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多少億人
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九億人。
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記者王優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14日說,2019年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運行平穩。截至2019年底,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67億人、2.05億人、2.55億人。
盧愛紅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2019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國積極推進社保降費率、調費基、穩定征繳方式,實現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社保繳費負擔實質性下降。全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5.82萬億元,總支出5.41萬億元,年底基金累計結餘6.85萬億元。

(1)國家享受養老金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2020年11月,《中國的社會保障》英文版由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指出,中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13億人,覆蓋城鄉居民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
《中國的社會保障》介紹,中國社會保障體系建立以來,通過不斷改革和規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有效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使全體中國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至2018年年底,基本實現所有老年人都享有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民醫保,無論是從總量上看還是從分項上看,都是世界上覆蓋人數最多的社會保障計劃;
保障水平隨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提高,2018年全國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支出6.72萬億元,比2012年的2.33萬億元增長1.9倍,使參保人群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社會保障基金實力不斷增強,2018年全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餘8.98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1.36倍。
2. 退休職工平均養老金超3000元,全國約有多少人能達到這個水平呢
我們好像在看這個難題,60歲並不是退休年齡規定嗎?那樣如果你做到退休年齡規定時,不就好了領取養老金嗎?來看每一個60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享受養老保險金,而這個養老保險金應當做到3000多元化好像是合理的。但我們要告訴大家的是,現階段中國並不是每一個60歲的老人都可以體驗到職工養老金的褔利。

而我開始也說了,截止到在今年的,全國的退休工人的平均養老保險金,也才剛剛提升3000塊的價位,因此退休工人的養老保險金中位值一定是小於3000塊的。
因而,全國各地養老保險金水準可在3000元或3000元以上的退休職工,總數肯定不超出6000數萬人,占國內全部退休職工總人數的20%之內。
3. 全國目前有多少退休人員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現在有126萬個事業單位,以我國14億人口為基數,其中公務員總人數約700萬人,公務員人數約占總人口數比例事業編制總人數約3100萬人,事業編制人數約占總人口比例其中包含了教師、解放軍、武警、醫師等。
根據財新網發布的消息,國家統計局原局長寧吉_2021年12月11日在中國經濟年會上表示,目前我國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總人數約4000萬人,國企職工總人數約4000萬人。
首先,根據《2021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布的數據,2021年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48074萬人,參保職工34917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3157萬人,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執行企業制度參保人數為42228萬人。
按照上述情況來看,除了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外,剩餘的部分即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合計約為:48074-42228=5846萬人。
對應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占的比例約為:5846÷48074=其次,離退休人員占職工總人數的比例約為:13157÷48074=其中也包含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
以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5846萬人進行計算,按照退休人員的比例占參保人數的比例來計算,那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約為1600萬人。
因此,全國總的退休人員為13157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合計約為1600萬人,佔全國退休人員的比例為 src="https://pics4..com/feed/.jpeg@f_auto?token="/>
那麼,2022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到底如何?根據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202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06837元,2021年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2884元。
需要注意的是,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不僅包含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還包括了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以及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港澳台投資經濟等單位的就業人員。
眾所周知,機關事業單位自2014年起,開始實施養老保險並軌制度,並設置了十年過渡期,而2022年為養老金並軌十年過渡期的第八年,因此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辦理退休,養老待遇的核定仍舊需要採用新老辦法對比,限高保低的計算方式,以此來確定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最終養老待遇。
截至2022年,雖然說養老基金已經實現全國統籌,但是僅僅針對養老基金的統收統支,考慮到全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和工資水平的差異,現階段養老金計發基數仍處於省級統籌。
如果以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06837元,作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年平均工資,那麼2022年達到60歲辦理退休,對應的養老金水平如何?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2021年31省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數據來看,其中青海202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9346元,寧夏202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5266元。
其中寧夏202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更接近於國家統計局公開的202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06837元。
以寧夏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7648元作為參考,如果某機關事業單位人員2022年辦理退休,工齡40年,退休前綜合年收入為106837元,摺合月平均工資約為8903元,假設其職務職級工資約為5500元,津貼和補貼約為3403元。
按照老辦法核定養老待遇,工齡40年,職務職級工資按照90%計發,預計每月可以領取基本養老金約為:5500×元。
按照新辦法核定養老待遇,如果其參加社會保險時,以實際收入申報繳費基數,對應的平均繳費基數約為8903÷7648=實際繳費年限為8年,視同繳費年限為32年,其中過渡性養老金系數為那麼其可以領取的養老待遇包含四個方面:
一是每月可以領取的基礎養老金約為:7648×(1+××40×元。
二是每月可以領取的過渡性養老金約為:7648×(1+××32×元。
三是每月可以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約為:8903××12×8÷139=492元。
三是每月可以領取的職業年金約為:8903××12×8÷139=738元。
按照新辦法核定該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待遇,每月預計可以領取基本養老金約為:3365+4200+492+738=8795元。
因此,新辦法比老辦法核定的養老待遇要高出約為:8795-8353=442元,其中差額部分按照80%計發,那麼該機關事業單位人員2022年辦理退休,每月預計可以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約為:8353+442×元。
綜合上述情況來看,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06837元作為參考,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平均水平在8353元至8707元之間。
如果在養老金計發基數較高的地區,也就是說經濟較發達的地區,預計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月平均養老金會高於8707元,而如果在養老金計發基數較低的地區,將會按照老辦法核定養老待遇,養老金的平均水平預計在8353元及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