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國各省份養老金排名一覽表
養老金水平排在第一名的,就是西藏市了,具體的月養老金能夠達到5084元,而這已經是西藏市連續三年排在養老金水平榜首的位置了。西藏是能夠將退休人員的月養老金水平提升至5000元以上,這說明西藏市的養老基金,還是非常富裕的,畢竟西藏也是屬於較為偏遠的地區,能夠吸引到的人才,肯定沒有北京上海等超一線城市多,如果福利待遇再稍微差一點,就更難吸引優秀人才了。也正是因為西藏地區的人煙稀少,退休人員也比較少,再加上養老金基金富裕,所以西藏地區的人均月養老金,能排在全國榜首,也就可以理解了。
排在第二名的地區是上海,人均月養老金為4668元,第三名是北京,人均月養老金為4561元。這兩個城市的養老金水平在全國31個省份排名前三,相信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的,畢竟上海和北京的人均工資,就已經是領先於全國絕大多數省市了,另一方面,在社保繳費技術方面,北京和上海市也同樣十分給力,在經濟發展的加持下,上海和北京的養老金想低一點都很難。
那麼在看完前三名之後,再來看看養老金水平相對較低的最後三名,分別是海南省,人均月養老金為2869元,湖南省,人均月養老金為2857元,和吉林省人均月養老金為2740元。
雖然,這三個省份的養老金水平在全國的整體水平中是一個較低的水準,但是從2021年的具體養老金調整方案來看,還是比較可圈可點的,尤其是海南省,在2021年的養老金調整方案中,在定額調整上也可以達到42元的標准,這可超過了部分中等水平的城市,並且在掛鉤調整中,在掛鉤調整比例上,也是少有的,調整比例超過了1% 的地區,這也是海南省在慢慢提高養老金的行動。
而湖南省,在2021年的養老金調整中,同樣表現出色,並且,湖南省在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方面,也不僅僅是想到了職工養老金,在居民養老金方面,也在默默地努力中,真是可喜可賀。而吉林省,在高齡老人的養老金調整方案中,也在逐步提高大家的養老金水平,為更多的高齡老人增加更多的養老金,在掛鉤調整比例上,也是達到了1%,並且在繳費年限的調整上,也是更加註重公平和鼓勵機制,讓長繳費多繳費的退休人員,能夠領到更多的養老金。所以不管這個養老金排名如何,都是根據各省的實際經濟發展情況,進行的一個綜合的計算。
最後,不管大家所在地的具體養老金水平如何,多繳費長繳費總是對大家沒有壞處的,想要讓自己的養老金能夠在退修的時候,達到一個還不錯的程度,那麼就要在年輕的時候為自己提前做好打算。
㈡ 三十一省市養老金排名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城鄉居民養老金的人均水平是2088元,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青海、廣東、寧夏、海南、西藏、內蒙古、山東、新疆等13個省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見表格)。這些省份多為我國經濟較為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
其中上海排名第一位,2020年城鄉居民養老金人均達1.6萬元,比同為直轄市排在第二位的北京(6961元)高出9098元,上海是北京的1.3倍;比排名第三的直轄市天津(5839元)高出(10220元),上海是天津的1.8倍;而重慶(1774元)在4個直轄市中,城鄉居民養老金最低,甚至不及上海的一個零頭,算下來,上海是重慶的8倍。
重慶作為直轄市,相比其它三大直轄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農村人口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重慶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2226.41萬人,佔69.46%;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979.01萬人,佔30.54%。
而上海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2220.94萬人,佔89.3%;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66.15萬人,佔10.7%。
除了4個直轄市,浙江省在其它各省份中表現最為突出,以3783元居各省份之首,比江蘇省(3233元)還高出550元,無愧於浙江共同富裕示範區的名頭。
貴州的城鄉居民養老金在全國省份中墊底。數據顯示,2020年貴州的城鄉居民養老金僅為1340元,(平均每月只有112元),相比之下,上海是貴州的11倍。
㈢ 不同地區60歲以上的農民,每月可以領多少養老金
差距比較大的部分是基礎養老金部分,這和地方經濟的發展水平成正比,農村60歲以上老人,目前基礎養老金最高的是上海市,已經達到每人每月1200元,這也是全國最高的地方;第二名可能是北京市,達到了每月850元;山東省目前是每人每月150元;江蘇省為每人每月173元;xinjiang是每人每月150元;甘肅是每人每月123元;湖北是每人每月125元等。
終上所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部分,除了國家、省級財政要給予補助以外市縣財政還要給予相應的補助,所以不同的省市,不同的地市,甚至不同的區縣,不同的年齡層次基礎養老金待遇都存在一定差異,很難將全國所有地區農村60歲農民的養老金待遇列出來。
㈣ 農村年滿60歲的老人,養老金多少錢一個月各地的情況有何不同
養老金是現在社會農村高齡老人都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它的每一次上漲都會讓農村老人感到特別的高興,目前我國30多個省份。養老金差異,也是比較大的。
總結:由於各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比較大,財政的收支不平衡,地方經濟發展比較好的,財政收入比較高的地區,對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的補助力度就會大一些,經濟發展比較差的,財政收入比較低的地方,補助的金額就會少一些。
㈤ 各省養老金是多少
2022年地方發展規劃,無論是東中西部,「共同富裕」話題都被關注。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年標准達到1.1萬元以上,集中供養孤兒最低養育年標准達到2.1萬元,確保共同富裕道路上一個都不掉隊。養老金、延遲退休,這些都是事關民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今年不少地區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養老金,例如,去年,江蘇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提高4.5%,雲南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17連增,甘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13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六條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二十七條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第三十條 下列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一)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
(二)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
(三)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
(四)在境外就醫的。
醫療費用依法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第三人不支付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㈥ 各地退休金一覽表
第31名吉林人均養老金2740元
第30名湖南人均養老金2857元
第29名海南人均養老金2869元
第28名廣西人均養老金2873元
第27名四川人均養老金2940元
第26名安徽人均養老金2943元
第25名貴州人均養老金2957元
第24名黑龍江人均養老金2957元
第23名河南人均養老金2959元
第22名甘肅人均養老金2973元
第21名江西人均養老金3010元
第20名雲南人均養老金3063元
第19名遼寧人均養老金3075元
第18名湖北人均養老金3164元
第17名河北人均養老金3213元
第16名內蒙古人均養老金3218元
第15名陝西人均養老金3251元
第14名重慶人均養老金3305元
第13名福建人均養老金3314元
第12名廣東人均養老金3363元
第11名江蘇人均養老金3422元
第十名寧夏人均養老金3497元
第九名新疆人均養老金3511元
第八名天津人均養老金3566元
第七名山東人均養老金3647元
第六名山西人均養老金3651元
第五名浙江人均養老金3899元
第四名青海人均養老金4264元
第三名北京人均養老金4561元
第二名上海人均養老金4668元
第一名西藏人均養老金5084元
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的廣東,更是排在了十名開外,上海和北京的人均養老金位列前三,相信也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畢竟,這兩個城市的人均工資水平,就已經領先於全國絕大多數地方。
㈦ 居民基礎養老金標准
法律分析: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確定如下:
1、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基礎養老金由中央和地方確定標准並全額支付給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根據省規定和我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財力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我市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對65歲及以上參保城鄉居民予以適當傾斜。
2、按照省里統一部署,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每5年至少調整1次。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財政局適時提出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調整方案,報請市委和市政府確定;由縣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提出方案,報請同級黨委和政府確定。
3、鼓勵引導居民早參保、長繳費、不斷保,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後(不含補繳年限),每多繳一年,在領取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時,每月加發3元基礎養老金。
4、執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和省財政廳統一設定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檔次規定;全市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對建檔立卡未標注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體,保留現行最低繳費檔次標准。
5、根據現行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檔次,對選擇300元及以下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500元、600元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每人每年60元;對選擇800元至1000元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每人每年100元。
對選擇1500元至2000元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每人每年150元;對選擇2500元及以上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每人每年200元。以上所需補貼資金由縣(市、區)政府承擔。鼓勵集體經濟組織提高繳費補助,鼓勵其他社會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加大資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一條 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㈧ 31個省市養老金標准
20個省市已經公布了,養老金的具體調整細則。那麼究竟哪個地區,工齡調整的待遇最多呢?我們看到今年2021年從5月12號開始,陸陸續續有很多省份開始公布養老金的調整細則,最早的上海地區,在5月12號公布了具體的調整細則。當然上海也是唯一一個,在5月份公布調整細則的地區。
從6月份開始,就密集有各個地區開始公布自己的調整細則。截止到目前為止,已經將近有20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公布了具體的調整細則,那麼也就意味著沒有公布調整細則的地區,僅僅只是一少部分。我們從看到的這個公布具體調整細則的地區,對於工齡調整哪個地區增長是最多的呢?
㈨ 各地養老金發放標准
法律分析: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新中國建立以來的首部《社會保險法》開始實施。該保險法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慧擇網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
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對於未繼續繳費或者延長繳費後累計繳費年限仍不足15年的人員,可以申請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對於不願意延長繳費至滿15年,也不願意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可以申請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用人單位欠繳社保費或處3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㈩ 31省養老金排名一覽表
第31名吉林人均養老金2740元
第30名湖南人均養老金2857元
第29名海南人均養老金2869元
第28名廣西人均養老金2873元
第27名四川人均養老金2940元
第26名安徽人均養老金2943元
第25名貴州人均養老金2957元
第24名黑龍江人均養老金2957元
第23名河南人均養老金2959元
第22名甘肅人均養老金2973元
第21名江西人均養老金3010元
第20名雲南人均養老金3063元
第19名遼寧人均養老金3075元
第18名湖北人均養老金3164元
第17名河北人均養老金3213元
第16名內蒙古人均養老金3218元
第15名陝西人均養老金3251元
第14名重慶人均養老金3305元
第13名福建人均養老金3314元
第12名廣東人均養老金3363元
第11名江蘇人均養老金3422元
第十名寧夏人均養老金3497元
第九名新疆人均養老金3511元
第八名天津人均養老金3566元
第七名山東人均養老金3647元
第六名山西人均養老金3651元
第五名浙江人均養老金3899元
第四名青海人均養老金4264元
第三名北京人均養老金4561元
第二名上海人均養老金4668元
第一名西藏人均養老金5084元
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的廣東,更是排在了十名開外,上海和北京的人均養老金位列前三,相信也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畢竟,這兩個城市的人均工資水平,就已經領先於全國絕大多數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