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重慶長壽豐強

重慶長壽豐強

發布時間:2020-12-30 03:53:14

⑴ 重慶市長壽區的未來和發展怎麼樣啊

我可以非常明確地告訴你,重慶長壽區的未來發展定位是:

化工污染最嚴重城市、
極不適合人居住城市、
環境污染最惡劣城市、
空氣污染最嚴重城市、
極難看見到藍天城市、
帶防毒面罩生活城市。

這些付出當然能換來一點點經濟上的好。

我就是長壽人,我並不想貶低我的家鄉,我很愛長壽,這點從我是網路知道長壽區分類名人堂第一就看得出來。
所以我說這些只是說出事實。

樓上的回答只盯著經濟看,想想以犧牲環境和人民百姓們的健康為代價再好的經濟有什麼意義?
現在醫療這么貴,多掙那點錢夠治病的嗎?
健康都沒有了,你還能有什麼?
長壽區本來完全可以以發展旅遊產業為主(長壽湖)以發展環保輕工業加工業為輔。現在卻一定要發展重污染的化工業。

朋友你現在知道長壽區的未來和發展定位了吧
就是在不久的未來,它一定會改名字,不再叫長壽區,而叫。。。

⑵ 重慶市長壽好還是合川好

長壽地處重慶腹心地帶,襟長江而臨重慶主城,居渝東而挾三峽庫區,史稱「膏腴之地,魚米之鄉」,因其「東北有長壽山,居其下者,人多壽考」而得名。 長壽城遠眺千百年來,勤勞智慧的長壽人民,用辛勤和智慧創造了輝煌的歷史文明,譜寫了燦爛的長壽文化。改革開放激活了這方熱土,經濟社會發展勢頭強勁,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已成為重慶市的一座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國西部最大的天然氣化工基地。 三峽工程興建和西部大開發的全面推進,長壽得天獨厚的天然氣化工優勢,區位口岸優勢,承接都市經濟和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的中心城市的優勢更加明顯。 面對新的歷史機遇,長壽區委、區政府站在重慶改革發展的前沿,主動把長壽經濟社會發展融入重慶都市發達經濟圈,制定了「三年打基礎、五年上台階、十年成強區」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把長壽建設成為重慶市的工業高地、城郊商品農業基地、旅遊休閑勝地和區域物流中心的奮斗目標。 新建成的重慶(長壽)化工園區和重慶市晏家工業園區,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天然氣化工基地。以柑橘、畜牧、水產三大支柱產業為核心的長壽農業,正全力打造重慶都市城郊型農業基地。以鳳城、桃花、渡舟、晏家、江南為核心的五大城市組團,將把長壽城建設成為具有山水園林特色的現代化中等城市。擁有65平方公里水域、200多個島嶼,魚鮮果美的長壽湖,正成為重慶市民的中心花園,未來將成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三峽國際黃金旅遊熱線的重要節點。 合川是重慶的北大門,是規劃中的重慶北部地區中心城市。位於嘉陵江、渠江、涪江交匯處,扼川北水陸交通咽喉,是重慶與資源豐富的川北地區相聯的紐帶,也是重慶資金技術集約發展的延伸帶,被譽為重慶通向四川北部、陝西、甘肅等大西北省區的"經濟走廊"。全區幅員面積2356.21平方公里,轄23個鎮、7個街道辦事處、1個工業園區,共524個村、82個居民委員會,全區總人口為154萬人,城市人口39.6萬。 主城區建成面積35.9平方公里,城區道路總面積267.7萬平方米,城區綠化面積868.4萬平方米,城市綠地率達33.4%,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9.5%,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79平方米。2004年成功創建為重慶市級山水園林城市。 各有各的好,不敢妄自評論

⑶ 祖籍在重慶長壽的名人

赤膽忠心楊應春

鳳鄉之地歷來出厚愛赤誠之人,明朝時,長壽就出了一個深得百姓敬重的愛戴忠臣,叫楊應春。
楊應春舉人出身,學識膽識兼俱。明英宗時,任太僕寺卿。當時北萬的蒙古瓦刺族經常發動騷亂,與朝庭為敵,成了明朝的心腹之患。朝內有個宦官名叫王振,是個奸惡之徒,卻因為善於阿諛奉承,深得明英宗寵信。1449年,瓦刺族再次發動騷擾,王振鼓動好大喜功的英宗御駕親征,英宗競用不懂兵法,且從未打過仗的王振統領三軍,結果在蒙古的土木堡—戰中,明朝三十萬大軍全軍覆滅,英宗成了俘虜,蒙塵塞外。這就是歷史上的「土木之變」。
當時楊應春跟隨英宗被俘後,進入蒙古瓦刺族的軍營中,但他處處大義凜然,威武不屈。瓦刺人羞辱英宗時,他總是挺身而出,厲聲喝止。瓦刺人曾威脅他:你—個奴才,不怕死嗎?楊應春嚴厲地回答:「我是大明臣子,死有何懼?爾等不過猖狂一時,如果識時務,趁早把我們送回京城,不然後悔的是你們。」瓦刺人竟拿他無可奈何。
明英宗被俘之後,明朝政府多方想法營救,楊應春與明朝官員一道,多次與瓦刺人談判周旋,最終讓英宗還朝。但英宗還朝後,皇位已被其弟所得,楊應春再助英宗,「奪門之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讓英宗帝位復得。英宗念其功高,封他為太子少保。
楊應春為官清正,名聲很好,又擅長文學,赤膽忠心,深為後人稱道,是我們長壽人的驕傲。

一代鴻儒譙天授
長壽富饒美麗,人傑地靈。自古以來,名人輩出。
兩宋時期,長壽出了個大儒,姓譙名定字天授。少年時就鑽研易經,青年時赴河南,師從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和理學家程頤,學業精進。後來程頤被貶謫到涪陵,譙定就與他同往,在北山定居,研討易經,成為一代名家。北宋朝庭聞其名,兩次召他入朝為官,他都不去。後來宋高宗再次召他到揚州做官,在赴任途中遇金兵未能到達目的地。此後就歸隱在成都青城山,當地人知道他學識淵博,都尊稱他為譙夫子。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與譙定交往深厚,並佩服他的才學。在他-百三十歲生日曾寫詩相賀:寄謝譙夫子,今年一出無?萬緣隨夢斷,百念與形枯。雲護巢松谷,神呵煅葯爐。憑高應念我,百首學征祖。
譙定高壽,一生為人謙讓豁達,博學多才。但晚年卻不知所終,人們認為是他成了神仙雲游四方去了。其實他就隱居在長壽的焦家今鄰割鎮境內,曾在但渡一帶為人講學。一生著述頗多,最有名的是《易傳》,可惜未能流傳下來。宋代的史書都有關於他的記載。

史海鉤沉 墾荒縣令李希賢
清朝建立後,百廢待興。面對-個當時有三億多人口的國家,清朝政府把糧食問題放在第一位,增加糧食的辦法之一就是擴大土地面種植面積,一些勤政有為的官員就千方百計帶領百姓墾荒種地,李希賢就是當時有名的「墾荒縣令」。
李希賢是長壽縣人,生逢康、乾兩代,在山東臨淄、汶上、思縣、館陶等多個縣任縣令。為官任職期間,他深知「倉廩實而天下安」的道理,所到之處便發動百姓疏通河道,興修水利,開荒墾地,且親自參與其中有。在他帶動下,大片大片的荒山、灘塗之地被開墾出來,變成了良田沃土,不但有效解決了當地百姓溫飽問題,還為朝庭儲備了大量的官糧。據清政府史料所載,他為官三十多年間,共計開墾荒地24000多公頃,同時興修水渠無數。因其廉潔能幹,多次得到提升,在山東就升任知洲、知府等職,後來又到雲南省任職。
七十歲時,李希賢告老還鄉,清政府對他好評有加。

陳新甲替君代罪
明朝崇禎時,有一名臣,深通兵法韜略,忠於朝庭,力挽明朝於敗亡,卻因奸臣嫉限,屢遭彈劾,最後替君代罪,捨身成仁。
此人名叫陳新甲,長壽沙石新灘村人。陳新甲進士出身,通曉軍事。但生逢明代崇禎年間,大明王朝腐敗沒落,山河破碎,風雨飄搖。陳新甲與盧象升、楊嗣昌等一幫明臣竭力挽救大明於危亡,陳新甲在遼、沈一帶多次指揮作戰,顯示出卓越的軍事才能。時有奸臣彈劾,但崇禎皇帝對新甲十分信任,並委以兵部尚書重任。
然而,當時的大明王朝已到無力回天的地步,陳新甲與農民起義軍多次作戰,雖然打了不少勝仗,但無法挽救整個敗局,一些奸臣總是抓住機會就大加彈劾,讓陳新甲舉步維艱,曾要求辭官返鄉,但崇禎堅決不同意。
明王朝面對義軍和清軍的雙重夾擊,不堪重壓。清朝趁機派人來議和,欲以不戰而獲利。陳新甲認為朝庭年年征戰,需要緩和,積蓄力量,向皇帝上書准予議和,得到崇禎私下認可。雙方派人進行密談之後,使臣將議和條款和密件送到陳新甲住處,陳當時忙於政事,隨手放在辦公案桌上,下面的人以為是朝庭用的快報,就傳抄後送出去,一時輿論大嘩,崇禎皇帝狼狽不堪,推罪於陳新甲,朝中奸臣趁機再次彈劾,崇禎無奈,只好以〃通敵〃罪揮淚斬忠臣。
陳新甲替君代罪被斬之後,仍有奸臣進讒言大肆詆毀。崇禎心裡再明白不過了,怒斥:如果讓你們處在陳新甲的位置,恐怕更不如。並不準再追究「通敵」之事,將陳新甲送回長壽原藉厚葬。

讓生活充滿詩意——鳳鳴詩詞學會會長譚連興
本月底,我區創建「全國詩詞之鄉」活動將正式啟動。24日,記者就相關問題(以下簡稱「記」)采訪了鳳鳴詩詞學會會長譚連興(以下簡稱「譚」)。
記:請簡要介紹什麼是「全國詩詞之鄉」。
譚:創建「全國詩詞之鄉」是由中華詩詞學會發起和評選的,是一項全國性的文體創建活動。能成功創建全國詩詞之鄉,標志著一個地區有著較繁榮的文化事業、文化氛圍濃郁,精神文明建設比較優秀。
記:我們為什麼要提出創建全國詩詞之鄉?
譚:創建全國詩詞之鄉,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和諧社會的需要。區委宣傳部、文廣新局啟動創建全國詩詞之鄉緣於三個原因,一是近年我區經濟發展成就有目共睹,但文化建設、文藝創作相對滯後,創建詩詞之鄉將為繁榮文藝創作搭建起一個有形平台;二是目前全區提出建設人文長壽,建設文化強區,創建詩詞之鄉、繁榮長壽文化旨在為此搭建有形平台。
記:據我所知,目前全國創建「詩詞之鄉」成功者只有近10個城市和地區,長壽開展這項活動時機成熟嗎?
譚:在今年提出啟動全國詩詞之鄉創建,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是長壽經濟快速發展,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豐富多彩,這為詩詞業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二是區委區府關心和重視此事,為我們創建詩詞之鄉提供了堅持的組織保障;三是長壽區已有來自工廠、農村、機關和學校等各行各業的詩詞會員250多名,詩詞創作有了比較廣泛的群眾基礎。
記:成功創建全國詩詞之鄉,有哪些具體要求?
譚:創建全國詩詞之鄉與創建文明城區一樣,是一個系統工程,具體包括當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會員規模1000人以上、詩詞教育活動廣泛深入等六項要求。

著名國畫家施乃揚:胸有萬千情意 畫有萬千神韻
長壽的女婿、著名國畫家施乃揚將攜平生數百件力作,來長舉辦個人畫展。記者日前走近施乃揚,對這位當代中國畫壇奇傑進行了專訪。
施乃揚,祖籍天津,字仲魯,號紫雲軒主。畢業於浙江美院(現中國美院),師從著名國畫大師吳弗之,作品筆力蒼勁,墨彩酣暢,注重神情表現,工小品、善巨幅,1997年被中國美協授予「中國畫壇百傑」稱號。
「溪山為寫真,水墨見精神」。在多元格局的當代畫壇,施乃揚繼承傳統而不囿於傳統,工寫結合並能出新。他的山水畫歸於在傳統基礎上寫意的一路,蒼勁、渾厚,骨法用筆,以「寫」抒中國畫之「最」, 在中國畫壇享有很高聲譽。
據稱施乃揚早年頗是喜愛京劇。那時,他的一個鄰居是當地有名的京劇演員,且畫得一手好畫。受其影響,施乃揚結實了不少當地書畫界朋友,隨後一起到天津文化館學畫,王學仲、孫奇峰等先後成為他的導師,他也因之打下非常堅實的傳統繪畫基礎。後因崇尚海派繪畫風格,施乃揚考入浙江美院,成為著名國畫大師吳弗之先生的高足,學畫七年,得到嚴格的教誨,博眾家之長,釀造出了扎實的傳統筆墨功底。
清人笪重光曾說「從來筆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寫照」,施乃揚十分崇尚「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作之道,故在施乃揚的山水畫里,既能感到吳弗之等繪畫大家的風韻,又不失施乃揚自己的構思和運筆特點。
藝術創作原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筆墨當隨時代」,這既是時代賦予藝術家的社會責任,同時也是藝術家觀察力、思想性和藝術修養的綜合體現。施先生多次游歷灕江、新疆、西藏等名川大山寫生,年輕時又有過在綿陽地區當知青的經歷,與山川朝夕相伴。這使他對大自然的原生之美、天籟之美、地貌之美;對山水畫的皴法之美、筆墨之美、意境之美更有一層特殊的情思和感悟,在創作中十分講究天人合一,很注重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對應統一。他的畫中,畫理與哲理、藝術與科學是相融相通的,給觀眾以可行、可游、可局之感。在其作品《湘西歸來看人間仙境》中,注重氣韻、神情的表現,但見湘江東去、波濤翻滾,巨浪在山崖下猛烈沖刷,捲起千堆雪,而流峰波谷間,一葉飛舟正借風而下,整個作品充盈著積極、大無畏的氣概,令人自然而然聯想到「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類的句子。
筆墨和意境是中國畫的靈魂。施乃揚強調筆墨的發揮和心象的展示,他說,山水畫藝術不是對大自然簡單的復制和發揮照相機的功能,而是通過畫家的"心領神會"、構思、取捨、筆墨等技法,創作出物我相融、天然宛成、超越自然詩一般的藝術境界。其墨寶最大氣的是山水畫卷,壯觀恢宏,墨彩酣暢,大氣磅礴。他一幅346×92公分的巨幅山水《浮雲游之意》和《青山無古今》等寫意山水畫作,山峰疊嶂,層次分明,巧妙地將彌漫的山嵐、雲海、近峰遠山演繹成虛實變幻、雲蒸霞蔚、層林盡染的人間仙境,令人嘆為觀止。《陽氣動林梢》一畫中,他又在傳統的基礎上,大膽而又充分地運用 現代繪畫點線面有機結合的多種元素,氣韻生動,氣勢磅礴,更是耐人玩味。
近些年,施乃揚開始更加註重控微索微,博古創新,在「匠心獨具」與「灑脫大氣」間找到了統一之道,運筆更具匠心,作品筆力更加蒼勁大方和形神飛揚。他的《陽氣動林梢》一畫,在傳統的基礎上,大膽而又充分地運用現代繪畫點線面有機結合的多種元素,氣韻生動、氣勢磅礴,更耐人尋味。
生宣紙上的工筆是國畫中的至難,可施乃揚卻能舉重若輕,觀他的花鳥魚蟲之畫作,便可知其大家功力。如《九龍戲月》、工筆寫意合一的《荷花圖》和《相親》、《相伴》等佳作,寥寥幾筆,就將魚蟲或花鳥各種最優美的瞬間動態,用最經濟的筆墨和亮麗的色彩出神入化地表現出來,讀之令人賞心悅目,美不勝收。不過最令人拍案叫絕的,還數他一幅長18米的《大吉圖》,群雞薈萃,雄姿英發,情態各異,生趣盎然,充滿了形態和動態之美感,濃墨重彩間,用宣紙特有的渲染效果,濃淡干濕的幾筆就將雄雞之神氣躍然於紙上,筆墨之間又互為浸染,讓"墨生五色"既自成肌理又渾然一體,恰到好處,令人不得不為其高超的藝術靈氣拍手叫好。
鴛鴦戲水,恩愛和諧;寫意山水,氣象萬千。在施乃揚筆下,一切都可以成畫,萬物都可以出意境:駿馬威武、牡丹華麗、蘭花清幽。不過最喜愛的還是觀賞施乃揚畫竹:鋪紙、提筆、蘸墨,運筆時或輕或重、或快或慢,紙上的墨跡或濃或淡、或粗或細……騰落跌宕、筆起筆落之間,但見墨竹幾桿、竹葉幾片立即躍然紙上,錯落有致,布局精巧,虛實之間意境無限……
施乃揚與長壽是有緣分的。今年四月他首次來長,美麗的長壽水山和熱愛文化的長壽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故此後不久,他便決定來長舉辦個人畫展,為促進長壽與區外文化的文化交流注入自己的一個因子。施乃揚對長壽也是深情的,他接受采訪時說:「我祝願長壽明天更美好,祝願長壽人民人人長壽!」

中國老一輩報業巨子——陳銘德
提起全國發行量最大的晚報——上海《新民晚報》,我們大家都不會陌生。它的前身為《新民報》,其創始人之一便是我們長壽人——陳銘德。
陳銘德1897年出生在長壽,青年時代深受"五四"思想影響,後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黨。1923年應約到北平《國民日報》當編輯,5年後到南京國民黨中央通訊社任編輯,在此期間,陳銘德對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的言論專制深感憤怒,萌發創辦民間報紙、讓民眾自由抒發心聲的想法。1929年9月9日在南京創刊,剛過而立之年的陳銘德與另外兩名中央通訊社編輯吳竹似、劉正華在南京創立《新民報》,其宗旨為"作育新民"。
辦一切事業,領導人的思想可以決定這個事業的發展方向和歷史命運。陳銘德之所以被譽為"中國報業巨子",其偉大就在於他對於中國民主和自由、對振興中華鍥而不舍的追求,在於他根深蒂固的"民本思想"。1937年抗戰爆發後,《新民報》的經濟壓力更大,對於如何處理好爭取上流社會支持和充分表達民意之間,陳銘德和其夫人季惺女士曾經深情地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要給股東的事業以及當時的社會關系以鼓吹,但同時,也要懂得報紙要在社會上站住腳,不替人民群眾說話是不行的!"
正是因為這著深刻的親民愛民思想,不論是抗戰時期,還是國民黨統治時期,《新民報》總能以切中時弊,以能說真話、言真事而深受各個層次人群的歡迎,成為老百姓的一味"心葯",故當時社會上曾流傳一句話叫"要紓解苦悶,看新民報"。 周總理曾為《新民報》題詞:"全民團結,持久斗爭。抗戰必勝,建國必成"。
經歷過無數風風雨雨,新民報的坎坷經歷為主線,勾勒了在舊中國驚濤駭浪中新民報篳路藍縷,從一家地方報紙脫穎而出,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報紙之創業過程,國民黨統治後期,《新民報》停辦,衍生出《新民晚報》等報系,如今,《新民晚報》已成為中國三大晚報之一,陳銘德開啟的辦報事業隨著社會進步邁進了新時代。
除了親民情結,陳銘德身上還有最難能可貴的一個品質:有用人之心,也有容人之量。"文化相輕"的事從未在他身上發生過,很年輕的時候他就被人們稱作"劉備",贊譽他有容人、惜才之雅量。所以,在為中國報業發展奠基的同時,陳銘德還團結和激勵了一大批進步作家、報人和青年革命知識分子。夏衍曾親自主編過《新民報》晚刊《西鄉夜潭》,後來,吳祖光、孫伏園、施白蕪、陳白塵等都曾擔任過《新民報》副刊主編,在抗戰八年中,《新民報》所擁有的作者群,幾乎把先後來川的文化界各方知名人士羅致無遺。
可以說,《新民報》既開啟了中國民間報業、文化人士辦大報的先河,也記錄了中國一個時代的變遷,更反映了包括張恨水、張友鸞、張慧劍、趙超構等一代優秀知識分子,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下,爭取民主進步,言論自由的滄桑經歷,從而呈現出一幅既鮮明又熟悉的歷史文化圖像。而陳銘德,就是這幅"歷史文化圖像"的主筆。

⑷ 問重慶長壽經濟情況

長壽抓住撤縣設區、三峽工程建設、西部大開發、重慶大發展的戰略機遇,以建設重慶工業高地、現代農業基地、旅遊休閑勝地和區域物流中心為目標,經濟持續健康發展。[8] 2013
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4億元,比2012年增長(以下簡稱增長)12.1%;地方財政收入65.6億元,增長13.2%,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7.2
億元,增長7.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8.8億元,增長19.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1.6億元,增長1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120
元,同口徑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72元,同口徑增長13%。[9]
農業
長壽史稱「天府膏腴之地,川東魚米之鄉」。盛產水稻、玉米、小麥、紅苕、油菜、榨菜、茶葉、柑橘、蠶桑、生豬、鮮魚等,是全國的產糧大區、產肉大區、優質水果基地、農村綜合能源試點基地,是重慶市最大的禽蛋基地、西瓜基地和重要的蔬菜基地。

長壽農業生產條件優異,農田水利設施完善,1980年以來,農業連年豐收,糧食連年增產,農牧漁商品量逐年增加,大
大改善了全區人民生活,並為國家提供了較多的糧食和農產品,先後被國家定為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區、長江上游防護林建設工程啟動區、長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工程
試點區、長江上游優質商品水果生產基地區城、瘦肉型豬生產基地區、商品魚生產基地區。

2013年,長壽區發揮現代農業園區的示範作用,「1+5+2」特色效益農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年農業總產值達到
49.3億元,增長8.9%。全區漁業和禽蛋產量居全市第一。頒證認定家庭農場105家,新發展各類合作社39家,90家農民合作社與市場建立了穩定的產
銷關系。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15公里,范家橋水庫工程竣工。完成整村脫貧計劃任務。實施三峽後續一期建設項目14個,落實廣西對口支援資金630萬元。[9]
工業

壽工業基礎雄厚,特別是天然氣化學工業在西部乃中國有著重要地位,是中國西部最大的天然氣化工基地,天然氣化工產品總量居中國國內市場第一位。2004
年,進入重慶工業十強區縣。200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5.9億元,同比增長29.9%,工業利稅18.5億元,同比增長41.1%。工業經濟在全區
生產總值中的貢獻率達到73.5%。工業增速居重慶市第一位。

早在戰國時期,長壽已有采礦煉丹業。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龍溪河梯級發電站被列為中國156項重點工程之一。
至1959年5月,相繼建成獅子灘、回龍寨、下洞電站。電力工業的發展和豐富的天然氣資源為發展工業奠定了基礎。"大三線"建設時期,相繼有四川維尼綸
廠、四川染料廠、長風化工廠、川東脫硫總廠、川江船廠等大中型企業在長壽興建,並帶動地區工業的發展,使長壽成為重慶市化學、輕紡工業基地。

2006年長壽區有工業企業731家,基本形成化學工業、機械製造、金屬冶煉、食品加工等產業,其中化學工業已成為
重慶工業的支柱產業之一,四川維尼綸廠、揚子江乙醯公司、長壽化工公司、長風化工廠、重慶天然氣凈化廠等大中型企業集中了國內規模最大的天然氣化工裝置,
可生產26個系列、數百種產品。藉助重慶市實施天然氣資源優勢轉化經濟優勢戰略的機遇,長壽啟動建設了重慶(長壽)化學工業園區和重慶晏家特色工業園區。
重慶(長壽)化工園區規劃控制面積28平方公里,發展天然氣化工、精細化工和石油裂解三大產業,甲醇系列、乙炔系列、丙烯乙列、氯鹼系列、新材料和精細化
工六大產品鏈,吸引了日本三菱瓦斯、香港建滔化工等一批跨國企業相繼落戶,成為重慶市的第二大產業園區。重慶市晏家工業園區初步形成以國際復合材料、重慶
鋼鐵集團、淅江環松集團為龍頭的金屬冶煉、機械加工、建築建材、電子電器四大產業集群。2006年,兩大工業園區引進企業92家,協議引資350億元,其
中世界500強企業4家,跨國企業17家,重慶50強企業4家。[10]

2012年末,長壽區擁有工業企業1032家,其中規上企業131家,年產值過億元工業企業為61家,實現工業總產值750.6億元,其中規上工業實現總產值546.5億元,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8.4%。[9]
2013年,以長壽經開區為龍頭,以街鎮工業走廊為配套,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全年完成工業投資184.4億元,增
長5.3%;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632.8億元,增長13.6%。長壽經開區五大主導產業被列入城市發展新區重點培育的千億、百億級產業集群規劃,完成各
類投資183億元,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550.5億元,佔全區總量的87%;全年新簽約項目21個,利用外資額連續四年列全市國家級開發區之首。街鎮工業
走廊完成投資13.5億元,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1.4億元,成為重慶市知識產權試點園區。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

⑸ 重慶市長壽區和重慶市涪陵區哪邊經濟實力強

肯定是涪陵區好,2018年涪陵GDP1076億,長壽597億!2018年涪陵人均GDP9.27萬元,長壽7.16萬元!工業更不用說了,涪陵工業排名區縣第一!你說誰強?

⑹ 重慶市長壽區的發展前景在重慶市是否屬於重要地位

重慶地處長江上游和中西部結合帶,承東啟西,是撬動「連接中國11個省市區,跨越東、中、西三大經濟帶,輻射近4億人口的長江流域」這一杠桿的支點。根據中央設計,80年代開發沿海地區,90年代實施長江發展戰略,21世紀進行西部大開發,這就形成了「弓箭」戰略,沿海經濟特區形似一張弓,長江形似一支箭,西部形似一支強有力的手,重慶正處於扣力點上。可以說,重慶發展的力度有多大,箭就能射多遠,能否箭指太平洋,重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黨中央、國務院力排眾議,設立重慶為直轄市,隨後又提出西部大開發這一宏大戰略的區位的原因。作為西部大開發的前沿,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不僅有助於拓展自己新的經濟增長空間,推動西部大開發,還對提高城市經濟的市場化、信息化、國際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重慶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基本戰略是:立足重慶發展,面向西部開發,將重慶建成長江上游的物流中心,使重慶成為西部物流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慶的區位及綜合經濟優勢決定了重慶在西部地區的發展潛力最大。聯合國日前在《目前世界各國城市發展指標系數及發展前景》的報告中特別提到了中國最具發展前途的25個城市,重慶排在第8位,位列西部城市第1位(見下表)。因此發展現代物流業首先應該立足重慶,以滿足和適應重慶經濟發展的需要為出發點。隨著重慶經濟進一步發展和增強,伴隨而來的是吸引力和弧射力的增強,從而對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地區在我國經濟發展戰略中的態勢是拉力(拉弓之力)。西部大開發的成敗決定著「拉力」的大小。雖然目前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還落後於東部地區,但可以預見,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展開,西部經濟將呈上升勢頭,這必然帶來極其巨大的物流量,其中必然有相當部分物流因重慶的區位優勢而選擇重慶作為中轉。因此重慶的物流建設從戰略角度考慮必須面向西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重慶對其周邊及整個西部地區經濟的帶動和弧射作用。西部地區腹地廣闊,但目前西部地區的重慶、成都、西安城市等與東部沿海的天津、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無論是在經濟規模上、還是區位(經濟規模在全國處於前列,沿海擁有天然深水良港)上還有較大差距,因而其經濟的弧射能力將受到制約。從近期看,目前西部還沒有一個城市有能力成為西部地區的物流中心,在這種情況下,西部各地應結合自身特點和各自的區位優勢,相互取長補短,聯合起來,加強相互協作,共同承擔和推動西部物流業的發展。為實現上述戰略設想,我們提出以下對策:1.建立以配送中心為支撐的覆蓋重慶城區的物流配送系統。這樣,第一,能夠適應重慶經濟的發展及未來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從而為重慶經濟進一步發展及未來電子商務發展奠定物流網路基礎。第二,有利於我們把握國家的整體物流發展思路,從而避免重復投入造成投入低效率。因為重慶到底在全國物流一盤棋中處於什麼位置,一方面取決於中央的統一部署,另一方面取決於我們重慶自身的努力。因此我們將重慶物流發展的近期目標之一確定為建立重慶物流配送系統,這樣「進可攻,退可守」。物流配送中心是物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主要承擔的是城市區域內的商品流通。這一配送系統的建成有利於節省區內物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適應未來重慶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2.以發展重慶水路和鐵路為支撐的物流系統作突破口,為將重慶建成西部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打下基礎。水路運輸是重慶的優勢,特別是隨著長江三峽大壩的建成,重慶的水運條件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因此主要以水運和鐵路為支撐的物流中心的建設是重慶市「十五」期間的物流發展選擇。物流中心的建設主要應以重慶港為龍頭,依靠重慶港現有設施條件,大力發展水運和水陸聯運集裝箱碼頭及貨場,先期可考慮以市區的九龍坡和寸灘為基地、萬州區為基地建立區域物流中心。無論是配送中心還是物流中心的建立,各地區都應從實際出發,支持物流配送中心的綜合性與專業性相結合,市內配送中心與區域物流中心相結合,交易市場建立與儲運發展相結合,儲運設施設備的機械化、現代化與信息化、網路化相結合等原則,對物流業的發展進行科學規劃,制定出相關的配套政策,如免減地稅,土地使用優惠等政策,放水養魚,鼓勵和扶持各類企業,無論是市屬企業還是市外企業、內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國有企業還是私人企業、傳統的運輸、倉儲企業還是其它行業,都可以參與到重慶物流業的發展中來,放手競爭,通過市場及競爭機制,優勝劣汰,

⑺ 重慶長壽未來的發展如何

也可以做做建材生意,投資也不大,回報也挺快的

閱讀全文

與重慶長壽豐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用下載可以免費看的網站 瀏覽:987
肌肉活體檢測哪個醫院能做 瀏覽:130
一部陳耀陽和張家輝的電影 瀏覽:621
父母不給買車怎麼交保險 瀏覽:317
九鷺非香《與鳳行》txt 瀏覽:959
韓劇電影,大尺度 瀏覽:528
男主死了又復活的外國電影 瀏覽:747
孝敬長輩要做到 瀏覽:976
香港電影尺度電影 瀏覽:170
電影免費看不用錢 瀏覽:778
兩個80歲的人吵架其中一個回家氣死了 瀏覽:14
寸鬼六 瀏覽:219
早期1978白蛇傳電影 瀏覽:901
在金華孝順的路上 瀏覽:755
江蘇退休工資打社保卡 瀏覽:322
山西網上養老徵集單怎麼列印 瀏覽:16
農村養老保險繳納標准2015年 瀏覽:261
不願入住養老機構的問題 瀏覽:47
工齡短養老金怎麼辦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