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第一批70後已經50歲,存多少存款才能安心養老你達到標准了嗎
引言無論在什麼國家、什麼時代,養老都是非常受人關碧山激注的熱點之一,在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也漸漸被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養唯局老是我們常常談起的話題。可在退休之前,到底要存夠多少錢才可以安心養老呢?從目前的形式來看,70後的群體再有十年的時間就退休了,但是手裡有多少錢才算得上合格呢?
中國自古以來都有這樣一句話,那就是「養兒防老」,就是因為有了這樣封建傳統理念,很多地區的家庭不免會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最近網上有人討論,想要晚年生活有保障,退休前需攢夠多少存款?70後標准線值得參考。
不是值得贊揚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男女平等的思想已經逐漸成為主流思想,越來越多的老人也不再依靠孩子們養老了,而是選擇自己照顧自己。
但是由於我國的養老方面的制度還在完善,
老年人們在退休以後沒有孩子們贍養的情況下,自己的日子也可以過得很好。從這幾年的發展形式上看,無論是城鎮的
養老保險,還是農村的新農合,都足以保障老人們退休以後的基本生活。
但這裡面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 因為我國老年人的人口基數比較大,養老基金又有限的緣故,所以國家也只能是努力的完善退休後的待遇和福利。如果想要在退休後有更好的生活,那麼除了在年輕的時候努力打拚,還要學會理財等增加收入。
在我們退休以後想要過上品質高的生活,在年輕的時候至少要攢夠多少的
養老金呢?我們就拿70後這一代人來說,這一代的人在年輕的時候響應國家的政策,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是
獨生子女,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子女這么少依靠他們也不實際。
很多的老人為了減輕孩子們的壓力,更不願意去麻煩他們,所以選擇自食其力。這一代的人都會悔襪選擇在退休之前存好以後養老的錢,等退休以後就可以直接用,免得還要靠著子女來養老,給子女造成負擔,畢竟現在年強人的壓力也很大。
事實上相關的人士也研究過這樣的問題,在這些人眼中,70後的老人們想要有一個比較好的晚年生活,在退休之前最起碼還要攢上50萬元才可以達到。有人聽到這個數字感覺著實有點高。但是這50萬也並不是固定的數字,如果這些老人們在退休之前已經交夠了15年的社保,每個月還可以得到養老金。
在享受養老金的同時,還享受醫保的政策,這就表示其實在退休以後也沒有什麼大的地方會再用到自己的存款。但就算有這樣好的福利政策,退休之前也要攢夠20-30萬的存款,這樣才可以享受比較好的晚年生活,但如果是沒有社保,每個月2000左右的生活費,至少也要存40萬左右。
在未來的這20年左右還要考慮到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的問題,所以為了以後的美好生活,在退休之前最好要攢好50萬,這樣沒有社保的人才能真正安享晚年。還有一種情況就沒有那麼樂觀了,雖然很多的老人在退休後都能夠自己養自己,但是對於很多的年輕人來說,他們無法獨立甚至還會啃老。
這樣的情況之下,不僅僅要支付自己的養老錢還要給子女一些錢,就算是再多的存款也不夠用。如果對自己孩子的未來不放心,這些群體在年輕的時候就比較辛苦需要多賺錢,否則到了晚年生活一定是很不容易的,因為無論孩子怎麼樣,作為父母的都不會忍心離去。
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現在的啃老族已經逐漸的消失,很多的年輕人寧願去貸款也不願意管父母要錢。正是因為從這幾方面看,不難發現年輕人的獨立意識也在慢慢的培養,很多人在大學的時候就開始自食其力一邊上學一邊工作養活自己。
綜上所述,對於70後來說,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在退休之前還是要攢夠一定的養老錢,畢竟有了這些物質條件晚年生活也會過得舒服一些。無論是什麼樣的人最終都會有老的那一天,自然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年輕的時候拚命工作,就是為了在晚年能舒適一些。
結語雖然很多的老人都會自食其力不願意拖累子女,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們越來越
孝順,近幾年有更多的人選擇留在父母的身邊創業或工作,以便工作之餘也能照顧他們。而且父母也能幫忙照顧孫子孫女,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能陪伴他們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大家互相照顧生活在一起何樂而不為呢?
❷ 70歲存款多少才能養老
70後存款多少才能養老,還是要看個人消費水平。
2018年時社科院會同其他機構發布的藍皮書中明確表示,老年人的消費水平不僅高於人均水平,而且高於勞動人口和兒童的消費水平。如本報告所述,早在2011年,我國老年人消純賣態費已達到人均消費的1.15倍。
生活條件比純賣態較好的,可以多存一些。當然,這也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情況,因為在當今社會,有些家庭的孩子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即做源使父母退休後,也不能讓父母過上安穩的生活。

存款的重要性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覺得賺錢是基礎,存錢是保障。存錢真的很重要,有些人努力賺錢才能勉強生存更不要談好好生做源活,還有一部分人及時行樂,覺得目前有工作有工資不用想以後的事情,現在瀟灑就夠了。甚至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提前透支,只要自己能夠好好享受當下就行。
而另一部分配羨人一方面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一方面會存起一部配羨分錢,不會去隨意揮霍。這一部分人並不是小氣而是懂得未雨綢繆。
❸ 存多少錢才夠老年養老
現在養老越來越奢侈,在一二線城市裡,護工的價格漲到了200到300元一天,等於每月6000到9000元。一個好的養老院更是會達到4至10萬一個月,存多少錢可以實現養老自由,不能一概而論,不同城市,不同生活品質,不同消費理念,都會影響養老自由的金額,實現養老自由沒有固定金額,只有多多益善。
舉兩個例子,看看要准備多少養老錢。
例一:
假設你60歲退休,活到80歲。注意,已經是車房無憂,也不用給孩子出學費和生活費。
如果你現在30歲,當前每月生培脊襪活費4000元。60歲退休,退休後再活20年。以每年物價上漲4%來算,退休後我們需要的生活費應該是這樣:
60歲時,夫妻二人每月生活費=4000*(1+4%)^30=12973元。
退休後再生活20年的費用總和=12973*12* (1+4%)^20=482萬元 。
由於年事已高,或多或少會面臨一些疾病,因此醫療方面的支出可能會增加,按每年每人1萬計算,從60歲-80歲這20年夫妻二人共計:1萬*2*20=40萬
兩個人共計:482萬+40萬=522萬元,人均需要261萬,這僅僅是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算是乞丐版養老。
例二:
假設李先生今年40歲(70後的尾巴),普通工人,月薪1萬,退休前年平均收入為12萬元,60歲退休,如果年收入一直不變,且僅用於個人生活,根據生命表算得40歲的人平均能再活37.62年。
40歲後(包括退休後)的人生每年的生活費用最多隻能為12萬元X(60歲-40歲)/37.62年=6.38萬元配激(賺多少花多少),退休後的總費用為【37.62-(60歲-40歲)】X6.38萬元=112.42萬元。
不考慮通脹因素,李先生每年養老金需求大約6萬多元,40歲人均壽命78年(實際上77.62),李先生需要112萬元左右來養老。
把通脹因素考慮進去。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假設生活成本每年上升5%。
李先生40歲的生活費為6萬,38年需要646.26萬元。
退休後18年,需要447.86萬元。
這就是通脹的魔力。
說到底,我們最關心的還是:我們未來養老的錢,到底來自於哪裡?
中國的養老體系,脫胎於蘇聯制度的50年代。經歷了市場經濟的痛苦轉型,和綜合國力的突飛猛進,形成了現在的框架和格局。
其中養老金的來源,按照政府、企業和個人區分,清晰地形成了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政府):基本養老保險
第二支柱(企業):企業年金制度
第三制度(個人):商業養老保險
這三大支柱和儲蓄,構成了你我養老的本錢。這裡面居民最關心的,當屬覆蓋面最廣泛、社會關注度最高、承擔養老經費最大的基本養老保險。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 ×繳費年限 × 1%
=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1 +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2 × 繳費年限 × 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額÷ 計發月數
註: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 - 退休年齡)× 12
統籌賬戶對應的是基礎養老金,它有三個參數,一個是繳費年限,一個是你自己的繳費基數,一個是你所在省的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很顯然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高,你能拿到的基礎養老金越多。
還是以李先生為例:
李先生退休前工資一共12萬*20年=240萬,退休後養老金是工資的一半,即每月拿到5000元,到78歲去年前,李先生能拿到養老金5000*12*18=108萬元。
12萬工資最樂觀每年儲蓄6萬,到退休前20年一共儲蓄120萬元,實際上根本做不到,扣除各種支出後,一年儲蓄4萬,20年一共80萬元。儲蓄加養老金總額為80+108=188萬元,當然,工資和養老金會跟著通脹上漲,但是退休總體費用缺口,高達200萬左右。
要有為養老配置資產的意識
中年人在擔心養老,而年輕人似乎對養老保險並不在意,覺得交也可以,不交也沒什麼影響。有些人甚至覺得交養老保險是在為父母一代人交錢,對於自己退休來說,充滿了不確定。有調野察查顯示,僅有約44%的年輕受訪者已經開始為養老退休存錢。
無論哪種立場,我們都不能否認,養老保險是我們抵抗風險的一種手段,也是一種資產配置。
養老可以看成是一種長期投資,但需要藉助有效的資產配置。各種不同流動性、不同風險偏好,或者不同趨向的配置,都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我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與正向現金流
只有自己掙到更多的錢,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日本、韓國都有大量老年人在65歲以後還工作,所以中國的延遲退休也是會逐步推出的。
從年輕的時候就規劃養老儲蓄金
給自己制定儲蓄目標,做好長期儲蓄准備,可以採用先儲蓄後消費的辦法來進行強制儲蓄,這樣資金容易積少成多。
樹立長期投資、定期投資的理念,學習資產配置,實現資產穩定保值增值
盡量生活在更大的城市,越是經濟發達,補貼能力越強
假如你每年都在堅持投資理財,按照每年8%的投資回報率,我們現在需要多少錢,才能在40年後存夠500萬元?
23*(1+8%)^40≈500
結果是我們現在需要23萬元,按照8%的投資回報率加上復利的情況,我們可以在40年後存夠這筆退休金。
也就意味著,從現在起我們每年存下2.3萬元,40年後,就可以攢夠這筆退休金。
這也間接證明了,為啥存銀行越存越窮,畢竟8%收益復利還要每年存2.3萬才能養老,而銀行的1年期平均存款利率只有2%左右.....
❹ 第一批70後已50歲,需要多少存款才能養老
這需要看每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標准,所以存款並沒有一個具體數字。
在現代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通過一定的儲蓄來維持自己的正常生活,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儲蓄來抵禦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各種風險。對於很多70後來說,因為70後群體普遍已經達到了50歲以上,所以很多人需要通過一定的儲蓄為自己的生活提供保障。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儲蓄的話,這個人應對風險的能力就會為0。
存款的數字本身就沒有固定標准。
這個道理其實非常簡單,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各不相同,生活方式也不一樣,大家看待生活質量與生活標準的邏輯也不同。對於一個在一線城市生活的70後來說,可能70後可能會把存款的目標定在500萬元以上。對於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的70後來說,很多人可能只要有100萬存款就可以了。對於農村地區的老人來說,當一個農村地區的老人有10萬存款的時候,這個老人已經超過了身邊90%以上的人。
❺ 第一批70後已到50歲,需要多少存款才能養老,你達到了嗎
網路上比較火的一個話題就是,街頭采訪阿姨和年輕人,問他們「要存多少錢,才能養老?」有人說需要幾十萬就可以,也有人說需要幾百萬才行。伴隨著不同的答案,街頭采訪結束,而不同的答案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我們究竟需要多少錢才能保證自己正常的養老生活呢?
眼下,60後已經退休,最年輕的70後已經44周歲,年紀最大的70後也已經53周歲,70後的退休歲月也很快就要到來。那麼,對於這一批70後
退休人員而言,到底要准備多少錢,才能保障自己的退休生活呢?
到底需要保障多少錢,才能實現退休後的高質量生活狀態呢?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能一概而論,由於現在的70後的生活和家庭狀態不一,我們可以從子女養老、領取退休金和存款養老等各方面來計算。
一、子女養老根據現在的家庭成員分析,幾乎所有的70後都有一到兩個子女,我們古話就說「養兒能防老」,加上我們國家傳統的孝道文化,幾乎每一位父母在退休之後的養老生活,大部分還是依靠自己的子女來保障的。
對於父母而言,當他們的年紀到了需要退休的時候,自己的孫子一代一般都正在上學的年代,需要成年人的上下學接送。而對於正在拼搏在事業中的孩子而言,就會分身乏術,冊脊凱沒有更多的精力來接送自己的孩子,所以,他們都會需要父母幫忙照料孩子,這就是很多父母要和子女共同生活的主要原因。
從很多孩子的角度看來,他們更加了解父母陪伴的重要意義,除了老人和孩子的爺孫關系之外,中間的一代也更希望在父母的晚年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加以照顧。同時,由於現在醫療技術的進步,老人的身體一般都很好,可以有更多的機會享受天倫之樂。
那麼,對於這些在子女家養老的70後而言,到底需要多少錢才能有效養老呢?由於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日常的生活開支,比如水電、食材一般都是孩子支付,所以,大概率看來,領取養老金的老人不僅不用擔心自己的收支問題,還會存下不少錢,無需太多擔心養老問題。
二、退休金保障是基礎根據我國的退休金發放機制,一般退休人員只要滿足繳納滿15年,就可以在正式退休之後每個月領取一筆養老金,用於自己的生存保障。作為退休老人的唯一經濟來源,其實,退休金是老人的一筆源源不斷的流動資金。
根據不同地區和不同崗位和薪資水平,退休老人每個人領取到的退休金也各有高低不同。其實,這一點也很好理解,野早比如北上廣深城市,由於生活成本較高,所以就會比其他三四線城市的金額要高。
對於不斷領取退休金的70後退休人員而言,他們的每個月賬戶都會有一筆活動資金按月發放。所以,如果在自己能夠保證自己開支的情況下,不超過每個月的補助資金,那麼也不必太過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
我們不得不提的一點就是,老人到了一定年紀,身體狀況也會不斷下降,所以各種疾病就會找來,醫院開銷也是老人們必須考慮的一個重大開支。那麼,考慮到自己生病的問題,以及自己日常開銷支出,到底現在的70後需要准備多少養老金保障呢?除了每個月的退休金之外,要保障其他人的生活質量,我們還要進行一筆細致的計算。
首先,退休金的金額一般都不太多,一般就是幾千甚至有些不到一千,盡管能夠保障基本生活必須,但是只要想要一些其他開支就會有一定壓力。好在,我們國家對於退休人員都有醫保,對於很多退休老人的開支大頭部分,醫保可以報銷。這就意味著,他們的生活不需要太多的擔憂。
根據物價上漲的速度,相關財務人員進行了基本的計算,除去日常開支之外,一般而言,70後只需要准備30-50萬的養老金就可以保障退休生活,當然,這一點也要看每個人對自己的生活質量要求上下浮動。
三、自行養老除了上面說的子女養老和退休金的補助之外,也會有很多退休老人考慮到為了減輕子女的壓力、或者自己希望更多的自由或者更充足的養老資金,他們就需要對自己的養老生活做好全面規劃,為了保證更好的退休生活質量,他們就需要做好攢錢工作。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很多老人都會爭取在退休前能夠攢夠自己的養老費用。這樣既能夠保證自己的生活,也能夠不拖累自己的孩子們,甚至也能在自己生病的時候或者想要住養老院能夠有更好的選擇權。
大家都在吐槽的一點就是現在的公立養老院,一般都會有很多並不合格的辦事人員,他們對待老人的態度的行為都非常讓人不解,包括公立養老院的環境一直是大家痛惡的一點。所以,很多的70後在看到不少的報道之後,就更傾向於選擇私人養老院。
但是,私人養老院無論是在基礎設施,還是在州喚人員配置,活動的策劃方面,都是要高出一般養老院很多的,可想而知,相對於價格便宜的公立養老院,私立養老院的價格也會高出很多。
現在很多人更加註重的是自己的生活質量,尤其是很多人在年紀輕輕時,就開始考慮自己的養老,如果不想給自己的子女增添負擔,又不想一直降低自己的老年生活質量,70後養老,就需要在以上40萬水平的基礎上,算上自己心儀的養老院的價格。
結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家對於老年生活的追求,馬上進入退休階段的70後大軍,提前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好准備是非常明智的。對於大家而言,一方面,可以依靠自己的子女養老,一方面也有自己的醫保和退休金保障,如果有更高的要求,可以根據自己的養老期許做好養老院選擇,在自己的打算哪做好資金准備工作。
總而言之,對於現在的70後而言,排除地區差異和其他不必要的開支,一般而言,大概需要50萬以內的存款就沒什麼問題了。你是70後嗎?你身處哪個城市呢?你覺得需要多少存款才能提前退休呢?
❻ 第一批70後已50歲,要有多少存款才能安心養老,你達標了嗎
7月11日,據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人民幣存款增加了18.82萬億元,同比多增4.77萬億元。其中,住缺派戶存款增加10.33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5.3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5061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9513億元。
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10.33萬億元,這是什麼概念?
這意味著,在上半年,平均每天約571億存款湧向銀行。此外,據數據顯示,我國有58.3%居民傾向於「更多儲蓄」。根據央行發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佔23.8%,比上季增加0.1個百分點。
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佔58.3%,比上季增加3.6個百分點;傾向於「更多投資」的居民佔17.9%,比上季減少3.7個百分點。也就是說,願意更多存錢的人大幅變多了,而願意更多投資的人變少了。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為何我國願意存錢的人變多了呢?
首先,存錢為養老。雖然我國養老制度逐漸完善,還仍不夠健全。而且對很多人來說,僅僅靠那點養老金,是不夠晚年生活的。其次,存錢為撫養子女。我國的家庭觀念較強,在子女的撫養上,不僅要負責其長大成人的生活開支和教育支出。
再者,存錢為預防生病。如今,看病難、看病貴仍然是一大問題。有醫療保險還稍微好一些,沒醫療保險的真就是難了。最後,存錢是國人的一種消費習慣。國人的消費習慣,更多的還是喜歡利用儲蓄進行消費。
如今,最大的00後已經22歲了。80後、90後正在慢慢占據社會舞台的主導地位,成為社會生產的主力軍。而70後是最艱辛的一代。他們最年輕的已經40歲了,最大年齡的已經50多歲了。
眼看著70後離退休只有10年的時間,對於這些人來說,是時候該考慮晚年的生活了,更應該存一點錢。如果現在兩手空空,沒有積蓄,那晚年的生活就悲慘了。那麼,70後究竟需要多少存款才能放心養老呢?
據機構測算,如果居住在二三線城市,那麼退休20年的老人,包括基本生活、醫療、娛雀困樂等,差不多要消費102萬元,如果再把每年3%的通脹計算上,那麼20年的消費能達到248萬元左右,所以,想要保證自己20年的養老生活,起碼需要200萬以上的存款。
對於富豪來說,200萬的存款可能是一筆小數目,但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200萬的存款還是比較有分量的。當然,這些只是對普通70後家庭存款的估計。如果70後受過高等教育,他們的工作待遇和福利會更好,存款大概在50萬左右,甚至更高。
那麼,第一批70後存多少萬才是有錢人呢?你達到目標了嗎?
首先,必須考慮你是否已經繳納了15年的社保,如果正常繳納社保,那麼在退休之後,每個月還可以領取到政府部門發放的養老金。與此同時,還可以享受醫保政策。在此情況之下,退休之前攢夠二三十萬元的存款,也就足以安度晚年了。
但是,如果你只是個體戶或者自由職業者,沒有繳納過社保,這樣的話你在年老之後失去了勞動力,自己的生活保障就成了一個大問題。這個時候只能多存一些錢,才能保證自己的晚年生活。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人均壽命為77歲。
如果按照60歲退休,也就是還剩17年的時間,相當於還要生活204個月,按每月生活費2000元計算,那麼退休前需要存40.8萬。考慮到這17年間可能還會遭遇通貨膨脹或大型醫療支出等問題,所以保險起見,最好能夠攢夠50萬的存款。
如此一來,沒有社保的70後退休人員,才能夠擁有一個無憂無慮的晚年生活。此外,我們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子女是否需要支持。第一批的70後已經50歲了,那麼子女年齡大致在20-30歲之間。
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有些伏歲賀可能在上大學,有些可能已經工作了,甚至有些面臨著結婚。前者需要父母支持,後者同樣需要父母支持。因為尚在上學沒有收入,自然需要父母支持,不過結婚為啥需要父母支持呢?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房子是結婚的必要條件之一。但目前房價普遍偏高,年輕人自食其力已經很不容易,更別說買房了。因此,大多數年輕人只能依靠父母出資來買房。相關數據顯示,在90後購房群體中,依靠父母出資買房的佔比達61.1%,比80後群體高5.4個百分點。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存款50萬是遠遠不夠的,至少要有100萬。因為在解決了孩子的問題之後,也可以為自己留下一部分存款。事實上,對於70後來說,成為有錢人很難,對於80後,同樣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80後大多為獨生子女,如果結婚之後,基本要面臨贍養四個老人的情況。如果出生在城市的孩子,可能還會比較幸運,因為父母的經濟能力都不算太差,這樣的話,至少在經濟上沒那麼吃力。而出生在農村的80後,在經濟上肯定是會有壓力的。
不僅如此,父母的社保,醫保這些都沒有跟上。一旦生病,更是雪上加霜。除此之外,80後的孩子學費也是家庭支出的一大佔比,還不提課外補習這些費用。至於90後,很多人都在思考自己的未來,渴望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生活的工作。
當然,90後同樣也要面臨婚姻問題。如今,天價彩禮和高房價,讓不少90後負債累累。而00後正處於青春活力期,尤其是大部分還沒有進入社會,基本靠家庭經濟支持。因此,客觀來看,70後的成長環境遠不如80後、90後。未來10年,70後的生活壓力可能還會驟增。
總而言之,對於絕大多數70後群體來說,要想擁有一個高品質的晚年生活,大約需要在退休前攢夠50萬元左右的存款。當然期間也會發生一些特殊情況,但總的來看,50萬元的積蓄也足以安度晚年了。
如果還有社保的話,那麼晚年生活就相當於是上了雙重保障!70後的存款標准,你達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