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過渡性養老金,要看你是什麼時候參加工作的,1998年6月30之前參加工作的,或者版1998年6月30日之前有視同繳費年許可權的,就可以過渡性養老金,隨著退休時間的推移,過渡性養老金會逐年減少,直到取消,和沒有領取過渡性養老金的基本保持平衡。並不是沒有過渡性養老金的領取退休養老金就減少了,因為逐年加大了繳費系數,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加大了。
具有視同繳費權益並建立了視同繳費賬戶的下列參保人,享有過渡性養老金。 1.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06年7月1日以後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2.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前具有按國家規定的視同繳費年限,2006年7月1日後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
『貳』 事業單位,2025年退休,還有過渡養老金這項嗎
我認為,這是一個應該早有明確答案的問題,沒有絲毫懸念的問題,屬於常識范圍內的一個基本概念;但也是一個看似簡單明了,卻有不同認知與解讀的一個實際問題。應該說,事業單位也擴大到行政單位在內,2025年退休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這項目嗎?我給出的明確回答是:肯定有的,必須有的,沒有了過渡性養老金這個項目,那就真正奇了怪了!
總而言之,到2025年時,也就是在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十年過渡期結束以後,可以肯定的講,若有到站辦理法定退休手續的,那必是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中人無疑了。退休中人因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參加工作,他們必有視同繳費年限需要轉換與合理補償,那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他們與十年過渡期內退休的中人一樣,也就必有過渡性養老金的合理補償項目不可,這應該是確定無疑的必然結果!
以上是個人的分析和見解,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叄』 如果到了退休年齡還沒有交夠養老金怎麼辦
到了退休年齡還沒有交夠養老金可以補繳,補繳方式如下:
1、社保局繳納。對於本地人來說,是可以直接到社保局去辦理的,可以交城鎮職工社保,也可滑鄭以交城鎮居民社保;
2、中介代繳。選擇一個合適的社保代理機構代為繳納,是最直接最省心的補救辦法,但繳納的數額會較高,需要支付的費用不僅有社保必須的費用,還有社保代理機構的服務費;
3、養老和醫療保險的年限都是可以累計的,如果斷繳了只要後面補繳夠年限就可以。也可以選擇在今後的某個時間補繳,建議最好在退休前補交滿1年。當然,如果遇到到了退休年齡還是不夠最低繳費年限的情況,可以在戶籍所在蔽讓橡地辦理養老保險延期繳費,如果是外地戶籍則需要繳夠10年才能辦理延期繳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宏旁況。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肆』 我2017年7月退休的職工,已經拿了三個月,還有一部分過渡性調節金沒拿(什麼是過渡性調節金),請問
很久以前的政策,主要是指兩個 養老金計算辦法 銜接的時候,對於中間斷檔部分由 國家的政策 規定進行緩沖。
計算「中人」建立個人賬戶之前的養老金叫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是統一制度後「中人」基本養老金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新制度(或「統賬結合」)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人員來說,由於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沒有實行個人賬戶,則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中沒能體現這段年限的勞動貢獻情況,因而其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不能簡單用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而應再加上沒有個人賬戶年限的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就解決了這一沒有個人賬戶年限的養老金問題。
『伍』 88年參加工作,國企合同工,20年退休,有過渡性養老金補嗎
88年參加工作的國企勞動合同制員工,他們從參加工作當月起,是必須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的。而實際繳費是應該而且必然計算為本人的社保實際繳費年限的。只要沒有漏繳、少繳、欠繳、斷繳養老保險費用的,他們的實際繳費年限,是應該而且必然要視同繳費年限的,這是大勢所趨,政策取向需要,是社保政策與法規的明確規定使然。
而社保改革前具有連續工齡的原固定工即在改革後退休,在養老金的計算上就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待遇,由財政補貼,但不計入個人賬戶。換言之,這部分視同繳費年限就作為過渡性計算金額的方法列入該人的養老金金額內。
『陸』 過渡性養老金你知道是什麼嗎為什麼有的人沒有呢
我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過渡性養老金的說法,但大部分人並不清楚過渡性養老金究竟是什麼及其是不是有著對每月拿到手的具體養老保險金總金額也會產生怎麼樣的危害,文中就過渡性養老金的基本要素及對退休職工影響的做簡略剖析。
領到過渡性養老金得人,一般被稱作退休中人,你跟這部分人跨越了兩種不同的退休制度,最後是按照新制度來辦理退休和測算養老退休金相關。為了彌補最開始繳存基數非常低,個人賬戶余額過少,或者個人帳戶制度建立以前的繳費比例和記入個人帳戶的比例不標准等,因此根據計發過渡性養老金的方式來進行填補個人帳戶養老保險金偏低的不夠。
過渡性養老金雖然與緩沖期有關,但不一定享有過渡性養老金的人都會有緩沖期。例如企業員工在辦理退休,過渡性養老金做為養老退休金的構成部分,都是會依照計算的額度按月派發,不會有也有緩沖期問題;但某些的省份,在當時測算過渡性養老金時由於經驗不足,也建立了一定的緩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