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按摩養老穴 身體更健康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各個器官也隨之出現功能衰退,出現一系列的「老年病」,這其實可以通過按摩養老穴來得到緩解。
專家表示,養老穴是手太陽小腸經上的常用腧穴之一,具有充養陽氣、醒腦明目、舒筋活絡的作用,對於老花眼、失眠健忘、消化功能欠佳以及肩、背、肘、臂酸痛等因氣血不足引起的病症,都有不錯的改善作用。
養老穴位於前臂後區,腕背橫紋上1寸,在尺骨頭橈側凹陷中。刺激養老穴,可採用按揉的方式,用拇指的指端按揉養老穴,力度可稍重,以穴位局部酸脹微疼為度,左右兩側的穴位,各按揉3分鍾即可。另外,還可以採用艾灸的方式,用艾條溫和地灸養老穴10分鍾,以局部溫熱但無灼痛感為度。晚綜
養老穴
❷ 程凱養生說:養老穴,既養眼又養腰
既「養眼」又「養腰」的穴位叫做「養老穴」 ,很多朋友可能沒有聽過穴位的名字。
我先給你講一個小故事:
傳說在古代民間有一個小村落,小村落的村口有一棵大樹,非常的茂盛,每到夏天的傍晚的時候,村裡的老人們都會出來在樹下乘涼聊天,就這天有一個老人來得比較晚了,結果大家,看著他給他開玩笑說,你看你一個孤寡老人就一個人,又無兒無女,說誰養你呀,你說你年輕的時候不努力,不好好的結婚生孩子,結果到老了以後沒人養你。
結果老人又跟它們開玩笑,說不需要兒女,因為我有一個穴位,叫養老,它可以養我。
說為什麼呀。他說,穴位按了以後讓我的眼睛明亮了,我看什麼東西都清楚,不像你們似的,你們的老眼昏花,而且您看我按穴位還可以養養我的腰,我腰上有勁兒,我又能幹活,又能自己走很多事,我都自己做了,不像你們走路,還得拄個拐杖,別人攙扶。 所以你看我腰板不硬,雙目如炬,這就是我按揉「養老穴」的作用。
但是我想編故事的古代醫家其實也只是希望讓人能夠記住穴位有兩大非常重要看起來不相乾的作用,但是又非常的有用。
先說說"養老穴"的准確取法
"養老穴"的取法可以說像變魔術一樣。首先做第一個動作就是屈肘,掌心向下,當做動作的時候,肉眼可見位置,在手腕看往手臂的方向大概有一兩寸的距離,地方可以看到有一個骨性的隆起,這叫尺骨小頭。將你的食指點在骨性隆起的上面,魔術開始了,掌心向胸立起來,時候你會看到或者你會感覺到你的食指的下面,突然由原來的隆起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溝槽,溝槽之內就是"養老穴"。
換句話說,您平時這么點揉半天沒什麼用,只有掌心向胸立起來的姿勢的時候這樣去點揉它,會覺得很酸很脹,這就是"養老穴"的准確取法。在的經絡腧穴學的教學當中,叫做養老轉手髁中藏,就是骨頭縫裡面,來找養老穴。找到養老穴是不是也就理解了它在骨頭縫裡面去點揉的方法,找到了那種酸脹感呢?
當有了這樣的感覺之後,就得講一講, 為什麼"養老穴",它既可以"養眼"又可以"養腰"呢?
關鍵它是手太陽小腸經的穴位。手太陽小腸經,它循行的部位在上肢的外側靠近小指後緣這條線,當它行到肩胛部的時候,要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你可別小看這九個字。這九個字,可是像心電圖一樣,曲曲折折的一條線。那麼在這條線上其實就囊括了或者說讓手太陽小腸經聯絡了整個肩胛骨的內與外上與下。大家知道整個肩胛骨是一個懸吊骨,是一個被多塊肌肉上下左右牽扯而穩定而靈活的這么一塊骨骼,那麼也就說手太陽小腸經會對肩胛骨的內收外展、上提、下沉、前傾、後收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調控作用。
肩胛部除了斜行的肌肉群之外,還有一些縱行的肌肉群,非常長的夾行在脊柱兩側,那麼這些肌肉,足太陽膀胱經來管理,足太陽膀胱經主筋所生病,就指著人體的背腰骶部,這些縱行肌肉群讓你的腰部可以前後俯仰、左右旋轉的動作能得以實現,而這兩層的肌肉手太陽小腸經所管理的基本在外層、斜層、表層,足太陽膀胱經基本上是在縱行的里層深層。
所以兩層肌肉之間會相互產生影響,當你的表層肌肉出現問題的時候,比如說落枕往往也會影響到你縱行肌肉群。當你的腰背肌出現損傷的時候,往往也影響到你上肢肩胛部的活動范圍,所以在臨床當中就會出現這樣的一種病,叫做頸腰綜合症。就是既有頸部,肩部這樣的症狀,又有人體腰部,骶部,髖部這樣的症狀。
這兩大症狀上下都有的時候,養老穴就非常的好,所以說,養老穴養腰,養的是什麼呢?就是 養的你的頸肩部和你腰背部腰骶部這些肌肉群之間的協調性。
很多人因為長期的姿勢不當,或者是受力不均勻,造成一定的勞損,原來可能只是肌筋膜出現的一些炎症反應,肌肉的相互之間的力學關系發生了一點點變化,但是如果你不經常的去調節它或者不去及時地去鍛煉解決問題,時間長了,慢慢的它就有量變到質變,就真的影響到你的肌肉的功能,甚至會導致骨質的一些變化,導致骨骼結構的一些變化。
所以這些問題一定要早期去解決它,而養老是最簡單的,最方便的一個調節的方式。你想把手指放在養老穴,經常的去點揉,點揉的同時活動活動腰,頸。這樣的方法就可以讓你的頸肩腰背的肌群能夠協調性改變。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我覺得它不僅僅是對老年人說有養腰作用,其實對很多經常伏案工作,缺少運動鍛煉的中青年朋友們不失為一個非常簡便的自我調節養護方法。
那麼穴位為什麼又能夠"養眼"呢? 這和手太陽小腸經的循行關系又有什麼樣的關系呢?其實那是因為手太陽小腸經,走行的時候最後終末於眼睛的周圍,而且它聯系的部位是目內眥和目外眥,就是指的內眼角和外眼角,內外眼角都歸手太陽小腸經管理。
眼睛出現的問題,主要分兩類。一類是缺血性的疾病,一類是炎症反應,紅腫,熱痛類的疾病。
如果眼睛出現了視物功能的一些變化 ,比如說,看不清楚了,迎風流淚了,飛蚊症等等,當然還有很多的眼底病,這些問題其實都跟眼底的血液供應是直接相關的,肝開竅於目,所以這些的都要責之於肝,責之於肝血,不管是供血的通路受的影響,還是產生血的環節出現影響,還是儲藏血的倉庫出現了問題。總之,是要責之於血。
但是經常看到的一些輕症,眼睛周圍出現的紅腫疼痛,這些情況,比如說結膜炎,比如說麥粒腫,還有經常睡得比較晚,造成的眼睛干澀,乾眼症,還有近視,屈光不正等等這些問題,這些情況是屬於眼睛外周的問題,而不是眼底的問題。
眼睛就像一個照相機一樣,膠片的部分是屬於眼底,甚至到大腦、感光,這個程度上出現的問題主要責之於血;而如果是外面的這種調節焦距的、調節清晰度的,這些組織器官如出現問題,容易出現的就是一些肌肉疲勞,局部的紅腫疼痛,這個時候"養老穴"就發揮作用了。
因為手太陽小腸經是陽經, 陽經是主這種亢進的、熱證的表現 ,而經脈又終止在內外眼角的部位,所以往往眼角部位出現紅腫疼痛,以及過度眼睛勞累出現的眼睛干澀、干癢的情況就比較適合用養老去治療。
穴位各有其性,也有虛實寒熱表裡之分。 因此,在臨床當中使用這些穴位,即使是 養生 保健,也要搞明白什麼情況該用什麼穴位。養老不僅對老年人會有一定的幫助,更關鍵的是對的中青年朋友們應該說是非常有益。
❸ 養老穴穴位位置圖及作用
標準定位:養老穴在前臂背面尺側,當尺骨小頭近端橈側凹陷中。
養老穴位於前臂後區,腕背橫紋上1寸,尺骨頭橈側凹陷中。即掌心向下,用一手指按在尺骨頭的最高點上,然後手掌旋後,在手指滑入的骨縫中。
養老穴位於前臂伸側,腕後1寸,以掌向胸時,當尺骨莖突橈側緣上方之骨縫中。
另說養老穴在“陽谷後一寸五分”《循經考穴編》廣注;“去陽谷一寸二分,行向外”《針灸集成》。
取穴方法
養老穴位於人體的前臂背面尺側,當尺骨小頭近端橈側凹緣中。
養老穴在手腕外側踝尖上,乃暗穴也。取法拾手當前,轉腕,使小指向鼻,手之踝尖即行分裂,此穴乃開,即於踝尖分裂處下針。
養老穴的作用 養老穴意義:小腸經經氣在此化為純陽之氣。
氣血特徵:氣血物謹滲手質為純陽之氣。
運行規律:由本穴循皮部上行頭頸的天部。
功喊中能作用:充養陽氣、清頭明祥嫌目,舒筋活絡明日、通絡、舒筋明目舒筋,治老年陽氣不足諸病。
養老穴特異性:養老穴為手太陽小腸經之郄穴。
❹ 養生穴位有哪些常用養生穴位推薦
按摩穴位是一個不錯的 養生 保健方法,平時忙於工作也能在閑暇時間保健一下,緩解身上的不適。下面推薦五個常用的保健穴位:
一、 足三里
足三里是最常用的 養生 穴位,按摩足三里穴能夠緩解胃部不適。當出現胃脹、胃疼、消化不良時都可以通過按摩足三里緩解上述症狀。足三里也有著不錯的保健作用,不僅能夠疏通經絡,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清除體內濕氣。
二、 關元穴
關元穴是女性常用的保健穴位,位於人體肚臍下三寸。按摩關元穴可以強身健體,還能改善排尿問題,例如小便不暢等問題。還能夠緩解女性宮寒所導致的痛經等婦科疾病。關元穴也能幫助男性緩解腎虛問題。
三、 養老穴
養老穴是手太陽腸經上常用的穴位之一,位於前臂手腕處,長期按摩養老穴可以改善心臟供血能力,也能緩解肩部、背部、腰部等酸脹痛等問題。
四、 合谷穴
合谷穴位於手部虎口處,常常按摩合谷穴可以緩解女性婦科疾病問題,常常按摩合谷穴可以達到鎮靜止痛,通經活脈,清熱解表的作用。
五、 人迎穴
人迎穴位於頸部,喉結旁,長期按摩人迎穴對咽喉腫痛,氣喘,高血壓具有不錯的保養作用,常按人迎穴還有利於增加面部血液循環,能使臉部皮膚緊致,收縮雙下巴。
❺ 養老的准確位置圖視頻 養老學位的位置和作用
1養老屬於手太陽小腸經經脈,屈肘,手掌心向胸,尺骨小姑橈側緣上方凹陷中。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在尺骨小頭的最高點上,然後掌心轉向胸部,在手指滑入的骨縫中。
2.正坐位,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頭的橈側姿毀廳緣上,與尺骨小頭最高點平齊的骨縫中。
2
養,跡隱生養,養護的意思。老,與少,小相對,長者為尊。「養老穴」的意思是說此處穴位對老年人非常容易患的各種疾病很有益。因為小腸的功能是吸收水余伍谷所化之精氣供養全身,同時因為此處穴位可以治療目視不明,耳閉不聞,肩臂疼痛,手腳不能自如等老年病,是供應老人,調治老年人疾病的重要穴位,故而得名。
3
肌肉:在尺骨背面,尺骨小頭上方,尺側伸腕肌腱和伸小指固有肌腱之間。
血管:有前臂骨間背側動脈末支,腕靜脈網。
神經: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尺神經手背支的吻合支。
4
養老穴有明目清熱,通經活絡,調和氣血之功,按摩養老穴,對老年人身體器官退化,衰老等各種疾病具有療效;對目視不清,肩,背,肘,臂等部位的酸痛,以及呃逆,落枕,腰痛,腦血管疾病,急性腰扭傷,近視也有一定的療效;長期堅持按摩此穴位,能夠舒筋,通絡,明目,對身體具有很好的保健和調理作用。
❻ 養老穴的准確位置在哪
以手掌面向胸,當尺骨莖突橈側骨縫凹陷中。
養老穴,就是指奉養老人的意思。養老穴是調治老人疾病的重要穴位,對於由於年齡增長而導致的一系列老年病症,如耳聾、目視不明、肩臂疼痛等老年疾病,都有著非常好的療效,故名養老。取穴時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頭的橈側緣上,與尺骨小頭最高點平齊的骨縫中取穴。
1、按揉養老穴,治療目視不明
手太陽小腸經循行於目眶下及目內眥處,所以作為手太陽小腸經的郄穴,養老穴具有疏風、清肝、明目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老年性目視不明、近視眼等。
2、疏通小腸經,緩解急性痛症
中醫當中講郄穴一般用於治療本經的急性病症,而養老穴作為小腸經的郄穴,可以治療循行部位的急性痛症,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痹痛的功能,可以用於治療肩背肘臂痛、急性腰痛等。
3、指壓方法
按摩養老穴時,可端坐俯掌,手微握拳,用另一手的四指握住該手的小指側,用拇指的指腹來按揉穴位,按揉時力度要均勻、柔和,力度以局部有明顯的酸痛感為佳。一邊按揉,一邊配合舒緩的呼吸。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按揉2~3分鍾即可,左右手可交替進行按揉。
❼ 中醫養生的穴位最主要的是哪幾個部位應該如何按摩最好呢
我國醫學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代創立至今的穴位養生治療法,已經發現全身有幾百個穴位,每個穴位都會有不同的功效來減緩或者治療某些疾病。那麼作為常見的養生穴位,如何用最簡單的穴位來達到養生的效果呢,我們來看一下。
養生是一件長期堅持的過程,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循序漸進的進行,才會有明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