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過渡性養老金啥意思
過渡性養老金是基本養老金的組成部分。基本養老金,即大家口頭所稱的養老金、退休金、退休工資,是由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個人賬戶三部分組成。
過渡性養老金是統一制度後「中人」基本養老金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新制度(或「統賬結合」)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人員來說,由於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沒有實行個人賬戶,則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中沒能體現這段年限的勞動貢獻情況,因而其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不能簡單用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而應再加上沒有個人賬戶年限的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就解決了這一沒有個人賬戶年限的養老金問題。
過渡性養老金設置的初衷與附加養老金一樣,也是解決政策銜接時期的養老金差別問題。1997年,《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明確了在本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個人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新老辦法平穩銜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等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確定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從養老保險基金中解決。
B. 過渡性養老金是什麼意思哪些人可以領取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是什麼意思?哪些人可以領取過渡性養老金?終身領取嗎?下面同我來看看。
過渡性養老金是什麼意思?
過渡性養老金,顧名思義就是用於“過渡時期”發放的養老金。我們知道,我國在國成立之後的一段時期內是沒有建立起完備的社保退休方案的。從1995年起,我國相繼發出了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變革的通告、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的決定、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的決定等,從真正從方案上完善了退休體系,符合一定條件退休後的老人也可以相應獲得養老金。
我國的養老金執行的是統賬結合,即養老金的核算分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取決於我們個人繳納養老金的多寡。
那麼問題來了,在建立養老制之前,我們有很多職工並沒有繳納養老金,如果不加以調整,其在退休時總體的養老金待遇勢必會很低,這對於廣大辛勤工作了一輩子的職工而言是不公平的,因此在這一大背景下,過渡性養老金應運而生,而在廣大職工在養老金制建立之前的工齡就被認為“視同繳費年限”。
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過渡性養老金?
實際上判斷的標准很簡單,只要職工在退休時有視同繳費年限,那麼他就可以領取一定金額的過渡性養老金。具體來說,有兩類人群可以領取:
一是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中人,這里的退休中人特指的是在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決定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含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員)
二是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退休中人,而這里的退休中人特指的是在2014年10月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變革時,在養老保險制變革前參加工作,並在變革後退休的人員。
C. 過渡性養老金是什麼意思
一、過渡性養老金是什麼意思
過渡性養老金一般是建立個人賬戶之前發放的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也是基本養老金的組成部分之一。基本養老金也就是俗稱的養老金、退休金,基本養老金飢山是為了保障勞動者在年老退休或者喪失基本勞動的能力之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槐做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差沒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鉛肢衡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二、哪些人退休有過渡性養老金
可以領過渡性養老金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幾類:
1、在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參加工作,在建虛檔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後退休的人。這類退休人員察銀的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2、部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我國正式建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的時間是2014年10月1日,在此之前,大部分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是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就可以享受養老金待遇的;
3、特殊情形人員。有一些特殊情況的人,可能也會有視同繳費年限,可以獲得對應的過渡性養老金,具體可以咨詢當地社保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