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死亡後養老金領取流程怎麼走
解答:
1、死亡後養老金領取只能由繼承人到社保局領取個人繳費部分。死亡後養老乎正春金領取程序及材料:提供親屬身份證、戶口簿、死亡證明或者火化證明、養老保險手冊,有單位的,通過單位辦理,沒有單位的,去當地社保中心辦理。2、《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規定: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個人賬戶中的個人繳費部分可以繼承。勞動部下發的《關於印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勞辦發[1997]116號)中,對個人賬戶的繼承問題規定:離退休人員死亡時,其個人賬戶中的個人繳費部分余額一次性支付給亡者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繼承額為:離退休人員死亡時個人賬戶余額。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可以繼承,指的是死亡退休人員個人賬戶養老金中的個人繳費部分余額,而不是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全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清芹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歲耐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貳』 老人過世之後養老金還可以領
【法律分析】:養老金分為兩個賬戶: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養老金的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是分開的,通常老人去世後養老金 就不可以領取了。也就是說參保人死亡,其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由法定繼人或指定受益人一次性領取。繼承人只能領取賬戶中的資金余額。如果繼續領取而沒有上報死亡,兄塌就會形成騙取養老金的行為。但是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猛告金:(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羨知圓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叄』 過世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怎麼領取
1、如果領取之前去世
所繳納的全部養老保險費,即個人養老賬戶余額,參保人的合法繼承人可以依法繼承,帶上有效證明文件到當地社保局申領即可。
2、領取時間不滿139個月
參保人合法繼承人可以領取剩餘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
3、領取滿139個月
沒有可領取的養老金。
另外,參保人合法繼承人還可以帶上有效證件及相關資料到當地社保部門領取喪葬補助費、一次性撫恤金及供養親屬生活困難補助,費用標准各地不一樣。
『肆』 養老保險人死了怎麼辦,保險金如何提取
養老保險,全稱叫做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勞動者在上班工作的時候和用人單位一起繳納的社會保險之一,目的是保障勞動者退休之後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一、養老保險人死了怎麼辦,保險金如何提取『伍』 人去世後領取養老金詳細流程
法律分析:
老人過世,其個人賬戶的養老金可以繼承。如果是離退休人員死亡的,法定繼承人應當在3個月內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喪葬補助費,辦理時需填報《企業離退休人員死亡喪葬補助費申領表》交社區蓋章,社保員簽字後,並攜帶離知肆退休人員火化證原件、復印件及代領人身份證復印件前往社保局養老保險服務大廳辦理喪葬費申領手續。對長期居住在非火化區的離退休人員,除填報《企業離退休人員死亡喪葬補助費申領表》外,還需提供公安機關的死亡證明、法定繼承人證明、縣以上民政部門出具的非火化區證明及公安機關出具的長期居住證明。企業退休人員死亡後符合供養條件的直系親屬,應在申報死亡的同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供養直系親屬按月領取的救濟費。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核確定後,填寫退休人員供養直系親屬檔案,採集供養直系親屬的信息,從退休人員死亡的次月起,為供養的直系親屬發放按月領取的生活救濟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四條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衍生問題:
養老金退休怎麼計算?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檔猛裂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退休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有的地方使用的是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有的地方使用的是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由於從2019年開始,國家要求以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核定繳費基數的上下限,所以未來肯定會統一於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繳費指數,有的是行閉當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年的社會平均繳費基數。一般來講,我們的繳費基數上下限都是在60%~300%之間浮動,所以繳費指數一般就是0.6~3。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況,由北京、四川等地過去最低繳費基數是40%,這是對一些個人和困難企業的照顧。國家已經明確進行統一到60%,北京市2019年7月1日開始上調到46%,2020年7月1日上調到52%,2021年7月1日上調到60%。
『陸』 人死了養老金還能領嗎
人死了養老金還能領,但只有死亡當月還發放,次月就停發。剩餘部分是可以作為遺產由繼承人繼承的,可以申請領取出來的。另外,養老金領取資格每年都要進行生存認證,如果家屬隱瞞老人去世的消息繼續領取養老金的話,這屬於騙保,騙保數額較大的是會構成保險詐騙罪的,可以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去世後領取養老保險具體流程如下:
1、可以領取自己交的那些錢和利息,也就是個人帳戶部分;
2、提供親屬身份證、戶口簿、死亡證明或者火化證明、養老保險手冊,有單位的,通過單位辦理,沒有單位的,去當地社保中心辦理;
3、退休前死亡的,有單位的,還可以向單位申請喪葬費和撫恤金,沒有單位的,既沒有了;
4、退休後死亡的,個人帳戶的余額(扣除已經領取的)可以退,還可以向社保申請喪葬費和撫恤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