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養老金提高養老金的6大路徑,你知道幾個
提高養老金是每一個人的期盼,無論是
退休人員還是在職人員,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沒有人嫌棄錢多。
提高養老金是每一個在職員工和退休職工最大的心願,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今天和大家分享下提高養老金的六大途徑。
多繳多得、長繳長得、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中人過渡期,這是
養老保險制度的總原則也是最高原則。
途徑一:提高繳費檔次
養老保險實行60%至300%的浮動繳費檔次,盡可能選擇更高的繳費檔次來增加養老金收入。
機關事業單位一般都是肢散宴選擇100%檔次,企業高層領導一般選擇的檔次要高於100%,而一些靈活就業人員只會選擇60%檔次。
因此提高繳費檔次可以有效提高養老金。
途徑二:爭取年金制度
年金是養老保險制度的第二層次,機關事業單位又職業年金,企業單位又企業年金。
關於年金目前沒有法律要求強制繳納,但是機關事業單位由於本身工作原因,已經屬於強制繳納,相反企業單位執行年金的制度則非常少。
職業年金一般個人繳費4%,單位繳費8%,而且這合計12%的繳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待到退休後全部歸屬個人。
企業年金一般是個人繳費1%,單位繳納5%。與職業年金有了一半的掘燃差距,而且繳納的單位1%都不到。
因此盡量選擇有年金的單位可以增加養老金的收入。
途徑三:增加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越長,最後領取的養老金就相對越多,這也是提現長繳長得的重要表現。
比如55歲延遲到
60歲,多繳納5年後,不僅可以多5年工資,養老金個人賬戶也會多出不少,加上社平工資延遲5年,增加的養老金會多上不少。
因此增加繳費年限也是提高養老金的重要途徑。
途徑4:晉升職稱
有人會說,晉升職稱只對於養老金計算使用老辦法的人員才有效,對於新人是沒有效果的,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
養老保險改革前,職稱在退休的時候影響是非常大的,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養老保險改革後,職稱的作用不像之前有著一次性作用,但是它具有細水長流的作用。
盡早地晉升職稱,意味著個人工資的增加,個人工資的增加意味著自己繳納基數的增多,也就是個人賬戶的增加。
提醒:基層更容易提升個人職稱,不受指標限制。
因此盡可能地提高自己的職稱會增加養老金的領取歷銀。
途徑5:艱苦補貼
同等條件下,艱苦邊遠地區會有更高的津貼補助。
雖然在艱苦邊遠地區更加的辛苦,但是在生活補助與工資福利待遇方面會有更高的政策享受幅度。
比如一個在江蘇繳費基數是5000元,一個在雲南繳費基數也是5000,排除社平工資影響,雲南養老金領取與漲幅機制會高於江蘇。
因此同等條件下選擇艱苦邊遠地區會導致養老金領取率更高。
途徑6:跨區域轉移養老金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張某在江蘇繳費15年在雲南繳費15年,此時選擇轉移養老金到江蘇領取肯定會比在雲南領取要高一點。
社平工資的差距同樣影響著養老金的領取。
因此選擇經濟更好地省份領取養老金也會提高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