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日為什麼要吃長壽面
為了祝福長壽,是對未來的一種美好願望。
在中國民間傳統歷來就有生日吃長壽面的習俗,相傳與漢武帝有關,長壽面主料為高筋粉,配以各種調料,代表人們對未來的一種美好願望。
臉即面,「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節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
(1)長壽面能長壽嗎擴展閱讀
吃壽面由來
第一種說法
民間有生日吃壽面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於西漢年間。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越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
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耳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另一種說法
唐明皇即位後,漸漸冷落原來患難之妻王皇後,有一天,王皇後對唐明皇說華民:「三郎你忘了當後我脫下新做的紫色背心換了一斗面,為你做湯餅過生日的事嗎?」這故事反映了唐代人過生日是吃「湯餅」的。湯餅又叫做「水引」,也就是湯面,可見過生日吃湯面的習俗由來已久。
後代因為它是過生日祝壽用的,所以稱作「壽面」。因為中國食品中面條最為綿長,壽日吃面,表示延年益壽。作壽一定要吃壽面,壽面要求三尺,每束須百根以上,盤成塔形,用紅綠鏤紙拉花罩上面作為壽禮,敬獻壽星,必備雙份。祝壽時置於壽案之上。吃壽面是過生時最要緊的飲食。
2. 長壽面一般有多長
過生日吃長壽面的由來
民間有生日吃壽面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於西漢年間。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
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這是一道香脆可口的麵食。做法也並復雜,先將蛋面煮熟,然後放入調味料和鹽,再用慢火煎成餅狀,切片起鍋。熟肉絲時,加入豆牙、韭黃、青紅椒,勾芡。此道麵食考究對火候的把握,不留神很容易燒焦鍋底,而師傅的做法是左手拎著鍋子,不停地擺動手臂,讓面餅均勻加熱,最後起鍋的「兩面黃」外嫩里滑
面條是我國糧食食品之一,歷史悠久,分布甚廣。面條烹調簡單,並可根據各人的口味和地方習慣,加入不同佐料製成咸面、甜面、辣面以及牛奶、雞蛋、番茄、可可等多種花色的面條,並可採用煮、蒸、炒、拌等多種烹調方法,因此很受消費者歡迎。地方傳統產品也很多,如福建的龍須面、棋子面,江蘇的空心面,山西的刀削麵、浙江的餛飩面等,各具特色,馳名全國。
製作方法
中國製作面條的方法大致有三條:
1.拉抻法:將經過充分熟化的面團反復拉抻成為面條。這種方法多為手工操作,經驗性強,對麵粉質量和熟化要求相當嚴格。許多名產面條,如龍須面、空心面等都屬此類。
2.擀壓法:將面團先反復擀壓或碾壓成片,然後鍘條。一般大宗市售機制新鮮切面屬於這一類,再加上晾乾(或烘乾)、切斷、包裝等環節則成為掛面(是因為將濕面條掛在竹桿上乾燥而得名)。面團熟化程度和面條乾燥條件是影響掛面質量的重要生產因素。
3.擠壓法:將面團放在壓模中加壓,面團從模孔中擠出成條。這種面條又特稱作「餄餎」,口感硬實。用摻小麥的粗糧粉或全部粗糧粉製作面條時常用這種方法。有機器壓制,也有小規模的手工壓制。陝北地區延安市內使用的面條擠壓機壓力較大,面條在擠壓過程中溫度升高,成品可達到半熟狀態,所製成的粗糧面條具有彈性。
面條製作方法,除在面條成型過程上有不同之處外,另外表現面條特色的重要環節是添加輔料,尤其是拉抻成型的名產面條,一般都添加適量的食鹽或小蘇打。
幾種名產面條的工藝特點
1.福建的龍須面(又稱長壽面、線面等)
製作特點是合面時加水較多(50~60%),面團的熟化時間長,並需根據原料麵粉的質量和生產時的氣候條件加入5~10%的食鹽。
工藝流程 合面→搓油條(拉成粗條)→搓粉條(拉、搓成細條)→串面→拉麵
在每經一步操作後面團都須經過熟化,最後拉成的細面要求直徑在0.6毫米左右。目前有的地方也有用機器代替手工的,但質量還趕不上手工製品。
2.福建的棋子面
將鹽水合好的4公斤重麵粉的面團(用鹽量與龍須面同)用擀麵杖將它壓平後放在兩根懸架著的竹桿上,然後用手工將面團向四周漸漸拉抻,隨著面積的增大逐漸增加竹桿,最後將面團拉抻成有10平方米大的、厚薄均勻而透明的面片,晾曬後切條。這種面條易消化,多供老、弱、病、小孩和產婦食用。
3.江蘇的空心面
面條中心並非空心,只是在合面時長時間的充分揉和,使用團內含有較多的空氣,呈微孔型,這種面條的其它操作步驟與龍須面相仿。
4.山西刀削麵
合面時加水量較少,經過長時間的用力揉合,使面團光滑、堅硬,然後將合好的面團擱置在左手臂上,右手持刀削麵,面條長約17厘米左右,斷面略呈三角形。目前已有不少飯館改用機器代替手工,其方法是將經過熟化後的面團,放入絞龍式的擠壓削麵機,在出口處裝有三把轉動著的刀,用來削麵,但口感還不及手工製作的好,主要是不夠「筋道」。
質量標准 我國目前對生產面條的原料(小麥麵粉)以及面條的本身質量尚無完整的指標和科學的檢驗方法。一般要求是:掛面在生產過程中不斷條,蘇面少,面條挺直,厚薄均勻,表面光潔,抗彎曲能力強;烹調時煮熟快,不糊湯,不粘結,不斷條,吃起來爽口而又有韌性。
3. 夢幻西遊80左右品質的長壽面能加多少壽命
加的壽命是品質乘以3 就是要加的壽命 至於需要多少錢不是看你門去點卡的而是看 面賣幾錢
4. 過壽時,長壽面是必不可少的,吃長壽面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我們日常生活都知道除了生日蛋糕,還有一種特別的生日食品,那就是面條,還有個名字也叫長壽面。
所以,過壽時,長壽面是必不可少的,吃長壽面的習俗就可以說成從古至今延續到現在。
5. 長壽面是真的能長壽嗎
長壽面
在中國民間傳統歷來就有生日吃長壽面的習俗,相傳與漢武帝有關,長壽面主料為高筋粉,配以各種調料,代表人們對未來的一種美好願望。
臉即面,"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節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
6. 長壽面什麼時候吃,為什麼要吃長壽面
過生日來的時候吃,以下奉上長壽自面寓意;
民間有生日吃壽面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於西漢年間。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7. 怎麼煮長壽面
原料:需要高湯(雞湯、排骨湯)、福安穆陽龍須面、雞蛋2個、蔥回花、生薑、香答菇
1、先將雞蛋煎成荷包蛋(本人建議,蛋其他做發也可以)備用
2、將鍋燒熱,加少許油(不要太多,老人不大喜歡油膩),將生薑香菇等作料煸炒
一下,加點魚露(本人認為魚露是最好的作料)
3、加入高湯煮沸
4、下面(福安穆陽龍須面口感好,可以多煮不易糊)
5、下蔥花、生薑
6、裝碗
7、放上荷包蛋
一碗香噴噴的長壽面就做好了
8. 長壽面怎麼煮
用料:寬面條250g;雞蛋50g;火腿30g。輔料:油適量;鹽適量;姜適量;蒜適量;骨頭湯適量。
1、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
9. 長壽面能不能分給別人吃
長壽面是在人過生日時,專門為其做的面條。
長壽面習俗的來歷:
民間有生日吃壽面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於西漢年間。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生日這天,家人或朋友為祝賀生日,設了酒宴。在酒宴菜都上齊後,開始吃飯了。為過生日的人做的面條,大家都盛上一碗,沾沾生日喜氣,每人也都從自己碗里抄起一根面條,放在過生日人的碗里,意思是「添壽」。一般碗里的面條會根據過生日人的食量和飲酒吃菜的多少適量盛一些,大家添後基本上一碗了。
各地習俗可能有差異,一般這樣的長壽面大家也都可以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