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院里老人死了,工作人員要負責任嗎
這很難說的,養老院里的老人死了,那要看他是怎什麼樣死的工作人員有沒有責任,如果是正常的生老病死,那工作人員是沒有責任的,如果是意外,那工作人員就有責任的。
B. 老人在養老院摔倒死亡怎麼辦
法律分析:1、老人在養老院摔傷,如果是養老院地滑等過錯,則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責任;2、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C. 老人去世後的流程是什麼
1、開具死亡證明(正常死亡如在醫院去世,則由醫院開具死亡證明,如在家去世,則通知轄區派出所到現場,由派出所開具死亡證明。),打24小時殯儀服務電話,聯系白事專員上門引導服務。
2、為逝者燒倒頭紙,自下而上逐一脫去逝者衣物,用專業凈身用品對逝者進行全身擦拭,清理口腔、鼻腔污物,清理排泄物等完成凈身。(這一步可由專業人員操作)
3、自下而上為逝者穿上壽衣,鋪上壽褥,擺放首飾、蓋上壽被,完成穿衣。凈身穿衣全程,均需用遮蓋布進行遮擋,保護逝者隱私。凈身穿衣這一步是很重要的,通過禮體凈身能讓親人身無穢物乾乾凈凈的到另外一個世界去見祖先。
這是最後一次為自己的親人凈身,同時也是盡最後一次孝道的機會。親人經禮體凈身後,禮體更易保存,且不易發臭。
4、殯葬服務人員會取逝者照片,為逝者定做遺像(人過世後,提供證件照做遺像,注意:遺像只能做一張),告知家屬治喪期間殯儀服務流程(基本都是這些殯儀服務人員操作的事,需要遺屬協調的他們會一步步指出來,照著執行就可以了)。
5、遺屬需要注意的是早辦理逝者死亡證蓋章,逝者的一切後事才可以逐條進行。當所有後事都料理完後,遺屬再去當地派出所或社區幫逝者注銷其戶口薄、身份證、社會保障等一系列與逝者相關的個人信息。
(3)養老院老人死後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老人去世後子孫要注意
1、人死後,親人、親屬在親人去世16小時之內不要馬上准備後事,而是整個房間保持安靜,由眾親友或最親的人對死者說,「你走了,世間的事就不用再留戀,我們每一個人都將走你現在走的路」類似的話,讓死者放下、釋懷。
2、老人去世第一個大年三十,一家人要帶上去世長輩喜歡吃的水果、菜餚和飯等供品到墓地祭奠去世長輩,點上香燭,燃放鞭炮。告知去世的長輩新年到了,請他回家過年,因為是第一年怕去世長輩不認得回家的路,所以要引其回家過年,一家人吃團圓飯。
D. 老人在養老院非正常死亡,養老院怎麼賠償
摘要 養老院應承擔賠償責任。
E. 養老院的老人去世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按照供養協議書執行程序,首先通知其親屬,然後在親屬的同意下給老人買傷葬服穿上,在給所在村居委員會通知並開具火化證明,再約好火化車,最後等待親屬和村居委員會到養老院商議後去火化,最後按照三方確定方案把老人入土為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老齡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老齡事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並鼓勵社會各方面投入,使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國務院制定國家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國家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制定本行政區域的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老齡工作的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
第七條 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
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應當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為老年人服務。
提倡、鼓勵義務為老年人服務。
F. 敬老院老人過世誰管
法律分析:按照供養協議書執行程序,首先通知其親屬,然後在親屬的同意下給老人買傷葬服穿上,在給所在村居委員會通知並開具火化證明,再約好火化車,最後等待親屬和村居委員會到養老院商議後去火化,最後按照三方確定方案把老人入土為安。
法律依據:《殯葬管理條例》 第十三條 遺體處理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運輸遺體必須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確保衛生,防止污染環境;
(二)火化遺體必須憑公安機關或者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醫療機構出具的死亡證明。
G. 療養院如果有老人去世了怎麼處理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聯系老人家屬。老人在養老院去世後養老院應第一時間聯系老人的家屬,如果聯系不上應及時聯系火化場對去世的老人進行火化,火化後骨灰暫時存放在養老院等待老人家屬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