歲為「大壽」八十為「上壽」九十歲為「老壽」、百歲為「期頤」都盛大祝賀。親朋好友送來賀禮,並演戲一面喝酒一面看戲,戲的內容以富貴長壽為主。壽宴中,一定要有「豬腳面線」這一道菜。壽星還要盛裝,坐在正廳接受子孫拜壽。但有些人因相信相命師「鐵口直斷」,某些年歲不敢作壽,以免被黑白無常帶走。

做壽老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非真正逢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歲數。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 人們為討個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作大壽前要向至親好友發請柬,發放日期一般在作壽的前三日,否則為失禮。民諺日:「三日為請,二日為叫,當天為提來。」親友接到請柬,便准備壽禮屆時前往,俗稱「拜壽」。主人還要大擺壽宴,賓客痛飲,有的還請來堂會,增加喜慶氣氛。拜壽也稱「祝壽」。老人作壽時,親朋好友前來祝賀。禮物多為壽桃、壽面、布匹及帶壽字的糕點。布匹俗稱「壽帳」,均掛在院中天棚四周以向客人展示。壽帳上寫些吉祥語和被送者、送者姓名。送給男子常用「仁者有壽」、「貴壽無極」,送女子則用「蓬島春藹」、「壽域開祥」等。

壽堂一般設在堂屋,正面掛壽簾,兩旁配有對聯書些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古語。八仙桌上擺有香爐、蠟千、壽蠟、「本命延年壽星君」神碼兒,以及黃錢、紙元寶、千張,使之下垂供案兩旁。條案上擺壽桃、壽面等寓意長壽的食品。八仙桌正前方地上放置一塊紅墊子,供拜壽者跪拜時用,平輩以上者拱手,以下者叩頭。

送燈花兒燈花用彩色燈花紙捻成花形,蘸上香油,燈花的數目比作壽者的歲數要多兩個,一個為「本命年」,一個為「增壽年」。晚間由作壽者上香點燃,由其子女每人托一燈盤,列隊至大門外與神碼、敬神錢等共焚之。

坎兒年人到年老時壽命上的關口,北京有句老話:「三十三大拐轉,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又「人活五十五,閻王數一數。」33、55、66、73、84都為坎兒年。人們認為,人活到這個歲數如果度得好便能長壽,否則,便可夭折。人們為了長壽,所以在坎兒年倍加小心,並想辦法「破解」以圖長壽。常用的辦法是系紅布腰帶,傳說紅色可以避邪消災。老北京還有在本命年和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Ⅳ 辦80歲大壽要注意什麼

我覺得應該共適應未來社會工作出發,未來我們應該擁有什麼來適應社會,實用工作崗位,就應該培養自己相對應的能力!

Ⅵ 80歲被稱為什麼壽

80歲壽辰被稱為「傘壽」

還歷:第61歲,是滿60歲時的祝壽詞;

古稀:70歲時的祝壽詞;

喜壽:77歲時的祝壽詞,「喜」字的草體很像「七十七」;

米壽:88歲的祝壽詞,「米」字分開可為「八十八」;

辛壽:90歲的祝壽詞,「雜」字分開為「九十」;

白壽:99歲的祝壽詞,「百」字的第一畫去掉即為「白」,一百少一就是99。

(6)80歲辦壽擴展閱讀:

古人六十稱為下壽,八十稱為中壽,一百歲稱為上壽,都要舉行規模盛大儀式隆重的祝壽活動。賈母是寧榮二府最為德高望重的長輩,又是欽封的誥命,她的八十壽典堪稱整個賈府的盛事。

首先,到賀親友極其眾多,上至皇親駙馬,下到王公貴族,壽宴從七月二十八日起一直擺到八月初五,而且榮寧兩處齊開筵宴才能鋪排得開。

古人在五十歲,以及六十歲之後才可以做壽,逢整十的生日舉辦壽禮,遍請親友至交。而只有這些盛大的壽禮場合,才會用到壽柬,相當於請帖。壽柬和其他請柬不同,由壽星子孫具名,而不由壽星本人具名。

壽柬有專用的稱呼,父親稱為家嚴,母親稱為家慈,雙壽則稱為家嚴慈,男子生日稱作懸弧,女子生日稱作設悅。如果是兒子具名則寫作承慶子,如果有祖父母在,則寫作重慶子。如果一家中子孫眾多,則由長子具名。

其次說說賈母收到的琳琅滿目的壽禮。禮部奉旨:欽賜金玉如意一柄,彩緞四端,金玉環四個,帑銀五百兩。元春又命太監送出金壽星一尊,沉香拐一隻,伽南珠一串,福壽香一盒,金錠一對,銀錠四對,彩緞十二匹,玉杯四隻。余者不能勝記。

後文王熙鳳回稟收到十六家的圍屏,其中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紅緞子緙絲『滿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壽圖的,是頭等的。

送壽禮也是極其講究的,要有排場、體面,符合送禮者和受禮者的身份,最重要的是蘊含吉祥長壽的寓意。壽禮要送雙數,有好事成雙的意思。禮品上還要貼上紅紙或者染上紅色,所謂見紅大吉,以示喜慶。

壽星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漢代,朝廷就對全國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授以「王杖」。魏晉以後,壽星的手杖規定為桃木。再後來,手杖的材料更是多樣,但是其祝福老人健康長壽的寓意沒有變。因此賈元春送給賈母沉香拐一支。

壽屏是用於祝壽的書畫條幅,一般有四條幅、六條幅、八條幅聯列成組,江南甄家送的十二扇大屏,非常豪華了。這些條幅數目一定要是雙數。

百壽圖是最為常見的祝壽用圖。整幅圖由一百個各不相同的壽字組成。給壽星贈百壽圖宋代以來就開始流行了。南宋時拓印、裝裱百壽圖的作坊比比皆是,不止達官顯貴包括庶民百姓家裡都願意懸掛一幅百壽圖,祈求吉祥。

Ⅶ 90歲、80歲、70歲分別稱為什麼壽辰有什麼講究嗎

古稀壽(70歲)、耄壽(80歲)、耆壽(90歲)。

古稀壽特指70歲老人的壽儀。人們把70歲叫做古稀之年,把70歲生日做的壽儀叫做古稀壽。

耄壽特指高壽,還可指老年人;年老,八九十歲的年紀。

壽禮的種類豐富多樣,可以是衣服,可以是壽金,也可以是食物。其中食物的講究比較多,最重要的是不能缺少壽糕、壽桃和長面條,現在也有人用生日蛋糕來代替壽桃。

(7)80歲辦壽擴展閱讀:

在進行祝壽儀式結束後,廚房內要准備將長長的面條放入沸騰的鍋中燒煮,等到熟後將其盛碗裝盤,端上餐桌供做壽者及所有參加祝壽禮儀活動的親友們享用。

雖然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做壽吃面的習俗都仍然保留在我國的各個地區,不論是繁華的大都市,還是偏僻的小村鎮,每有老人做壽時,家中的親友仍然要聚集在一起,吃一碗熱氣騰騰的「長壽面」,彷彿只有如此才算真正體現做壽的意味。

在我國古代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故事:漢武帝有一次與大臣們開玩笑說,人的壽命長短與人中一定也很長。此時東方塑便介面說:「那麼彭祖活了800多歲,他的人中一定很長!」此說本是諷刺漢武帝的戲言,但經過長期的流傳以後,人們以為人中長,面部長的人壽命就會長。

由於面部的「面」與面條的「面」諧音,於是後來人們便普遍以為吃了面條就會使人長壽,所以有了做壽之日吃面條的習俗,並且就這樣而形成並流傳下來。這里大師要說明一下,無論是從面相或是醫學方面看,面部的人中處確實能反映出人的健康好壞和長壽與否。

由於做壽吃面的行為被看成是一種祈壽的表現,因此伴隨著吃面的種種規儀禮數也由此而產生了。譬如有些地方的人們在吃面時,先要用筷子將面條從大碗中挑起到很高的位置,一邊口中問道:「長不長?」其它人則應答道:「長。」

然後再將面條放入各人碗中。有些地方的人們在吃壽面之前,每個人都要將自己碗內的面條挑上幾根放入老人的碗中,然後再說一聲「添福添壽」之類的吉祥話。

吃壽面時,最忌諱的將面條碰斷,因為這樣人們便會感覺不吉利。有的點法規盛面條時還有不能盛滿等等的禁忌,因為「滿壽」也是不吉利的。

在做壽的時候不會僅僅只上一碗長壽面,還要在家中或酒店裡擺設宴席,懸掛各種壽屏壽幛,親朋好友要一起開懷痛飲。

家中的宴席上,必須放上幾樣全雞、全鴨、全魚之類的上等葷菜,還要點幾道具有壽慶意蘊的特色菜,席間所用之酒,也大都要選用一些具有長壽意蘊的的品種,如竹葉青、狀元紅、人參酒等等,用這些酒的目的是以討「長壽」的口彩。席間壽星要向各位親友賓客敬酒致謝,賓客們也要頻頻舉杯向壽星表示祝賀。

Ⅷ 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

跟老人做壽,各地有些不同風俗,但也不是十分嚴格。
一,做壽的年紀內
1,有男做九,女做十足的容說法。男性59歲做60歲的壽;女性60整做60歲的壽。
2,也有男做單,女做雙的說法,男性做70、90歲的壽,女性做60、80歲的壽。
3,有的做壽在農歷生日,有的在公歷生日。
二,祭祖。有的做壽要祭祖,農村有祖宗牌位的可能較講究,城市不太講。
三,吃長壽面、壽桃(麵粉製成)。這容易辦到,最好有。
四,祝壽。宴席上,致祝壽辭。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對高齡壽星不要用長命百歲。
其實,最主要的是尊重壽星的意見,壽星講究什麼,就按壽星的意思來,讓老人高興,是最根本的原則。有的老人不願做壽,也不要勉強。

Ⅸ 如何辦80歲壽辰

壽慶俗稱「做壽」。
舊時富裕人家60歲開始做壽。做壽一般是早1個月向親友、門生、下屬發請帖,早3天布置壽堂,張燈結綵。壽堂正中放一把披著錦緞的八仙高椅,椅前擺一張圍有桌衣的八仙桌。桌上燭盤點燃1雙大金統蠟燭,椅後造壁擺1張長畫桌。桌中間放自鳴鍾,鍾左右各擺1個插著卷軸的帽筒。牆壁上掛1帽紅紙金字的壽屏。
祝壽之日,做壽者穿錦緞壽衣,坐正中高椅上,受兒女媳婿及孫輩們的三跪九拜禮,並分子孫錢(用紅紙包好)。
第二天最熱鬧,接待前來祝賀的來賓親友。當客人帶壽禮到大門口時,專門司鑼的人敲雙聲鑼,高喊「客到」,樂隊奏樂,嗩吶絲竹齊鳴。做壽人正襟危坐高椅上,其長子侍立一旁。同輩親友上堂作揖,口稱「祝壽」。做壽人起身回禮。若下屬、晚輩上堂叩拜,則由其子代為回禮。若佃戶來賀,則不讓上堂,只收下壽禮,帶他去廚房吃餐飯就走。如果上司來賀,做壽人立即下堂,拱手作揖,陪入客廳敘談。
拜壽結束,設宴請酒,一般辦3天酒。生日的當天晚餐最為豐盛,稱正餐。舊俗酒宴間幾道粉食點心必有一道用帶芽頭(俗稱「壽桃嘴」)的壽桃,客人吃壽桃時,不能吃掉芽頭,要先把芽頭掰下,放在桌上,稱留芽,意為後代也會長壽。

做壽的習俗,建國後已基本廢除。
如今民間還有做生日和送生日的習俗。凡是長輩生日時,兒媳們做些老人愛吃的東西請他們吃,俗稱「做生日」。已嫁出的女兒,則送些壽面、糕點、生日蛋糕之類,有的還做新衣送去。

做壽:

在習俗上,五十歲前所做的生日稱「內祝」,也就是在自家內做生日慶祝之意。

到了五十歲時所做的生日才可稱「做壽」,而親朋好友也要送賀禮祝壽,之後每十年做一次,稱為大生日。

一般做壽,各年紀有所不同稱呼,稱呼為下:

五十歲:稱暖壽、半百添壽;
六十歲:稱小壽;
七十歲:稱中壽;
八十歲:稱上壽、大壽;
九十歲:稱絳老添壽;
一百歲:稱期頤。

一般壽誕的活動都由子孫發起,除了要布置壽堂外,還要准備供品祭神拜祖,並准備壽宴招待親友。在壽宴的菜餚中,豬腳面線是不可或缺的,豬腳像徵強健,面線像徵長壽,祝福壽星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吃壽面時,要將壽面拉高抽長,表示壽星將會福壽綿長,忌諱從中間咬斷。前往祝壽的親友以禮盒、酒或紅包等賀禮來祝壽,主人則回以壽桃、紅蛋、豬腳面線、紅龜粿來回禮。出嫁的女兒則要加送雞、蛋、桃龜、衣服、金飾、紅包賀母壽;加送鞋、帽、衣服、紅包賀父壽,俗稱「拜壽」或「敬壽」。

祝老壽星
福如東海長流水
壽比南山不老松

Ⅹ 80大壽有什麼講究

壽慶俗稱「做壽」。
舊時富裕人家60歲開始做壽。做壽一般是早1個月向親友、門生、下屬發請帖,早3天布置壽堂,張燈結綵。壽堂正中放一把披著錦緞的八仙高椅,椅前擺一張圍有桌衣的八仙桌。桌上燭盤點燃1雙大金統蠟燭,椅後造壁擺1張長畫桌。桌中間放自鳴鍾,鍾左右各擺1個插著卷軸的帽筒。牆壁上掛1帽紅紙金字的壽屏。
祝壽之日,做壽者穿錦緞壽衣,坐正中高椅上,受兒女媳婿及孫輩們的三跪九拜禮,並分子孫錢(用紅紙包好)。
第二天最熱鬧,接待前來祝賀的來賓親友。當客人帶壽禮到大門口時,專門司鑼的人敲雙聲鑼,高喊「客到」,樂隊奏樂,嗩吶絲竹齊鳴。做壽人正襟危坐高椅上,其長子侍立一旁。同輩親友上堂作揖,口稱「祝壽」。做壽人起身回禮。若下屬、晚輩上堂叩拜,則由其子代為回禮。若佃戶來賀,則不讓上堂,只收下壽禮,帶他去廚房吃餐飯就走。如果上司來賀,做壽人立即下堂,拱手作揖,陪入客廳敘談。
拜壽結束,設宴請酒,一般辦3天酒。生日的當天晚餐最為豐盛,稱正餐。舊俗酒宴間幾道粉食點心必有一道用帶芽頭(俗稱「壽桃嘴」)的壽桃,客人吃壽桃時,不能吃掉芽頭,要先把芽頭掰下,放在桌上,稱留芽,意為後代也會長壽。

做壽的習俗,建國後已基本廢除。
如今民間還有做生日和送生日的習俗。凡是長輩生日時,兒媳們做些老人愛吃的東西請他們吃,俗稱「做生日」。已嫁出的女兒,則送些壽面、糕點、生日蛋糕之類,有的還做新衣送去。

做壽:

在習俗上,五十歲前所做的生日稱「內祝」,也就是在自家內做生日慶祝之意。

到了五十歲時所做的生日才可稱「做壽」,而親朋好友也要送賀禮祝壽,之後每十年做一次,稱為大生日。

一般做壽,各年紀有所不同稱呼,稱呼為下:

五十歲:稱暖壽、半百添壽;
六十歲:稱小壽;
七十歲:稱中壽;
八十歲:稱上壽、大壽;
九十歲:稱絳老添壽;
一百歲:稱期頤。

一般壽誕的活動都由子孫發起,除了要布置壽堂外,還要准備供品祭神拜祖,並准備壽宴招待親友。在壽宴的菜餚中,豬腳面線是不可或缺的,豬腳像徵強健,面線像徵長壽,祝福壽星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吃壽面時,要將壽面拉高抽長,表示壽星將會福壽綿長,忌諱從中間咬斷。前往祝壽的親友以禮盒、酒或紅包等賀禮來祝壽,主人則回以壽桃、紅蛋、豬腳面線、紅龜粿來回禮。出嫁的女兒則要加送雞、蛋、桃龜、衣服、金飾、紅包賀母壽;加送鞋、帽、衣服、紅包賀父壽,俗稱「拜壽」或「敬壽」。

祝老壽星
福如東海長流水
壽比南山不老松

閱讀全文

與80歲辦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體檢合格政審要多久 瀏覽:250
祝您一家幸福安康祝老人家健康 瀏覽:972
老年人無高血壓血壓超過多少算血壓偏高 瀏覽:445
老人家摔倒腦內出血 瀏覽:873
苦瓜和什麼食物最養生 瀏覽:649
如何算退休後工資舉例 瀏覽:693
南京恆大養生谷具體地址在哪裡 瀏覽:437
老人絆倒站不起來了可能是什麼 瀏覽:975
和父母鬧矛盾戶口本怎麼分出來 瀏覽:325
70歲腦袋發暈眼睛睜不開 瀏覽:896
現在保險有養老保險嗎 瀏覽:423
老年人眼睛模糊的不行怎麼回事 瀏覽:789
男人孕前體檢主要檢查哪些 瀏覽:108
在敬老院能擔任什麼角色 瀏覽:734
社保領取退休金要哪些手續 瀏覽:123
老人小便尿血是怎麼回事 瀏覽:278
送父母什麼好東西 瀏覽:666
百色養老院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535
養老保險沒有備案怎麼辦 瀏覽:783
改派報到證養老保險 瀏覽: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