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養老產業現狀的不足有什麼

養老產業現狀的不足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3-08-31 06:00:25

❶ 養老行業的劣勢是什麼

一、家庭養老模式

家庭養老是我國沿襲幾千年的傳統養老模式。在我國傳統家庭倫理及社會道德文化的支撐下,家庭養老模式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直到今天我國大多數老年人仍然沿用這種模式養老,尤其是在農村。這種模式具有獨特的倫理價值和社會功能。從社會的角度看家庭養老的社會成本最低,基本不需要社會什麼投入,養老成本主要由家庭成員承擔。而且其獨特的倫理功能就是能使老年人與家人盡享孝道和天倫之樂。

家庭養老不足之處在於,一般情況下,在家庭養老過程中,老年人難以得到專業細致的護理,醫療保健也無法及時滿足。另外,隨著我國產業化進程加快,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加快,人口老齡化加劇的背景下,家庭養老這一模式更是受到很大的沖擊。尤其是在城市,這種模式在養老過程中更是顯得力不從心。家庭養老面臨嚴重的挑戰,傳統家庭養老模式越來越難以保持與發揮其社會功能與作用,城市家庭養老出現逐漸削弱和社會化變化的趨勢。

二、居家養老模式

居家養老模式符合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可以有獨立的生活空間、有家的感覺,更能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

居家養老模式優點

1、居家養老服務是一種既不同於家庭保姆、也不同於一般意義上家政服務的獨特養老方式。

2、居家養老服務是專業性強的服務。從事護理的人員都經過專業培訓,特別是經過專業醫療護理知識和職業技能培訓。

3、居家養老服務是公益性或准公益性服務。家政服務是一種市場化服務,完全按市場規律運作。

❷ 國內養老院的現狀問題與不足

從老人養老對養老院的需求來看,目前我國的養老模式主要分為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3種。但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家庭結構小型化的發展,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已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機構養老或將成為未來養老體系中的重要支柱,而這就對養老院產生了巨大需求。
 
從老人入住養老院等養老機構的意願來看,在全球范圍內,通常有5%的老年人願意在養老機構養老,其中,歐美等發達國家機構養老的意願更高,已經超過了35%;而在國內,老年人願意入住養老機構的人數佔比遠高於全球水平,大約保持在10%左右。因此,如果按照10%的入住意願計算,國內對養老院有需求的老年人數量在2018年大約保持在0.17億人左右。對於發達國家老年人入住養老院需求水平,以及隨著中國老年人口數量的攀升,預計未來市場對養老院的需求將不斷擴大。
 
供給端:養老院供給不足,供給缺口不斷擴大
 
從供給的角度來看,由於我國的機構養老起步較晚,現仍處於初步階段,且養老機構正面臨著供不應求和的矛盾。
 
在養老服務機構數量方面,2011年至今,中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不斷增加,但是自2015年開始,增速明顯下滑。2017年,全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增加至15.5萬家,同比增長了10.7%,增速較2016年下滑了10個百分點。2018年,盡管民政部還未公布最新數據,但根據歷年數據前瞻推測2018年中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仍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速,機構數量保持在17萬家左右。
 
在養老機構的床位數方面,也基本與養老機構數量保持一致的變化趨勢。盡管床位總數不斷增加,但是從2014年開始床位增速不斷下降。2017年,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床位總數約為744.8萬個,同比僅增長2%,增速較上年同期下滑了6.5個百分點;截至2018年9月,國內登記在冊的養老服務機構床位數為732.6萬張,較2017年基本保持穩定。
 
而如果按照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中有10%的人願意入住養老院來計算,那麼在2018年中國養老服務機構床位缺口將擴大至914萬個左右,遠遠超過了現在市場上的已有供給數量;同時,最近3年,養老服務機構床位供給缺口增速還在進一步提高。

❸ 目前農村養老服務現狀及突出問題有哪些

一、農村養老現狀

農村老人的養老金來源一部分是家庭供給。家庭供給部分與家庭經濟收入、子女狀況等密切相關。中東部發達地區、發達鄉鎮農村老人家庭供給相對充足,西部及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老年人家庭經濟狀況不容樂觀。一部分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3)農村老人精神慰藉少。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到城市,不留在農村的老人身邊,並且回家探望也多是短暫的。所以農村老年人就在干農活和盼兒孫中度日,大部分農村老年人並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精神生活狀況不容樂觀。

(4)農村老年人預防意識差。一方面,農村老人疾病預防意識差。大部分農村老人都做過繁重的農業勞動,身體不舒服或者拖延不治或者在家自己吃葯醫治,這往往延誤病情,由小病轉變為重病,從而導致因病返貧。另一方面,農村老人安全預防意識相對較差。一些詐騙分子通過現場演示引誘、虛標價格等手段向農村老人兜假冒售偽劣產品。還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的心理,向其宣傳不良觀點,引誘農村老人信奉非法邪教等。

❹ 養老產業為何興旺不起來

中國的養老不是沒有需求 而是沒有「市場」,市場是指那些可以支付得起的需求。滿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是公共服務的責任,市場只有在公共服務的推動下才會興旺。

有人講養老是「朝陽產業」,或是「支柱產業」,似乎這個產業的「餅」很大。理由是中國人口在迅速老齡化,老年人數量在快速增加;一些調查數據也反映出老年人對養老服務需求巨大;再加上國家出台了很多支持養老產業發展的政策,甚至提供財政補貼和優惠政策支持,從而吸引了一大批投資者進入這一領域。然而,進入這一產業以後人們會發現,養老產業盈利很困難,能夠「吃飽」的企業也很少,人們似乎有進入「圍城」的感覺。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養老產業很難興旺發展,是人們一直思考的問題,也是本文想回答的問題。

一、政策背景

在解決養老問題上,中央一直強調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在制度建設上形成的是政府面向社會機構,社會機構面向服務對象(老年人)的模式。前者通過政策傾斜和財政補貼支持與養老有關的社會組織和企業的發展,後者依賴市場機制實現社會組織和企業對老年人提供服務。很明顯,在這一制度框架下老年人能否獲得充分而滿意的服務,是由市場來調節的。

從「十二五」期間開始,政府加大力度以公建民營、委託管理、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支持社會組織興辦或運營公益性養老機構;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和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以及採取直接補助或貼息的方式,支持民間資本投資建設專業化的養老服務設施。與此同時,養老機構的准入門檻也是一降再降。2013年民政部公布《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到了2014年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等90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後置審批,實行先照後證。這意味著民營養老機構可以「先上車後補票」;2018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政府對養老機構的管理理念將從「嚴進」轉變為「寬進」,目的是推動發展養老產業。

❺ 現今養老行業的痛點是什麼

1、細分市場不清晰。

僅僅認識到養老產業市場是一塊「大蛋糕」是不夠的,雖然我國有龐大的老齡人口規模基數,但從養老需要轉化為實際養老消費需求。

還需要分層分地區分階段的市場需求分析,包括養老觀念、支付意願、支付能力、第三支付方式的成熟等。老齡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配置錯位。

2、盈利模式不成熟。

無論是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還是機構養老,都蘊含巨大「商機」,目前通過PPP模式、醫養結合、地產、企業與險資結合模式等,基本針對的是機構養老形態,針對老齡化全生命周期、特別是失能老人的最後過程、體現高度生命關懷和崇尚社會價值的商業模式產業鏈尚未形成。

3、產業體系不完備。

健康養老主要分布在三個產業,一個是在護理產業,第二個是在醫療產業,第三個是在養老服務領域。養老、醫療、照料、福利與設施建設之間尚缺乏更加專業化、系統化的配置,產業體系包括支撐產業體系的政策、保險、資本、技術體系也在逐漸到位的過程中。

閱讀全文

與養老產業現狀的不足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被父母強迫去當兵如何適應新兵 瀏覽:1
長壽梅紅花一號什麼時候摘葉 瀏覽:930
兒子時不時長大不孝順 瀏覽:635
重陽節比較凶 瀏覽:107
孝敬與報恩 瀏覽:115
80歲生日壽筵主持詞 瀏覽:32
關於重陽節的通訊報道 瀏覽:863
警察不交養老金 瀏覽:680
重慶長壽輕工業園區在哪裡 瀏覽:946
男士體檢醫院哪個好 瀏覽:563
入黨父母的工作情況有哪些 瀏覽:890
哪些國家也叫對方父母爸媽 瀏覽:185
天長養老金什麼到位 瀏覽:889
重陽節小孩子感悟詞語 瀏覽:111
老人家腦出血之後吐血 瀏覽:73
父母是你什麼親人 瀏覽:551
養生館里喝什麼茶 瀏覽:850
公司沒有交養老保險怎麼維權 瀏覽:434
不想養老了該怎麼辦 瀏覽:688
老人家椎體後移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