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很多90後想住進敬老院,真實的敬老院生活是什麼樣
真實中的敬老院比較安靜,很多老人孤獨的躺在床上,期待著家人的到來,飯菜並不可口,有些護工的行為比較粗暴。很多90後都想像著自己進入敬老院後的生活,期盼著可以提前退休,但實際上的敬老院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當我們看到真相之後,也許就會改變自己內心的想法。
最後,養老院的飯菜其實十分一般,可能很多人都感覺不合口味。畢竟是大鍋菜,不可能像家裡、飯店一樣做的精緻可口,所以很多老人都是在將就著吃。即便不喜歡用的如何呢,他們根本就沒有第2個選擇。無法生活自理的老人需要請專門照顧的護工,因為每天的工作量巨大,所以一部分護工也很不耐煩,尤其是那些長時間沒有家人看望的老人,很容易成為出氣筒,即便再委屈也無人可以訴說。
Ⅱ 河南95後男孩開5家養老院,未來新型養老院會成為風口產業嗎
未來新型很有可能成為風口產業,這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個人覺得這種新型養老院非常好,也很符合當下老年人生活的需求,同時也改變了我們對養老院固有的印象,這種新型養老院必然會成為未來的趨勢,我們也希望這種新型養老院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這樣老人就可以獲得更好的照顧,養老就是要尊重老人的選擇,隨著數字時代的不斷發展,養老院的經營模式也要不斷進步和發展,滿足老人的需求才是養老院的宗旨。
未來這種新型養老院很有可能成為主流,這樣的新型養老院才更適合當下當下老年人的需求, 養老院需也需要緊跟時代腳步和潮流,不管養老院的經營模式如何發展和改變,尊重老人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老人們選擇任何方式度過自己的晚年時光,這才是養老的真正意義。
Ⅲ 未來養老院的生意會怎樣呢
作為95後來講,個人認為最好的方式是組團養老或者旅遊養老,養老院也不錯。
我們這一代人,婚戀觀有了很大的改變。相比於父輩,我們不願早早結婚生子。人生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完成,女生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家庭上,現代女性要求自主獨立,有自己的事業,購房者中一大半都是女性。就算不結婚,老了之後還有養老院可以去。只要在年輕時賺夠足夠的錢,養老不是問題。
1、抱團取暖、組團養老。
每個年齡段都有屬於自己的圈子,搜冊忘年交畢竟是少數,大家都喜歡和同齡人聚在一起,有共同話題。現在已經出現了社區型抱團養老的現象,老人還是非常喜歡的,不用麻煩子女,自己也過得開心。兒孫自有兒孫福,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去碰漏寬摻和兒女的家務事。
2、旅遊養老。
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退休後有了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老人可以任意支配。年輕時忙著賺錢,年老後可以好好去看看這個世界。在旅途中放鬆身心,回憶自己的這一生。不少身患疾病的老人在旅遊的時候心情很好,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我相信在未來有錢人會選擇旅遊養老,和自己的另一半去領略這個世界的美好。
3、去養老院。
養老院是專業的療養機構,衣食住行都有專門的護工照顧。有錢人家的老人可以去養老院,那裡有很多和自己相同的老年人。大家平笑亮時下下棋、溜溜彎,十分愜意。不想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可以去養老院,未來養老院的生意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只要錢到位了,護工的服務絕對是一流的。
Ⅳ 養老院到底能不能養老,真正的養老院什麼樣兒
真正的養老院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好,很多養老院並不負責任,對但老人也不是那麼友好。
Ⅳ 掙扎20年,中國養老院開始賺錢,這一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這一行業的發展趨勢將會越來越好,而且利潤率會不斷提升。因為這一行業不僅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養老需求,而且也能緩解年輕人的養老壓力,進而成為朝陽產業。更重要的是,這個產業越來越完善,而且提供的服務越來越優質。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人口出生率在逐年下降,而老年人口佔比越來越大,養老已然成為社會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年輕人正承受著巨大的養老壓力,我們無法花費更多的時間照料老人,因此養老院是最優的選擇。
該行業能夠起到減輕養老壓力和實現養老目的的作用。雖然我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更多的生活來源,而且也能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但對於我們而言,工作與家庭無法兼得,若我們專注於工作,便無法陪伴家人,也不能時刻照料自己的父母。若養老院能夠最大限度的減輕自身的養老壓力,並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則我們會更加信任養老院,這就是該行業未來的前景。
Ⅵ 面對人口老齡化,養老院會迎來新的氣象
我覺得會的。人在年紀大了之後都不想讓自己的兒女們為難,養老院能給很多老人一種歸屬感,所以這些人在老了之後都會去住養老院。現在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這些人的未來大部分都會選擇去養老院。
這個行業的前景未來一定是非常可觀的,但需求量增大了以後,也會有很多行業的精英進入到這個行業,這個行業的競爭壓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想成功的開一家養老院一定要做好服務,要讓大家覺得性價比是超高的,才會選擇入住。
Ⅶ 養老院的真實生活是怎麼樣的
養老院的真實生活是,能動的還能吃飽,不能動的吃不飽。
Ⅷ 談談真實的養老院
每一個人都會面臨養老的問題,而絕大多數人都打算把自己未來的養老問題託付給養老院。
所謂養兒防老,已經成了一個被人嘲笑的土氣詞彙。
不靠兒子,不靠女兒,自己攢夠錢,老了就去養老院,多瀟灑。
這么想沒問題, 但你首先要了解一下真實的養老院是個什麼樣子。
在很多人的眼裡,養老院就是每天有人伺候你吃飯,伺候你穿衣,伺候你洗澡,然後你和一群老人們每天散步打牌吹牛的好地方。
以上是對養老院最基本的要求(幻想),還有些人甚至覺得養老院應該安排護工提供給老人聊天甚至按摩服務。
這些服務,在古代可都是王爺級別的服務啊,你年輕力壯的時候都沒享受到,憑啥覺得自己老了就能享受到。
真正的養老院應該提供什麼服務?
養老絕不止是給生活費,讓一個老人有飯吃有衣穿,以今天中國的國力,這並不算什麼。
只要你還有力氣拿外賣,並能自己把飯吃下去,且能用洗衣機,你都不需要養老。
你首先要明白, 只有失去照顧自己能力的人,才真正需要養老服務。
我現在看到很多什麼所謂的老人結伴養老,姐妹結拜養老,都很想笑,因為真的太可笑了。
找個伴聊天還行,指望其他老人給你養老那就真的算了。
並不是每個老人都需要養老的,有些老人一輩子身體 健康 ,可以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洗澡,某一天突發疾病去世了。
這叫喜葬,因為這位老人沒受罪。
只有失能的老人,才會涉及到真正的養老問題,在此之前最多隻是抱怨沒人陪伴而已。
什麼叫失能?
當一個老人無法完成吃飯、穿衣、洗澡、上廁所、室內走動、上下床中的至少一項時,叫失能。
如果一個老人不能完成上述一項以上,叫重度失能。
如果一個老人不能完成以上全部項目,叫完全失能。
根據CCTV的數據,中國老人在80~89歲階段,重度失能的概率為12.7%。
這些人,才是真正需要養老的人。
子女對老人的養老,並不只是給生活費,也不是每年回家看老人幾次。
這些是義務,具備最低良知的子女都會這么做,但這並不是真正的養老。
生活費老人可以自己攢,養兒防老早就是過去式了,現在國家也會發養老金。
而子女的常回家看看,只是會讓老人更開心而已,並不會實際解決什麼問題。
但是當老人失能之後,真正的養老問題就來了。
一旦老人失能,就需要一個人全職照顧,寸步不能離身。
這個時候,你才開始需要真正的養老。
和你結伴養老的老人,不可能服侍你吃飯穿衣,和你結拜養老的姐妹,也不可能幫你端屎端尿。
能真正提供這些服務的,只有養老院里的年輕護工。
很多人覺得,只要我年輕的時候攢了足夠的錢,就可以找到好的養老院安度晚年,不需要依靠任何人。
有錢能使鬼推磨,一定會有人盡心盡力地把自己伺候舒服的。
超級富人也許可以,但工薪族就別想了,你指望自己存的那幾十萬塊錢就能過上這樣的日子簡直是做夢。
沒去過養老院的人,首先應該了解到一個常識。
在法律上, 幼童和失能老人都是沒有獨立生存能力的。
幼童必須要有一個法律上的監護人,一般是自己的父母。
失能老人也需要有監護人,一般是自己的子女。
如果有失能老人想入住養老院,必須要有自己的監護人簽字,也就是自己的子女。
簽了這個監護人的字,以後老人在養老院產生的一切費用,包括突發重病的搶救費用,都由這位簽字的子女負責。
沒有子女,養老院一般是不收的,因為不敢收。
萬一中間突發重病,萬一醫療花費極其巨大,怎麼辦?
養老院不治,會被指責為冷血屠夫,治了但沒人願意承擔這個費用,養老院會破產。
這就是失能老人入住必須子女簽字的原因。
沒有子女就不能住么?
也行,但老人要先交押金,很多很多押金,然後你有任何支出,養老院都可以在這筆錢里代扣代繳。
無子女,失去部分甚至全部行動能力和反抗能力,自己有一大筆錢在養老院賬戶里可以被任意扣除,自己沒有能力監管也找不到人幫自己監管。
這種老人,約等於唐僧肉。
請大家注意一個基本常識。
幼兒園的服務對象是家長,而不是幼兒。
養老院的服務對象是子女,而不是老人。
因為只有家長才有能力投訴幼兒園,只有家長才能到處找媒體曝光,但幼童不能。
而在養老領域,只有子女才有能力投訴養老院,只有子女才能到處找媒體曝光,但失能老人不能。
養老院的費用挺貴的,最便宜也得兩三千一個月,貴的要好幾萬。
你知道養老院的護工多少工資嗎?
不到三千塊一個月。
一線城市那種每月收1萬塊費用的高端豪華養老院,給護工開的工資能到四五千,但絕大多數普通養老院的護工,就兩三千左右。
即便給護工的工資這么低,養老院也是一個出名的低盈利行業,僅有5~6%的利潤,支出成本和收入幾乎都是明帳,其盈利對應於龐大的基礎投入而言少的可憐。
利潤少,導致養老院的床位一直不足,2019年每千名老人擁有的養老床位不足30張。
所以護工的工資,提不上去。
這么點工資能招到高素質人才么? 你覺得這么多工資應該能招到什麼層次的人才?
但這些護工的工作強度卻特別大,給老人穿衣,喂老人吃飯,給老人洗澡,服侍老人換尿不濕,端屎端尿。
而且,是一個護工對接多個老人。
護工也是人,你覺得護工會有一個什麼樣的心態?
你上班可以不開心,可以摸魚,護工也會。
對比一下,你花三五千一個月送孩子去的幼兒園,給幼師的工資雖然只有三四千,但已經比護工高了。
你把自己的孩子視若珍寶,每天接送,孩子情緒稍微不好一點你都感知得到。
就算這樣,幼兒園又出了多少虐童事件?
而養老院,有幾個子女能做到每天去探望老人一次?
一個月能去一次的就是好孩子了。
照顧失能老人,比照顧孩子難多了,子女探望的又少,監督的力量很弱。
你覺得養老院里會發生什麼?
當然,現在養老院的管理很嚴格了,直接對老人施加暴力這種事已經基本不存在了。
但你要是要求護工給老人提供一個開心的情緒,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養老院對護工的考核,主要是老人的身體是否干凈,是否有異味,有沒有按時吃飯和吃葯。
老人是否開心,這個沒辦法考核,也不可能去考核。
所以護工的一切勞動,都主要圍繞著清潔來進行,及時給老人換尿布,及時給老人房間掃地拖地等。
很多老人,就像一個有聲物品一樣,每天被護工定期擦拭一番,只要把老人喂飽了,不讓老人磕著碰著,這一天就算功德圓滿。
最後,很多老人的目光,變得越來越呆滯。
什麼樣的老人能在養老院里過得好,能讓護工多費點心照顧?
有子女經常來看望的老人。
有位養老院的院長說, 子女經常來看望的老人,沒一個好惹的。
一旦被這些子女發現了問題,要麼大鬧養老院,要麼會敲養老院一筆錢或者減免養老費,總之都是巨大的麻煩。
對於子女經常來看望的老人,護工都會盡量多給點照顧,因為怕自己惹上麻煩。
如果你是護工,你也會這么選擇。
而如果子女來看望老人時,每次順便給護工帶點東西或者給一點小費。
那這位老人的待遇會和其他老人截然不同,差距非常大,他會真正的享受到什麼是情緒照顧。
優先照顧誰,每天對誰笑一笑,對誰的語氣軟一點,這都是護工自己說了算。
一個經常來看望,且出手大方的子女,明顯極其重視老人。
一旦出了啥事,那可是天大的麻煩。
而且還有小費,那麼護工自然會做得盡善盡美。
這樣的老人,是養老院的老人圈裡最頂層的存在,簡直可以橫著走,其他老人只有羨慕的份,也不敢多說什麼。
養老院的鄙視鏈:
子女經常來看望的老人 可以電話迅速喊來子女的老人 子女在外地很難喊來的老人 完全無子女的老人。
完全無子女的老人,在養老院里真的是小心翼翼地活著,誰都不敢惹,連隔壁床的老人都不敢惹,因為別人可以喊來孩子撐腰。
至於護工,那更不敢惹,因為自己連下床走路的力氣都沒了,絕不可能靠自己維權。
錢,此時是沒有用的。
失能且無子女的老人,如果還很有錢,那猶如 三歲小兒持金過市。
如果一個孩子突然失去父母,無任何監護人,爸媽所有的財產被交給幼兒園代管,根據幼兒園的需要代扣代繳。
你猜這個孩子會遭遇什麼?
別說幼兒園代管財產,就算很多親叔叔親姑姑代管財產都會發生很可怕的事情。
老人失能後,其體力和智力都開始飛速地退化,失能老人在 社會 上的生存能力,和三歲孩子幾乎沒有區別。
這個時候沒有監護人是萬萬不行的。
此時子女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支付生活費,還是一種對養老院潛在的威懾和制約力量。
就像核武器,你也許一輩子都不用,但不能沒有。
錢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因為最終是由人來掌管錢的。
在你決定自己的人生決策之前,建議可以先去當地的養老院調查調查,和裡面的老人聊一聊,或者在裡面閑逛幾個小時。
也許,你會改變自己的人生觀。
作者:遠方青木(YFqing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