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慶長壽三道拐古街具體在什麼位置
長壽三道拐古街具體位置
三道拐古街是古縣城明清兩代建成的一條由長江專岸至長壽城內的石板大道屬,三道拐古街位於長壽區城西南部,居長壽區城中心半坡之間。
長壽三道拐古街屬清朝建成的商家民房古街。
參考資料來源於優友重慶旅遊網www . uu023.com/chongqinglvyoujing/show-540.html介紹。
2. 重慶長壽有什麼旅遊景點
重慶長壽的旅遊景區還是不少現在把我辦你網上查到的都列出來看你滿意不.巴鄉谷
白塔風景區
長壽湖風景區
龍山寨風景區
東林寺
鳳山游樂公園
黃草山森林公園
羅山森林公園
楠木院森林公園
菩提山
三道拐古街
三洞溝城市峽谷
天台寺
五華山原始森林
西岩觀森林公園
大洪湖 參考網站 懶熊網 重慶旅遊 http://www.lx597.com/web/place/Default.html?&Area3=500115
3. 重慶長壽三道拐古街該怎麼去
三道拐古街交通指南:
1. 重慶北站到長壽客車;
2. 重慶朝天門汽車總站長壽(6:00─19:30/每版10分鍾一班 )。權
3. 在火車站外花2元錢坐當地客運車,到達長壽騎鞍車站 三道拐古街。
4. 參考資料來源於優友重慶旅遊網www . uu023.com/chongqinglvyoujing/show-540.html介紹。
4. 長壽有沒有好玩的地方
長壽景區:一、長壽湖。 位於長壽縣東部,距重慶市區128千米,為50年代攔截龍溪河而成的人工湖,因地處長壽縣境內而得名。 長壽湖壩長1014米,高51米,頂寬8米,湖水面積6000公頃。一般水深15米,最深處50米。湖內港汊縱橫交錯,有島嶼200多個,是重慶市最大的湖泊旅遊風景區。 二、三道拐古街 三道拐古街系古縣城明清兩代建成的一條由長江岸至長壽城內的石板大道,全長5華里,是河街至城內唯一的人行通道,其街沿山勢而築,由三千多級石梯拾級而上,整條街蜿蜒曲折,要轉三個急彎,人們習慣稱"三道拐"。古街兩旁民房全系明清竹木結構,鱗次櫛比,是三峽庫區現存沿山而建的唯一古跡長街。打造開發這條古街,是三峽旅遊線上的又一靚麗景點。 三、長壽齊升農家樂 齊升農家樂位於雲台鎮八角村,佔地200餘畝及10畝水面的魚池,種植有大量柚子、布郎李、櫻桃、枇杷杏子等水果,此地後靠五華山風景區,前鄰正在建設中的范家橋水庫,風光秀麗,空氣清新。遊人到此後可觀花、觀果、採食新鮮水果、打牌、釣魚等休閑娛樂活動,也可享受到現代農業的美景。 范家橋水庫建成後,該農家樂將成為半島。遊人到此後還可湖上泛舟、釣魚,夏天還可下水游泳。具有更高的休閑娛樂價值 四、長壽金果山荘農家樂長壽金果山荘農家樂 林蔭道上 空氣新鮮 綠蔭樹下 心情舒暢 枇杷果樹 誘人嚮往 金果山荘農家樂位於長壽區晏家街道十字村高上坡,此地環境優美。 五、長壽陽光島農家樂長壽陽光島農家樂 陽光樓下 盡情遊玩 園林茶樓 盡情品嘗 優美小亭 蘇州風情 陽光島農家樂位於長壽區鳳城鎮老古佛,是一所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原重慶潤之嬌農業生態園基地)
5. 長壽三道拐古街簡介哪裡有
長壽區三道拐古街簡介
三道拐古街是古縣城明清兩代建成的一條由長江岸至長壽城內的石板大道,三道拐古街位於長壽區城西南部,居長壽區城中心半坡之間。屬清朝建成的商家民房古街。一條石板大道貫穿整個古街,全長2.5公里,沿山勢而築,由3000多級石梯蜿蜒曲折拾級而上,因轉三個急彎,得名「三道拐」。民房均為典型巴渝特色的竹木夾壁結構,堪稱三峽庫區唯一現存古街。
古街巴渝市井文化、民俗文化、鄉土宗教文化、碼頭文化、三峽文化交相輝映,以歷史場景演變為主線,風貌質朴,是一個影視拍攝、懷舊體驗、民俗采風、觀光休閑等綜合性的旅遊佳地。
三道拐古街門票:免費
三道拐古街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指南:
重慶北站到長壽客車; 重慶朝天門汽車總站長壽(6:00─19:30/每10分鍾一班 )。在火車站外花2元錢坐當地客運車,到達長壽騎鞍車站 三道拐古街。
三道拐古街景區特點:
古街巴渝市井文化、民俗文化、鄉土宗教文化、碼頭文化、三峽文化交相輝映。
周邊景區: 長壽湖、鳳山游樂公園、羅山森林公園、三洞溝峽谷、白塔風景區、
西岩觀、天台寺、龍山寨。
周邊餐飲住宿:客棧、農家樂、餐館
特產購物: 長壽沙田柚、血豆腐、長壽薄脆、長壽油錢、長壽夏橙。
溫馨提示:
1. 出遊請注意旅途安全;
2. 文明出遊愛護文物古跡;
3. 在外就餐要注意衛生與健康;
4. 出門在外一定要警惕受騙上當;
5. 愛護環境,請遵守景區相關規定。
參考資料 http://www.uu023.com/chongqinglvyoujing/show-540.html
6. 在重慶長壽怎麼玩可以去哪些地方
長壽區:長壽公園、楠木院森林公園、快樂島渡假村、凱源湖渡假村、長壽湖浴賓島渡假村
7. 長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長壽湖風景區還有155條相關問答,更多長壽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8. 長壽街著名的建築物及其特點 與由來
東王長壽街,地處江淮分水嶺,位於江蘇馬集河王湖與安徽川橋湖之間,古代蘇北淮安至南京古驛道,由北向南穿街而過,鳳陽府到揚州府古驛道,從舉人巷到果老巷,由西向東穿街而過,曾同時有六合、天長、來安、寶應、高郵五縣分治。
是個文明古街,考古發掘證明,此地數千年前就有古人類在這一帶生活,當地民風純朴,崇文尚武,樂善好施,留下許多故事和傳說。
是個綠色古街,長壽街周圍綠樹叢生,自然環境周邊其他鄉鎮難找,長壽街北端、江淮分水嶺一一川橋濕地一帶,植被覆蓋率達70%以上,接近於原生態。唐詩「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是這里的真實寫照。
是個生態古街,沒有重工業污染,氣候宜人,山青水秀,生態優越,人口密度低,風景秀麗,每到春暖花開季節,長壽街及街北端楊柳灣、桃花塢、馬小庄、應大庄一帶,鳥語花香,鶯歌燕舞,風光秀美,景色怡人。
是個文化古街,人文底蘊深厚,是漢代伏波大將軍馬援後代聚居地,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在揚州任職曾多次到此游覽,元末朱元璋從鳳陽老家到六合金牛山舅舅家在此被搭救過,大明軍師劉伯溫在此生活並留下許多故事,傳說割了雍正頭的呂四娘在此跟武林高手甘鳳池習過武,乾隆南巡數次在東王大廟留宿,中國訓估學大師、江蘇省六大學術泰斗壽最高者王念孫晚年在此生活並安葬於長壽街南端鳳凰地,近現代名人有北洋政府內務司長周洪熙、北洋政府天津鐵路段長周洪洵,文人馬琢、馬瑩、馬大勛、周正寬、葉厚先、徐燦,名中醫楊旭初、馬文啟、馬福堯、孫開芝,原財政部歐亞司長盧干、原三十八軍副軍長汪洋、原央行副行長周正慶、現世界著名數學家陳化雲博士等。
是個革命古街,革命的火種很早就在此點燃,是天長、六合兩地接受革命理念較早的地區之一,產生過陳舜華(建黨初期女黨員)、周正銘(北京「三一八"慘案烈士)、姚愛蘭(南京雨花台烈士)、張家良(抗日烈士)、應伯衡(解放戰爭烈士)、高傑(孟良崮烈士)、邵斌(上甘嶺烈士)、高業珠(對越自衛反擊戰烈士)等一大批革命者。是抗日時期根據地之一,劉少奇(化名胡服)、羅炳輝、周駿鳴、吳學謙、譚震林、葉飛、陶勇、梅嘉生、張勁夫、羅占雲、劉曉、潘漢年、陳修良、儲江等不少老革命家,在此留下了光輝足跡。產生了抗戰初期革命青年楊再知、王志成、王兆田、李春林領導的淮南路東八縣第一支120多人的抗日游擊隊,後上升為新四軍八團特務連。長壽街33號是抗戰時期江蘇省委重要的地下交通站,吳學謙是負責人,經過此站革命人物很多。長壽街52號是新四軍接待站,對外稱利華商行,劉少奇曾多次在此住過。長壽街97號是六合「金牛山、桂子山"戰斗前線總指揮部所在地。長壽街是譚震林率新四軍建立江南莫干山抗日根據地部分部隊出發地,是汪偽南京警衛師宣布起義接受新四軍參謀長賴傳珠將軍訓話之地,是民歌「好一朵茉莉花「采擷者何仿同志參軍並在此整理改編之地。六合是南京北大門,兵家必爭之地,東王是六合北大門,是六合兵家必爭之地。長壽街在歷史上曾多次爆發過重大戰斗,東王人民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面對外部侵略沒有一人當漢奸,並進行過針鋒相對殊死斗爭,留下了江淮地區僅有的幾處「義忠地"等,這里還發生過抗日戰爭時期半塔保衛戰東王廟外圍戰、蔡庄阻擊6百餘日軍步炮騎戰斗等,解放戰爭初期我軍首次重創國民黨軍張靈甫部一個加強營的高庄、滾庄阻擊戰,北撤前新四軍主力二師五旅、六旅、獨立旅,以東王長壽街一帶為中心,阻擊國民黨軍邱清泉、張靈甫兩大王牌主力戰斗等,這是天長、六合地區唯一一個國共雙方各投入數萬主力兵力對壘撕殺爭奪的核心區、主戰場,長壽街上至今還有當年戰斗的痕跡。
是個長壽古街,自古以來一直高密度地生活過多位90歲以上高壽老人,並相對集中在長壽街一帶,最近的如,健康生活了105歲的邵裘氏(2008年中國長壽老人雜志有報道),99歲前自食其力、106歲仍生活自理獨居的張皮匠老太,102歲謝洪奎夫妻等,如今8O歲以上老人很多。
是個佛文化古街,因廟得名,因廟興盛,長壽街中部原來有一座武則天大周垂拱元年(公元683年)建的大廟,佛道雙供,明洪武正德十五年重建,佔地一百餘畝,有僧房九十九間半,僧人七十多人,掛單僧人三百多人,道士三十餘人,聞名遐邇,周圍數百華里內,此廟規模最大,香火最盛。因抗日戰爭時期,大廟主持無償提供房屋給新四軍用,後被日寇燒毀。
是蘇北名劇「揚劇」發源地,揚劇前身為六合北山區的「洪山戲",「洪山戲"源於東王地區「香火戲",「香火戲"源於東王廟佛事「詠經"。如今揚劇仍是當地人民十分喜愛的劇種。
9. 長壽鎮的經濟建設
1978年以來,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7億元,比1978年增加90533萬元,增長了近15倍;財政總收入1910萬元,比1978年增加1783萬元,增長15倍多。2002年12月,長壽財政所被國家人事部和財政部聯合授予「全國財政系統先進集體」光榮稱號。
2003年農業總產值1.14億元,在農業產業結構調調過程中,大力發展種養大戶,平術、蜜桔、板栗、奈李、水蜜桃等已逐漸形成優勢,暢銷外地市場;養殖業已初步實現由傳統養殖向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2003年出欄生豬50000頭,黑山羊20000隻,家禽25.34萬羽,魚1296噸。通過招商引資,先後引進以農、林產品等加工為主的泰美竹地板廠、振農食品罐頭有限公司和東勝木製工藝鉛筆廠等。
2003年實現企業總產值6.52億元,出口交貨值達100萬元;
工業對財稅的貢獻率達到了40 %以上,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6318人。全年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 1800萬元,激活民資2500萬元,新建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家,使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達到3家。至2003年底全鎮工業企業共有456家,形成食品加工、醫葯加工、竹木加工、煙花鞭炮加工以及建材製造業等全面發展的工業格局。
1978年以來,長壽鎮相繼建成了肉食大樓、糧貿大樓、二醫院、稅務大樓、汽車站、11萬伏輸變電站、平江三中教學樓、衛生院防保大樓、維夏中學新校區、鎮政府辦公大樓、財政大樓。2000年至2001年,長壽鎮先後被列入省市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和國家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2000年重新修編了撤區並鄉建鎮後的長壽鎮城鎮規劃,到2015年城鎮建成區面積達到4.5平方公里,現已達到2.5平方公里,城鎮人口2.2萬,占總人口的35%。2001年至2003年,長壽鎮累計籌集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5億元,新建和完善工程項目30多個,重新規劃和啟動了「一道一路一樓」(長壽大道、太平路、鎮政府辦公大樓)、「兩校兩院兩帶」(維夏中學、鎮中心小學;衛生院、老年福利院;黃金河沿地旅遊帶和汨羅江上游風光帶)、「三場三業三園」(綜合農貿大市場、葯材專業市場、社會停車場;以泰美竹地板廠為龍頭的竹木製品加工業、以岳陽市金壽制葯有限公司為龍頭的新型醫用材料加工業、以近百家長壽將干加工廠家為龍頭的醬干、醬制罐頭和竹筍罐頭加工業;將軍公園、娛樂園和幼兒園)等18個重點工程建設項目,投資1800萬元對城區近10萬平方米的道路進行硬化,城區道路硬化率達到97%以上。1999年以來,通過多方籌資新修復和公路以及桂南、長黃水泥路。境內通車里程達107.5公里,等級公路網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25公里。自2000年開始,投資2658萬元興建11萬伏輸變電站,並著力開展農村電網改造,解決了全鎮工農業生產及居民生活用電難的問題。1994年開通程式控制電話以來,共投資2100多萬元改善電信基礎設施,到2003年底,全鎮擁有程式控制電話6445部,入戶率達36%。新建移動、聯通通信塔2個,2003年底,行動電話擁有量達7200部。投資80多萬元完善了電視接收、轉播設備,推廣了數碼電視技術,城區用戶能收看到40套電視節目,目前擁有有線電視用戶2416戶,有線電視普及率達95%。1960年創辦長壽光榮院,現在固定資產達到200多萬元,建院43年來,接收孤老優撫對象118人,先後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全國十佳文明服務示範窗口」,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
10. 長壽三道拐古街是個怎樣的地方
長壽區三道拐古街 三道拐古街是古縣城明清兩代建成的一條由長江岸至長壽城內的石板大道,回三道拐答古街位於長壽區城西南部,居長壽區城中心半坡之間。
三道拐古街屬清朝建成的商家民房古街。一條石板大道貫穿整個古街,全長2.5公里,沿山勢而築,由3000多級石梯蜿蜒曲折拾級而上,因轉三個急彎,得名「三道拐」。民房均為典型巴渝特色的竹木夾壁結構,堪稱三峽庫區唯一現存古街。
古街巴渝市井文化、民俗文化、鄉土宗教文化、碼頭文化、三峽文化交相輝映,以歷史場景演變為主線,風貌質朴,是一個影視拍攝、懷舊體驗、民俗采風、觀光休閑等綜合性的旅遊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