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無業人員交養老保險,交哪檔最劃算
無業人員沒有正當的職業,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所以只能夠繳納最低檔的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其實是一個投入較低,但是產出回報比較高的一個保險,等我們老了以後,能夠有效的幫助我們緩解生活當中的一些開支,可以起到老有所依的作用。但是對於無業人員需要面臨的問題比較多,那麼就是沒有穩定的收入,如果盲目投保較高檔次的養老保險,很有可能會導致下一期不能夠如期交上,自然也會影響到自己未來的養老待遇的問題。
繳納了養老保險以後,我們要想辦法增加自己的收入,因為無業人員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是收入的問題,然後才考慮的是開支的問題,所以增加經濟收入成為了自己必須要解決好的一個問題。現在有很多兼職和靈活就業,可以選擇,對於無業的應該要參考這一方面的工作。因為有了工作有了收入,我們才能夠有更多的選擇,要不然最低的也有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壓力,甚至斷繳的風險。
❷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好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交100%檔次比較好。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好,需要結合自身的能力和對於未來養老金額的標准,來靈活的繳納養老保險金,最合適的就是最好的。靈活就業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通常分不同檔次,如60%、70%、80%、90%、100%、200%、300%等多個繳費檔次。
參保人員可本人的經濟承受能力靈活選擇其中任意一個檔次作為繳費基數,然後按比例繳此旦費。如果個人工資低能冊扒衡力也不是很強,還是按照最低檔進行繳納比較合適。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繳費基數,在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至300%。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是指一種保險政策,有一類沒有固定的工作、失業或再就業的人屬於靈活就業人員。針對這類人的養老保障,國家頒布實施了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政策。靈活就業人員是指在勞動年齡范圍內,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彈性工作等靈活多樣形式,實現就業或再就業的人員。
靈活就業人員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必須按規定進行就業登記、以個體身份參加社會保險,按規定繳費基數按時足額繳納社州做會保險費。靈活就業人員必須按時繳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兩項社保費後,每季度末持本人身份證、戶口薄到所在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提出申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靈活就業養老保險
❸ 無業人員怎樣交養老保險合適
法律分析:養老保險費的繳納基數越高,拿的越多。養老保險一共分為四個檔次,最低檔、一檔、二檔、三檔。根據參保人自主自願原則,無論是選擇哪一個檔次,只要連續繳納15年並且達到了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就可以領取養老金。最低檔不得繳納低於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一檔不低於60%,二檔不低於80%,三檔不低於100%。也可以選擇個人繳費繳納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老金。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