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村父母把家產都分給兒子,父母老了,卻要求女兒養老,合理嗎
這肯定是不合理的,但是現在很多農村家庭都是這樣的做法,做女兒的反正就是這么虧,而且還有苦沒地方說呢。
說說我家的情況
我外公3個兒子3個女兒,我媽媽是排第三,最後兩個是舅舅,所以外公家裡的女孩這輩子都是在為兩個弟弟奔波。
聽我媽媽說,小時候女的沒書讀,只有兩個弟弟才有的讀,家務活也是女的做,弟弟就負責玩。後來我媽媽他們嫁出去了,外公什麼都沒陪嫁,弟弟結婚卻讓幾個姐姐一起打了兩套金飾給弟媳。
如果說,女兒能夠分的家裡的財產,那大家是沒怨言的,可我外公說了,女兒一分錢沒的分,有的只是3個舅舅的。這么多年,連我自己都替我媽打抱不平,農村分紅女兒一分錢沒有,舅舅他們幾個把錢分了,等到外公外婆生病、蓋房子時,他們又說讓女兒來平均分攤。
去年外公過世,外婆沒有人照顧,然後大家商量幾個兒女那輪著來,我媽媽和姨娘又被編排進去了。原以為年底會分些分紅給她們,沒想到外婆一拿到分紅就讓舅舅拿走了。我媽媽是氣的要死,可幾個舅舅很是無賴,說她們是嫁出去的女兒怎麼會有分紅,但是養父母就是她們的義務。
所以說,農村的女孩子確實被父母忽略了感受,反正我是不會這樣對待的,我覺得男女都要平等。
Ⅱ 養老找女兒,為何「女兒養老」成養老新模式
所以當父母老了之後都會選擇去找女兒。然後女兒來替她養老。這個時候的父母都覺得女兒是在靠譜的。家庭壓力很少去看父母,我這去關心父母,陪伴父母。所以兒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就有所降低。並不覺得。把自己的晚年託付給自己的兒子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
Ⅲ 為啥很多老人把錢都給了兒子,反過來卻靠女兒養老
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外出打拚掙錢,為了家庭的生計所著想,最重要的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上看,我們中國人是重男輕女的,特別是在以前的時候,大家都是覺得男生可以撐起一片天,但是這是錯誤的,女生也是傳後人。隨著這個思想的蔓延,在一些老人家老的時候,根本就不用買什麼東西了,就把自己的錢給兒子,女兒一分都沒給,到頭來卻是女兒一直贍養著自己,這是很可笑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接下來就讓我和大家說說吧!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其他小夥伴有什麼觀點嗎?一起來說一下吧!
Ⅳ 錢和房子都留給兒子,為啥卻還讓女兒養老
在孩子的心裏面父母就是自己最信賴和最依賴的人,他們會希望得到父母全部的偏愛和關心。但是一般家裡有兩個孩子的,父母都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從法律上去上來講,姑爺絕對是沒有給岳父母養老責任。老婆婆重男輕女思想作法也是需要毀掉了女兒的幸福啊。
父母都是會偏心怎麼樣的孩子呢?
1.偏心小一點孩子
在父母心裏面,大一點的孩子就要讓著小一點孩子。在父母秉著「大讓小」的思想下,許多大寶都會成為家中較為吃虧的。正仔總會被父母規定讓著弟妹,被要求聽話。實際上大寶都是孩子,還會想得到父母的鍾愛,可是父母都是會忽略這一點。加上小一點孩子,不聽話,便會又哭又鬧,而父母又就是為了清靜,讓大寶作液姿出妥協。
Ⅳ 為何很多老人把財產給了兒子,養老卻找上女兒呢
按理說,兒子和女兒就都是老人的親生骨肉,他們之間就都和老人存在於「血濃於水」的血緣關系,那麼正常情況下,作為我們的老人來講的話,老人在百年之後,就應該將自己身後的財產,都平分給我們的子女才對。
或者是在我們有的老人看來,到時間誰來贍養自己,誰晚年給自己養老,那麼自己的財產就都給誰,老人的這些做法,就都並不什麼不妥之處,也都是值得肯定的做法,可是有的時候,卻並非都是如此。
也就是說,我們很多老人,把自己的財產就都給了兒子,女兒就一分錢都沒有,但是他們在晚年養老的時候,卻又找上了女兒?這對於我們的女兒來說,無論如何就都是不公平的。
所以說,不僅僅就是社會需要公平正義,而且作為我們老人來講的話,也要在對待兒女們的問題上面,真正的做到一視同仁和公平公正,一味的就只是重視兒子而輕視了女兒,不僅是我們老人的做事不公,也在無形之中,讓我們的女兒感到寒心和難受,這是非常錯誤和不可取的做法。
Ⅵ 既然重男輕女,瞧不起女兒,那為什麼丈母娘都喜歡賴在女兒家裡養老
女性兒的特點是對男性有吸引,男孩兒就喜歡女孩對自己這種吸引力,說白了就是女孩兒主要可以滿足男孩兒的性慾,男性往往是追求的主動一方,追求的表現之一就是更多地去順從女方,滿轎枯慶足女方的閉握各種需求,因此男方也就容易捎帶著順從女方的父母了。這樣一來,夫妻中的男敗鬧女,妻子就更能保護自己的父母了。所以丈母娘就喜歡賴在女兒家養老了。希望我的話能幫到你。
Ⅶ 為啥有些老人養老找女兒,財產卻全給兒子,哪些理由讓女兒很委屈
以前的理念是養娃能夠防止衰老,老了之後就跟隨兒子住,而非進女兒的家門口;伴隨著時代在發展,越來越多父母親時選擇和女兒生活在一起,因為在老年生活的照顧層面,女兒可謂諸事俱到。只不過和猛此刻也容易出現一個問題,那便是一些女兒辛辛苦苦地照顧了父母很多年,直到父母離去前,還是選把財產都留給兒子,沒自身這一女兒啥事。盡管為人子女的不該斤斤計較這種,也是會有許多女兒覺得委屈萬分。
老人為什麼會做那麼「不合理」的事,一般無非這4個理由。
一:老人都是有老思想
在老一輩的觀念里,女兒嫁人時給些陪嫁就可以了,而財產還是要留給兒子,終究女兒早已嫁出去了,變成別人家人,自身此刻把財產給女兒,就等於是錢給了別人。
四:有些事情女兒代替不了,還是要兒子做
老人不但在意死前事,還在乎生喪事,例如離開這個世界後,過年或過節的掃墓和喚罩橋祭拜,女兒這一別人就做不到了,只能依靠兒子做。兒子做出來的這些事情,比女兒對自身生前照顧關鍵許多,因此權衡利弊下,還是把財產留給兒子好點。
Ⅷ 為什麼有些老人財產給兒子,養老找女兒
在現在很多農村都有一種現象就是,父母把財產全部留給自己的兒子,但是到了養老的時候卻去找自己的女兒。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具體的原因。
一、給兒子減輕負擔
第一就是覺得兒子壓力比較大。因為農村的父母幹了一輩子,基本上到老了之後給兒女花花也就不剩什麼了。但是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兒子上有老下有小,一個人扛起一個家太辛苦了,不忍心讓他再承受養老的負擔。所以就會在自己年老之後想要找到女兒,幫兒子分擔一部分養老的責任。這在農村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很虛殲轎多父母在老了之後都會在兒女家輪流改神居住,不會長期的居住在一家。
其實我覺得在現代社會逐漸的發展中,男女地位也逐漸平等起來,養兒防老的觀念已經可以摒棄了,兒女都是一樣的,父母要做到不偏愛不偏向,老了之後兒女一樣贍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