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山西農村補充養老保險多少歲交

山西農村補充養老保險多少歲交

發布時間:2022-06-21 06:44:48

❶ 山西省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條例

第一條為了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障水平,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切實改善民生,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城鄉居民在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後,可以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參加補充養老保險。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工作的領導,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工作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工作;財政、審計等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相關工作。稅務機關負責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費的徵收工作。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做好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相關工作。第四條參加補充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以下簡稱參保人)應當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繳納補充養老保險費。繳費檔次標准由省人民政府規定。第五條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以及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參加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最低繳費標准代其繳納補充養老保險費。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納補充養老保險費和領取待遇予以財政補貼。財政補貼的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參保人當年不繳費的,政府不予補貼。第七條對無子女或者子女無贍養能力,且未納入低保、特困人員救助范圍的六十五周歲以上的低收入參保人,省人民政府應當提高其待遇補貼,保障年收入在政府發布的低收入標准之上。第八條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從村集體經營性收益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繳納補充養老保險費的補助。第九條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將繳納養老保險費補助納入社區公益事業資金籌集范圍。第十條成年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扶養義務的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的經濟供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義務。
鼓勵贍養人對參保人繳納養老保險費提供資助。第十一條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教育和引導村民、居民依法履行贍養義務。
無繳費能力的參保人要求贍養人提供資助,贍養人拒絕提供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或者贍養人所在單位應當勸導、督促贍養人為參保人提供資助。第十二條贍養人經勸導、督促,仍然拒絕為參保人提供資助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或者贍養人所在單位可以請求人民檢察院督促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第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做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工作,引導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並持續繳費。
新聞媒體應當開展養老保險宣傳教育活動,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孝老的傳統美德。第十四條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為參保人繳納養老保險費提供資助。
提供資助的社會組織和個人,依法享受稅收優惠。第十五條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待遇包括個人賬戶養老金、政府待遇補貼等。
參保人達到規定的享受保險待遇年齡,且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可以按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
本條例施行之日起,參保人距離領取待遇年齡不足十五年的,應當逐年繳費至領取待遇年齡;參保人已達到規定領取待遇年齡的,可以按月領取補充養老保險政府補貼待遇。第十六條參保人中斷繳費的,其個人賬戶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予以保留,不間斷計息。對中斷繳費期間進行補繳的部分不享受政府繳費補貼,個人賬戶儲存額和繳費年限均累計計算。第十七條參保人在領取保險待遇期間死亡的,保險待遇從次月起停止支付。
參保人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第十八條縣(市、區)人民政府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為參保人建立終生記錄的個人賬戶,將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以及社會組織和個人對參保人的繳費資助,及時、准確、完整地記入個人賬戶。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按時足額支付補充養老保險待遇。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向參保人及其贍養人免費提供查詢、核對其繳費和領取待遇記錄等相關服務。第十九條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款專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虛報冒領。
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基金按照國家關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的規定投資運營。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財政、審計等部門對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運營進行監督,並定期向社會公布。

❷ 山西省補交養老保險新政策

山西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標准設12個檔次,每年100元、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
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
山西養老保險新政策:個人繳費分12個檔次可自主選擇,多繳多得
一直以來,山西農村戶口居民養老待遇低於城市戶口居民養老待遇,抑制了農村居民養老繳費的積極性。對此,2012年起,山西省在實現新農保、城居保全覆蓋的基礎上,逐步探索兩項制度的合並實施。意在通過新農保和城居保兩項制度之間的互聯互通,對居民基本養老需求進行兜底設計,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
2014年2月,國務院印發文件,要求各地逐步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截至目前,山西省已有靈石、山陰等46個縣(市、區)整合資源,建立起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繳費標准分100元至1000元10個檔次。這46個縣(市、區)建立了統一的政策銜接、經辦規程,制定一級經辦、二級操作、三級管理的經辦模式。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兩項制度的繳費檔次、財政補助標准和養老金待遇水平全部統一。
在先行先試的基礎上,山西省於6月24日出台《意見》,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一政策即日起在全省統一施行。今後,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均可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將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個人繳費部分,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應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以後將依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標准。參保人可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新政策在個人繳費部分的設定上體現三個「亮點」:按照社會保險制度的普遍原則,明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履行繳費義務是其獲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前提,多繳可以多得;把原來新農保和城居保分別設置的100元至500元5個繳費檔次和100元至1000元10個繳費檔次,統一歸並為100元至2000元12個檔次,給予城鄉居民平等的自主選擇權;增設1500元、2000元兩個檔次,為有更高繳費意願和能力的居民提供更多選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❸ 山西農村個人養老保險

農村的人可以在60歲以前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具體政策是:
一、保基本:保證老百姓基本生活費,中央政策每人(60周歲後)每月補貼55元。
廣覆蓋:低繳費標准(按農民年純收入6%計算)每年繳費205。
有彈性: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每月的55補貼逐年提高(隨中央政策,有可能二三年一提高,有可能年年提)
可持續:一是讓老百姓繳費能持續,二是政策的補貼可持續。也就是說在收益與繳費找一個平衡點。讓老百姓交的起(每年205),政策也補的起(60周歲每人每年660)
二、機構:人勞局下設的副局級單位農保養老保險管理中心。
三、繳費:每人每年205元,每月十幾元。分三個階段:
60周歲以上,一次交夠15年3075,年長一歲免一年,61--14年,67歲以上--8年(按你在2009年7月1的時間的年齡,7月1日為基準日)
45--59周歲,按205補繳後,逐年交納(46先補交2年,--59要補交15年)
16-44周歲,逐年按205交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❹ 農村補充養老保險交幾年

農村養老保險至少要交15年,
國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把年繳費標准分為5個不同的檔次,即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
另外,農村養老保險對年滿16周歲、不滿60歲的參保人員,每人每年政府可補貼30元,該補貼是直接存入到個人賬戶中的,不能抵扣繳費。

拓展資料:
農村養老保險,是指以農村非城鎮戶籍的居民為保險對象的養老保險制度。農村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是:保障水平與農村生產力發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養老保險與家庭贍養、土地保障以及社會救助等形式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等;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自我保障為主,集體(含鄉鎮企業、事業單位)調劑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政府組織與農民自願相結合。
保險對象的權益有:
1、投保人在交費期間身亡者,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2、投保人領取養老金,保證期為十年。領取養老金不足十年身亡者,保證期內的養老金余額可以繼承。無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者,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支付喪葬費用。領取者超過十年長壽 者,支付養老金直至身亡為止。
3、保險對象從本縣(市)遷往外地。若遷入地尚未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可將其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給本人。
4、投保人招公、提干、考學等農轉非,可將保險關系(含資金)轉入新的保險軌道,或將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還本人。
基本原則:
1、因地制宜的發展社會養老保險,強制性與自願性相結合。
即應該立足於中國國情,根據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根據各地農民對社會養老保險的需求,繳費能力的不同適時、適當地建立農村養老保險。
只有當地區經濟的總體實力能夠提供剩餘積累,而且從積累中提取的資金用於社會養老保險對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們當前的生活消費沒有影響時,建立社會保險才具有可能性,在尚未解決溫飽問題時就談建立社會養老保險是不現實的。
2、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與其他保障制度的協調發展原則。建立多層次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自我保障層次:家庭保障,體現為成年子女對老年人"反哺";個人儲蓄,以青壯年時的個人儲蓄養老;土地保障還可以發揮其有益補充作用。
政府負責層次:財政與政策支持;集體保障層次,傳統的或新型的經濟組織給予補助。
3、區別對待原則。針對不同的對象,進行不同的管理。對於進城務工的農民應該靈活對待,能夠納入到城鎮中參加養老保險的盡量納入城鎮的養老保險體系,提前與城鎮的養老保險體系銜接;不能納入的參加農村養老保險體系。
4、循序漸進原則。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逐漸擴大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
第二,資金的籌集在現階段堅持個人交納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給予財政與政策支持。隨著農民收入的不斷增加,集體和國家支持的份額逐漸減少。
第三,逐漸與城鎮社會養老保險體系銜接,實現城鄉統一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
第四,現階段應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障,與家庭養老等保障制度相結合,今後慢慢過渡到完全的以社會養老保險解決養老問題。

❺ 山西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必須交嗎

法律分析:山西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不是必須交。已年滿65周歲,並享受山西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居民,可不用繳費,直接按月領取補充養老保險政府補貼(出口補)待遇,每人每月20元至3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二十六條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❻ 農村居民補充養老保險交費人今年才30歲可以到50歲後交么

農村居民養老保險選擇45歲在交比較合適。到50歲在交有點晚,因為到60歲就能領養老金。繳費年現必須夠15年。

❼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從多大年齡開始交

按照民政部1992年制定發下發《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的規定,領取養老金回的年齡一般規定在答60周歲。個別地方因保險對象有特殊情況申請提前領取的,經當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部門批准可以將年齡提前到55周歲或50周歲。

按照民政部1992年制定發下發《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的規定,領取養老金的年齡一般規定在60周歲。個別地方因保險對象有特殊情況申請提前領取的,經當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部門批准可以將年齡提前到55周歲或50周歲。

閱讀全文

與山西農村補充養老保險多少歲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火車站打車多少錢 瀏覽:23
父母真的煩怎麼辦 瀏覽:932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退休後可拿多少錢 瀏覽:61
池州秋浦敬老院電話 瀏覽:177
我老人家不懂得配合怎麼辦 瀏覽:17
吃面養生總是反胃怎麼回事 瀏覽:16
2019社保養老金漲多少 瀏覽:4
福州退休金補貼 瀏覽:158
貴州最長壽老兵去哪裡了 瀏覽:620
長壽路到康王南路 瀏覽:46
廣州社保個人退休年審 瀏覽:184
將養老保險轉回戶口所在地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849
2017感動中國人物孝敬父母的 瀏覽:948
石家莊養老院有哪些服務 瀏覽:112
父母干預了我的生活是什麼意思 瀏覽:68
誠鄉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387
富士康體檢為什麼要看手 瀏覽:919
農村老人結婚隨禮多少錢 瀏覽:300
農村低保和養老保險能一起辦嗎 瀏覽:306
碧海老年公寓 瀏覽: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