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買養老保險可以穩賺不賠啊
首先解決一個問題,來保險自買的是保障,只有保障到位了才能有富餘能力投資,但是要想通過保險來賺錢,那隻有保險公司能做到,個人無法做到,即使是萬能型的險種,也難保由於保險公司經營問題而出現不能有效抵禦通過膨脹的可能,保險買的是未來,未來是什麼樣子,誰也無法預知
另外還是保險買的是保障,保險是一種消費型金融產品,現在出現的保險產品大多數都是家庭理財的有利工具,但是要慎重選擇,因為保險的第一職能還是提供風險轉嫁,不是用來改變生活,而是用來防止生活被改變,
綜上簡單的說法,要想賺錢,那就只能通過保險買個保底,然後再去進行其它的高回報風險投資,
不要輕易相信什麼人的話,所購買的保險要適合自己,為自己量身定製為最佳
⑵ 為什麼保險公司永遠不會虧損
不一定 如果打面積受災 比如唐山地震汶川地震 就會虧 基本不會虧是因為 那邊賠出去的錢是這邊的人交的保費 都是科學計算出來的 所以能維持一個平衡 相當於一個人的風險分散承擔 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⑶ 職工養老保險保險公司會虧嗎
不會。
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⑷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為什麼這么低啊
幫lz網上查了下,原因如下:主要是該公司連續虧損所致,目前年金市場競爭激烈,所以債券管理費率比較低,導致公司盈利能力較差。公司是集團下盈利能力最差的搭余舉子公司之一(還有其他虧損的子公司,所以是之一),也是員工待遇最低的子公司之一。一般來說,股票基金資產管理公司普遍費率高,盈利高,員工待遇也較高。而債知碧券資產管理公司的待遇低很多,如lz說的,該公司只有2k,而股票基金公司一般金融碩士的待遇在10萬-20萬以上。公司利潤是員工待遇的決定因素之一。據專家預計,年金公司要盈利需要5-8年,如果lz耐不住低薪就跳槽吧。另外lz說的公司沒有專業股票分析師,按規定年金投資股票比例毀尺不得高於20%,而該公司主要買股票基金,所以不需要股票分析師。
滿意請採納
⑸ 為什麼保險公司穩賺不虧
首先,保險公司並不是穩賺不虧的,是企業,是盈利機構,不是慈善機構。
其次,如果保險公司對應的險種,出現收不抵支,那麼就會做調整。 出現賠大的時候,會進行調整的。
畢竟保險公司對應的都是幾率賠付,根據社會的綜合影響來判定的。除非出現大的事故,這樣就會賠的多,超過了對應比率。就會虧。
拓展資料:
一、保險公司介紹
保險公司是指依保險法和公司法設立的公司法人。保險公司收取保費,將保費所得資本投資於債券、股票、貸款等資產,運用這些資產所得收入支付保單所確定的保險賠償。保險公司通過上述業務,能夠在投資中獲得高額回報並以較低的保費向客戶提供適當的保險服務,從而盈利。
二、保險公司業務
保險公司的業務分為兩類: (1) 人身保險業務,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保險業務。(2) 財產保險業務,包括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保證保險等保險業務。我國的保險公司一般不得兼營人身保險業務和財產保險業務。
三、保險公司分類
1.股份保險公司
股份保險公司類似於其他產業的股份公司,由發起人根據《公司法》設立,由此具體規定了公司發起人的人數、公司債務的限額、發行股票的種類、稅收、營業范圍、公司的權力、申請程序、公司執照等。西方發達國家的公司組織由三個權力集團組成,即股東、董事會、高級經理人員。
2.相互保險公司
相互保險公司也是一種公司組織形式,但是一種非營利公司,沒有股東,公司為保單持有人(投保人)擁有。因此投保人具有雙重身份,既是公司所有人,又是公司的客戶。股份保險公司的股東並不一定是公司的顧客,相互公司的投保人作為所有人可以參加選舉董事會,由董事會任命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專事公司的業務經營與管理。投保人能以取得"紅利"的形式分享經營成果。
3.專屬保險公司
由工商企業自己設立,旨在為該企業、附屬企業以及其他相關企業的風險保險或再保險的保險公司。
⑹ 保險公司為什麼不會虧錢
說的簡單點,保險公司是個錢生錢的金融機構,收來的保費,一方面是給我們一個保障,讓我們對我們擔心的意外後顧無憂,另一方面,他把收來的保費拿去投資:通過銀行大額貸款,國家建設等方面來得到更多的錢。再一方面,由於各個國家政策和法律保護,保險公司不會倒閉,所以基本上保險公司不會虧,偶爾的像金融風暴這些,比如前年,平安據說虧了200億,但是他還是賺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⑺ 保險公司收你的養老保險金,然後再給你放養老金,難道他不會虧本嗎
一般保險公司的養老保險的主要作用是在到養老的過程中,如果發生意外與風險會得到保險公司的及時理賠和資金上的支持,如果沒有發生以上的情況,到了一定的年限後可以把多年來存到保險公司的錢通過部分領取的方式逐步取出,收益並不像社保那樣高,但能很好的規避整個過程中的大量風險。
另:始終發生風險的人還是比較少的,保險公司在很長一段的時間內,可以通過保險資金的合理投資取得相應的回報,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發生虧本的問題的
⑻ 為什麼養老保險交得越多就越虧
以前對社保不是很了解,總以為是交得越多越好,因為你交得多,公司相應就交得更多。但是最近這兩天仔細研究了一下社保政策,真是有點大吃一驚,發現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反而是交得越多越虧。
以上海為例,社保的基數上限是前一年的平均工資的三倍,2006年為2235*3=6705元,假設你的工資為8000元,那麼將以6705為基數繳納社保。
首先是養老保險,這個金額是最大的,個人8%,即536元,單位22%,1475元。但是請注意,單位交的一分錢都不會進入你的個人賬戶!全部用於社會統籌。那麼到了你老了養老金怎麼領取呢,這個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居然找不著一個明確的官方文件說明。
比較普遍的說法是,養老保險累計繳納15年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養老金金額=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120。這就相當於,除了個人賬戶不一樣外,大家領的基礎養老金都是一樣的。
那麼顯然現在交得越多是越虧的,因為個人賬戶其實都是你自己交的錢,你不交社保把它存銀行也是一樣的。但是公司替你交的那部分就完全替國家做貢獻了,交的越多貢獻越多。難怪很多公司都把基本工資開得很低,而提高獎金和補助,這樣可以把省下來的那部分保險作為福利發給個人。而同時,你享受的養老保險待遇不會有什麼差別。
再說醫療保險,個人2%,134元,單位12%,804元。同樣,只有自己交的進入個人賬戶,單位交的全部被統籌。
醫保的報銷政策是:對於門診,先由其個人帳戶資金支付,帳戶資金用完後由個人自負。說白了就是一分錢不給報,而且還只能去指定的醫院用指定的葯!
對於住院,有個起付標准,好像是兩千多吧,這個標准以下由個人賬戶支付,個人賬戶不足的自己掏現金,也就是這兩千多還是全部你自己出。超過起付標准且低於醫保最高限額的由統籌基金支付85%。這個標准同樣是大家統一的,與你交得多少沒關系。與養老保險一樣,公司交的那部分醫療保險被國家給"劫富濟貧"了,與你沒有任何關系。
其次失業保險,個人1%,單位2%,加起來200,這個真的是一點用都沒有,反正你都拿不到,即使你真的失業了。
最後是住房公積金,個人7%,單位7%,一共938,這個倒是全歸你個人,不過說到底其實本來就都是自己的錢,國家沒有投進任何福利。
這樣算下來,公司在8000的工資以外,還要替你交1475+804+134+469=2882元,相當於實際每個月為你付出了10882元,而你實際得到的呢?首先,扣除社保後的工資為,8000-536-134-67-469=6793元,這6793元要扣掉663元的稅,到手現金是6129元。
再算上你個人賬戶里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以及公司和個人交的公積金總額,你一個月的實際收入為6129+536+134+938=7737元。
我們假設另外一種情況,還是這個公司,它每個月在你身上的預算是一樣的,即同樣為你付出10882元。但是它把基本工資開得很低,按上海市規定的社保基數下限(月平均工資的60%,即2235*0.6=1341元)給你發,剩餘的錢以獎金和補助形式發給你。這樣,公司需要交納的社保為:295.+160.9+26.8+94=577元,你個人交納107.2+26.8+13.4+94=242元,扣掉四金後工資還剩1099元(還沒到個稅的起征點)。
公司可以給你發的補助為10882-1341-577=8694元,這樣你的補助加上扣除社保後的工資一共為:8694+1099=9793元,這9793元扣掉所得稅1263元(據我所知很多公司這種福利和補助還可以避稅,姑且把這個算上吧,畢竟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剩8530元,這就是你到手的現金。
算上個人賬戶的保險和公積金,一個月實際收入為8530+107+27+198=8862元。與上面一種情況相比,公司為你付出的錢都是10882元,但是你到手的現金多了8530-6129=2338元,實際收入多了8862-7737=1125元。而你享受到的基礎養老金、醫保統籌金這些國家福利是一樣的!
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很不公平和合理的制度,社保至少應該保證"高投入,高福利",但是實際上反而成了交得越少,卻能獲得更高的利益。不知道這應該是誰的悲哀。
其實,現在的社保資金都是現收現支。個人賬戶全是空帳運行。
都說現在工作的人養現在退休的人,可以來看看中國將來30年,可以說現在是中國最好的人口紅利時期,後面的孩子沒有現在70/80代多,可以去留意一下現在小學中學的班級數。
而30年後,中國老人將佔到30%,總數是前無古人的3億。
這時候誰來養?不要指望將來年輕人來養,根本沒有年輕人了。
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30年後的1000塊,不可能還是現在1000塊的購買力。想必大家都清楚。30年後的1000塊,我保守估計一下,如果中國還按照這個速度發展,很可能相當於現在的200塊。
一邊是空帳運行,一邊又要應付通脹。所以說中國的社保是不可能維持的。這一點D很清楚,所以從一開始,公務員就不加入社保,D和D員是不會吃虧的。
將來社保的支出還要改,社會平均工資的20%是他沒法承受的,必定改。
現在不加養老保險是絕對明智的。
(See attached file: 社保養老金計算辦 法.doc)
社保養老金計算辦法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過渡性養老金=本人視同繳費帳戶/120,只有1994年1月以前參加工作且具有國家規定的連續工齡的人,或轉業軍人,或機關到企事業工作的人員才有此部分。
視同繳費帳戶=1993年所在地職工月平均工資*8%*12*1993年底以前視同繳費年限(1993年前的連續工齡)*(1+10%)12.5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大約為:社會平均預期壽命—退休年齡)*12月,目前60歲退休的為139個月,55歲退休的為170個月。
3、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平均繳費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月數+實際繳費指數之和)/(視同繳費月數+實際繳費月數)。
視同繳費指數=1993年所在地(市)職工月平均工資/1993年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
實際月繳費工資指數=本人月繳費工資/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⑼ 為什麼社保局會虧,而其他民營壽險公司會贏利
社保為啥子會虧當然會虧啦!
第一,社保養老金是下一代人交的社保費去養上一代人退休養老。就目前中國的人口來看:人口老齡化嚴重 計劃生育出生率低 大多數家庭都是獨子
第二,好多年輕人根本沒買社保,都等距退休15年才開始買社保
第三,其三,有商業保險公司少數人就不會買社保
第四,社保費用是越來越高,退休年齡退後 下一代根本不會那麼早去買社保了。
第五,社保交的費用不確定,能領回來的錢不確定。社保是一年比一年費用高。
綜合上述:你說社保為啥子不虧嘛!國家為啥子要延長退休嘛!這就是中國的社保福利。
並且中國的社保制度更本就不是很完善,距西方的差的還遠。有待從民生的角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