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推行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和我自己存養老錢有啥區別
新推行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有一部分的網友覺得,如果自己每個月都要抽出1000塊錢來繳納養老金的話,為何不把這個錢存在銀行當中,等老了之後再拿出來花呢。其實,去購買養老金確實比大家自己存錢要更加的靠譜一些,因為很多人都沒有辦法真正的存到錢。我國的相關規定是,個人在每年繳納養老金的金額不能超過12000元錢,如果超過了這個金額的話,也是可以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
如果大家覺得自己可以存錢的話,那麼小編本人覺得不夠買養老金也是無所謂的,但如果說你想讓自己年齡大了之後更加的有生活的保障,那麼就可以每個月花1000塊錢去購買養老金。並且養老金也是有一個繼承效果的,如果說你在養老金沒有領完去世了的話,那麼,後續養老金也是可以讓自己的子女去進行領取。
『貳』 個人養老金和銀行存錢到底有啥區別具體該如何選擇
個人養老金的制度也是正式出台了,很多人可能會比較好奇個人養老金和銀行存錢到底有什麼區別,其實這兩者的主要區別有三點。
首先我們個人養老金的賬戶是建立在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台上的,而這個信息服務平台是和金融機構相連接的。所以我們存在個人養老金賬戶裡面的資金是可以直接用來購買相關的金融產品的同時,這些金融產品也是受到相關部門監管的,所以整體的風險性是比較小的。而且我們能夠購買到的那些金融產品,也都是經過相關部門篩選過一遍的,從這一點來看,利用個人養老金的資金來購買金融產品是比較靠譜的。但如果是銀行那就不一樣了,因為銀行理財產品五花八門,有靠譜的也有不靠譜的,所以需要我們自己去進行甄別。
至於說該如何選擇,那其實要看你個人的實際情況了。我個人認為如果現在自身的資金比較的充足,且對未來有一個長期的規劃,那麼肯定是選擇個人養老金更好一些,因為繳納了個人養老金之後,就相當於是強迫自己進行一個儲蓄,這樣老了之後會更有保障一些。那如果你現在資金不是很充足,那肯定是選擇存在銀行比較好一些了,因為這樣可以做到隨用隨取。
『叄』 養老保險和在銀行存錢,哪個養老更靠譜
您的問題從幾方面來看:
一、我認為從資金安全性考慮兩個都靠譜,因為監管機構是一家!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將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不再保留銀監會和保監會。
養老資金是一筆不小的剛性支出,在儲備時就需要特別強調它的安全性了,那麼,銀行存款和保險在這一點上是值得選擇的!
二、從收益性考慮還是有區別的;因為兩個機構的業務性質及功能不同!
銀行儲蓄是適合短期存款,1 5年,利率會隨著市場波動而變化!
養老保險則是對資金中長期的規劃管理,甚至是終身鎖定利率做到安全穩定增值!
這樣,從長期來看,保險的收益率更確定,更穩定!
我是您身邊的資深保險經紀人,客觀分析有問必答!
養老保險 月月繳納,看不到現錢,把錢存在理財賬戶里不僅錢還在還能看到收益,社保養老還是存錢養老?到底是把這筆錢繳養老保險合適?還是 存入銀行 里合適呢?東奧我站在財務角度為大家算一下!
從記賬利率上分析
社會 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為8.31%。
存錢:以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基準利率為例,三年期個人整存整取的定期存款利率為2.75%左右,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35%左右!另外考慮到有的朋友可能會選擇銀行的理財產品,那麼根據調查,我也了解到,各大銀行推出的個人理財類產品,比較穩健的產品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
大家肯定也都知道,肯定是利率越高,回報率越高,那麼從記賬利率上來算,這一局繳納 社會 保險略勝一籌。
從回報值上分析
影響養老金的多少有這么幾個因素:職工的繳費時間、歷年的繳費基數高低、職工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儲存額。
那麼從以上幾個因素來接入,首先養老金與上年在崗平均工資掛鉤,但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養老金待遇的發放一定會受通貨膨脹的因素,如今物價年年飛速增長,工資年年漲,養老金待遇肯定也妥妥的,沒毛病。
那如果是存錢的話,就是死數增長了!因為銀行都是按照利息或年化收益率計算。
從增長的方面分析
大家都很關心的,關於每年養老金的調整機制,今年已經是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十三連漲」,每年都在漲,而且預計會一直漲下去。
存錢的話,存錢就是銀行賬戶里的存款金額,是算上利息或者理財產品產生的收益,而且談到理財,肯定就有風險,沒什麼增長機制。
舉例:
舉個例子,假設靈活就業人員,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每月養老保險500元,一年就是6000元,15年就是90000元。如果每月存500元定投貨幣基金,假設年利率為4%,15年後本息為123455.39元。這筆錢如果繼續按照年息4%的理財進行投資,每月的利息為411.52元。然而哪怕是按照最低年限繳納的養老金,每月應該不止411元,隨著時間的推移,養老金還會上漲。不過存錢的好處是本金一直都在,可以留給兒孫。而養老金只發放到你去世的那天。
總之,養老保險是一種保險機制,存錢也許短時間能看到現錢。如果是單位繳納,那肯定是養老保險合適,如果是個繳納,就要分情況看了。
養老金和銀行存款不是一回事。養老保險是沒錢人的養老方式。馬雲,趙本山他們有無養老金重要嗎?我可以這么說:買養老保險不看合適不合適。為什這么說呢?你六十一歲死了。算你命短,如果你九十多歲不死算你賺了。人不知道啥時候死,交養老保險就要按你九十歲不死來計算。要知道:養老金是給活人用的。死人能用的著嗎?人活著,就要有錢花,只要餓不著就行了,不給子女們添麻煩就行了。老了啥也幹不了,只有坐吃等死。沒有養老金,靠子女話著有意思嗎?女婿兒媳不是你生的,吃子女們的下眼食你算聰明人嗎?人活著要想生活質量好,你自己必須有過河錢。否則,沒人瞧起你,你也有尊嚴嗎?如果六十一歲死了。別說養老保險合不合適,就連你的老婆老公房子家產都是別人的了。還談什麼合適不合適了。聰明人,別把自己弄的人不人鬼不鬼的。為話著的時候打算吧!死了什麼都沒用啦!養老保險就是給自己活著時候用的。啥叫合適不合適。明白沒?
『肆』 存銀行和交養老保險哪個更合適
養老保險更合適。
1、繳納社會養老保險,可以維持自己退休之後的生活水平不下降。
2、社會養老保險是國家對於公民的一種普惠制的社會福利,這是現在文明民主社會的象徵和標志。
3、養老保險能夠給予公民最基本的退休生活和醫療健康方面的保障,只是最基本的,不分等級的最基本的。
『伍』 養老保險和在銀行存錢,哪個養老更靠譜
養老保險 月月繳納,看不到現錢,把錢存在理財賬戶里不僅錢還在還能看到收益,社保養老還是存錢養老?到底是把這筆錢繳養老保險合適?還是 存入銀行 里合適呢?東奧我站在財務角度為大家算一下!
從記賬利率上分析
社會 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為8.31%。
存錢:以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基準利率為例,三年期個人整存整取的定期存款利率為2.75%左右,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35%左右!另外考慮到有的朋友可能會選擇銀行的理財產品,那麼根據調查,我也了解到,各大銀行推出的個人理財類產品,比較穩健的產品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
大家肯定也都知道,肯定是利率越高,回報率越高,那麼從記賬利率上來算,這一局繳納 社會 保險略勝一籌。
從回報值上分析
影響養老金的多少有這么幾個因素:職工的繳費時間、歷年的繳費基數高低、職工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儲存額。
那麼從以上幾個因素來接入,首先養老金與上年在崗平均工資掛鉤,但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養老金待遇的發放一定會受通貨膨脹的因素,如今物價年年飛速增長,工資年年漲,養老金待遇肯定也妥妥的,沒毛病。
那如果是存錢的話,就是死數增長了!因為銀行都是按照利息或年化收益率計算。
從增長的方面分析
大家都很關心的,關於每年養老金的調整機制,今年已經是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十三連漲」,每年都在漲,而且預計會一直漲下去。
存錢的話,存錢就是銀行賬戶里的存款金額,是算上利息或者理財產品產生的收益,而且談到理財,肯定就有風險,沒什麼增長機制。
舉例:
舉個例子,假設靈活就業人員,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每月養老保險500元,一年就是6000元,15年就是90000元。如果每月存500元定投貨幣基金,假設年利率為4%,15年後本息為123455.39元。這筆錢如果繼續按照年息4%的理財進行投資,每月的利息為411.52元。然而哪怕是按照最低年限繳納的養老金,每月應該不止411元,隨著時間的推移,養老金還會上漲。不過存錢的好處是本金一直都在,可以留給兒孫。而養老金只發放到你去世的那天。
總之,養老保險是一種保險機制,存錢也許短時間能看到現錢。如果是單位繳納,那肯定是養老保險合適,如果是個繳納,就要分情況看了。
養老金和銀行存款不是一回事。養老保險是沒錢人的養老方式。馬雲,趙本山他們有無養老金重要嗎?我可以這么說:買養老保險不看合適不合適。為什這么說呢?你六十一歲死了。算你命短,如果你九十多歲不死算你賺了。人不知道啥時候死,交養老保險就要按你九十歲不死來計算。要知道:養老金是給活人用的。死人能用的著嗎?人活著,就要有錢花,只要餓不著就行了,不給子女們添麻煩就行了。老了啥也幹不了,只有坐吃等死。沒有養老金,靠子女話著有意思嗎?女婿兒媳不是你生的,吃子女們的下眼食你算聰明人嗎?人活著要想生活質量好,你自己必須有過河錢。否則,沒人瞧起你,你也有尊嚴嗎?如果六十一歲死了。別說養老保險合不合適,就連你的老婆老公房子家產都是別人的了。還談什麼合適不合適了。聰明人,別把自己弄的人不人鬼不鬼的。為話著的時候打算吧!死了什麼都沒用啦!養老保險就是給自己活著時候用的。啥叫合適不合適。明白沒?
兩相比較,肯定養老保險更加靠譜。
國家提供的養老保險,是國家信用背書,為所有國民提供的基本的養老保障。你現在每個月交的養老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單位交的,進入統籌,為現在退休的人發養老金;一部分進入你的 個人養老賬戶,累積到退休,都是你的。
個人賬戶,以前是按照銀行存款利息計息;不過去年,國家出了新政策,按照8.3%左右計息,這個利率遠遠超過銀行存款啊。
你退休的時候,國家會發你養老金。其中是基礎養老金,加上你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除以計發數。注意,基礎養老金國家根據各種因素主動的去調整,過去的十三年,每年都會調整,調整幅度10%左右。
還有,養老保險基金已經開始入市投資,未來投資收益很不錯。
現在我們再來說銀行存款,過去的幾十年,你把錢存在銀行一萬塊,現在能值多少錢?能不能跑贏通脹呢?
歡迎關注財富精算師。
其實在我看來,購買有一份社保就好了。不要把錢浪費在買其它養老保險上,買多無益,你可以把錢放在銀行買一些理財,比較安全,並適當的用一部分錢,每月定期定投股票基金。風險收益和安全收益相結合
肯定是交養老保險更靠譜更劃算,活的年頭越長賺的越多,養老金年年漲入股不虧,公公婆婆都補繳了養老保險,現在交的本金已經回籠,往後餘生所得養老金都是利息,每年得將近四萬的利息對於農村老人來說真是老有所依
養老保險和銀行存款,哪個養老更靠譜?我認為養老保險更靠譜。我們來分析一下:
就以靈合就業人員的身份來看。交滿十五年,大概需要十萬塊錢,達到退休年齡,每月能領1000元左右的養老金,一年能領I2000元左右,八年左右就回本。八年後你可能每月要領I500元左右,一個人的生活開銷是足夠的。並且每年都會調高一部分。
我們在看一下銀行存款。按現在的存款利息,你拿十萬塊錢存入銀行,一年的利息不到2000塊錢,也就是每年才有l00多塊錢。存款利息還不夠彌補通貨膨脹率。所以既然國家有這么好的政策,大家要主動交養老保險,以防老了,不能掙錢了,隨時都望靠孩子們,當今 社會 ,孩子的壓力大,自己能領養老金過日子,也算給孩子們減輕負擔嘛!
養老保險有社保和商保兩種存法,社保如果單位給繳,那就不必說了。如果個人繳的話,要繳夠十五年,等到法定退休年齡可以領取。活的壽命長當然合適,因為加利息的話,我們自己要保證活夠八十歲才能回本。商保養老險就靈活很多,退休年齡我們自己決定,平安樂享福計劃,有保證領取二十年和三十年兩種,可做年領和月領選擇,如果長壽的話,領取完本金後,可按原計劃領下去直至終老。如果不幸早些離開,保證領取還沒領完的部分會給到受益人。保證不會虧本。
銀行存錢養老是不可取的,因為我們無法預知自己活多久,最好不要有人活著錢沒了的悲劇,也不要有人死了錢沒花完的遺憾。
我是平安的理財規劃師王衛奎。
這是個偽命題,兩者無可比性,各自的作用不同。好比:西裝和運動服哪個好?我想這個答案大家都清楚,雖然都是衣服,都能避寒遮羞,但適用於不同的場合。養老保險和銀行存錢是一樣的道理。如果長壽,保險固然好,反之意義不大,關鍵是誰知道活多久?存款的收益低於物價上漲,現在是負利率時代。兩者互為補充,無法相互替代。
要解決養老的問題,我們必須要明白兩點:第一,養老金從哪裡來?第二我們去哪裡養老?
第一,養老金的來源。 改革開放以來的養老,我們基本是靠年輕人賺取的錢來供養老人,我們經常說"養兒防老"就是這個理念。我們的父輩,大概在50-60歲之間,在他們這一代,就是這樣的,每家每戶生4-5個孩子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所以,他們創造的財富可以供養他們的父母。
不過隨著計劃生育以來,伴隨著高房價、城市化持續推進、生活成本持續上升、教育支出持續增長的現實,年輕人的觀念也在變化,當現在的這一代勞動力進入老人階段,我們一定要思考一下,我們還能指望我們的後代去養老嗎?讓兩個年輕人去供養4個老人和兩個孩子?這是一個非常難的現實, 所以,我們的養老金的來源就從年輕人創造財富的社保養老過渡到了社保養老加商業保險的過程中來。
有人說,我銀行裡面有錢,我用我的現金就可以解決我的養老問題,那麼問題來了,銀行存款能做到嗎?存款和養老保險到底應該怎麼選擇?
生活可能不會造就一個偉人,但是一定會造就一個老人。
所以,如果把錢存在銀行,就會面臨第一,無法存住的問題,因為人最難控制的就是慾望,當你認為你卡上還有錢的時候,可能今天旅 旅遊 、明天買個手機,別人一旦需要錢,忍不住借出去。那麼你的卡就失去了意義。
還有,面臨銀行存款利率的持續下降,你存在銀行里的錢,實際上也在面臨持續的通脹貶值的情況。
作為養老金,一定要是專款專用,未來持續不斷的現金流,最好與壽命等長,能保證適中的收益率。
所以社保養老和商業養老的結合才是未來養老的主方向。未來養老產業一定會超越房地產行業成為中國第一大行業。
養老金的儲存,是強制的,每年形成儲存養老金的習慣,社保養老繳費15年,商業養老選擇3-10年繳費,未來就可以根據需要設計自己的養老金,且可以設置成與生命等長,剩餘的部分還可以作為資產傳承給下一代,尤其是商業養老,有保底利率作為支撐,長期來看不用擔心本金損失,且很多年金養老險目前的收益率能持續維持在月復利5%-6%,這是銀行不可比擬的。
另外把一部分錢作為日常開銷,存活期理財,長期不用的,做定期理財大額存單,應對大額的不時之需,或者保單貸款,銀行作為養老的補充,我覺得這樣就是一個合理的配置。
養老保險和在銀行存錢,哪個養老更靠譜?
肯定是養老保險靠譜。
真正有錢的人不靠養老保險養老,如果你有幾百上千萬的存款,估計不會擔心養老的問題了,就算錢在貶值,銀行的利息也趕得上普通人的養老金了。需要靠養老保險養老的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因此對普通人來說,僅靠萬兒八千的存款是不可能達到養老目的的。養老保險非常重要,養老金會按時打入賬戶,不用看任何人臉色, 想想每月向普通家庭兒女拿一兩千養老錢壓力也是蠻大的。
按最低檔60%繳費養老保險,靈活就業人員每年的費用差不多近1萬元(不考慮有單位繳納社保的情況,畢竟這只賺不虧的),繳納十五年的總額為15萬。銀行每年也存款1萬元,15年也為15萬元。因為銀行存款、養老繳費等都是動態的,這里以繳費或存款總額15萬做個簡單計算,假定為女性,40歲開始繳納養老保險,55歲退休,銀行存款年利率5%,養老保險繳費年增長5%,養老金年增長5%,個賬年利率5%。
養老保險及個賬、養老金情況如下:
銀行存款及按繳納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待遇的標准和時間對應數據如下:
可以看出,在同樣的總額、領取養老金標准、年齡、時間情況下,銀行存款在67歲時就將全部領取,在此以後呢?銀行不可能再讓你領了,而養老保險養老金會領取終身,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養老應該靠養老保險,而不能靠銀行存款。
『陸』 今年60歲,存款100萬和養老金每月3000,哪一個更好
這個問題算一下賬就很清楚了。
一、今年60年,如果按壽命80歲計算。100萬元存款,拿來理財,每年的利息或收益按5%來算,一年的收益就會有5萬元,每月平均收入為4167元。而養老金每月只有3000元。顯然是存款100萬元要比每月養老金3000元更好一些。
六、當然,存款也是可以拿來用的。如果在生命的最後五年,每年拿20萬元來用掉,每月至少有1.5萬元可以用(當然那時的購買力只相當於現在的7千元左右了),生活水平可能也是與領養老金的人相當,甚至還會高一些。但是,這100萬元存款在5年用完了,如果還繼續生存的話,那就沒有存款的收益可以領了的,以後的生活來源就沒有了。因此,靠100萬元存款生活的人,是不敢把存款用完的,還是會盡可能地節約著用的,盡可能不動用存款的。如果這樣的話,其年齡越大,生活水平就會越低,與領養老金的人的差距就越大(因為領養老金的話,是終身領取的,每年還要增長,不用擔心用完的問題)。
綜上所述,存款100萬元和養老金每月3000元,應當是養老金每月3000元更好一些。雖然在前幾年存款100萬元的人生活水平可能會超過每月3000元養老金的人。但隨著養老金逐年的提高,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到了晚年(70歲、80歲以後),領養老金的好處就會非常明顯了。因此,如果有可能,在年輕時就要盡可能地參加養老保險,在到達退休年齡時,既能有每月3000元的養老金,又能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存款那就更好了。
『柒』 社保養老和自己存錢養老,哪個更劃算
自己存錢養老和繳納社保養老哪個更劃算?可別選錯了
每個月存1000元,也就是一年12000元,即使年收入5%,15年總本金也只有18萬元,利息不會超過26萬元!如果你的年齡在60歲到80歲之間,平均月收入不到1100元。
1100多塊錢夠養老嗎?只要吃就夠了,連感冒都不算。同樣,從30歲開始,連續儲蓄30年,本息合計剛過62萬元,60歲平均月收入超過2580元,為自己花冤枉錢。
如果你每月繳納1000元社保,按照城市職工基本儲蓄保險個人賬戶的利息,繳納15年社保到退休年齡可以領取多少養老金?預計每年繳納1000元15年,相當於按每年社會平均工資繳納社保。每月養老金1890元。這比每月存款1000元多了800元。這甚至不是通貨膨脹。
每個人對社保的態度或多或少都不同,不管是自由職業者還是固定崗位的人,基本上每個月都會繳納一定的社保。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願意交社保,還有一些人工資不高,如果還要每個月把一部分錢花在社保上,耽誤養老政策的落實,那就是經濟上不可行。有些人認為最好每個月存起來,然後馬上取出來。即使他們達到退休年齡,也不清楚他們是否能夠恢復。
15年1000元繳費和15年社保繳費之間選擇,不得不說社保更省錢。此外,貨幣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可以變得更便宜,同時也變得越來越不值錢,無法保存。退休計劃的第一步是要求您支付社會保障並為您的養老金繳款支付最低年限。
安全和社會保護也有助於進一步提高晚年的生活質量。如果你有錢,你可以同時存錢和支付你的養老金,雙保養老金的生活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