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買房選哪個樓層比較好呢
買房,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自己家庭的樓層,房源,並不是大家都說好,就適合您,一般正常來說,建議買多層,選擇2~5層,小高層11層的,5-10層。高層30層左右的,10~25層之間。
⑵ 住房樓層會影響壽命已有科學分析快看看
對中國人來說,買房是一輩子的大事,選擇樓層也讓不少人頭疼,最近國際一項研究顯示,這個樓層的選擇可能真不是迷信,而真的跟壽命有關系哦,你家住幾層?
中國傳統金3銀4
中國人選樓層,幾十年前的傳統觀念上一般遵循「金三銀四」,這個多是從實用性上考慮的:
第一是因為它是中間層,頂層曬,一層臟,二層採光不如三層,三層是最好的。蚊子飛不到、爬樓也容易。
第二,供水上,一般在給水方面是1~6層是市政給水。 6層以上是經過變頻泵加壓後的二次給水,水壓都比較好的情況下,1、2層容易遭水災或者堵廁所返臟水,3、4層則好一些,5、6層水壓不足。
在中國,樓房長壽層到底是多少層?
城區:4~5層
城郊:11層以上
雖然說不是住在4~5層的人個個活過百歲,但是4~5層從理論上氣溫、採光、空氣污染、噪音污染都比較小客觀環境好一些,因此可以稱為「長壽層」,為什麼這么說呢?
*以20層的層高、城區樓房為例
8~11層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也是噪音收集層
四川大學房地產系教授馮宗榮認為,「住得越高越長壽的說法有一定道理,前提是需要設定特定的環境。」
8~11層是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個停留的過程,其實由於「峽谷效應」的影響:在街道風的作用下,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
近地面的污染物隨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後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這個「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也就是8~11層之間。眼下很多小區密集區高層住宅的中間位置有一個「污染物高密度區域」。
所以在城區內,8層以上,如果不加防護,應該不屬於長壽層之列。當然在遠離城區、且周圍的樹木茂盛的條件下,住得相對高一些也看得更遠~
6~20層根據環境不同,噪音比較大
關於噪音污染,成都市環保專家李明說,拿一棟20層的樓盤來打個比方,如果樓盤的四周各個方向都是公路,住在15~20層的話,甚至連幾公里外馬路上發出的噪音都會被接收到。
另外,如果樓盤四周的噪音源只有前方一條公路的話,那麼中間樓層住在6~15層的住戶就沒那麼幸運了,噪音會比較容易直接進入住房,高層相對離噪音遠,6層以下則比較安靜,因為公路兩邊的樹木或者隔音屏會幫低層住戶擋掉一部分噪音。
1到3樓陰冷潮濕傷健康,有架空層相對好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低層住房的室內溫度相比高層住房有1到3度的溫差。雨季,相對高層房屋1到3樓的室內溫度顯得陰寒。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內科醫生王霞介紹:大多低層的房屋彩光不佳陰冷潮濕是關節炎的溫床,還容易起霉導致一些皮膚癬病、引發心血管病。
結論
根據上面幾位專家的說法:雖然說住宅高度僅是影響健康的因素之一,沒有明確的因果關系,但相對而言4~5層可能更加適合中國城區的住房情況:
彩光較好遠離寒氣;
空氣濕度較低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好處;
如果每天爬樓梯回家還可以鍛煉心肺功能,也不至於太累。
綜上所述:4~5層可以稱作是長壽層啦~
貼士:樓層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
位置優先,考慮自己的需求以及周邊的基礎設施配套;
層高達標,一般來說3米是最好的層高;
光照充足,這個無需解釋;
滿足需求,家裡有老人的方便上下樓也不要住太高了。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1-15,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⑶ 樓層居然影響壽命!快看你住的層能活多久
買房是一輩子的大事,
選擇樓層也讓不少人頭疼,
最近國際一項研究顯示,
樓層的選擇可能真的跟壽命有關!
你家住幾層?
快看看你是否住在「長壽層」吧~
分析專家
四川大學房地產系教授 馮宗榮
成都市環保專家 李明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內科醫生 王霞
中國傳統:金3銀4
中國人選樓層,幾十年前的傳統觀念上一般遵循「金3銀4」,這個多是從實用性上考慮的。
第一,是因為它是中間層,頂層曬,一層臟,二層採光不如三層,三層是最好的。蚊子飛不到、爬樓也容易。第二,供水上,一般在給水方面1~6層是市政給水。 6層以上是經過變頻泵加壓後的二次給水,水壓都比較好的情況下,1、2層容易遭水災或者堵廁所返臟水,3、4層則好一些,5、6層水壓不足。
不過,如今大城市高樓房也適用這個觀點嗎?先來看看國外的長壽樓層。
俄羅斯人:8層是黃金樓層
俄羅斯《科學與生活》雜志曾刊文說,低層雖離地面近,同外部聯系方便,卻存在濕度大、空氣循環不暢等問題。而8層則是他們眼中的黃金樓層,因為這個樓層安靜,不受噪音影響。
瑞士:8層以上更長壽
一項瑞士伯爾尼大學的研究刊載在《歐洲流行病學雜志》,覆蓋瑞士150萬人,研究者們發現:相比住在低樓層的人,住8樓以上的人早亡風險低22%,其中,死於肺部疾病的幾率低40%,死於嚴重心臟病的幾率低35%。研究者認為,原因是高層住宅比低層住宅的空氣污染少,噪音也相對更小。
美國、日本:接地氣更長壽
在美國,受「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向鄉村、小城鎮迴流)影響,獨立式的低層住宅佔主導地位。
即便在人口高度密集的日本,二三層的民居也很普遍。日本一項統計數據顯示,2層的住宅樓占其所有住宅樓比重的54.85%。
他們認為,長期住在高樓層,遠離地面,會導致心理壓抑。讓人變得不愛出門,不利鄰里交流,逐漸使人變得「宅」和孤僻。而且,高層住宅空氣相對稀薄,對患有心血管病、支氣管疾病的人來說,容易加重病情。
在中國,樓房「長壽層」到底是幾層?
城區:4~5層
城郊:11層以上
雖然說並非住在4~5層的人個個活過百歲,但是4~5層從理論上氣溫、採光較好,空氣污染、噪音污染都比較小,客觀環境好一些,因此可以稱為「長壽層」,為什麼這么說呢?
※以20層的層高、城區樓房為例
1~3層
陰冷潮濕傷健康,有架空層相對好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低層住房的室內溫度相比高層住房有1~3度的溫差。霉雨季節,相對高層房屋1~3樓的室內溫度顯得陰寒。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內科醫生王霞介紹:大多低層的房屋採光不佳,而陰冷潮濕是關節炎的溫床,還容易發霉導致一些皮膚癬病、引發心血管病。
8~11層
環境學上的揚灰層,噪音收集層
四川大學房地產系教授馮宗榮認為,「住得越高越長壽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前提是需要設定特定的環境。」
8~11層是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個停留的過程。在街道風的作用下,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
近地面的污染物隨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後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這個「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也就是8~11層之間。眼下很多小區密集區高層住宅的中間位置有一個「污染物高密度區域」。
所以在城區內,8層以上,如果不加防護,應該不屬於「長壽層」之列。當然在遠離城區、且周圍的樹木茂盛的條件下,住得相對高一些也看得更遠~
6~20層
根據環境不同,噪音比較大
關於噪音污染,成都市環保專家李明說,拿一棟20層的樓盤來打個比方,如果樓盤的四周各個方向都是公路,住在15~20層的話,甚至連幾公里外馬路上發出的噪音都會被接收到。
另外,如果樓盤四周的噪音源只有前方一條公路的話,那麼中間樓層住在6~15層的住戶就沒那麼幸運了,噪音會比較容易直接進入住房,高層相對離噪音遠,6層以下則比較安靜,因為公路兩邊的樹木或者隔音屏會幫低層住戶擋掉一部分噪音。
結論
根據上面幾位專家的說法:雖然說住宅高度僅是影響健康的因素之一,沒有明確的因果關系,但相對而言4~5層可能更加適合中國城區的住房情況。
因為4~5層採光較好,遠離寒氣;空氣濕度較低,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好處;如果每天爬樓梯回家還可以鍛煉心肺功能,也不至於太累。所以,4~5層可以稱作是「長壽層」啦~
文章供大家一樂,
住在4~5層的朋友雖得天獨厚,
但同樣要注重保健養生;
沒有住在4~5層的朋友也沒關系,
健康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不論住在哪裡,
都應該養成良好的保健習慣,
這才是長壽的真正秘訣!
底層究竟能不能買?這個問題曾讓不少購房者為之苦惱,但其實問題的正確答案是能買!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的底層都是能買的,只是在個別情況下能買,在你做出選擇之前,我們還是來一起了解一下底層的優缺點和購買需要注意的事項吧。
底層有哪些優缺點?
優點
1、 價格便宜
底層的房子比其他樓層的房子相對要便宜一些,而且有時還會贈送花園,這樣一來,空間利用率就會大大提高。
2、 方便生活
住在底層,開門轉個彎就可以出門,生活如此方便,豈不快哉?而且,住在底層,與自然環境更親近,對身體健康也有益。
3、 容易逃生
底層距離地面較近,發生意外時更容易逃生,安全系數大。
缺點
1、採光、通風不好
若是房子周圍有很多遮擋物,底層的採光和通風效果就會受到影響。
2、 容易被盜
一樓很容易被小偷光顧,畢竟就算翻窗戶逃跑都不擔心會摔到腿。
3、 噪音污染嚴重
房屋若是臨街,來往的人聲、車聲會讓底層的住戶煩不勝煩。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1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