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92年以前的職工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為什麼還能領養老金
1992年之前職工,從來沒交納養老保險金,可為什麼她們還可以正常的領到養老金待遇呢?針對1992年職工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自己在1992年之前就已經退休,那樣這一部分老年人很有可能到現在才行已是90幾歲的高齡了,或者80多歲以上大齡,由於女士能夠50歲辦退休,因此最少該是80幾歲的高齡。
㈡ 我年紀輕輕,為什麼要扣這么多的養老保險
參加社會保險沒有劃算不劃算這一說。國家出這個政策讓靈活就業人員也能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就是為了讓這些沒有工作的人也能在老的時候有一份保障。如果你有經濟能力你就可以選擇多交一點,到退休後領的相對也多一點。 其實老是有人再問個人繳納社保到底劃算不劃算,你們再問這個問題的時候要換一個角度想一下。既然是保險就有一定的風險性,因為未來的情況會是怎麼樣你永遠不知道。為什麼這樣說,我們來打個比方。假如參保人是靈活就業人員,自己繳納社保,可是很不幸在未到退休年齡時死亡,那隻能退個人賬戶里的金額,交到社會統籌里的錢是不能退,醫保也不能退,可以說算是白交了。因為個人繳費劃到個人賬戶里的錢是很少很少的,絕大部分都交到社會統籌這一部分里;又或者說參保人到退休年齡了,辦了退休手續開始享受養老金了,可是沒多長時間不幸死亡,自己交了那麼多年的養老金和醫保金還沒怎麼享受人就不在了,國家也只是給個喪葬補助金,其他的也退不了,所以說保險是有風險性的。 但是我們在換一個角度想一下,比如醫療保險金,好多人說我交著有什麼用啊?我年紀輕輕的,又不得病,每個月交著醫保一百多都白交了,我不交。可是突然有一天自己生病住院了花了一大筆錢,這時候後悔了早知道醫保我就一直交下去了現在還能報銷一部分。下來再說養老保險,我身邊好多人都說養老保險有什麼用,自己交一點都不劃算,一個月交300多,還要一下最少要交15年,算下來最少要交個8W多,我拿這些錢干什麼不行?但是我都會告訴他們雖然個人交養老保險覺著非常不劃算,15年最低底線來說最少也要交了個8、9W,可是大家有沒有算過一筆賬?等退休後就按一個月領700元退休金,身體好一下活到80歲,按女性55歲退休老說,到80歲一共領了25年的退休金。一個月700元,25年是多少錢?還不算職工每年漲退休金你也會跟著漲。你現在每個月當存錢一樣投入的錢卻能讓你享受了這么多年的退休金還有什麼劃算不劃算的??? 你的第三個問題15年,只能說多交了到退休後多領,少交了到退休後領的就少。 第四個問題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有兩個標准,一個是卡里返錢,一個是不返錢。醫保卡返錢交的多,相對的不返錢每月交的就少。雖然現在來看醫保卡返錢很不劃算,但是如果你堅持交下去等醫療保險辦過退休手續後,你個人不用再繳費了,社保中心每個月還是會往你卡上返錢用於你平時在葯店刷個卡買個葯或者看個門診。 第五個問題續交。養老保險可以是累計年限允許有中斷,但是醫療保險是要求連續繳費,如果中斷補得話養老保險是按照歷年最低的繳費來補,醫療保險要是補就非常不劃算,按照你補繳時的繳費標准補,所以說醫療保險最好不要中斷。 真是郁悶啊,寫了那麼多,不知道樓主明白了么??不會覺得我這寫的都是廢話吧。利與弊我都給你舉例寫的很清楚了,下來怎麼想就要看你自己了。一句話!沒有劃算不劃算,只有看你自己怎麼想了! 2011年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我年紀輕輕,為什麼要扣這么多的養老保險
養老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由國家立法,強制實行,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 2、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或單位和個人雙方共同負擔,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 3、養老保險具有社會性,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因此,必須設置專門機構,實行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統一規劃和管理。 有利於保證勞動力的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有利於社會的安全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㈣ 為什麼同是年輕人,養老金有高有低
年輕人的工資比老人的養老金低並不奇怪。
比如,一些年輕人剛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尚在學習過程中,工資待遇不如退休老人也很正常,要知道,能拿六七千元養老金的老人,肯定在職時的工資就不低,所繳納的社保標准也較高,還有可能繳納過企業年金,所以,他們在退休時的養老金高一些就不難理解了。其實,有些老人養老金要比多數年輕人工資高,除了以上原因,還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職工的工資與老人的養老金完全是兩個體系,沒有什麼可比性。
老人所領取的養老金主要是社保部門發放的,是根據老人當年在工作崗位時繳納社保標準的高低和年限,來決定養老金的多少。
第二,拿鳳尾比雞頭。
通常一線城市的老人拿到6-7000元養老金的人相對多一些,如果你拿二三線城市的在崗職工的3-4000元工資與之相比,那當然就會低很多。所以,經濟發達地區的老人退休金肯定要比經濟相對落後地區在崗職工的薪水要高一些也是很正常的。第三,目前養老金高的群體畢竟是少數,這群人大部分是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
而在職收入比較低的群體有:餐廳服務員、保潔員、門衛、小型工廠工人和收入不穩定的靈活就業人員。其實大部分的小年輕只要自己工作稍微努力或者好好創業,自己的收入肯定能輕輕鬆鬆超過退休老人,甚至實現月入過萬或者幾萬。作為年輕人,正是奮斗的時候,這個時候不去和同齡人比而和退休老人進行比較,這確實太過於看低自己了。
與其和退休老人比較、與其怨天尤人,還不如自己好好努力奮斗,增加自己的收入,多繳社保。那麼在自己退休時養老金才會高一些。晚年生活才能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