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要怎麼過生活才會長壽呢
在很多長壽老人的調查報告中,非常重視心理活動的特點。長壽老人的確有一些健康的心理共性。例如,長壽老人多有堅強的意志,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強,對信念與事業的追求多忠誠和執著,一般均有較高尚的道德情操。
「仁者壽」是有一定道理的,長壽老人的思維邏輯較一般老年人敏捷、合理、情感豐富、情緒穩定、心情愉快、知足常樂、愛好較廣泛、生活內容充實。長壽老人的性格更溫和、恬靜、心胸開闊人際關系好、社會交往多……,如此種種,可以反映出長壽老人一部分健康的心理特點。其實,每一位長壽老人的心理特性並不可能一樣,如擇其益者為之,可益於長壽。
生活環境
老年人的生活環境是影響長壽的一個因素,其影響作用的程度各不一樣。世界各地的長壽老人有很多,他們的生活環境不盡相同。繁華的大城市有老壽星,偏僻的山村,長壽老人也不少,身居寒冷的北方,生活在暑熱的南方,均有高齡老人。然而,某些生活環境下的長壽者就比較多,至於有益於老人長壽的生活環境,還是有共識的。
一般地說,生活環境無污染、無噪音、空氣新鮮的綠色天地較為理想,氣溫變化不大,寒冷的環境較暑熱的地區好,陽光明媚,水流清清,有適宜的生活、居住條件及活動場所,良好的左鄰右舍,這樣的生活環境,長壽老人一定會多。
飲食習慣
全世界的人飲食習慣很不一致。一般地說,西方人肉食多,東方人素食為主,不同的民族,飲食習慣也有很大差異,不同的宗教信仰飲食習慣的差異就更大了,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長壽老人都有可觀的數量。不良的飲食習慣肯定不利於健康,更談不上長壽了。通常認為,不暴飲暴食、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講究飲食衛生,適度飲酒、飲茶,都是很好的習慣,無疑對於健康長壽有利。
生活方式
長壽老人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特殊性。大量的統計資料顯示,他們的生活方式大都很有規律性,工作、勞動、休息時間的安排有序,勞作適量,休息適度,生活內容充實,興趣愛好廣泛,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長壽老人的生活方式簡單而內容豐富,科學而符合個性特點。
『貳』 足三里為什麼被稱為長壽穴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常用的重要穴位,位置在膝下3寸,於脛骨前緣旁開1寸處,患者可取坐位屈膝垂足,或卧位在外膝眼直下3寸,距脛骨前嵴一橫指處取穴。足三里臨床應用廣泛,是治療胃腸及下肢膝脛疼痛的首選之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中指出「足三里能通心腹脹,善治胃中寒,腸鳴並腹瀉,腿脛膝腫脹酸,傷寒瘦損,氣蠱諸股」。所以足三里有諸病皆治的說法。1 足三里能健脾、消除腹脹、助消化 足三里穴以治療胃腸疾病為主,有「肚腹三里留」之說。胃脘痛可配合內關、合谷、中脘、陽陵泉,腹脹配合脾俞、胃俞。脾胃互為表裡,為後天之本。以足三里為主穴,可配合諸多穴位治療疾病。配中脘治療肝氣郁滯,食停胃脘或因中焦虛寒所致的胃脘疼痛,起到疏肝理氣,溫中散寒的作用,配中脘、內關、合谷有溫胃散寒、調中降逆之效,配脾俞、公孫可調補脾氣、健中和腸以消除泄瀉。以足三里為主穴,可治療消化系統的疾病。2 足三里能調氣血,活絡止痛 按摩足三里能使氣血流通,舒經通絡,祛風散寒。足陽明經,起於鼻兩旁……下至髕骨,沿著脛骨前嵴外側下行足跗,另一支脈從膝下3寸處分出進入中趾外側端。由此可以看出,足三里穴是治療下肢疾病的重要穴位。 臨床證實,足三里有健脾利濕,舒筋活血的功效,所以下肢運動系統的疾病治療離不開足三里穴。風寒濕脾及外傷所致的局部疼痛腫脹,可配膝眼、委中、陽陵泉,關節炎可配昆侖、懸鍾,踝關節疼痛可配丘墟、照海。推拿雙足三里 穴,可治療周身關節痛。 3 足三里具有防病、保健強壯的作用 足三里能起到防病、促健強壯的作用,俗話說「人老先老腿」,推拿足三里穴能使腿腳靈活,這與古代神醫華佗的五禽戲來鍛煉身體,使人達到健康防病是一致的。推拿足三里可防止衰老,預防百病,如配神門可治療失眠,配天柱、中渚可治耳鳴,配聽宮、外關治耳聾,配睛明、風池治視神經萎縮,配心俞、脾俞、內關治心脾兩虛,配心俞、腎俞、關元治心腎虧虛。素體健康的人,經常按摩足三里穴,能使人精力充沛,身心更健康!
『叄』 人體的長壽穴有哪五個
湧泉穴:
是人體少陰腎經上的要穴。它位於足底中線前、中三分之一交點處,當足趾跖屈時,足底前凹陷處。
腎為「先天之本」,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腎為陰中之陰,心為陽中之陽,只有腎水充盈,人體各系統才能得以平穩運行。中醫理論認為,腎藏經,主水,主骨,其功用是納氣,生髓,可管生殖發育。《難經·六十六難》言:「臍上腎間氣動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內經》亦雲:「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都說明,只有腎功能旺盛,才能精足,氣壯,神全,人體生命力才會長盛不衰。
湧泉穴是人體長壽大穴,經常按摩此穴,則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發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並能治療多種疾病,如昏厥、頭痛、休克、中暑、偏癱、耳鳴、腎炎、陽萎、遺精、各類婦科病和生殖類病。
湧泉穴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湧泉,顧名思義就是水如泉涌。水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水有澆灌、滋潤之能。據人體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穴位的分布結構獨特,功用玄妙。人體肩上有一「肩井」穴,與足底湧泉穴形成了一條直線,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呼應,從「井」上可腑視到「泉水」。有水則能生氣,湧泉如山環水抱中之源,給人體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氣場,維護著人體的生命活動。
足三里:
是人體足陽明胃經上的要穴。它位於腿部外膝下三寸,距脛骨前緣外側一橫指處。
中醫理論認為,胃為「水谷之海」,是人體的給養加工廠。其主要功用是受納、消化、腐熟、攝取水谷精微以營養全身。所以,又稱脾胃為「後天之本」。《中藏經》說:「胃氣壯,則五臟六腑皆壯也」。指出了脾胃消化功能對人體生命與健康的重要性。
足三里是個保健穴,經常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它,可健脾壯胃,擴張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進飲食的盡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消除疲勞,恢復體力。此穴主治:胃痛、腰痛、腹瀉、痢疾、便秘、頭痛眩暈,下肢癱瘓,半身不遂,膝脛酸痛,消化系統疾病。
命門穴:
是人體督脈上的要穴。位於後背兩腎之間,第二腰椎棘突下,與肚臍相平對的區域。
督脈,中醫稱「陽脈之海」。行於背正中,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是人體諸陽經的總匯,與腎臟及腦部關系非常密切。其功用主要是督率陽氣,統攝真氣。金代名醫張潔古言:「督者都也,為陽脈之都綱」。十二經脈中的手三陽、足三陽經均會於督脈。督脈是人體的主宰,對調節和振奮全身經脈氣血起著重要的作用。
命門穴,為人體的長壽大穴。明代張介賓在《景岳全書》中說:「命門為元氣之根,為水火之宅,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認為命門的功能包括腎陰和腎陽兩個方面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命門之火就是人體陽氣,從臨床看,命門火衰的病與腎陽不足證實多屬一致。補命門火的葯物又多具有補腎陽的作用。
經常擦命門穴可強腎固體,溫腎壯陽,強腰膝固腎氣,延緩人體衰老。疏通督脈上的氣滯點,加強與任脈的聯系,促進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運行。並能治療陽萎、遺精、脊強、腰痛、腎寒陽衰、行走無力、四肢睏乏、腿部浮腫、耳部疾病等症。
會陰穴:
為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人體肛門和生殖器的中間凹陷處。
任脈,中醫稱「陰脈之海」,它位於人體胸腹正中。任即擔任之意,能總任一身之陰經,為人體陰經脈氣的總匯。任字還有「妊養」的含義,金代名醫張潔古認為:「任者,妊也,為陰脈之妊養」。本脈與三陰經脈,陰維脈、沖脈關系密切,故能總調人身陰氣、陰血,所以,中醫又稱任脈為「婦人生養之本」。
會陰穴,為人體長壽要穴。會陰,顧名思義就是陰經脈氣交會之所。此穴與人體頭頂的百會穴為一直線,是人體精氣神的通道。百會為陽接天氣,會陰為陰收地氣,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應,統攝著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正常運行,維持著體內陰陽氣血的平衡,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要害部位。
經常按摩會陰穴,能疏通體內脈結,促進陰陽氣的交接與循環,對調節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獨特的作用。按摩會陰穴,還可治療痔瘡、便血、便秘、婦科病、尿頻、溺水窒息、驚癇等症。
百會穴:
是人體督脈上的要穴。它位於頭部,在兩耳廓尖端連線與頭部前後正中線的交叉點。
頭部是人體的首腦機關和指揮部,而百會穴則是頭部的調控中心。此穴舉足輕重,是全身百脈的交會處,故名百會。百會穴居高臨下,仰可接受宇宙的信息能量,俯可溝通全身百脈氣血,下通會陰穴,是中脈的主幹線,是精氣神的通道,是連接任督二脈的重要關卡。現代氣功實踐與人體科學研究表明,百會穴是人體能量場與宇宙能量總場相交融相感應的主要通道,人體經過修煉,達到天人合一,虛空忘我的大定狀態,宇宙中的能量和真氣就會源源不斷從百會穴進入人體。所以,古代修道人又稱百會穴為天門,打開天門,成了眾多修煉者追求的目的。
百會穴即是長壽穴又是保健穴,此穴經過特殊的鍛煉,可開發人體潛能,增加體內的真氣,調節心、腦血管系統功能,益智開慧,澄心明性,輕身延年,青春不老。並能治療頭痛、眩暈、脫肛、昏厥、低血壓、失眠、耳鳴、鼻塞、神經衰弱、中風失語、陰挺等症。
神厥穴:
即肚臍,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命門穴平時對應的肚臍中。
神厥穴,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神厥為任脈上的陰穴,命門為督脈上的陽穴,二穴前後相連,陰陽和合,是人體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煉者把二穴稱為水火之宮。現代氣功實踐與人體科學研究表明,神厥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潛藏部位,它易於結丹、養胎。人們通過氣功修煉,可啟動人體的中點、極點和重心。古今氣功修煉家都認為,人體下丹田的准確位置就是神厥穴。
神厥穴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我們知道,母體中的胎兒是靠胎盤來呼吸的,屬先天真息狀態,嬰兒脫體後,臍帶即被切斷,先天呼吸中止,後天肺呼吸開始。而臍帶、胎盤則緊連在臍中,沒有神厥,生命將不復存在。人體一旦啟動胎息功能,就猶如給人體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應站,人體的百脈氣血就隨時得以自動調節,人體也就健康無病,青春不老。經常對神厥穴進行氣功鍛煉,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並對腹痛腸鳴.水腫膨脹.泄痢脫肛.中風脫症等有獨特的療效。
『肆』 身上有哪幾個長壽開關,沒事搓一搓,舒筋通絡活血化瘀
鼻子上有個穴位叫做鼻通穴,可以治療鼻炎、鼻竇炎、頭痛等疾病。許多人深受鼻炎困擾。這時可以揉搓鼻子上的這個穴位,堅持下去能夠有效緩解炎症。方法是早上出門前用冷水揉鼻翼,可以改善鼻粘膜的血液循環,緩解鼻炎症狀。而鼻子沒有任何問題的人經常揉按這個穴位,可以刺激血液循環,並且預防感冒。不過這個時候就不需要用冷水沾濕了,順著鼻樑直接上下揉搓即可。
除了自然衰老之外,人們的面部也會因平時做表情過於豐富或過於頻繁而加速衰老。平時揉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給臉部更多營養,比敷面膜更有效。此外,當你平時感到睏倦時,揉一揉臉會立刻讓你感覺更精神,眼睛也會恢復到明亮的狀態。
『伍』 長壽的穴位有哪些
足三里,湧泉穴,三陰交穴每天都按摩的!效果很好,但必須要堅持!
『陸』 武林外傳屬於長壽穴的是什麼穴位
足三里
『柒』 蜂毒治療膝關節風濕,穴位有哪些
人類利用蜜蜂螫器官為針具,循經絡皮部和穴位施行不同手法的針刺,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稱為蜂針療法。蜂針既給人體經絡穴位以機械刺激,同時自動注入皮內適量的蜂針液,具有獨特的葯理作用,其針後繼發局部潮經充血,以兼具溫灸效應。可見它是針、葯、灸相互結合的復合型刺灸法。
蜂針療法對下述疾病療效顯著:風濕病、類風濕關節炎、免疫力低下、過敏性鼻炎、子宮肌瘤、各類神經痛、頸椎病、骨質增生病。
蜂針的療程:根據病種和病情的輕重程度,療程有所差異。一般每天治療1次,10次為1療程,1-2個療程即可取得顯著療效,某些疑難雜症的療程則需適當延長
蜂療患者須知
1、 蜂療的禁忌:過敏體質者;10歲以下的幼童;腦創傷;蕁麻疹者不宜採用蜂蜜療。蜂針治療期間嚴禁飲酒、食螺、蚌、蝦等食物和服用含蟲類的葯物,以免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
2、 蜂針的反應:初次接受蜂針的患者,在治療點或身體的某些部位產生經、腫、癢和淋巴結腫大等現象,這是蜂針(毒)溫經通絡的正常效應,無須用葯處理,在治療的過程中會逐步減少和消失。 蜂針反應的大小,並不是衡量某一人適不適應蜂針療法的指標和依據,它是蜂療醫生掌握間隔時間和蜂針用量的依據。
3、 蜂針的療效:蜂針療法的特點是:對人體安全、沒有毒副作用。國際蜂療權威大師米倉溫先生把蜂毒加入蜂蜜中飲用,發現蜂針(毒)還有強壯強精的效果。加此孕婦接受少量蜂針,可以助長胎兒發育健全。
4、 蜂針的療程:根據病種和病情的輕重程度,療程稍有差異一般每項天治療1次,10次為1療程,1-2療程可以痊癒,但如類風濕、神經官能症、支氣管哮喘等頑固性病種,需治療20次才能達到1療程,嚴重的病例需3-5個療程才能康復。
養蜂人抗癌長壽之迷
50年前,俄國生物學家尼古拉·齊金向全國200多位百歲以上的老人發信,想了解他們長壽的原因。當他認真地分析這些回信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這此長壽者中,有143人是養蜂人,還有34人曾經養過蜂!
法國家科院對1000位養蜂人作了死亡回顧性調查,未發現一個人是死於癌症。
那麼養蜂人為會么能抗癌長壽呢?科學研究和實踐症明:首先是養蜂人同蜜蜂朝夕相伴,常年生活在綠草鮮花環繞、無污染的優美自然環境中。在蜜蜂鍥而不舍、無私奉獻的精神激勵下,養蜂人熱愛生活,精神充實;其次是養蜂人能經常食用具有醫療保健作用的蜂蜜和長年被蜂螫刺。德國古拉爾博士認為,養蜂人患癌症率低的原因是因為其生活方式和工作特點所創造的條件,特別是能不間斷地吃到蜂蜜及長年被蜂螫刺,後者最為重要。近年來國內外醫學家研究表明,長壽往往是和無癌、無心臟病、無血管硬化相伴而行,而蜜蜂王國恰為您提供了預防這此疾病的「天然良葯」,如果你有興趣又有條件的話,不妨親身體驗一下。
『捌』 我想不生病,長壽!艾灸哪幾個穴位!
足三里。三陰交。合谷穴。百會穴。
『玖』 常按肚子上哪幾個「長壽穴」,腸胃健康消化好
了解過中醫的人都知道我們身體上是有很多穴位的,經常按摩肚子上的一些穴位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疾病,延年益壽。這也算是我們中國獨創的一門養生方法,按穴位的方法傳到外國後,也是得到外國人的親睞與認同,在國外也算是大受歡迎。下面,我來介紹幾種穴位。
第四,神闕穴。這個穴位在我們腹部的中間,就是我們所說的肚臍。我們平時要特別注意肚臍的狀況,因為一般肚臍出現異常就意味著我們身體出現了健康隱患。同時按摩肚臍可以有緩解食慾不振,腸胃道消化不良的症狀。當然,假如,病症嚴重最好還是就醫。
經常按摩身上的穴位確實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可以達到延年益壽,促進消化的效果。但是我要提醒的是,我們的身體出現一些健康問題時,最好還是就醫治療。
『拾』 每天可以保養哪幾個大穴位,讓人健康長壽!
如果每天保養以下幾個穴位是有利於健康長壽的。就是足三里,關元穴,湧泉穴,大椎穴,腎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