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減少飲食長壽

減少飲食長壽

發布時間:2021-01-02 10:32:45

❶ 低能量飲食能讓人健康長壽

不能。有實驗表明,減少30%能量飲食組猴子,與採食正常飲食組猴子相比,低能量飲食組猴子:老年雄猴血液中膽固醇和血糖水平較低,老年猴子血中與心臟疾病風險有關的甘油三酯含量較低,青、中年猴子患癌症較少,但低能量組猴子的壽命一點也沒有延長。
這一結論由美國老齡問題研究所(下簡稱老齡所)德•卡波等發表在《自然》網刊上。

25年來,獼猴保持半飢餓、瘦體和飢餓。雄猴的體重是如此之低,它們相當於1 個6英尺(183厘米)高男人的體重,只有120磅(54.432千克)至133磅(60.329千克)。我們的想法是,如果由於減少了許多吃的,而猴子的壽命更長、身體更健康,那麼,在進化上和獼猴關系密切的人類,將也可以這樣做。一些科學家預料會得到這樣的益處,就提前開始過於苛刻地限制自己的飲食。
這個長期延續的研究,開始於1987年,現在最終有了重要的結果。但是,並沒有給限制能量攝入的熱情贊成者們,帶來曾經預期益處的證明。實際結果是,這些瘦猴子的壽命,一點也沒有比那些保持較正常體重猴子的更長。不過,僅在採用限制能量飲食的老年猴子中,獲得了一些改善的實驗結果。引起死亡的原因——癌症和心臟疾病——在低能量組和正常喂養組兩類猴子中是相同的。
實驗室測試表明,開始給獼猴減少飼喂30%的能量後,老年雄猴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血糖水平較低,但老年雌猴血液中的這兩種成分的水平並不降低。飼喂這種低能量飲食的老年獼猴,與心臟疾病風險有關的甘油三酯水平較低。飼喂低能量水平的青、中年猴子未能獲得老年猴子同樣的益處,只是患癌症較少。但最終的結果,採食較低能量猴子的壽命,比那些採食正常飲食猴子的壽命,一點也沒有延長。
這一周三(8月29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雜志的獼猴飲食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拉斐爾·德·卡波(Rafael de Cabo)說,他對採食較低能量水平猴子的壽命沒能延長一點,感到驚訝和失望。像其他從事老齡科學的研究人員一樣,他曾預期他們研究的結果,會類似於威斯康星大學2009年研究的結論,限制能量的採食可延長猴子壽命。
但即使如此,那個研究的論文,也存在著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它的作者們忽視了研究中死亡猴子數量的一半左右,認為它們與老齡問題無關。如果,它們把所有猴子的死亡數都包括在內,威斯康星的研究也許就不會得出延長壽命的結論。
位於聖安東尼奧的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巴肖普長壽和衰老研究所代理主任史蒂文·奧斯塔德(Steven Austad)說:「這表明科學中重復研究的重要性。」奧斯塔德博士沒有參與二項研究中的任何一項,他說,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幾乎沒有得出不容置疑的結果」,這項新的研究,使人們更進一步地懷疑限制能量攝入可延長壽命的觀念。
但其他人員仍然認為限制能量有可能延長壽命,這項新研究論文的作者之一朱莉·A.馬蒂森(Julie A.Mattison)說,這項新研究尚在繼續,一直要到最小的猴子22歲時才結束。她說,雖然現有的研究數據,幾乎完全排除了低能量飲食會增加平均壽命的任何希望,但這項研究仍然有可能發現低能量飲食提高猴子最長壽命的機會。
同時,另有一些人說,威斯康星的研究,使他們難以消除低能量飲食會延長壽命的看法。
位於路易斯安那州的彭寧頓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的營養性肥胖研究中心主任埃里克·雷伏申(Eric Ravussin)說:「用同一物種做的另一項研究,表明限制能量攝入延長了壽命,我不會拋棄基於該研究的全部事實。」
低能量飲食會延長壽命的觀念,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實驗室中用大鼠做的一項研究。但是,直到20世紀80年代,這種理論才迅速流行起來。科學家們報告了像酵母、果蠅、蠕蟲和小鼠那樣不同的物種,吃得較少,就意味著活得更長久。而且,至少在小鼠,低能量飲食還意味著較少的癌症。不知道同樣的事情是否真的會在人類中發生,也沒有人預期這樣的研究會從此終結。這將需要經過幾十年才能得到一個答案,更不用說征尋參試人員和把他們隨機地分配到限制飲食組或正常飲食組所需的費用和難度。
威斯康星大學和國家老齡問題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雖然動物試驗將必須延續數十年,通過猴子來檢驗這一假設將是最好的方法。
這是一個重大的努力。國家老齡問題研究所用於這項研究的121隻猴子,其中的49隻仍然活著,飼養在馬里蘭州普爾斯維爾的一處設施里。德·卡波博士說,那些採食低能量飲食的猴子餓得停止了活動。盡管它們的能量已被削減了30%,它們並不貪婪地採食,還是以與對照組猴子同樣的速度吃著。
新研究尚在進行中,一些限制能量攝入的熱情贊成者們,也已決定開始減少了許多吃的食物。
不過,在相同的這些年中,小鼠中的試驗,開始表明對低能量飲食有可能得不到預期的效應。用野生的而不是在實驗室中出生並長大的小鼠做的實驗,低能量飲食組小鼠的壽命並沒有延長。而在2009年,實驗室的41隻近交系小鼠的研究,發現對這種低能量飲食,大約有1/3的小鼠沒有效應。飼喂低能量飲食的更多品系小鼠的壽命,比曾經壽命更長的那些小鼠更短。
奧斯塔德博士說,那個研究,對限制能量飲食的反應是「絕對難以置信的。」「即使是這些作者是備受尊敬的能量限制者,人們認為這種結果是沒有意義,關於這種小鼠的某些事情是怪異的。」
現在,對於這項新的研究,研究人員們正在詢問,為什麼威斯康星大學研究發現限制能量的飲食有延壽的效果,而國家老齡問題研究所的研究卻沒有效果。
一些人指出了可能的解釋,兩項研究之間存在著幾方面的差異。
飼喂猴子食物的組成成分,威斯康星研究與老齡問題研究所的研究是不同的。
威斯康星大學給對照猴子的飲食,是它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所以它們比老齡問題研究所研究中的對照組猴子更肥胖,老齡問題研究所認為對照組猴子飼喂的數量,以能維持健康體重就夠了,不可以無限制地供給。
威斯康星大學研究用的猴子來自印度。老齡問題研究所研究用的猴子來自印度和中國,所以更具遺傳多樣性。
德·卡波博士說,他建議,超重的人們如果想試用減低能量的飲食,他們首先應該咨詢醫師。如果他們能掌控這種減低能量的飲食,他相信他們會更健康,不過,他說,他不知道他們是否會活得更長久。
一些科學家,仍然相信低能量飲食。
威斯康星研究項目的主任理查德·溫德拉契(Richard Weindruch)說,他是「一個頑固的限制能量飲食的浪漫主義者」,但他又說,他不是很善於限制自己的能量攝入。他說,雖然:「我只有62歲。這是不是太晚了。」他可能會開始更努力地嘗試限制能量的飲食。
接著是馬克·馬特森(Mark Mattson),國家老齡問題研究所的神經實驗室主任,他沒有參與該所猴子研究的項目。他認為,限制能量的飲食是有其優點的。他說,它可能有益於大腦,和使人們更健康,以及可能使他們活得更長久。
馬特森博士,5英尺9英寸高(175.3厘米),130磅體重(58.968千克),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不吃早餐和中餐,星期六和星期日不吃早餐。
他承認:「我覺得有點兒餓。」「但是,我們認為肚子餓的時候,實際上是好的。」

❷ 限制飲食熱量真能長壽嗎

長壽是每個人情緒正常時候的夢想,怎麼才能活的長?
方法很多,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對於老鼠來說,吃的少,活的就長,這個已經是經過多年研究的定論了。因為很難在人身上研究這個問題,所以突出的疑問就是,和人接近的大的動物以致於人體是否也有這個現象存在呢?
不久前發表的一篇文章,用狗作模型,研究了這個問題。試驗是這樣設計的,48條2周大的狗,分兩組,一組每天攝入的熱量是大約1800卡路里,另一組少吃25%,每天進食熱量是1350卡路里。然後在狗圈裡養著,這個試驗持續了14年,直到最後一條狗死了,才結束。試驗結束的時候,有一半的參與試驗的人到了退休年齡。因為時間長,花費高, 所以這是一個很難得的試驗。
每天少吃25%的狗,無論從快樂程度,活動能力上看,和另一組吃飽了的狗沒有差別。吃的少的狗,體重少 20%,前5年,這兩組狗,沒有什麼差別。5年以後,差別就出來了,吃的飽的狗,開始出現肥胖,骨質疏鬆,糖尿病,到第7年就有狗出現快速衰老,陸續死亡。可是吃不飽的狗,還很健康,衰老出現的時間晚了好幾年。
最後算下來,少吃25%的狗,壽命延長了50%,平均壽命是飽食狗的1.5倍。而且晚年這些狗的生存質量要比飽食的狗好很多。
前些時候在聖路易斯召開的美國科學進步協會年會上發表了一項在恆河猴身上進行的類似研究,南佛羅里達大學的Barbara Hansen教授領導的這項進行了近20年的研究發現,那些每日餵食熱量少30%的猴子,壽命從平均23歲,延長到30歲,而且這些猴子更具活力,患糖尿病,肥胖,高血壓的機會也少很多。
這項在大約300隻猴子身上進行的長期研究,再次驗證了限制熱量攝入可以延長壽命這個假說。因為猴子與人最接近,這個假說很可能在人身上一樣有作用。人不需要過分的節食,只要能堅持每天每頓飯吃7成飽,就能活的健康,就能長壽。
因為這類試驗不可能在人身上做很嚴格的研究,但類似的人體試驗還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2006年4月5日在「美國醫學協會雜志」(JAMA)第295卷13期1539到1548頁發表了一篇最新對人體進行的研究,結果證實在動物身上觀察到的現象也同樣適用於人體。
作者對48名志願者進行了6個月的研究,這些人是超重但不肥胖的人群,體重指數(BMI)在25到30之間。這些人分成4組,一組正常進食,但維持體重不變,第2組限制熱量攝入25%,第3組限制熱量攝入12.5%,通過鍛煉再多消耗12.5%,第4組給極低熱量飲食,就是每天只進食890卡路里的熱量,但體重下降15%以後改成維持這一低體重的飲食。
結果發現,除了正常進食的人群體重沒變化外,其他3組都有超過10%的體重下降,限制25%熱量的人,體重下降了10.4%,限制熱量加鍛煉的人體重下降10%,極低熱量飲食組體重下降13.9%。另外,胰島素水平,體溫,DNA損傷情況都有比較明顯的降低,身體的代謝率也隨之下降,這些因素都是長壽的指標性參數。
作者得出的結論是,限制熱量攝入25%,不僅降低了體重,也降低了身體的溫度,減緩了代謝,和長壽的烏龜差不多了。要想多吃一點,只減少12.5%,但另外的12.5%靠體育鍛煉來消耗,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所以要想長壽,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保證全面營養的條件下,每天減少四分之一的熱量。這些研究再次證明中國的傳統的清淡養生之道是很有科學依據的

❸ 科學飲食對長壽有哪些影響

誰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聰明的頭腦,足智多謀,才華橫溢,那麼什麼樣的營養最有益智力呢?這還得從腦物質說起。腦物質又叫做神經遞質,它們是一些有活性的化學物質,是記憶、思維、儲存和傳遞信息的物質基礎,因此有人稱大腦是一盆「化學湯」。腦物質中的5—羥色氨和兒茶酚胺等都是必須由氨基酸合成的,這些氨基酸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從外界食物的蛋白質中攝取。因此,隨著進食的食物質量不同,腦物質的量及濃度也不同,腦的機能狀態也不同。如大量攝取蛋白質時,兒茶酚胺濃度增加,去甲腎上腺素傳遞活躍。而去甲腎上腺素與人的學習、記憶關系十分密切。

這種腦物質分泌、傳遞越活躍,學習和記憶能力就越強。這也正是以肉食為主的民族,注意力和耐心較強的原因所在。此外,去甲腎上腺素增加時,人的進攻能力增強。因此摔跤及拳擊運動員都以食肉為主。維生素與腦物質的密切關系也不可等閑視之。當孕婦體內維生素B6缺乏時,製造腦物質—r酪氨酸的酶功能就會下降,因而容易出癲癇患兒。

更多地食用動物蛋白,人體素質和壽命得到很大提高。防止腦力衰退、保持腦的活力是抗衰老的出發點,沒有腦功能的長壽,便沒有人類的長壽。從有益於體力或智力來說,理想的蛋白質攝入法應當是: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比例為1∶1,動物蛋白中魚和肉的比例也以1∶1為宜。

展望未來,將是信息化,高齡化社會,如何使人類終生思維敏捷、精力充沛,將是眾所關注的課題。科學的飲食將使您更聰明、更長壽。

❹ 怎麼才能通過減少飲食長壽

想通過飲食長壽要做到:一是注意飲食合理搭配,營養均衡,以粗糧為主,二是每頓飯吃七分飽,三是一周可以選擇飢餓一天,不吃主食。四是飲食要規律。這些做法長壽不知道,但可以有益於健康。

❺ 常見的哪些飲食習慣,不利於長壽,改掉一個也好

吃得太多對健康有害。這會增加一個人的身體負擔,尤其是腸胃。為了消化食物,人體內的血液流向胃,大腦沒有足夠的血液供應。這時,你會感到昏昏欲睡,變得遲鈍。許多人年紀大了,喜歡吃甜食。一方面,這些食物很美味,能讓人快樂。另一方面,大多數糖果都很軟,很容易吃,如蛋糕、麵包、軟糖、年糕等。

因此,如果你想喝湯,建議平時少吃肉,多喝蔬菜湯(少吃肉)。只有這樣,你才能避免吃太多的油,保護你的健康,防止老年痴呆症。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品味會慢慢下降。這時,他們會不自覺地往盤子里放太多鹽,這樣他們就能嘗到味道了。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老人吃鹹的食物。然而,其結果是鹽的日攝入量超過標准,這很可能導致長期高血壓,並會對血管健康造成損害,從而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❻ 長壽者飲食的飯菜為什麼要軟爛

長壽者飲食的飯菜宜軟爛,溫度要適宜:老年人因牙齒磨損、松動或脫落、咀嚼能力降版低,各種消化酶權分泌減少,消化力較弱,應該選擇容易咀嚼、容易消化的食物,盡量避免太堅硬或太韌、太老的食物。蔬菜揀嫩的,肉可以做成肉糜,少用油煎食品及刺激性調味品。不宜進過熱、過冷的食品,以10℃~15℃之間為最適宜。

閱讀全文

與減少飲食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定期體檢要注意哪些事項 瀏覽:115
五險一金的養老保險多少年 瀏覽:479
遼寧核酸及抗體檢測一次多少錢 瀏覽:137
駕駛證期在哪裡體檢 瀏覽:250
長壽面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976
現在企業員工幾歲退休年齡 瀏覽:668
老年人偷笑但臉上沒表情為什麼 瀏覽:108
李白有關孝順的詩句 瀏覽:956
公務員中人退休金2018 瀏覽:806
老年人腰上氣扭了怎麼辦 瀏覽:603
關於孝敬父母的畫一等獎 瀏覽:91
養老院安全知識宣傳 瀏覽:67
老年人照片女 瀏覽:291
成都哪裡可以體檢天府新區 瀏覽:559
老人看東西轉悠怎麼辦 瀏覽:112
重陽節蓬餌 瀏覽:609
把父母比作人生的什麼 瀏覽:355
長治市養老保險什麼時候能繳 瀏覽:90
在養生按摩館做前台怎麼樣 瀏覽:261
重陽節尊老敬老活動記錄反饋 瀏覽: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