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養老保險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多少
養老保險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多少
因人、因地而異。
依據國家的相關政策,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必須達到退休年齡且繳納社保滿15年以上,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
因此,社保在累計交納滿15年之後是可以選擇停交的。在此,需要提醒您注意的是,一般情況,社保的繳納時間越長、繳費越多,將來退休後領的養老金也是會越多的。
社保交滿15年,退休後一個月能領多少錢?社保交滿15年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存額÷120。
如果有單位,即使繳滿15年,但職工還未退休,企業還得繼續繳費,直至退休;個人繳納社保的話,可停繳,也可繼續繳納,根據當地政策,肯定也是繼續繳納好,養老保險是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越多。一旦停繳,將直接影響到退休後養老金待遇。
㈡ 中國人壽個人養老年金保險(分紅型)到年齡後,一年能拿多少錢
如果一年的保費是一萬元的話,一共交了十年,那麼到60歲的時候每年就可以領到6300元。按照最高等級的分紅利益,十年下來的話大約可以拿13604元的分紅,保費交完之後這個分紅也就沒有了,只有在交費的十年中才會有分紅。分紅是保險公司每年可分配盈餘的百分之七十在按照比例分給購買了中國人壽個人養老年金險(分紅型)產品的客戶。
一般來說,分紅型的保險產品會分為保障類和投資類,保障性分紅和人身險的功能差不多,只是比較側重保障而已,而分紅型的保障就會差點,只會提供人身死亡和全殘,不能附加重疾險和健康險。所以我們在購買分紅險之前最好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如果是保障性分紅險,就要考慮保障是否全面,保費的支出能力強的產品。如果是投資性的分紅,就要考慮其中的風險是否可以承擔。
㈢ 個人養老金退休後大概能領多少
2022年養老保險交滿15年退休後每月能領多少錢
養老保險需要累計繳費15年,退休後才能領取。當然,繳費滿15年後,可以決定是否繼續繳納養老保險。15年養老保險,退休後每個月能拿多少?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領取養老保險的條件
1。連續繳費滿15年;
2.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
符合以上兩點的退休人員可以領取養老保險。
15年養老保險後每個月拿多少?
養老保險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如果繳費年限是15年,那麼我們可以按照這個年限來計算。
1.基本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區城鎮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為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算月數。
假設王先生已繳納養老保險15年,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為繳費時3000元,退休時6000元,則基礎養老金=600020%=12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300.6萬)28%(您繳納養老保險的個人比例)15年退休後,王先生個人賬戶養老金可領取64880元因此,王粲先生一個月領取的養老金總額=1200540元=1740元。
㈣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退休能拿多少錢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退休能領取多少,主要看個人繳費年限長短、個人繳費基數高低和當地社會平均工資。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㈤ 養老保險繳16年退休每月能拿多少養老金
社保交16年退休後每月能領多少錢,是因人因地而異的。養老金的多少與當地上年度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個人繳費指數,個人賬戶儲存額以及退休年齡有關,所以不同地區的基礎養老金有所不同,同一地區不同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會略有差異。
《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規定,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因此,根據該規定,可以得出:每月可領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每月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交費工資)/2*交費年限*1%,其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交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平均交費指數
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計發月數的依據參考《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附件: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
舉個例子:
假設某地區上年度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4000元,個人平均繳費指數為1,繳費15年可以領取的基礎養老金為(4000+4000)÷2×16×1%=640元。
若該職工60歲退休,退休時個人養老賬戶儲存額為60000元,那麼可以領取的個人養老金為60000÷139=431.65元。
那麼這名職工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就是640+431.65=1071.65元。
綜上所述,社保交16年退休後能領多少錢是要根據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以及跟人繳費指數、個人賬戶儲存額等確定的,每個地方、每個人都不一樣。
㈥ 養老保險退休後領多少
領多少?現在無法得知,領多領少到了法定退休年齡,與你的繳費年限多少,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多少,平均繳費指數高低,密切相關,以上數據越多,越高領的越多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