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50歲即將退休的人來說:
如果居民每月領取450元退休,商業養老金每月領取600元,則養老金為1050元。
如果員工每月領取養老金2500元,商業養老金1000元,則養老金為3500元。
社保是基礎,商業養老是有益補充。有網友好奇,大家都到50歲了。目前他們只有社保養老金,想買一份商業養老保險作為補充。如何購買一份50歲的商業養老保險最劃算?
本期主題:
1.50歲商業養老保險的選擇
2、50歲商業養老保險繳費金額和退休待遇
3.50歲以上商業養老注意事項
目前市場上可以用於養老的保險理財產品通常是:終身壽險、年金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三種類型。
對於50歲的,直接排除年金保險和增加的終身壽險。
原因是:
1.增加終身保額,一次性或分三年繳納,第四年或第五年盡快繳納。後面的保額和現金價值會按照每年3.5-3.8%的復利遞增。個人55歲開始領取剛還的金額,即使60歲開始領取,也只有5年的增值時間。復利效應基本可以忽略,短期收藏不劃算。
2.年金保險,加上萬能賬戶,一次性繳納,三年或五年。最快第五年才能還上。55歲退休,60歲領取不劃算。如果持有不滿12年,還是放在銀行里固定期限比較好。
年金保險和增額壽險必須持有20年以上,中間不要領取。他們將在20年後開始接收它們。30-40歲投保相對更劃算。
50歲人群的商業養老保險:商業養老保險。
50歲時,優先考慮批量支付,即一次性支付;如果支付壓力大,可以3年支付,不是5年,不是10年。
一次交10萬,比10年每年交1萬要高很多。
商業養老保險,多繳多得,關鍵是選擇同樣的繳費,領取更高的金額。
商業養老金分為兩類:
可以,到了領取年齡後,現金價值一旦變成0,就可以保證領取20年、25年,退保就不退錢了。如果身故,可以將保障期內未支付的款項一次性支付給受益人,可以安心終身領取。
二是達到收藏年齡後,也是每月固定收藏,終身收藏。沒有保證的收集功能。領取後,保單仍有現金價值,退保可獲得退款。
從目前的觀察來看,第二類在總生存利益上相對更有優勢。比如80歲時,累計金額的現金價值相對更高。
計算支付金額和接收待遇:
50歲參保,一次性繳費5萬元,按目前商業養老保險一般水平:
商業養老保險
一次性繳納7萬元,從60歲開始每月領取498元,每年領取5971元。
80歲那年,一共領了119420元。如果我80歲退保,可以獲得33752元的現金返還,相當於80歲的總生存利息,也就是119420 33752=153172元。
30年,從50歲到80歲,7萬元的支付變成153172元,換算成單利:每年3.9%。
50歲時,一次性性交7萬元,從55歲起,每年領取4480元,每月373元。
一次性交算10萬,三年算10萬。
一次性支付:50歲性交10萬,55歲起每年6400元,每月533元;如果選擇60歲開始領取,每年領取8530元,每月領取711元,全部為終身支付。
三年繳:50歲,選擇一年繳33000,繳三年。總共我也交了近10萬。55歲開始一年領6101元,60歲,
4、個人繳費金額與個人繳費能力和養老待遇期望有關,個人期望退休金總共拿到2500元,目前社保退休拿到1500元,意味著要買個退休能拿1000元/月,繳費金額相對更低的養老年金產品,目標就明確了。
相關問答:養老保險怎麼買最劃算
1、最好具有分紅功能。首先,最好購買具有分紅功能的商業養老保險。當前,我國商業養老保險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固定利率的傳統型養老險,預定年利率最高為2.5%;另一種是分紅型養老險,養老金的多少和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有一定關系。養老險是長期的儲蓄型險種,在低利率時代,消費者應盡量選擇具有分紅功能的養老險。保險專家說,分紅型養老險將固定利率轉變為浮動利率,其實際分紅和結算利率視壽險公司的經營水平而定,不受保監會規定的年預定利率不超過2.5%的限制。
2、盡量縮短繳費期限。其次,盡量縮短繳費期限。商業養老保險有多種繳費方式,除了一次性躉繳外,還有3年繳、5年繳、10年繳、20年繳等幾種期繳方式,消費者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作出選擇。對干商業養老保險,繳費期限越短,繳納的保費總額將越少。保險專家說,在經濟寬裕的情況下,消費者應盡量縮短繳費期限,這樣比較省錢。不過,對於手頭沒有大筆余錢的工薪階層,選擇期繳的負擔會輕些,但也可以相應縮短繳費期限,比如選擇10年期繳方式。
3、早買比晚買好。最後,早買比晚買好。對於商業養老保險,保險公司給付被保險人的養老金是根據保費復利計算產生的儲蓄金額。因此,投保人年齡越小,儲蓄時間越長,繳納的保費就相對較少。此外,消費者投保商業養老保險,年齡最好在50周歲以下,否則需繳付的保費比較高。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第三條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