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我同時交養老保險附帶醫療保險,可實際查詢時,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實際繳費的年限不一樣何故
待業時間不算工齡的,養老視同繳費一般是指老一輩人下鄉做知青什麼的。內醫療保險是即參即享受,但退休容後也享受條件一般是繳費滿20年,醫保的繳費年限是按實際繳納的和視同繳納的,視同的概念跟養老一樣,如果只繳納養老不繳納醫療,是不計入醫療繳費年限的。
B. 11月份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沒有扣費,是什麼原因
這個月還沒有過去,一般十五號才會扣費
一、這兩個保險不是一起的,是不同內容、用途的兩個保險。醫療保險指的是社會基本醫療保障,它是用於參保人員患病、看病時報銷的。養老保險是參保人員用於養老的保險,等到退休後領取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這二者同屬於社會保險,同是企業為員工繳納的「保險」。
二、法律分析: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中兩個不同的險種,它各自所保的內容是不同的,養老保險可以保證職工在年老時,可以在生活上獲得物質幫助,按月領取養老金;而醫療保險主要是保障參保人員在疾病時能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三、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四、醫療保險可以作為社保強有力的補充,進一步緩解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與此同時,醫療保險也具有保險的風險轉移和補償轉移兩大職能,即把個體身上的由疾病風險所致的經濟損失分攤給所有受同樣風險威脅的成員,用集中起來的醫療保險基金來補償由疾病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幫助人們緩解生病住院帶來的經濟壓力,更好的生活。
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區別有哪些?主要體現在基本定義和保障作用兩大方面,養老保險主要是在人們年老後,為他們提供穩定的生活來源;醫療保險是為了減輕人們生病後帶來的經濟負擔。建議用戶在選擇時,結合自身實際需求和經濟能力合理規劃,這樣才能真正保障未來無憂。
C. 為什麼養老交了醫療沒交
1.社保繳費成本高,個人支付不起。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說,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20%,醫療保險繳費比例為6%~10%左右。如果同時繳納職工養老和醫療兩種保險,每月繳費金額至少在1000元。對於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的群體來說,繳費成本太高,很難支付得起。有時候也不是不想交,只是沒錢交而已。
2.只有交養老保險,才能退休。大家都知道,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只有交夠15年,才可以辦理退休。如果不交,就無法辦理退休。因此,很多人都把養老保險作為必須繳納保險了,而醫保變為可交可不交。
3.職工醫療保險最低繳費年限太長。由於全國醫保最低繳費年限的標准不統一,各省(市)差異比較大。醫保繳費年限普遍要比養老保險長,女職工集中在20年,男職工集中在25年。此外,還要求實際繳費年限不低於10年。這個繳費年限的標准,對於很多靈活就業人員來說,的確很難平衡。有時養老保險都交夠15年了,醫療保險還得額外交10年才行。所以考慮到成本等問題,很多人放棄繳納職工醫保了。
4.職工醫療保險可以一次性補繳。因為職工養老保險不能一次性補繳,但是職工醫保可以。在辦理退休時,如果醫保繳費年限不滿最低標准,可以選擇一次性補繳,然後辦理退休,一樣可以享受終身醫保待遇。所以,很多人寧願選擇一次性補繳,也不願意按月繳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D. 為什麼我交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怎麼顯示沒有交呢
可能你繳納醫保,只是給你繳納了養老保險而沒有同步繳納醫保;
可能在外地繳納的醫保,所以在本地可能查不到明細。因此你需要向單位問清楚是否參保並即時繳納,另外的情況是數據沒有及時聯網更新或系統延遲,建議查詢時去當地社保辦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