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作文關於養老院的演講稿
敬愛的爺爺、奶奶們:
你們好!
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裡,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了這里,我非常激動。下面我代表我們x(x)班做個簡短的發言。
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祖先們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和財富。尊老敬老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親和力的具體體現。
爺爺奶奶們,你們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祖國,獻給了人民,獻給了黨,你們為社會的建設做出了貢獻,正是有了你們的辛勤和汗水,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你們年紀大了,應該安享晚年了,所以,你們才在敬老院安家。在敬老院叔叔阿姨的細心呵護下,滿足了你們的需要。
我們作為年輕的一代,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幫助你們。我想這應該是每一位少先隊員都期盼等待著的一天吧!
『貳』 如何看待養老問題作文
「眾人」齊呼,中國未富先老!
由此,「中國式」的養老辦法也眾多起來——特別是中國的退休養老金制度尤為眾多:中國退休人員眾多,國家怎能養得了,不行,延遲退休!延遲退休不行,延長繳納養老金年限!如此循環,方可養老!真有辦法!
養老乃人之養老,非錢之養老——無錢怎麼養老?中國老年人好養!幾十年的中國老年人是怎麼過來的?
中國老齡化率高,來得快,是計劃生育的副作用。
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對中國的發展功不可沒,尤其是中國的經濟發展,一個火燒,給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吃是不一樣的,但是,生育是自然規律,違背生育規律,是會給社會帶來麻煩的:過多的老齡化,男女比例可能失調,人的競爭力減弱(富窩里的人競爭力怎樣呢?)等等。
所以養老還需要計劃生育負責!
過早老齡化,是相對青年人來說的,青年人的數量,即可解決老齡化的問題——將計劃生育在三至五年內(有待考察)放開二胎,迅速增加青年人的數量(2014年~2040年26周歲人口生力軍)來中和老齡化,同時中國人口總量也增加,然後再回歸正常的計劃生育——凡是都有一個調節!
其作用:一、增加青年人的數量,中和老年人的數量,有利於養老。二、增加中國人口的有生力量,穩定中國的經濟發展。三、調節人口結構,調節男女失衡。四、適時放開二胎是社會公平的象徵,不能有錢人多生,無錢者嘆息,更何況社會撫養費,對社會危害極大!再說普通老百姓也未必願生——養不起!五、生二胎也是減輕下一代養老的壓力,同時防止出現更多的「孤獨老人」。
……
養老比天大,比地厚,是人、家、國的最基本的常事。不養老,何談發展!
『叄』 養老院過節寫作文
望著她離去的背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先輩們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勞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這件事,我永久難忘。那是一個炎熱的暑假,我和外婆去「大潤發」納涼,我們一邊走,一邊逛,這兒看看,那兒瞧瞧。突然,我看到有一群人聚集在那裡,我也想去湊湊熱鬧,便對外婆說:「外婆,我去看看,一會兒就回來!」還沒等外婆答話,我一陣風似的奔了過去。「那裡是不是有免費的試吃?是不是在送獎品?」我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鑽進了人堆中。「你長不長眼呀!我剛買的衣服都被你弄臟了,我要你賠!!拿錢來!!!」一位阿姨氣勢洶洶地指著一位半躺在地上的老奶奶 ,老奶奶上了年紀,臉上有著梳子般的皺紋,還帶著一副墨鏡,手裡拿著一根竹竿,剛買來的一大堆生活用品散落了一地,她的小孫子嚇得在一旁哇哇大哭,她難道……「實在對不起呀,小姐。我是個盲人,我是不小心撞到你的,請原諒我吧.」老人嗚咽著。「不行,你就得賠!」那阿姨有些得理不讓人,,周圍的人實在看不下去了,最後在眾人的指責聲中,阿姨灰溜溜的走了。人們也都離開了。我上前扶著老奶奶,她顫巍巍的站了起來,雙手四處摸索著,我連忙把手杖遞給她,又幫她拾起了散落在地上的物品,放進了購物籃。「老奶奶,您家住在哪?我送你回家吧。」「哦,不用了,謝謝你小朋友,你今天這么幫助我,我已經很感謝了,怎麼還好意思讓你送我回家呢?我雖然是一位盲人,經常受到別人的嘲笑與欺侮,但是我相信,這世界上和你一樣的好人還很多,有了你們的幫助,我感到很開心,我們都是平等的,我們殘疾人也和你們享受著同等的待遇,所以這沒什麼。從我殘疾的那一天起,這個信念支撐著我,使我充滿了生活的希望,謝謝你!」還沒等我答話,老奶奶轉身抱起她的小孫子,徑自離開了……
「沈勇傑小朋友注意,沈勇傑小朋友請注意,你的外婆在總服務台等你,請你盡快下來。」哦,原來外婆找不到我,焦急萬分,她「病急亂投醫」找到了廣播室,播了這則「尋人啟事」。
老人,是沙漠中的一潭泉水;老人,是火柴的一絲火星,老人,是世界上最應該受到保護、尊敬的人,不要讓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絲遺憾,。夕陽下,我和外婆走上了回家的路。「外婆,回家我給你捶背好嗎?」 「好呀,我的小寶真懂事!」
過年了,過年了!早就盼望著過年。新年老人帶著歡樂來到我們的身邊,我們的臉樂開了花。
過年了,大家都拿出早已准備好的煙花,沖到門外,高高興興地點燃了引線。啊,多麼的美啊!天上頓時開出了一朵光彩奪目的鮮花,天空被染的格外耀眼。大街小巷早已經成了兒童的世界。
過年了,我早早就到了爺爺奶奶家,並送上一句吉祥的話:「祝您,春節快樂!」祝福頓時溫暖了你我他。晚上我同樣也給老師發簡訊,上面寫著: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您的學生:陸瑤。而且於老師回簡訊寫到:謝謝你,祝你新年快樂,學習進步!當我看完心裡甜滋滋的。
過年了,我的錢包里又多了一千元,真想痛快的花上一百元,可是我又想起奶奶說的話:」爸爸掙錢不容易,錢一定要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我便忍住了。
過年了啦,我又長一歲了,增長了身高,增加了體重,有增加了許多知識,也該更懂事了。
啊,新年老人,謝謝你帶來的這一份歡樂。在這一年裡,我一定會取得讓你欣喜的成績。相信我吧!為我加油吧!
且聚,且散
這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北風侵襲著蕭索的街道,殘雪堆積了一地的凄清,天色將欲垂暮,店鋪家家緊閉。若非民居外亮紅的一幅春聯與窗口透出的幾暈燭光,誰能想像這是中國最大的節日——除夕夜的情景?那,如果是這樣呢:夜的大街光明如晝,精心裝飾過的櫥窗連成一片童話般的奇景,笑容滿面的聖誕老人手捧一把紅通通的糖果,遠處飄來《平安夜》安詳的歌聲。當然,那些華麗的別墅此刻是安靜的,誰願在這狂歡的季節守在空盪的家裡?
選擇一個節日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中國人,一直過得太累了。
人類一向是戀家的動物,中國人尤其是。異地經商、他鄉求學或是成了「宦遊人」,都是中國人被迫離家的理由。是由於山水阻攔、各地文化差異還是其他的一些什麼,歸鄉成了離家人最大的一塊心病。於是節日給他們送去了慰藉:春節要回家吃團圓飯,清明是回鄉祭墳掃墓,中秋月圓時節又該全家團聚,共賞明月。若是到了這些時候還不得歸去,人們或對月,或憑欄,總不免灑幾滴思親淚。這些節日於是染上了一層濃郁的悲 *** 彩。
那些身在家鄉、得以團聚的人們呢?在大家庭中,當家的中年人老早就要開始准備大宴席、請戲班子,置辦各種食品,盡力討好上一輩,自己過節反是操勞;小孩子走親訪友前要被無數次告誡不許犯這樣那樣的禁忌,收獲了新衣、零食的同時也收獲了懼怕、擔心或許還有大人的一頓數落。
節過完了,當然有無盡的欣喜,但不論是否團聚,人們都是滿心的疲憊。說到底,還是一個「聚」字在中國人的心中纏繞了幾千年,纏得人總是生生地疼。
「聚」當然是美好的,深含了一份骨肉親情和鄉土情結。漂泊在外、背井離鄉到底令人心酸。引申開來,「聚」或許還包括了孝敬老人、多子孫是福和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內容。但久而久之,過分追求團聚就演變成了一種負擔甚至枷鎖,使中國的節日永遠籠罩著一層淡淡的傷感,人們的心沉甸甸的,彷彿莫名。大年夜空盪的街景,也便是「聚」字的產物。
有趣的是,西方的過節方式恰恰是一個「散」字,男女老少都離家外出,分散到城市的各個角落,營造了眾人盡情狂歡的奇景。疲憊了數千年的中國人一眼瞥見,才終於脫開了「聚」字加於身心的枷鎖。原來我們可以不分彼此、忘記形式,不再為別人而活,可以這樣恣意,這樣釋放,在「散」的灑脫中尋找本真的快樂。
上星期老師帶著我們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們准備了牛奶.餅乾等一些吃的和幾個節目。吃過午飯我們便出發了,一路上我興奮極了。
來到敬老院只見一排高大的圍牆里有一片綠色的大草坪,草坪旁邊是一棵棵小樹,一群小鳥在樹枝上嘰嘰喳喳的叫著,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知道我們要來早就在大草坪那兒等候了,我們先把吃的分別送給了爺爺奶奶們,然後就開始了表演。有唱歌,跳舞,演奏,朗讀。。,只聽見爺爺奶奶們的掌聲此起彼伏。
表演結束了,我們短暫的慰問之行也接近尾聲。爺爺奶奶們像我們揮手道別,看著老人們一張張布滿皺紋的臉笑得像一朵朵盛開的菊花,我十分欣慰。在此時,快樂是雙向軌道,我們交換著彼此的快樂,其實讓別人快樂的同時,我自己也獲得了快樂。這次慰問之行讓我受益匪淺。此刻我的腦海出現一個念頭:努力學習,將來用我們的知識和力量讓更多的孤.寡老人得到幫助和關愛。
今天早晨,我去了敬老院,為老人服務。
那是一個陽光十分燦爛、活力充沛的早晨。一路上,我既開心
又緊張,開心的是,我能幫助老人了,緊張的是,我是第一次到敬
老院為老人服務,不知道干點什麼是才好。所以,我問媽媽:「媽
媽,我去敬老院幹些什麼事呢?」「可以干好多事情呢」媽媽回答
說「比如,個老人捶背、陪老人聊天、跟老人講故事。」
「哇!我可以干真么多事情呀!」我說。車開了半個小時,我們
就到了敬老院大門前。
一下車,我就看見許多布滿皺紋的臉。有的在綠樹成蔭的地方
乘涼;有的在繁花似錦的地方聊天;還有的在五顏六色的房子里看
電視。我們分配了一下每個人的「作戰任務」,然後,我們就開始
「作戰」了。我負責陪老人聊天。剛開始聊的時候,我有點緊張,
後來,我慢慢的適應了,就放開了聊。從和老人的談話中,我知道
了,大部分老人都是兒女送來的,並且,我從他們的眼神中看見了
孤獨的心。等我們要走的時候,老人的眼睛中翻湧著淚花,不捨得
我們走。
我們雖然幫不過來世界怎麼多老人,但是,我們可以關心我們
的長輩,不讓他們孤獨。
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春節正悄悄地向我們走來,大街小巷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息,各個商場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子們手裡都是大包小包的,臉上洋溢著節日快樂的笑容。
過新年我最高興做的事就是貼「春聯」呢!「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媽媽特別吩咐我,讓我去找幾對春聯,貼在我家門上。於是,我找到了兩對春聯,我大聲讀道:「喜居寶地千門旺福照家門萬事興」還有一幅上面寫著:「春風春光春意正人喜人樂人自高」媽媽說春聯都是吉祥話,是人們祈求在新得一年裡能過上快樂幸福的日子。我們全家一起裝飾屋子,在客廳里,我掛了一個紅艷艷的小燈籠,爸爸又在別的屋子裡掛了些五光十色的小彩燈,一閃一閃,一亮一亮,有的是小禮物形的,有的是花骨朵形的,還有的帶著細細的尖兒。它們有的紅艷艷,紅得像冬天的糖葫蘆一樣,有的黃澄澄,黃得像秋天的樹葉一樣,有的綠油油,綠得像夏天的小草一樣,有的粉嘟嘟,粉得像春天的丁香花一樣,屋裡很美,我的准備工作終於結束了。
我們一家人吃完晚飯,便准時地圍在電視機前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們津津有味地看著。晚會的節目豐富多彩:相聲、小品讓我們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讓我們跟著載歌載舞;魔術、雜技讓我們嘖嘖稱贊。晚會進入了 *** ,「當當當……」十二點鍾聲敲響了,瞧,外面成了煙花的世界。窗外簡直是火樹銀花,格外絢麗。看那千姿百態的煙花多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滿天繁星」,有的像「龍飛鳳舞」……多麼像一個「空中花園」!這些煙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點綴得五光十色。我和弟弟也迫不及待拿著煙花跑到屋外,我們先拉了一鞭,在鞭炮聲中,我心想:「新的一年來臨了。我暗暗地許下心願,希望在新的一年裡我的學習成績能更進一層樓。
大年初一,我們就開始走東家串西家地拜年。拜年也可以為我們攢點壓歲錢。先是向爺爺奶奶拜年,祝爺爺奶奶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然後,爺爺奶奶就會說真乖,就開始拿壓歲錢。
過節,多麼溫馨的字眼;過節,多麼欣喜的名字;過節,多麼美滿的文字。
一大早就聽見鞭炮聲回盪在這繁華的城市裡,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臉上都掛著笑臉,媽媽也一大早就忙著給在遠方的親戚打電話祝賀……一切的一切無不喜氣洋洋。
白天是最忙碌的時候了,大人在廚房裡弄這弄那,還得一旁照顧來訪的客人,忙得不亦樂乎。
我尤其喜歡春節的夜晚。
當夜幕降臨,周圍的雲被夕陽的光輝侵染,那一點點橙,一點點紅就足以把一片雲裝扮美麗。天空完全被黑暗籠罩,這時就會有美麗的煙花在黑幕上盛開,各式各樣的形狀,有心形的、有圓形的、有不規則的……讓你眼花繚亂。咻——咻!又一朵煙花飛上天空,然後盛開、消失……
一切多麼美好啊,可美好的東西往往不會久留,它只停留在那一瞬間,然後在別人的驚嘆中死去,像曇花一樣,迅速開放然後在驚嘆與贊美聲中凋謝;像流星一樣,瞬間迸發出美麗的火花轉眼間又消失不見;像閃電一樣,在黑幕上擦出刺眼的光芒剎那卻又不知所蹤;
過節當然少不了吃團圓飯了,當一家人在一起,食物擠滿了整張飯桌,大人小孩都喜洋洋的,那場景是多麼美好啊,這時我又明白,即使美好的東西總不會停留很久,我們也要學會珍惜,懂得如何去保護美好的東西。
過節,讓我學會珍惜。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在這月光如華的夜晚,你傲岸的身影彷彿就在華美的月光深處,曼妙著空濛的清輝,揮灑著生命中的傲慢與爽氣,漫舞於輝光照徹兩岸的寰宇。
這樣的月夜,漫步在霜色的月華漫溢著的空濛里,飄溢著清爽之氣的夜色,被滿月的華美眷顧撫慰的人兒,心海盪漾著幸福的漣漪;思念的微瀾,瀲灧的波光,粼粼地閃爍著多少生命的靈犀和相思的愁緒?這樣的夜晚有多少人在預演著生命的幸福、快樂、健康、美麗、自由?這樣的月夜,有多少人在思念著歸途的人兒,又有多少人在月華的清輝里——想古今有關明月的吟唱,想一幕幕悲歡離合的人間悲喜劇,想市井繁華中,真假美、善惡丑所演義的一個個讓人動容的故事。
這樣的月夜,是容易浮想聯翩漫漶於浪漫之海的月夜,是容易思接千載與古人對話的月夜,是容易相思於骨肉親情的月夜。王維的「遍插茱萸少一人」,蘇東坡「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演義著多少人的遐思,無奈,以及無限美好的寄託;「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在迷離的月光下漫步的浪漫與溫馨、甜美與遐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迷幻於故鄉的月夜,圍坐在老祖母的身邊,聆聽著吳剛、嫦娥、玉兔,天上人間的感人故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樣的月夜,滿月的清輝如銀光閃爍,照耀得天地間格外空濛。
在這都市的繁華里,鱗次櫛比的樓群,禁錮了萬家燈火的光暈,一扇扇窗口裡的倩影,只是在這滿月的清輝中,曼妙著多姿的麗影。「今昔月又圓」我忍不住一腔漫溢著的思念,徜徉於浩渺的月光下,享受月光的華美、清純與浪漫,這樣的夜晚似有一種凄美被浪漫的情懷激盪著;激越著心靈底部的相思與渴望,遙寄於海的對岸,對岸的情思、對岸的鄉音、對岸的骨肉、對岸的遊子;在這仲秋的月夜遙對明月,明月照我影,天涯共此時。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浩渺曠野樹影婆娑,清水映月人影斜照,天上人間相映襯,「天上的月亮在水裡,水裡的月亮在天上」;天地人間相得益彰,構成一幅絕妙的月色風景畫。
在這樣迷濛的月色中漫步,馳騁想像的翅膀,想愛情的浪漫纏綿,想人生的歡樂辛酸,想市井圖上的你爭我奪,想海峽兩岸明月共此圓。
岳飛的「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崔趁月明歸」。一位精忠報國,不思個人安危,戎馬倥傯的騎士雄姿飛過我凝思的眼簾。
這世間有多少是非恩怨、成功歡樂、煙雲一樣飄過我們熱烈追求和努力奮斗著的人生驛站。我們為之而幸福和痛苦的背後,那一聲聲發自內心的感慨,是我們感悟人生的一個個驚嘆號!
我忽然讀懂了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感嘆。在這華美的月光下,使我對人生對仲秋的明月似乎有了更深刻的解讀。在這仲秋的月夜,在這似水的月光中,如霜的月色迷濛里,享受著文豪詩聖們仲秋吟月的佳句妙章,也領略著「千里共嬋娟」的凄美和浪漫,妙趣和哲思。
這樣的仲秋之夜,有華月陪伴,有佳句吟唱,這大自然的恩賜與眷顧。使我們在人生殘酷的現實面前,對生活有了更高遠意義上的企盼與嚮往。
明月照我影,今夜最思親;華光照寰宇,望月思歸人。
今夜又是月圓,在滿月雍容的華光里,不知對岸的你可錯過大自然造化的恩賜?!
中秋節作文: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是個美好、祥和的夜晚。
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品嘗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每逢佳節備思親」,誰都希望在中秋佳節能夠得以全家團聚,這是人之常情,但又總不能家家如願。
我爸爸是位電視新聞工作者,因為忙於工作,就有好幾個中秋節都不能和我們一起度過。想到這里,我不禁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晚上,我和媽媽回奶奶家過節。
吃完團圓飯,我就和弟弟一起上天台賞月。 月亮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
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裡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弟弟看著這一輪高空中的明月,側過臉俏皮地。
『肆』 去敬老院寫作文
走訪敬老院 今天上午,組長打給我電話,告訴我中午12點半,大家要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帶好水果。
我們集合在家得利門口,組織分配好工作,我們就出發了。過了半個小時,我們到了敬老院。
行長的媽媽囑咐我們:「進去一定要輕聲,不要大聲喧嘩!這個時候老人們都在休息,盡量不要打攪他們,知道嗎?」我們點點頭。我輕輕地走進一間房,里邊兩個老人都醒了。
我手上拿著水果,走到一位老奶奶面前:「祝老奶奶新年新氣象,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笑口常開!」老奶奶很高興:「謝謝!」送完後,我的心裡美滋滋的,不知有多高興呢!送完一個後,我又輕輕地走進另一個房間。房間里的一位老人看到我們來,激動得站了起來。
我們把水果送到她手上時,她緊緊地我祝我們其中一個同學的手:「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祖國!」同學點點頭。時間不知不覺得過去了,我們走了一間又一間,手上的水果都送完了,我的心有喜有悲。
為老人的高興而高興,為老人到敬老院而悲痛!可大都是高興,因為老人得到了溫暖!以後,我一定要孝敬身邊的老人,使他們過的高興。
敬老院之行211 朱思琪我們現在的學生生活,在我們看來,給予的評價就是枯燥乏味。
但久在前部久,我遇到一件令我感受頗深的事情,並且也讓我改變了對學習生活的看法。那個星期六,我們班舉行了去敬老院的活動。
一進敬老院,老人們的樂觀精神就感染了我。老人們齊心協力洗衣服、晾被子。
也有的正在聊天,還有幾個人圍在一起打打牌。雖然這些都是生活小事,但卻給了他們許多的歡樂。
更令我驚訝的是,老人們對學習也有一股由衷的熱情。敬老院了有電視室,許多老人都在那兒收看一檔教授老年人學知識的節目。
我那時心裡想:學習,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為什麼它讓我恨,卻又讓那麼多人愛呢?接下來,我們又遇見了一個56歲的老爺爺。老爺爺雖年紀不是很大,可頭發卻早已花白,他的兩隻眼睛都是瞎的,行走需要別人的攙扶。
我們一來,他就要求給我們出繼道數學題。老爺爺自稱自己只念叨五年級,但他的數學題卻難倒了我們前去的一行人。
原來,這是老爺爺用生活經驗自己提煉出來的精華。對呀,我心頭一亮,這才是學習的真諦。
我要像他們那樣生活。以前我總是把學習作為一種壓力,作為一種必須完成的作業。
但從那天開始,我解放了。知識就從生活中來,其中每當學到一個知識,就像返現生活的一個小秘密,讓我們多了解一點,這是值得高興的,不是嗎?爺爺奶奶的樂觀也讓我學會了無論生活、學習有多大困難,都要笑容以對,不對一切失去希望。
生活的道路總是有艱難險阻,把生活當成一個足以讓你重視的把握人生的游戲,去挑戰,去總結失敗經驗,去經歷風雨。敬老院之行。
讓我能夠像老人那樣生活,讓我用有了老人面對生活的精神。也讓我像他們那樣生活。
那是一個秋天的早晨,晴空萬里,偶而有幾絲白雲從碧藍碧藍的天空飄過。
我和同學相約到石峰區敬老院去,在爸媽的帶領下,我們一行十四人分為二隊,一隊騎車,一隊坐車出發了。 當你聞到一股濃濃的桂花香時,一個大院子會豁然出現在你的眼前,大院子和食堂中夾著一個小庭和一條走道,我們在劉雲松爸爸的帶領下擰著水果進了娛樂廳。
敬老院的人十分歡迎我們的到來,一位老爺爺慌忙跑來拿了個桌子,讓我們放水果。再娛樂的人早已把該收的東西收了進去,該拿的東西拿了出來,靜靜的坐在那兒,笑吟吟地望著我們,好象期盼著什麼,我們覺得這個敬老院突然一下子安靜了許多,我們不約而同的捧著幾樣水果一窩蜂似的送給了各個老人。
爸媽們提議演各節目給老人們看,可老人們比我們還性急,在我們商量之時,一位老奶奶早已開唱了。嘿,手舞足蹈的,真有趣。
我們不甘示弱,也唱了一首《清晨》「早春的清晨看東方發白天為曉。
他們來了兩首,我們也再來了一首〈少先隊隊歌〉。
我們的笑聲和老人們的笑聲在敬老院回盪。
走訪敬老院 今天上午,組長打給我電話,告訴我中午12點半,大家要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帶好水果。
我們集合在家得利門口,組織分配好工作,我們就出發了。過了半個小時,我們到了敬老院。
行長的媽媽囑咐我們:「進去一定要輕聲,不要大聲喧嘩!這個時候老人們都在休息,盡量不要打攪他們,知道嗎?」我們點點頭。 我輕輕地走進一間房,里邊兩個老人都醒了。
我手上拿著水果,走到一位老奶奶面前:「祝老奶奶新年新氣象,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笑口常開!」老奶奶很高興:「謝謝!」送完後,我的心裡美滋滋的,不知有多高興呢! 送完一個後,我又輕輕地走進另一個房間。房間里的一位老人看到我們來,激動得站了起來。
我們把水果送到她手上時,她緊緊地我祝我們其中一個同學的手:「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祖國!」同學點點頭。 時間不知不覺得過去了,我們走了一間又一間,手上的水果都送完了,我的心有喜有悲。
為老人的高興而高興,為老人到敬老院而悲痛!可大都是高興,因為老人得到了溫暖! 以後,我一定要孝敬身邊的老人,使他們過的高興。
助人為樂是我國傳統的美德。
這個寒假學校開展了「助人為樂」等活動,做點什麼好呢?聽說敬老院的老人都非常寂寞,有的老人腿腳不利索,都有好幾年沒有出去了。我想應該去看望看望她們,還要叫我的好朋友為她們彈幾首曲子。
我們還要多跟她們聊聊天,給她們帶去快樂。上午,我和我的朋友來到社區居委會與負責這方面工作的阿姨談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居委會的阿姨很支持我們,不一會就給聯系好了,真是讓我喜出望外!慰問安排在下午。
轉眼就到了下午,聽說敬老院的奶奶們好長時間沒有照相了,很想照幾張照片,我便帶上了照照機。在居委會阿姨的陪伴下,我來到了敬老院。
雖說早過了午睡時間,已近下午4點了,但敬老院仍然是靜悄悄的。我們先來到一間住著四位老奶奶的房間,這里住著年齡最大的幾位,都已年過7旬,最大的年齡高達86歲。
她們都是因兒女工作太忙,顧不上這些老人,才把她們送到這來的。 當我們走進房間的時候看到她們各自坐在自己的床上發呆,聽說我們特意來為他們表演節目,一下子都來了精神,圍了過來。
聽說還要給她們照像,老人們更是高興,忙著穿上自己最喜歡的衣服,還把她們的小屋整理了一番……「各位奶奶下午好,我們今天特意來為大家表演,願我們的合奏給大家帶來快樂。祝在座的奶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我的話剛說完就贏得了她們一陣熱烈掌聲。
接著我們和奏了一曲,這首動聽的曲子,引起她們對過去的美好回憶。 看著她們開心的樣子,我覺得她們一下都年輕了! 這屋裡的琴聲和歡聲笑語,吸引著住在隔壁房間的奶奶們,她們趴在窗前向里觀望,也時不時地 插上幾句話。
演出後我們又為她們拍了照片,笑得合不攏嘴的奶奶們拉著我們的手要和我們合影,我們把兩個凳子摞在一起組成了一個臨時三角架,然後按下了快門。 臨別的時候老奶奶們邁著蹣跚的腳步把我送出好遠好遠,她們戀戀不舍地說:「孩子常來呀,我們會想你們的!」。
敬老院一游 文 / 夢歌霧影 (粉絲群)助人為樂是我國傳統的美德。
這個寒假學校開展了「助人為樂」等活動,做點什麼好呢?聽說敬老院的老人都非常寂寞,有的老人腿腳不利索,都有好幾年沒有出去了。我想應該去看望看望她們,還要叫我的好朋友為她們彈幾首曲子。
我們還要多跟她們聊聊天,給她們帶去快樂。上午,我和我的朋友來到社區居委會與負責這方面工作的阿姨談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居委會的阿姨很支持我們,不一會就給聯系好了,真是讓我喜出望外!慰問安排在下午。
轉眼就到了下午,聽說敬老院的奶奶們好長時間沒有照相了,很想照幾張照片,我便帶上了照照機。在居委會阿姨的陪伴下,我來到了敬老院。
雖說早過了午睡時間,已近下午4點了,但敬老院仍然是靜悄悄的。我們先來到一間住著四位老奶奶的房間,這里住著年齡最大的幾位,都已年過7旬,最大的年齡高達86歲。
她們都是因兒女工作太忙,顧不上這些老人,才把她們送到這來的。 當我們走進房間的時候看到她們各自坐在自己的床上發呆,聽說我們特意來為他們表演節目,一下子都來了精神,圍了過來。
聽說還要給她們照像,老人們更是高興,忙著穿上自己最喜歡的衣服,還把她們的小屋整理了一番……「各位奶奶下午好,我們今天特意來為大家表演,願我們的合奏給大家帶來快樂。祝在座的奶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我的話剛說完就贏得了她們一陣熱烈掌聲。
接著我們和奏了一曲,這首動聽的曲子,引起她們對過去的美好回憶。 看著她們開心的樣子,我覺得她們一下都年輕了! 這屋裡的琴聲和歡聲笑語,吸引著住在隔壁房間的奶奶們,她們趴在窗前向里觀望,也時不時地 插上幾句話。
演出後我們又為她們拍了照片,笑得合不攏嘴的奶奶們拉著我們的手要和我們合影,我們把兩個凳子摞在一起組成了一個臨時三角架,然後按下了快門。 臨別的時候老奶奶們邁著蹣跚的腳步把我送出好遠好遠,她們戀戀不舍地說:「孩子常來呀,我們會想你們的!」這個可以么。
星期六上午,在徐老師和呂婉琪媽媽的帶領下,我們一行18人徒步來到了松濤敬老院看望老人。
我們首先來到了第一個院子里。許多老人都坐在椅子上,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在聊天。
看到我們來後,他們疑惑地看著我們。隊伍解散後,大家蜂擁而上,爭著把自己帶來的食品送給老人們吃。
有些老人高興地接受了我們的食物,我們看見老人開心地笑著,我們心裡別提有多高興啦。有些老人則擺擺手拒絕了,經過我們一遍遍地解釋,大多數的老人都接受了。
有些老人想接受我們的食物,可是他們因為有病不能吃。我們都為這些老人感到惋惜。
我們雖然少吃了自己愛吃的食品,但是我們看到老人們的笑容,幸福感就油然而生。接著,我們去了另一個院子。
這里的老人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在打麻將,還有的在看電視。大家都把手中的食品獻給老人們,他們看到我們這么熱情,愉快地接受了我們的食品。
笑容再次洋溢在我們臉上。我們又回到了第一個院子里。
老師讓我們打掃這個院子的衛生,話音剛落,我們就開始分工行動了。有的掃地,有的潑水,我們王宇琦一起潑水。
我把盆子接滿了水後,端著盆子站在灰塵比較多的地方,王宇琦來潑水。後來,我們就把盆子放在地上,我們倆一起用手往外潑水,盡量使潑水的范圍大一些。
等到盆子里的水不多時,我就會端起盆子,直接潑到路上。我們倆的褲子和鞋子都濕了,可是我們的心裡卻非常高興。
接著,一些同學去給老人捶捶背、聊聊天。徐儒軒和卞婉珍還為老人們表演了吹笛子。
老人們都開心地笑了。其中一位老人在我們來的這段時間里哭了好幾次,這位老人一定不是傷心地哭了,而是幸福地哭了。
時間不早了,我們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敬老院。雖然大家都很累,但是還是都堅持徒步走到家。
這次活動不僅培養了我們的愛心,還鍛煉了我們團結、自主的能力,使我們更加堅強。
在我的記憶中,我做過許多有意義的活動,可是那次活動,卻讓我記憶猶新. 記得那是大雪紛飛的早晨,我向窗外望去,發現大雪已經鋪滿一地,我看到清潔工拿著一把大笤掃在地上掃來掃去,她的臉和手都已經凍的通紅了,可依然繼續掃著.於是我穿好衣服,戴上手套,拿著笤掃,去找小夥伴們一去掃雪.我們來到了外邊,我對小夥伴們說:「咱們從門口開始掃吧!」小夥伴們同意了,在門口紛紛掃了起來,小夥伴們一邊掃,一邊聊天,只有趙婷婷在認真的掃著.她右手拿著一把笤掃,彎著腰,眼睛目不轉睛的注視著大地,她一掃,腳也跟著動,好像在跳舞一樣.這時,我看到了清潔工人,就跑了過去,對她說:「阿姨,你休息一會兒吧!我們幫你掃.」可阿姨卻說:「不用了,你們去玩吧!我自己掃就行了.」最後經過我的百般勸說,她終於統一休息一會了.時間過的可真快呀!經過我們的努力,終於把整個小區給掃的乾乾凈凈了,這時,阿姨說:「我該走了,」我納悶地問道:「阿姨,你不是清潔工人嗎?怎麼走了?」阿姨摸著我的腦袋,微笑著說:「其實我不是,就來幫個忙.」我聽了,鼻子酸酸的,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我望著她的身影,美麗動人. 她走後,我心想:這個阿姨可真好呀!如果世界上這樣的人再多一點,我們這個世界將會更美好。
首先,我們參觀了養老院的設施.一樓是老人們的活動室、飯廳、醫務室、還參觀了樓上的卧室.樓里陽光充足,干凈整潔.根據介紹,生活在這里的老人每天吃飯,生活,鍛煉,檢查身體等等,作息都是很有規律的.我們不禁為這些老人的和諧的生活環境感到欣慰.其實,我們從這里看到的不止是這些老人們的生活條件的改善,更是社會的發展,人們思想上的轉變.過去人們都說在膝下盡孝.大家似乎都不是很理解把父母送到養老院的做法.可是,仔細想想,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家有多少時間能陪伴在父母身邊呢?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反而能夠使父母得到更專業和更及時的科學的護理,也可以讓父母和他們的同齡人一起活動,生活的更充實,更有趣.這樣做,可以提高父母的生活質量,何樂而不為呢? 之後,我們就陪老人們聊聊天,說說話,因為時間有限,我們能做的也只是陪老人打打麻將,打打乒乓球,給老人表演一些文藝節目而已.我們為老人們表演了一些在臨行之前編排小節目.歡笑聲,掌聲不斷,最後我們還邀請爺爺奶奶們也一起唱,大家一起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革命歌曲,看著爺爺奶奶們一邊打著拍子一邊認真的歌唱,我們似乎看到了他們那顆依然年輕的心……我們似乎真正體會到了「最美不過夕陽紅」的感覺. 真希望所有的老人們都能像這兒的老人們一樣,能夠正視自己的年邁,接受這個生命進程,每天唱唱歌呀,和同齡人聊聊家常呀,把自己的老年生活過的充實,多彩.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希望,是因為還有一些小場景讓我映象深刻,有一位文靜的老奶奶看東西不太方便,一遍又一遍問我牆上掛的那些活動照片里有沒有拍到她,拍的好看嗎,她當時穿的什麼衣服,問我叫什麼名字,還會不會再來看她;還有位奶奶唱歌唱的還余興未盡,臨走時拉著我的手又唱了一段;還有一位老爺爺,聽說有一群學生來了,他就讓護士推他下樓和我們一起聊天,唱歌;還有我們參觀樓上卧室時,一位腿腳不太靈便老奶奶和我們聊完天後給我們說了幾遍待會兒閑了「你們參觀完了一定要再上來咱繼續聊天哪.」從這寫小小的場景里我能看得到老人們的內心其實也是很孤獨的.他們希望有人能來陪他們聊聊天,陪他們打打麻將,聽她們唱歌.有時,他們需要的僅僅就是一首歌,一首喚起他們美好回憶的歌,一副重聚他們活力的精神篇章.就這樣簡單,就這樣微小,便足以讓他們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於充實,享受嚴冬里存在於他們每一個角落的溫暖和愜意! 可是如今的現狀是,護士們的工作壓力都很大,沒有辦法完全做到兼顧老人們的心理感受.而我們和他們的家人陪得了他們幾個小時,甚至一下午,一天,可是,沒有辦法做到在他們感到孤獨是就及時的去陪伴他們,都說「老小孩」 ,「老小孩」,我們照顧老人就應該像照顧小還那樣的細心,我們常常會忽略他們的心裡的感受,他們在乎的其實更多的是陪伴.養老院的老人們還可以相互結伴一起活動,可以稍加改善他們的這種狀況.可是,又有幾分之幾的老人住在養老院呢? 最後,我們跟爺爺奶奶們合了影,道了別,並承諾下次還來看他們. 回來之後,我不禁感慨萬分.現如今,社會老齡化已經出現,老年人成了一個很大的一個群體.而我作為一名護理系學生,我覺得我們有義務找到一種更好的方法,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敬老院之行
211
朱思琪
我們現在的學生生活,在我們看來,給予的評價就是枯燥乏味。但久在前部久,我遇到一件令我感受頗深的事情,並且也讓我改變了對學習生活的看法。
那個星期六,我們班舉行了去敬老院的活動。一進敬老院,老人們的樂觀精神就感染了我。老人們齊心協力洗衣服、晾被子。也有的正在聊天,還有幾個人圍在一起打打牌。雖然這些都是生活小事,但卻給了他們許多的歡樂。更令我驚訝的是,老人們對學習也有一股由衷的熱情。
敬老院了有電視室,許多老人都在那兒收看一檔教授老年人學知識的節目。我那時心裡想:學習,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為什麼它讓我恨,卻又讓那麼多人愛呢?接下來,我們又遇見了一個56歲的老爺爺。老爺爺雖年紀不是很大,可頭發卻早已花白,他的兩隻眼睛都是瞎的,行走需要別人的攙扶。我們一來,他就要求給我們出繼道數學題。老爺爺自稱自己只念叨五年級,但他的數學題卻難倒了我們前去的一行人。原來,這是老爺爺用生活經驗自己提煉出來的精華。對呀,我心頭一亮,這才是學習的真諦。我要像他們那樣生活。
以前我總是把學習作為一種壓力,作為一種必須完成的作業。但從那天開始,我解放了。知識就從生活中來,其中每當學到一個知識,就像返現生活的一個小秘密,讓我們多了解一點,這是值得高興的,不是嗎?爺爺奶奶的樂觀也讓我學會了無論生活、學習有多大困難,都要笑容以對,不對一切失去希望。生活的道路總是有艱難險阻,把生活當成一個足以讓你重視的把握人生的游戲,去挑戰,去總結失敗經驗,去經歷風雨。
敬老院之行。讓我能夠像老人那樣生活,讓我用有了老人面對生活的精神。也讓我像他們那樣生活。
『伍』 關於我的理想要建一座養老院作文
我的理想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遠大而美好的理想:有的想當醫生,有的想當律師,還有的像當志願者…… 而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師,是一個多麼神聖的職業!有的人曾經贊美過教師們,說他們像園丁,像蠟燭,像春蠶,像明燈……當然,我並不是想為了得到他人的贊美而成為一名教師,而是因為我想把我所知的、所得的只是傳授給別人,使別人懂得蘊含在這其中的道理.
正如我的老師所說:「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老師只是做為一個引路人引導你去學習.」是的,學習是我自己的事情,通過老師的引導才懂得了這些知識.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習,長大後才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道理.實現理想的第一步,就是要努力學習.沒有知識,你就不可能成為醫生;沒有知識,你就不可能成為律師;沒有知識,你就不可能成為志願者……更不可能成為一名教師.
我,願意成為春蠶,成為蠟燭,實現「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詩句;我,願意成為園丁,為祖國的花朵們辛勤付出;我,願意成為鑰匙,幫助學生們開啟知識的寶庫……
我多麼希望能夠實現我的理想,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不會使我的理想成為泡影,不會使我的理想變成空話,更不會使我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及.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以實際行動來實現我的理想!
『陸』 養老保險民生工程作文
曾記的很小的時候,讀過朱自清的《背影》,也許是因為年齡尚還小,無法真正讀懂那父親的背影留給朱自清的是什麼,只是覺的有點酸酸的,澀澀的,長大後,卻有一件事讓我明白了朱自清那道不盡,說不清的感受,那就是我媽媽的背影……
教室的窗子已經被渡上了一層"雪白色",幾個無聊的男生用手在上面畫畫,單憑這點,就已經可以猜出屋外的溫度,我搖了搖頭,忽忙地收拾了幾樣作業裝進包里,便一溜小跑出去了……
騎著單車,不禁又縮了縮脖子,"天冷的真是邪",我一邊騎車,一邊嘟嘟著.早晨試卷發下來後,心情就一直不好,平時不錯的成績跟這次的成了巨大的反差對比,而老師也一遍一遍地談話,這一早晨真是…,不過還好,中午回家吃飯可以吃到媽媽的手藝,把心中的怒氣向媽媽說說,這對於我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想到這,我不禁加快了速度向前騎去……
鎖好車,總是會要聞聞媽媽今天炒的什麼菜,可是奇怪的是,今天樓里沒有任何的菜香味,不過,我不著急,媽媽一定在家裡等著我呢!伴隨著我的一聲"媽媽",門被打開了,奇怪的是平時家裡的菜味都要飄過來,今天卻沒有,我又叫了幾聲,"媽媽,媽媽",結果出乎我的意料,媽媽竟然不在家!我一下子坐在沙發里,本來心情就不好,只盼望著能與媽媽說說,訴訴苦,可是…淚水不禁落了下來,心裡除了委屈還是委屈,好似不能自己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平時應早就來了,可是直到現在,都還沒來,我徹底失望了,抹幹了眼淚,朝外走,"咯嚓"門被打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走了進來,是媽媽!只見她不慌不忙地撣撣身上的土,縷了縷頭發,一抬頭,看見了我,她忙說:"倩倩,媽媽出來晚了,路上又堵車,你看,我現在就給你做飯去,你等…",我抬起頭,我不知道當時是用一種怎樣可怕的表情怒視著媽媽,我心頭好似除了怒氣並沒有別的了,我沒等媽媽說完,就摔門而去,我不想也不願去想後果,一陣陣眼淚涌了上來,心頭仍然委屈著……
這已經是下午第一節課下課了,屋外好像比剛才還要冷了,中午沒有吃飯,肚子開始嘰哩咕嚕地叫,真是又冷又餓,我開始覺得自己中午是不是有點過分,其實,也並不是媽媽的錯,正想著,"哎,你媽在樓底下等你呢!你快去吧!"一個同學朝我喊到.這難道是真的,天哪,外面這么冷,我急忙跑了出去,果然仍然是那個熟悉的身影,我走了過去,想與媽媽說聲"對不起",可還沒等我說話,她就從包里拿出了一個盒,說道:"倩倩,中午是媽媽的不對,沒能及時回來,讓你挨著餓,我就趕緊做了,給你送來,快去吃吧,還熱著呢!快去吧!"霎時,我的心底像打翻了五味瓶,什麼味道都有,但更多的是悔恨與自責,我一抬頭這才注意到媽媽的手凍的紅紫紅紫,連手套也沒帶,臉也被風吹得紅紅的,歲月的痕跡已經爬上了她的額頭,我的眼淚再一次流了下來,我沒讓媽媽看見,努力遮掩著,媽媽笑著說道:"快去吧!飯涼了就不好吃了!我走了!"我沒抬頭,只道了聲"嗯",等我再抬頭時,媽媽已經走的很遠了,只留給我一個背影,那背影的含義好似有許多,但更多的是母親對我的愛,我端著那盒飯,眼上的淚未乾,久久地站在風中,想了許多……
風,無聲,吹綠了大地;愛,無言,滋潤了心田。
曾經認為,父親是個感情遲鈍的人。
小時候放風箏,陪我的是我的母親,撿風箏的是我的父親。
學習騎自行車,扶起摔倒的我的是母親,站在一旁喊著讓我爬起來繼續的是父親。
小時候闖了禍,打我的是我的父親,給我上葯的是我的母親。
舉辦生日聚會,陪我吹蠟燭的,是我的母親。替我吹氣球的,是我的父親。
手指感染,上醫院摘除壞指甲時微微顫抖地攥著我且反復告訴我別害怕的,是母親,被我緊緊攥著且一聲不吭的,是我的父親。
……莫非是父親不會表達感情,還是……
我開始用心去尋找答案。
每次,我的自行車出了小毛病,第二天,它卻被修好了,並且被擦得鋥亮,事後,才知道是父親做的。
每次考試前一天早上,我的寫字台上都會擺好削好的鉛筆,事後,才知道,是父親做的。
每次當我為突然的跳閘而氣憤時,電視屏幕總會刷地一亮,我知道,是父親做的。
每次我放學回家,幾乎都能吃上熱乎乎的飯菜,我知道,是父親做的。
寫字台上整理好的卷子,是父親擺的。
床頭上那心愛的鬧表,是父親修好的。
小屋牆上的印記,是父親抹沒的。
……
猛地,我察覺到:不是父親「遲鈍」,而是我的愚笨,是我沒有體會到那沉默背後迸發出來的溫暖啊!
光無聲,照亮了大地;愛無言,溫暖了心田。
父愛,無言。
母與子
親情,一個永恆的主題。正是這血濃於水的親情,陪伴著我們走過每一個難忘的日子,譜寫著我們多彩的人生。
透過那扇歷史的窗戶,我窺視,我看到了親情,看到了那一幕幕關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故事。
百餘年前,雷雨交加,傾盆大雨,肆虐的狂風撲向載著孩子的小船,孩子和岸上的母親撕心裂肺地哭喊,卻無濟於事,就這樣骨肉分離了,而風在呼嘯,它冷笑著看著這一幕,嘲笑瘦弱的母親不能改變骨肉離散的命運。我不僅看到了這幕百年的悲劇,窗戶的那端,我又看到骨肉分離日子裡天各一方的思念。斗轉星移,歲月流逝,但相隔千里萬里,也隔不斷母子的思念。是啊,親情又能被距離和時間沖淡!漫漫長夜裡,漁船上點亮了盞盞漁燈,透過這微微的火光,兒子似乎看到了母親含淚守望時瘦弱的身影。「母親」,我偉大的母親,我一定要回到您的身邊!「希望」讓兒子堅信黑暗終有一天會被光明的太陽驅散,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小漁船駛入了生養他的港灣,母子泣涕漣漣,激動萬分,此時歷史的窗戶靜靜地看著,它感到驕傲,為那母親,也為兒子。它銘記著那一刻的喜悅和淚水。
然而我發現母親在這份喜悅下還藏著一絲的抑鬱。原來母親還有一個兒子,他的名字叫台灣,台灣與母親雖只是一峽之隔,但億沒能投入母親的懷抱。他的眼睛裡寫満了無奈。歷史的窗戶旁一棵快要枯死的樹上,一隻翅膀受傷的小鳥哭喊著:「媽,我想回家,回家……」小鳥的哭喊使聽到的萬物心痛。啊,我看到了,受傷的小鳥的媽媽飛來救它的孩子,小鳥媽媽為找小鳥已經飛得很累了,但此刻她沒有停歇,而是忙著為小鳥治傷,為小鳥覓來食物。終於小鳥的傷全愈了,同母親在空中一起飛翔,再看看周圍:老枯樹在雨水的滋潤下又抽出了新芽。
風清,雲靜,天藍,草綠。因為親情在,世界變得精彩;因為親情在母與子必將團聚。
愛子親深,反哺意切
世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在濃濃的真情中最冷人刻骨的還是那血濃於水的親情,是血濃於水的真愛伴著孩子們的幸福成長,是血濃於水的反哺,讓花四甲老人安度晚年。
人都說,父愛如山,母愛似水,母愛溫柔似水的柔情,父愛深沉似山的沉穩,山水相間,山水相間,山水相映,奏響了一首幸福的愛之歌。
在一次報道中真實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次地震中,房屋急劇倒塌,造成這個地方居民傷亡嚴重,在搶險隊救援中無意聽到了嬰兒的啼哭聲,尋聲而去卻在廢墟中發現地對青年夫婦用自己的身軀擔起沉重的重物,在他們中間的孩子卻安然無恙,一對父母在生死之間,做出了愛的選擇。在面對這樣的選擇時,我想天下父母的選擇會出奇的一致,只因為那是他們的孩子,有血濃於水的親情。
山水蘊育文明,我們應保護山水環境,那麼對於比水還深,比山還高的母愛、父愛,我們該做些什麼呢?一位65歲的母親不幸患上了尿毒症,在病床上忍受著病痛的折磨。作為兒子,目睹年邁的母親在病床上呻吟,在母親求生的眼神與自己相撞的那一刻,他心如刀絞,於是他決定為母親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他——田世國用行動作出了回答,他用愛使母親脆弱的身體堅如磐石,他用真誠給天下所有的母親以最大的慰藉。
愛子情深,反哺意切,是濃濃的愛意帶來家庭的溫馨,是真誠的行動書寫社會的和諧,看親情如燈,在悄無聲息中照亮我們生命的每一個角落,品親情似風,和煦中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這便是親情,如此朴實無華,這就是親情,如此刻骨銘心。
親情,燦爛的花朵,芳香四溢,浸人心脾;親情,晶瑩的露珠,美麗純凈,招人愛憐;親情,親情,皎潔的明月,素雅靜謐,柔和誘人!
『柒』 關於養老院的英語作文
The school is holding an event to allow students to go to visit homes for the aged grandfather, grandma had. The teacher said, this is the week where Grandpa. We immediately asked the grandfather for several weeks, then weeks Grandpa told us some stories, we listened with rapt attention everybody. Also told us that he has a good life here, the Government is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ir elderly here, here at home as their own, like a warm, well-being.
After the story finished, we prepared snacks and fruit to every one old hand, old people are deeply moved. After that, we all started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who helped clean-up, and everyone has their own living, some sweeping, some to accompany the old people chatting, Wenhanwennuan, as well as the Cabo Li. Each student is done in full swing, too busy to clean up homes for the elderly up and down too dry clean, spotless. Although it has long been sweating profusely, but not one student complained, called tired, and called dirty. On the return trip, I know a lot. There have been many wretched, without family, homeless, the elderly, but they are still free, and happy to live with, because they are society's help, gathered together, has become a family. I am very grateful to those who helped, and so its non-pro non-elderly people, these helpless old people a sense of social warmth. 學校里正舉行著活動,讓同學們去敬老院看望老爺爺、老奶奶們。老師介紹說,這位是這里的周爺爺。我們大家馬上向周爺爺問了好,接著,周爺爺給我們講了一些故事,大家個個全神貫注地聽著。還告訴我們他在這里生活的很好,政府非常關心他們這里的老人,這里就像他們自己家一樣溫暖、幸福。
故事講完後,我們把准備好的點心和水果送到每一位老人手裡,老人們都十分感動。之後,我們大家就開始幫老爺爺老奶奶們大掃除了,大家都有各自的活,有的掃地,有的陪老人們聊天,問寒問暖,還有的擦玻璃。每個同學都幹得熱火朝天,忙得不可開交,把敬老院上上下下打掃得乾乾凈,一塵不染。雖然早已是滿頭大汗,但是沒有一個同學叫苦、叫累、叫臟。在回來的路上,我知道了很多。社會上有很多孤苦伶仃、沒有親人、無家可歸的老人,但是他們還是自由自在、幸福快樂地生活著,因為他們受到了社會的幫助,聚到了一起,也變成了一家人。我非常感謝那些幫助和自己非親非故的老人的人們,讓這些無助的老人們感到社會的溫暖。
『捌』 英語作文 關於養老院的義務工作
Nowadays more and more elderly choose living in caring house.Some people are of the opinion that caring houses provide old people with a better environment than homes.Personally I agree with this opinio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In the first instance,caring house provides the elderly with comparatively first-rate facilities and services,which the family is lacking in.Nowadays working couple need to face intense competition,they need to make more money to support their family.As a result,working couple have less time to care for old people especially when the elderly suffer from serious disease.On the contrary,when old people live in caring houses,nurses can attend their need and advanced facilities also provide a good treatment.
Secondly,in caring houses the older people can meet people of similar age group,taste and hobby who know more about the elderly.The young generation often has a different life style from old generation.Young people many feel other』 presence would upset.Besides,the older people need more serenity and rest while the young need more activities when the elderly choose living in caring house they need not worry about this problem.
Last but not least,elder people living in caring house can maintain harmony of family atmosphere.It is quite obvious that there is a generation gap between the older people and alt children.For example,old people fear change.They adhere to the traditional principle and customs while young people welcome new idea.They are always trying new things.It is inevitable that older people and alt children might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something.These differences might result in the disagreement even discord.
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we may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elderly people living in caring house is a good practice not only for alt children but also for older people.However,it does not mean children will give up the responsibility to care older people.
『玖』 誰有關於養老院的作文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 啊急、
助人為樂是我國傳統的美德。禮拜五,也就是2012年3月2號的下午,放學以後,我們班便組織了一個活動,是有關雷鋒的,我們心裡都樂滋滋的,因為能當一次「活雷鋒」啦!在禮拜五的前幾天,我們就在想去哪裡好呢?是去養老院,還是去孤兒院呢?到那兒,又要買什麼禮物,他們喜歡什麼呢?最後我們決定在學校對面的養老院,去看看那些寂寞和腿腳不利索的老人們!可是過後一個大問題又來了,老人喜歡什麼呢?我們該買些什麼呢?到最後,胡老師為我們替老人買了三大包蛋糕和兩大包阿爾卑斯的糖。放學了,我們組織好小隊,向養老院走去。到了養老院,我們班幾個平時比較活躍的同學都互相提醒著要安靜,老人們可能在休息;見到老人要問好;走時要和老人說再見。至於那個分配食物和開頭的任務便交給了我,我也很榮幸的接受了。在那兒為老人服務的阿姨,看到我們,非常開心,很熱心的為我們帶路。我們先把書包放下,再算了一下給老人的食物,我得出了結果,每位老人應分到兩塊蛋糕和兩粒糖。過後,阿姨帶領我們來到第一間房間,房間里住著兩位老奶奶,我先上去說了一下開頭:「奶奶好!我們是上海市華東模範中學的學生,我們今天來看看你們!」說著我從塑料袋裡拿出兩塊蛋糕,和兩顆糖,「奶奶,這是我們的一點小心意。」老奶奶開心的說著「謝謝你們,謝謝你們!」我們見老奶奶開心,我們也特別的開心,忙說:「奶奶,你不用客氣,這是我們應該的!」接著我們便和老人們和了影, 聽說還要給她們照像,老人們更是高興,別看老人們雖然年紀大了,可也特別愛美,把衣服拉拉好,頭發梳梳好。但我們也不忘要提醒老奶奶和老爺爺們:「奶奶,爺爺,你們別著涼了啊,不要緊的!」可雖然我們都這么說,但老爺爺,老奶奶們還是「打扮」了一下。到最後,我們要走了,老人們全都透露這不舍之情,她們戀戀不舍地說:「孩子常來呀,我們會想你們的!」我們也說:「奶奶,爺爺,你們自己小心啊!我們以後會經常來看你們的!」在臨走時,我把剩下的蛋糕分給了養老院里的阿姨叔叔們,邊分邊說:「阿姨叔叔,你們辛苦了!」他們也笑嘻嘻的對我們說:「不辛苦,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今天的經歷真讓我們開心極了。讓我們學會怎麼照顧老人,學會怎麼了解老人。學會照顧老人,不會把好事做成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