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齡差一年養老金差多少錢
少一年工齡就是少交12個月社保,個人賬戶余額少了,交費時間、交費指數都少了12個月,最終,養老金也受減少的結果。如果退休是30年工齡,退休金是2700元每月,那就是摺合每年工齡90元,如果少一氏皮年工齡就是每月退休金少90元。
因為退休金的計算都離不開職工個人的工作的年限,一般來說,工齡越長,退旁冊休工資則越高,只是相對於在職的情況,工齡對在職員工影響更大,畢竟工齡是和老了拿的退休金的多少相掛鉤的。
根據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第六條規定,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發給1%。
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運核宏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少一年工齡少多少退休金每個人情況不一樣。繳費基數低的,少交一年養老保險,一個月可能少100元左右。
B. 21年社保工齡退休工資大概多少
今天我們來回答兩位網友提到的養老金問題,比較有代表性,也是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C. 工齡與退休金對照表
工齡與退休金對照表是職工退休條件和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不再按工齡計算,按照繳費年限計算。在當地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個人繳費制度實施之前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縣以上集體企業連續工齡,下鄉知青年限、軍齡視同繳費年限。
具體包括:
1、基礎養老金,是按照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繳費年限和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綜合計算出來的。按照100%基數繳費一年,可以多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是視同繳費年限,則按照實際繳費年限的平均繳費指數計算繳費檔次。如果是60%檔次,只可以多領取0.8%;300%檔次可以多領取2%的社平工資。
2、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一般是60歲退休139個月,50歲退休195個月。如果個人賬戶的計發月數相同,個人賬戶的余額多少就決定了個人賬戶養老金多少。如果是建立個人賬戶養老金制度以後參保的,繳費基數相同,繳費年代一樣,個人賬戶余額就相同。如果後期多繳一兩年,個人賬戶增加的錢數就會更多一些。
3、過渡性養老金,跟社平工資、過渡系數、平均繳費指數等因素相關。
如果工齡是35年和36年,差距的不同會產生一定的養老金差距,但是具體情況不同,差距也不同。
具體包括:
1、如果相差的是後一年的繳費年限,會有一年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差異。一般按100%基數繳費,社平工資6000元的情況下,養老金能差距70-90元。
2、如果是前後相差一年退休,晚退休使用的社會平均工資高,理論上計算的養老金更高一些。早退休會按照國家的養老金調整增加養老金,近年來只有5%左右的增幅,會比使用新社會平均工資計算養老金待遇略低一些。這種差異太復雜,具體無法測算。
3、如果相差的是視同繳費年限,平均按照100%檔次繳費,差不多養老金差距有2.3%左右的社會平均工資。社平工資6000元的情況下,養老金差距在140元左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D. 工齡15年退休金能拿多少工齡15年、20年和30年退休工資的區別
工齡15年退休金能拿多少?工齡15年、20年和30年退休工資的區別。下面跟隨社保網一起來看看吧!
按照60%的檔次繳納社保,這是屬於最低檔次,拿到的養老金也不會很高,當然不同的工齡,不同的退休地,養老金水平也會有所差異。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工齡15年、20年和30年,分別可以拿到多少養老金?
一般來說,工齡在30年以內的人員,不會有視同繳費年限,我們這里也是按照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來計算個人的養老金水平,此外由於養老金領取地的差異,養老金計發基數也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只有6000元左右,而有的可以達到1萬元左右。
一、養老金計發基數6000元,工齡15年、20年和30年的人,養老金有多少?
養老金計發基數6000元,工齡15年的人,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伏脊額大概為5萬元左右,假設2022年退休,年齡為60歲,養老金計發月數139個月,養老保險繳費指數0.6,那麼我們來計算工齡15年的人的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等於6000*(1+0.6)/2*15*1%=72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5萬元/139=360元。
加起來的養老金就是720+360=1080元。
養老金計發基數6000元,工齡20年的人,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大概為7萬元左右,同樣2022年退休,年齡為60歲,養老金計發月數139個月,養老保險繳費指數0.6,那麼我們來計算工齡20年的人的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等於6000*(1+0.6)/2*20*1%=96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7萬元/139=504元。
加起來的養老金就是960+504=1464元。
養老金計發基數6000元,工齡30年的人,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大概為10萬元左右,同樣2022年退休扒啟,年齡為60歲,養老金計發月數139個月,養老保險繳費指數0.6,那麼我們來計算工齡30年的人的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等於6000*(1+0.6)/2*30*1%=144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10萬元/139=719元。
加起來的養老金就是960+504=2159元。
二、養老金計發基數10000元,工齡15年、20年和30年的人,養老金有多少?
養老金計發基數10000元,工齡15年的人,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大概為8萬元左右,假設2022年退休,年齡為60歲,養老金計發月數139個月,養老保險繳費指數0.6,那麼我們來計算工齡15年的人的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等於10000*(1+0.6)/2*15*1%=12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8萬元/139=576元。
加起來的養老金就是1200+576=1776元。
養老金計發基數10000元,工齡20年的人,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大概為11萬元左右,同樣2022年退休,年齡為60歲,養老金計發月數139個月,養老保險繳費指數0.6,那麼我們來計算工齡20年的人的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等於10000*(1+0.6)/2*20*1%=16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11萬元/139=791元。
加起來的養老金就是1600+791=2391元。
養老金計發基數10000元,工齡30年的人,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大概為17萬元左右,同樣2022年退休,年春廳如齡為60歲,養老金計發月數139個月,養老保險繳費指數0.6,那麼我們來計算工齡30年的人的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等於10000*(1+0.6)/2*30*1%=24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17萬元/139=1223元。
加起來的養老金就是2400+1223=3623元。
綜上所述,按照60%檔次繳納社保,工齡15年、20年和30年拿到的養老金,區間也就是在1000元到4000元左右。
E. 工齡與退休金對照表
目前我國測算養老金金額,跟三個因素掛鉤:(一)繳交社會保險基金的年限(也就是俗稱的「工齡」),繳交社會保險基金年限越長的,養老金金額越高,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把工齡檔次分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35年以上六個檔次,檔次越高,養老金金額越高。(二)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的余額(簡稱「個人賬戶余額」),個人賬戶余額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三)退休上年度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簡稱「地區差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在北上廣深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肯定比在老物謹少邊窮地區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高得多。另外,各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測算養老金金額時還遵循「見分進元」的原則,假定您的養老金金額按照上述三個因素測算後得出的數據是2345.67元,實際發放的金額就是2346元/月。
《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慶信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譽螞輪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F. 20年工齡有多少退休金
工齡20年退休工資多少錢?
假設退休地的上年度平均工資為5000元,基數為1.工齡20年,每月繳費400元,60歲退休:
基礎養老金=(5000+5000*1)÷2×20×1%=1000元隱臘棗。
個人賬戶養老金=400×12×20÷139=691元(不計算利息),合計1691元。
再加上一筆過渡性養老金,總體養老金應該為2000元。
所以,現在辦理退休的職工,在辦理退休時都會特別的關注工齡,因為工齡越長意味著退休金越高,這句話這對於當下退休的老人來說確實是這樣的,退休金與工齡之間的關系息息相關。
對於所有80後、90後以及部分70後來說,可以肯定的說,局搭這部分人以後的退休金與工齡之間沒有任何必然聯系。而對於少部分70後以及全部50後、60後來說,退休金與工齡息息相關,哪怕多一年少一年,最終的待遇都不一樣。
例如有企業規定,按照工齡,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類推工齡10年灶拆的退休金是1000元。參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參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齡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級工,中級工,還是普通工人
G. 退休養老金工齡一年給多錢
每年退休金漲多少的計算方凳伏式如下:
1、調整養老金計算公式:個人養老金數額=老年養老金+勞動退休金+個人儲老金
2、月老年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年齡補貼率×(個人年齡-65)+勞動補貼率×個人累計繳費年限]
3、月勞動退休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勞動退休金百分率×個人累計繳渣賀費年限月個人儲老金=個人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的110%÷(76-個人實際退休年齡)÷12
4、工人退休金:按照工齡,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類推工齡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參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參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齡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級工,中級工,還是普通工人。
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務員也要不分職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樣。三年以內執行完成。勞動退休金的多少是看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的多少。
勞動退休金百分率可以取1.0%或1.2%或1.4%值,其中取1.0%值為大部分退休人員降低目前養老金水平,取1.4%值為大部分退休人員提高目前養老金水平。但棗梁攜是其結果是公平的,要多大家都多,要少大家都少,要適合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可以有效的控制養老金缺口的大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H. 企業退休職工36年工齡有多少退休金
企業退休職工36年工齡退休金並廳一般應該在3000左右,這要根據當地的情況而定,一般工齡加交費多少來決定退休工資多少,交的多拿的多。
養老金詳細計算公式非常復雜,跟繳碧檔費基數、繳費年限(工齡)、社平工資、退休年齡、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等多種因素相關。總體的原則還是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待遇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待遇越高。
基礎養老金跟繳費年限、繳費指數、社會平均工資等因素掛鉤。過渡性養老金各省市自行確定,多數是以社平工資和繳費指數等因素掛鉤。不過,過渡性養老金將慢慢減少,最終退出養老金計算方式。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算絕慧隱方式,跟職工養老保險非常像。只不過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時間和方式不同而已。機關事業單位還有一種補充養老保險機制叫做職業年金,不過是由國家統一建立的。企業也可以建立相應的企業年金制度,是由企業和職工共同商量決定建立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