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養老福利制度有哪些

養老福利制度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5-03 06:59:12

老年人福利政策有哪些

老年人福利主要包括高齡補貼、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等。
(一)高齡補貼發放標准。目前,我市凡年滿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都可以向所在村(居)委會申請享受高齡補貼。補貼標准為:80至84周歲每人每月50元、85至89周歲每人每月100元、90至94周歲每人每月200元、95至99周歲每人每月300元、100周歲及以上的每人每月1000元。
(二)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政府出資為年滿60周歲及以上城鄉特困人員中的老年人、重點優撫對象老人和除前述兩種對象之外的年滿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辦理了意外傷害(指以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和非疾病的客觀事件為直接且單獨的原因致使身體受到的傷害)保險。以上對象在生產、生活的各種場所,包括但不限於在居家生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參加公共場所活動、入住養老服務機構、外出旅遊時發生的各種意外傷害事故,均在意外保險責任范圍。
(三)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根據江西省民政廳、江西省財政廳、江西省老齡辦《關於印發江西省經濟困難黨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實施辦法的通知》(贛民發〔2018〕15號)文件,低保對象中沒有享受殘疾人護理補貼的失能老年人可申報護理補貼,標准為每人每月50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三十三條國家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社會福利。
國家鼓勵地方建立八十周歲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
國家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
農村可以將未承包的集體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灘塗等作為養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養老。
第三十四條老年人依法享有的養老金、醫療待遇和其他待遇應當得到保障,有關機構必須按時足額支付,不得剋扣、拖欠或者挪用。
國家根據經濟發展以及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等情況,適時提高養老保障水平。

② 老年人福利政策有哪些

法律分析:老年人福利是國家或社會在法律和政策范圍內,在居民住宅、公共衛生、環保、基礎教育領域,向全體公民普遍提供資金幫助和優價服務的社會性制度。它表現為國家及社會團體興辦的多種福利設施、提供的社會服務以及各項社會福利事業。老年社會福利是國家為改善老年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項目、設施和服務的總稱。老年社會福利具有特殊性,其享受對象是喪失勞動能力、體弱多病的老年人,其內容必須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需要國家和社會予以特殊考慮和照顧。為做好老年福利工作。以下是具體福利政策:第一,只要60歲以上的老人購買卧鋪票,鐵路售票系統會優先安排老人睡在下鋪。第二,老年人在買車票的時候,如果是跟家人一起進行購票,那麼鐵路系統會進行識別,然後將老年人跟自己的家人安排的位置相接近,這樣一起出行的時候可以更加安心。畢竟老人一般情況下都是跟家人一起出門的,如果離得太遠,可能交流都很麻煩。第三,火車站為老年人購票提供方便。現在網上購票十分發達,多數人都在網上預訂火車票,而很多老年人不會用智能手機購買火車票,這樣出行就會受到影響。為了方便老年人出行,國內每個火車站都為老人購買火車票預留了窗口,這樣一來,老年人還是可以根據他自己習慣的方式購買火車票,同時,也可以用現金支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三十三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社會福利。國家鼓勵地方建立八十周歲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國家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農村可以將未承包的集體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灘塗等作為養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養老。

③ 什麼是老年社會保障現代養老金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我山中國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制度分為三個方面:一是社會保險,指由政府舉辦,強制繳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對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者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員,被答液保險人可以從基金獲得固定收入或者損失補償。根據我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社會保險主要包括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此外,還有適用於農村居民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適用於城鎮居民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目前,我國已基本實現了農村和城鎮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制度的統
一,老年人享受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待遇。二是社會救助。社會救助是國家對遭受自然災害、失去勞動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給與物質幫助,以維持其基本生活需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清唯物》《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分別規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農村五保供養。2020年,國務院《社會救助暫行辦法》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的社會救助體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以及臨時救助等多種救助方式,從制度上進一步擴大和保障了老年人可以獲得的社會救助范圍。三是社會福利,指對生活能力較弱的兒童、老人、母子家庭、殘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會照顧和社會服務。社會福利的內容十分廣泛,不僅包括生活、教育、醫療方面的福利待遇,還包括交通、文娛、體育方面的待遇。

④ 老年人可以領哪些補貼

國家對60歲老人的四項補貼:
1、養老金是國家對60歲以上的農村老年人頒布的福利,只要6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能領取70元的基本補貼,有些地方可能會更多;
2、高齡補貼是國家為老年人設定的福利政策,一般高齡補貼金額每月350元左右。有的地區70歲,有的地區80歲
3、養老補貼是國家對農村部分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的福利政策,每月補貼200元;
4、養老服務補貼是國家對一些特別貧困地區的福利補貼。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五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⑤ 現代養老金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法律客觀:

養老金制度是國家為保障特定公民在退休或喪失勞動能力之後能夠維持正常生活水平而實行的一種退休養老的福利制度。特定公民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及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這些公民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做到「老,有所養」,解除公民對養老送終的顧慮和擔心,對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減緩社會貧富差距加大的矛盾有重要意義。2009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將增加110元碧鍵左右,這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保部)具體落實國務院十項保增長措施的一項行擾重要舉措。人保部有關人士透露,由該部起草的關於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的總體方案,已經於2008年11月11日上交國務院。中央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中的第八項提出,要「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2008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加了100元。人保部人士表示,並不會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增長水平,養老金人均增加110元,只是一個全國的平均數。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是以省為單位,要由各省分別計算各自的養老金增長水平和所需金額,然後上報人保部進行審核。人保部會根據其自己測算的各省數據,與各省上報的數據進行綜合考慮後,確定各省最後的養老金增長水平。數據顯示,中國政府已經持續多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企業參保退休人員的月平均養老金檔慧旦已從1995年的321元,提高到2007年的963元。根據2007年8月1日公布的《國務院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決定,從2008年到2010年將連續三年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這是繼2005年到2007年,中國政府有計劃的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之後的第二輪上調。從2008年1月1日起,全國42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標准再度上調。人均增加10%,為100元左右。2008年至2010年將繼續上調三年,且上調幅度高於前三年,到2010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將超過1200元。根據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的安排,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了1263億元用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對於2009年的增幅,全國總工會有關人士表示,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各地養老金調整水平會有所差別。根據2008年各地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待標准,人均增漲最高的省份為北京,每月增長200元,最低為安徽,每月增長55元。

⑥ 養老保障體系包括哪些方面

2022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這是2月21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後,國家在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上邁出的重要一步。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是健全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直接關系廣大參加人的切身利益。
目前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包括五個方面即由「五支柱」構成。其中,零支柱為國家提供的非繳費型養老金,即國家針對有特別困難的人或家庭提供一種養老保障,無須企業和個人交錢,完全由國家財政負擔;第一支柱為公共養老金,即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內的養老金,由國家、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第二支柱為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即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形成的養老金;第三支柱為個人養老金,即個人為養老所准備的存款、理財、保險、信託、房產等各類資產的總和;第四支柱為來自家庭成員、代際之間的養老幫助,如親人、子女提供的各種錢款等。
第零支柱
非繳費型的「零支柱」主要為終身貧困者以及不適用任何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非正式部門和正式部門的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者提供社會養老保險。
「第零支柱」養老保障制度屬於滿足部分社會底線成員福利需求的底線福利制度,其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旨在消除老年人貧困的社會救助層面的制度;二是旨在提升全體老年群體基本生活水平的社會福利層面的制度。在我國,第一層面的制度是針對老年人的農村「五保」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二層面的制度為老(高)齡津貼制度。
農村「五保」制度最早可追溯至國務院於1956年頒布的《全國農業發展綱要》。1999年、2007年國務院分別頒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和《國務院關於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標志著國家對經濟困難的城鄉居民實現了社會救助制度的全覆蓋。
老(高)齡津貼制度是普惠性的社會福利型養老保障制度,其主要依據是201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國家鼓勵地方建立八十周歲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條款。目前高齡津貼制度已實現全國省級層面全覆蓋,陝西省目前為70周歲以上老人提供每月50元-300元的補貼額度。
第一支柱
繳費型的基本養老保險為強制性的社會保障年金制度,即公共養老金。該支柱主要通過社會財富的再分配,為退休人員提供基本生活水平的終身保障。
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計劃最早起源於1991年國務院頒布的《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1995年、1997年、2005年我國在全國范圍內相繼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養老保險制度逐漸由現收現付制轉為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其中,在繳費環節,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均發生了較大變化,最終採取了單位繳費全部計入社會統籌賬戶、個人繳費(含視同繳費)計入個人賬戶的方式。在基金管理環節,養老金大多以銀行存款或購買國債的方式運營。2015年國務院頒布的《關於印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的通知》後,該運營方式轉變為由各省市歸集結余養老金交由專門的養老金投資機構進行多元市場化投資,以實現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在發放環節,養老金計發辦法由工資比例制轉變為社會統籌賬戶加個人賬戶模式,養老金發放標准與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退休年齡、物價水平等因素有關。養老金由單位發放到社會化發放,使養老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效率性及服務性均得以大幅提升。
第二支柱
第二支柱通過個人和用人單位在職期間繳納的一定費用,建立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制度。
企業年金是一種補充性養老金制度,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企業年金制度最早始於2000年國務院頒布的《關於印發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方案的通知》,該通知最早將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稱為「企業年金」,並規定了企業年金制度實行完全積累的個人賬戶制,由企業和職工個人繳納,並對企業繳費在制度規定內進行稅收優惠。企業年金制度完善於2004年頒布的《企業年金試行辦法》(2017年出台《企業年金辦法》)和《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暫行辦法》(2011年修訂);2013年公布的《關於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明晰了企業年金各環節的稅收優惠政策.
職業年金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補充養老保險制度。2015年正式實施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的通知》,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職業年金制度作出安排。
目前,我國年金制度採取完全積累制的個人賬戶制。在稅收優惠方面,個人繳費不超過4%的部分不繳納稅;在繳費環節,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繳費比例稍有不同,職業年金與企業年金的繳費比例趨同;在運營環節,年金制度採取信託型管理模式,以受託人為主體,賬戶管理人、託管人和投資管理人各有分工、共同管理基金;在計發管理環節,企業年金中的個人賬戶採取記賬積累制,針對財政全額給付的職業年金中的個人賬戶則採取記賬積累制,按照要求計入基金收益。
第三支柱
第三支柱是指個人自願開展的長期養老金積累,包括商業養老保險、養老理財產品、養老目標基金等。商業養老保險、基金產品、銀行理財、儲蓄存款、信託、房產等適合投資的金融產品均屬於第三支柱范疇。
個人購買的商業養老保險是「三支柱」的重要內容之一,主要產品包括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房屋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其中,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是在中國銀保監會指導下開展的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保障需求的重要工作,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於2021年6月局部地區試點銷售,2022年3月在全國范圍普及推廣。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是以養老保障為目的,領取年齡在60周歲及以上的個人養老年金保險產品,分為積累期和領取期兩個階段,領取期不得短於10年。產品採取賬戶式管理,賬戶價值計算和費用收取公開透明。
第四支柱
非正規保障的「第四支柱」主要是家庭成員和代際之間的一種經濟或非經濟的養老、醫療和住房扶助行為,是基於傳統倫理的家庭式養老制度,主要來自子女供養、親戚資助以及家庭間資金轉移等,多渠道、多角度提升老年人生活水平,以彌補前四個支柱覆蓋外人群的不足。

⑦ 養老有哪些福利政策

養老有三大福利政策:基礎保障措施能夠積極地幫助農村老人脫離養老問題、老人們可以通過保險補貼來解決養老問題、農村老人可以通過一些專門的服務系統來解決養老問題
1、隨著人口的老齡化日益嚴重,社會的養老負擔也隨之增加。在農村養老也成為了一大難題。為了解決農村養老難的問題,讓農村的老人們「老有所養」,國家財政部對農村養老的投入也越來越多,農村老人可以享受的福利也越來越多。養老服務體系,顧名思義就是,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務,滿足其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
2、雖然說,現在的老人都基本上有退休金,但這對於身處農村的老人卻舉步維艱,因為身處農村,老人們幾乎很少接觸電子網路的發達,他們也不懂當時的醫保合同的重要性。以至於在農村來說,老人們的退休金很少,在農村逐漸高漲的物價中,都不足以支撐他們的老年生活。
3、在中國,我們的人口數量比較多,但是近幾年來,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也逐漸嚴重,在農村中,許多青年以及中年人,為了更好地收入,都紛紛的奔向了大城市中。涌進大城市,為的是追求一份高薪工作。但是這樣一來,農村老年人口就會上漲,養老成了重要的問題,到如今也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方法去解決。因為農村的環境限制原因,以及還沒有高速地建立起互聯網的介面,那麼這樣,許多農村都無法得到一個很好的方法去解決養老問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⑧ 各地有哪些關於老年人的照顧服務項目和福利措施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國家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增加老年人的社會福利。國家鼓勵地方政府建立80歲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農村可以將未承包的集體所有土地、山林、水面、灘塗等作為養老基地,為老年人提供利益。《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13號)要求在老年人社會福利制度方面制定和實施老年人護理服務項目,鼓勵地方政府豐富護理服務項目,創新和優化護理服務提供方式。著力保障特殊困難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確保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養老服務。對經濟困難高齡、殘疾老年人的補貼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建成。對於經濟困難的老年人,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逐步給予養老服務補貼。完善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和特殊扶助制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制定和實施老年人護理服務項目的意見》(國辦發〔2017〕52號)確立了重點任務,包括全面建立經濟困難和殘疾老年人補貼制度,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推進老年宜居社區和老年友好城市建設,優先支持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住宅安裝電梯。《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九條 國家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醫療需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有關部門制定醫療保險辦法,應當對老年人給予照顧。 第三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將養老服務設施納入城鄉社區配套設施建設規劃,建立適應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務、文化體育活動、日間照料、疾病護理與康復等服務設施和網點,就近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發揚鄰里互助的傳統,提倡鄰里間關心、幫助有困難的老年人。 鼓勵慈善組織、志願者為老年人服務。倡導老年人互助服務。

⑨ 老年人保障制度有哪些

法律主觀:老年人包含哪些社會保障政策與我們日常的工作或生活息息相關,有著緊密的關聯,因此,我們不能只聽說過,卻不知到它具體是如何,下面整理了一些相關內容和大家分享,歡迎大家的閱讀,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一、養老保險國家通過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有關組織必需按時足額支付養老金,不燃升得無故拖欠和挪用。同時根據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和職工工資增長的情況,國家要不斷增加老年人的養老金。二、醫療保險國家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醫療需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有關部門制差冊定醫療保險辦法,應當對老年人給予照顧。三、護理保障工作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情況給予護理補貼。四、基本生活、醫療、居住或者其他救助老年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者扶養能力的,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虛段宏給予供養或者救助。對流浪乞討、遭受遺棄等生活無著的老年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救助。五、住房保障制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實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或者進行危舊房屋改造時,應當優先照顧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六、老年人福利制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社會福利。鼓勵地方建立八十周歲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並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農村可以將未承包的集體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灘塗等作為養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養老。相信大家看完以上整理的有關老年人包含哪些社會保障政策的相關內容,對這一問題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如果大家還有什麼疑問的話,也可以帶上相關資料和證件到相關機構部門進行進一步的咨詢和了解。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到進行法律咨詢,祝您生活愉快!

⑩ 中國養老金制度

法律分析:中國養老金制度,是國家為保障特定公民,在退休或喪失勞動能力之後,能夠維持正常生活水平,而實行的一種退休養老的福利制度。特定公民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對社會所作的芹碼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這些公民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做到老,有所養,解除公民對養老送終的顧慮和擔心,對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減緩社會貧富差距加大的矛盾有重要意義。

從養老金制度來說,雖然同屬於典型的投保資助模式,但從具體的方案設計來看,其相互間的關系及側重點又有不同,一般說來,基本養老金較高的國家,其補充養老金制度通常不發達,而人們對老年生活的更高追求促進了私營企業的養老制度或商業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

基本養老金僅以滿足人們最低生活需求為目標的那些國家,其補充養老金制度就很發達,一般都是強制性的,而且私營養老保險制度也較發達,總體體現為整個養老保障體系較為全面均衡。

養老金的來源:

1、養老保險基金對於債券的投資從養老基金誕生的那一刻起,債券就是其偏愛的一種投資工具,養老基金的長期負債和對投資安全性的要求決定了長期債券必須是投陵遲資組合中的成員,由於養老基金的主要支出是在未來的一段很長的時間里,這樣的長期負債決定了養老基金需要將長期債券作為主要的投資對嫌汪哪象,從這個意義上說,養老基金是理想的長線投資者;

2、養老保險基金對於股票的投資雖然從理論上說,通過構造養老基金的最佳債券投資組台是可能的,但在實際的操作中,要尋找完善的匹配是一什非常困難的事情。

如今在很多的養老基金的投資組合中,股票都佔有一個小小的份額,它的吸引力主要來自於投資股票的高收益率,由於養老基金的負債是極為長期的,主要的支出發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這使得它更適合於長線資產的投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閱讀全文

與養老福利制度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島降低養老保險費率 瀏覽:568
長壽花花形 瀏覽:307
父母愛哭窮會有什麼後果 瀏覽:754
重陽節與老年節詩句 瀏覽:282
巴馬長壽村民宿怎麼預訂 瀏覽:767
中老年人渾身發抖怎麼回事 瀏覽:633
哪些養生書值得看 瀏覽:573
4月份養老保險交多少 瀏覽:721
2016年浙江退休金基數 瀏覽:553
養老保險去哪個所查詢 瀏覽:432
萊蕪市老年大學22屆學習班報名 瀏覽:896
男50歲大壽 瀏覽:575
50歲的明星照片 瀏覽:936
台灣榮民養老金多少錢 瀏覽:601
個人購買養老保險的限制條件 瀏覽:108
廣州最低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833
辦理體檢表去哪個醫院辦 瀏覽:180
老人貪睡怎麼辦 瀏覽:755
五險一金與退休後工資嗎 瀏覽:955
道外老年大學去撫順街做什麼車 瀏覽: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