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年報單位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參保各險種人數指報告期末參加社會保險的職工人數(不含離退休人數)。單位繳費基數指報告期內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總額,按繳費人員的應繳口徑計算。本期實際繳費金額指報告期內單位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不包括補繳欠費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預繳金額。單位累計欠繳金額指截至報告期末單位累計欠繳各項社會保險費金額(本金)。
例如:某單位填報2016年工商年報公示表格中社會保險相關數據時,應按照以下數據填寫。
(1)參保各險種人數,應為2016年12月社會保險費申報表中各險種人數;
(2)單位繳費基數,應為2016年1-12月社會保險費申報表中工資總額累計金額。
(3)本期實際繳費金額,應為單位申報繳納的2016年1-12月社會保險費金額合計(不包含補繳金額和滯納金金額)。
(4)單位累計欠費金額,應為單位已經成功申報的應繳未繳的社會保險費(只填本金不包含滯納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② 企業年報社保信息怎麼填
法律分析:1.登錄進入電子稅務局,點擊我要辦稅,再點擊稅費申報及繳納。2.之後點擊收保費管理。3.頁面跳轉,點擊確定。4.進入社保系統,選擇社保費申報繳款情況查詢。5.稅費所屬年份選擇上年度的1月1號到12月,點擊查詢,頁面會彈出相應月份的社保費明細表,然後點擊查看明細。
法律依據:國務院《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第五條 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推進、監督企業信息公示工作,組織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建設。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條例規定做好企業信息公示相關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照本條例規定做好企業信息公示工作。
第六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其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產生的下列企業信息:(一)注冊登記、備案信息;(二)動產抵押登記信息;(三)股權出質登記信息;(四)行政處罰信息;(五)其他依法應當公示的信息。前款規定的企業信息應當自產生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示。
③ 工商年檢里社保信息怎麼填
你好 按這個來填寫 一、「參保險種類型」是指在報告期末(12 月 31 日)單位參保險種類型,包括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企業職工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 5 個險種。
二、「單位參保人數」是指在報告期末(12 月 31 日)企業參保繳費的實際人數。(即12月參保的人數)
三、「單位繳費基數」是指在報告期內(1 月至 12 月)單位繳納的各項繳費工資總額(12 個月的累加值)。
四、本期實際繳納數是單位實際繳納的部分 「(注意是單位繳納的部份,不包括個人)
五、「單位累計欠繳金額」是指報告期末(12 月 31 日)單位累計欠繳各項社會保險費金額(本金,包括歷史欠費),不含個人部分。
④ 工商年報社保信息怎麼填
1、參保各險種人數指報告期末參加社會保險的職工人數(不含離退休人數)。
2、單位繳費基數指報告期內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總額,按繳費人員的應繳口徑計算。
3、本期實際繳費金額指報告期內單位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不包括補繳欠費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預繳金額。
4、單位累計欠繳金額指截至報告期末單位累計欠繳各項社會保險費金額。
(4)年度報告書里養老保險人數怎麼寫擴展閱讀:
企業工商年報,是指企業應當按年度在規定的期限內,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工商機關報送年度報告,並向社會公示,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查詢。
工商年報的主要內容:公司注冊信息、地址、從業人數、出資情況、資產狀況、股權變更情況等。
工商年報的報送時間:1月1日至6月30日。報送的內容為上一年度的情況。2018年年報的要在2019年6月30日之前報告。
不按時報送的後果:企業未按照規定時間報送年報,會被工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向社會公示。如果滿3年仍未報送年報的,直接會被列入「黑名單」。
⑤ 工商年報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是平均人數還是年末人數
工商年報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既不是平均人數,也不是年末人數,是按年報年度期末時點計算,即上一年度12月31日當日在本單位中工作,並取得工資或其他形式勞動報酬的人員數。包括在崗職工、勞務派遣人員及其他從鬧態業人員。
以下人員不計入「從業人數」:
1、12月31日當日及以前已經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人員;
2、離開本單位仍保留勞動關系,並定期領取生活費的人員;
3、利用課余時間打工的學生及在本單位實習的各類在校學生;
4、本單位因勞務外包而使用擾納的人員,如:建築業整建制使用的人員。
(5)年度報告書里養老保險人數怎麼寫擴展閱讀:
社保信息(可選擇是否公示):
1、企業各險種參加社會保險的職工人數:填寫上年12月社會保險費申報表中各險種人數。
2、單位繳費基數:填寫上年1-12月社會保險費申報表各險種單位繳納部分的工資總額(所有液李源申報社保員工合計)累計金額;
3、本期實際繳費金額:應為單位申報繳納的上年1-12月社會保險費金額合計(不含個人部分、不包含補繳金額和滯納金金額)。
4、單位累計欠費金額:應為單位已經成功申報的應繳未繳的社會保險費(不含個人部分、只填本金不包含滯納金)。
企業應當給員工辦理社保,所以工商年報填寫的從業人數、參加社保人數,與稅務填寫的從業人數、個稅申報的人數一致,否則會存在風險違法或稅務風險。
⑥ 企業年度報告中單位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怎麼填
養老保險基數指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計算現在應當交納養老保險費比例的基數。這個基數主要與本人的工資基數有關,與未來的養老金數額、與社會平均工資一般無關。但是如果實際收入額過高或過低於社會平均工資時,這個基數則需要調整。計算方式如下:
一般情況下,該基數上一年度職工的年平均工資確定,除以12便為月繳費基數。
特殊情況:
1、若你的工資收入高於社會平均月工資3倍時,繳費基數就是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3倍計算,以上部分不作為繳費基數計算;
2、若你的工資收入低於社會平均月工資60%時,繳費基數就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60%計算。
(6)年度報告書里養老保險人數怎麼寫擴展閱讀:
《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規定農民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農民工達到待遇領取年齡而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沒有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比照城鎮同類人員,一次性支付其個人賬戶養老金。
農民工離開就業地時,原則上不 「退保 」由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社保機構」)為其開具參保繳費憑證。而《社會保險法》第14條明確了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遏制了農民工退保現象的蔓延。
刪去了有關一次性支付的規定,提高了保險水平。這一點也與《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第3條中有關宴敗基「未達到待遇領取年齡前,不得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辦理退保手續」相吻合。解決了導致枯巧農民工退保的最重要障礙。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在《社會保險法》基本法條的支持下明確了基本養老保險異地轉移的具體內容,兩者的配合讓基本養老保險「全國漫遊」晌謹有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