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夫妻都是獨生子女,婆家和娘家的老人該怎麼贍養
這對於現在的獨生子女來說,確實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
01.各養各媽是獨生子女家庭贍養父母的一個最切合實際的方式。現在不像以前的生活那樣,一個家庭裡面有三四個孩子,有男有女,絕大多數贍養老人的義務落在男人的身上。所以以目前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的情況下,作為子女,必須要盡贍養義務,不論是婆家還是娘家都是如此。雖然對於子女來說,同時撫養兩家總共四個老人會是相當大的壓力,但是也只能如此。
但其實這是不太現實的。作為子女的自己,都已經與父母共同生活了幾十年,但還經常會和父母吵架,那又如何保證四個老人生活在一起不會出現矛盾?如果這個時候出現矛盾了,作為子女的兩個年輕人,又該怎麼解決呢?
2. 57歲農村婆婆的高情商,我需要兒媳婦養老,所以會做好這三件事,哪三件
武志紅談起婆媳關系的時候,曾經說起一個法官。這個法官認為中國90%的離婚案都跟老人有關。
這個數據並不是理性上的數據,而是感性上的數據,因為中國的婆媳矛盾,太嚴重了。它不是一家兩家的問題,而是大多數的中國家庭都會有婆媳矛盾。
今天我們不說那些大多數有婆媳矛盾的家庭,因為每家的情況都不一樣,婆媳矛盾的點更是千奇百怪。我們來借鑒一下,那些沒有婆媳矛盾的家庭。
何其幸運,我和身邊的兩位資深閨蜜,都是那種沒有婆媳矛盾的家庭。我研究過我們的婆婆,發現,她們竟然是有共同點的。
而被如此善待的兒媳婦呢?
如我一樣,從不排斥給婆婆養老這件事。因為,她幫過我,我也願意幫她。當她善待我的同時,我也會去善待她。這就是高情商婆婆在婆媳關系中的良性循環。
如果你心中有一個太陽,你就會溫暖身邊的很多人。因為她們被溫暖了,所以你挨著她,你也會感到溫暖。可如果你心中是一塊寒冰,你會凍壞你身邊的人,當你靠近她的時候,就只會感到冰冷。
所以,在婆媳關系中,誰也不要怕做那個先付出的人。因為,你的付出別人會看到。她看到了,就不會辜負。
有些兒媳婦,怎麼暖都暖不過來的。
你沒有試過怎麼知道。婆媳關系中,兒媳婦最先需要婆婆的幫助,而婆婆在老年才需要兒媳婦的幫助。誰最先需要,就先去幫助誰,因為你只有種下了豆子,它才會開花結果。
願我們不管是婆婆還是兒媳婦,都願意去種下這種善良的豆子,你種下了,她也種下了,你們的婆媳關系裡,才會一路鮮花,沒有荊棘。
3. 公婆要過來養老怎麼辦
孝敬父母是傳統美德,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應該妥善安排公婆食宿,並關心體貼公婆。
4. 婆婆要求我給她養老,該怎麼辦
1、交生活費天經地義
中華民族是具有傳統美德的大家庭,茄祥優良傳統代代相傳,你去外面吃飯要不要給錢,當然要。孩子小時候父母有養育的任務,一旦孩子長大成人並娶妻生子,老人的任務就算完成了,接下來養育孫子的任務是兒子兒媳的,老人帶孩子是給兒子兒媳幫忙,請個保姆花不花錢?當然花。這筆錢誰來出?不用問婆婆沒有出錢的理由。
現在婆婆既帶孩子又做飯,承擔了雙重的任務,兒子兒媳不付保姆費也就罷了,還問要不要交生活費,答案就兩個字:要交!
2、養老金要專款專用
現在有一個不正常的社會風氣,年輕人跟老人同住大多數不交生活費。因為現在剛剛步入老年行列的這代老人,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因為他們只有一個孩子,現在退休了身體還算硬朗,於是就心甘情願地承擔了帶孫子的任務。由於老人每月有固定的收入,所以年輕人就認為老人要錢也沒有什麼用顫手搏,他們把錢花在日常生活中是應該的。
其實,現在老人每月的固定收入有一個名字叫「養老金」。養老金,顧名思義是用來養老的。現在老人把養老金都用在了兒孫的日常開支中,真的年齡大了、身體出了問題,花錢從哪來?我個人認為「養老金」最好是專款專用。因為老人身體一旦出了問題花錢不是一個小數目,讓年輕人掏錢未免有些不現實。所以小輩跟老人同住該交生活費的還要交的,養老金留作老人備用比較好。
3、各家情況各不同
雖然前面說了,交生活費是應該的,但是真正最終交沒交掉,由各傢具體情況而決定。作為兒媳和婆婆具有雙重身份的我,就來分享一下我們家的真實情況吧。
我們結婚就與老人同住,現在我們當了公公婆婆,上有老下有小,眼下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我們年輕時上交給老人過生活費,我們當了公婆後沒有收過老人的生活費,也沒有要過兒子兒媳的生活費,因為我們家有我們家的特殊情況。
我們剛結婚的時候是兩代人一起住,公公、婆婆、兩個讀書的薯旦小叔子和我們兩個。那時候剛結婚我們工資不高,每個月我和老公的工資加起來只有60塊錢。每次領工資都是老公領,他領過工資一把手全交給婆婆,我們從來沒有留過一分零花錢,原因是公公婆婆收入不高,他們還有兩個讀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