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寶應有哪些養老院

寶應有哪些養老院

發布時間:2022-06-19 11:49:34

1. 我是一名小學生啊 老師要我們查蒲松齡的資料

蒲松齡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傑出文學家,山東省淄川縣(現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19歲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考皆第一而聞名籍里,補博士弟子員。但後來卻屢應省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幾近40年,直至71歲時方撤帳歸家。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

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畢一生精力完成《聊齋志異》8卷、491篇,約40餘萬字。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繼承和發展了我國文學中志怪傳奇文學的優秀傳統和表現手法,情節幻異曲折,跌宕多變,文筆簡練,敘次井然,被譽為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此書是「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聊齋志異》書成後,蒲松齡因家貧無力印行,直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方刊刻行世。後多家競相翻印,國內外各種版本達30餘種,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鑄雪齋本等,近20個國家有譯本出版。全國《聊齋》出版物有100多種,以《聊齋》故事為內容編寫的戲劇、電影、電視劇達160多出(部)。�

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葯方面的著述存世。計有文集13卷,400餘篇;詩集6卷,1000餘首;詞1卷,100餘闋;戲本3出(考詞九轉貨郎兒、鍾妹慶壽、鬧館);俚曲14種(牆頭記、姑婦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魘殃、琴瑟樂、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貴神仙復變磨難曲、增補幸雲曲),以及《農桑經》、《日用俗字》、《省身語錄》、《葯崇書》、《傷寒葯性賦》、《草木傳》等多種雜著,總近200萬言。

2. 蒲松齡的資料

蒲松齡
開放分類: 人物、文學家、作家、聊齋志異、中國文化史

蒲松齡(1640-1715),明崇禎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傑出文學家,小說家,山東省淄川縣(現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19歲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考皆第一而聞名籍里,補博士弟子員。但後來卻屢應省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年近40年,直至71歲時方撤帳歸家。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郭沫若對他的評價是「寫人寫鬼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齡一生熱衷科舉,卻始終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觸。他畢生精力完成《聊齋志異》8卷、491篇,約40餘萬字。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繼承和發展了我國文學中志怪傳奇文學的優秀傳統和表現手法,情節幻異曲折,跌宕多變,文筆簡練,敘次井然,被譽為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此書是「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聊齋志異》書成後,蒲松齡因家貧無力印行,直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方刊刻行世。後多家競相翻印,國內外各種版本達30餘種,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鑄雪齋本等,近20個國家有譯本出版。全國《聊齋》出版物有100多種,以《聊齋》故事為內容編寫的戲劇、電影、電視劇達160多出(部)。�

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葯方面的著述存世。計有文集13卷,400餘篇;詩集6卷,1000餘首;詞1卷,100餘闋;戲本3出(考詞
九轉貨郎兒、鍾妹慶壽、鬧館);俚曲14種(牆頭記、姑婦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魘殃、琴瑟樂、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貴神仙復變磨難曲、增補幸雲曲),以及《農桑經》、《日用俗字》、《省身語錄》、《葯崇書》、《傷寒葯性賦》、《草木傳》等多種雜著,總近200萬言。

早年
[編輯本段]

蒲松齡的一生到外地旅遊較少,家境貧寒,生活清苦,但他卻常到濟南居留。在濟南期間,留下了不少文字,其中有一首題為《客邸晨炊》的詩:

大明湖上就煙霞,

茆屋三椽賃作家。

粟米汲水炊白粥,

園蔬登俎帶黃花。

短短數語,道明了蒲氏旅居大明湖畔,晨曦早炊的生動情景。特別是後面兩句,說了取泉水熬煮粟米粥,以及在案板上切配素食蔬菜包括黃花菜,用於佐食小吃的情景。可以想見當時蒲松齡自炊自啖、津津有味的早餐狀況。

蒲松齡所記述的炊煮小米白粥,佐以菜蔬的早餐飲食,也正是山東大部分地區的日常飲食習俗。山東民間早晨多喜食粥,粥的品種甚多,有小米粥、大米粥、小米綠豆粥、江米粥、豆汁粥、紅豆粥、荷葉粥等等。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馬瑞芳教授在山東大學的演講

如果問大家一個問題,中國古代最好的小說是哪一部?毫無疑問,白話長篇小說《紅樓夢》。如果再問:哪部小說在藝術形式上和《紅樓夢》不同,成就可以媲美?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聊齋紅樓,一短一長,一文一白,形成中國古代小說的雙峰。

《聊齋志異》不僅是中國文學的驕傲,它還是世界文學中非常有影響的作品,經常讓漢學家感到驚奇。

家徒四壁婦愁貧

蒲松齡一生,始終在貧困線上掙扎。他為了溫飽挖空心思;他一輩子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參加科舉考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非常痛苦;他為了寫《聊齋志異》,受了很多的苦。

《聊齋志異》是一部很神奇的小說,而《聊齋志異》作者本身的出生就帶有幾分神奇的色彩。明代崇禎十三年,公元一六四零年,農歷四月十六日夜間,山東淄川蒲家莊的商人蒲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看到一個披著袈裟的和尚,瘦骨嶙峋的,病病歪歪的,走進了他妻子的內室,和尚裸露的胸前有一塊銅錢大的膏葯,蒲驚醒了。他聽到嬰兒在啼哭,原來是他的第三個兒子出生了。「抱兒洗榻上,月斜過南廂」。在月光的照耀下,蒲驚奇地發現,新生的三兒子胸前有一塊清痣,這塊痣的大小、位置,和他夢中所見那個病病歪歪的和尚的膏葯完全相符。病和尚入室,這是蒲松齡四十歲的時候對自己出生的描寫。我國古代作家很喜歡把自己的出生說得很神秘,大詩人李白說他是母親夢到太白金星入懷而生。而蒲松齡是他的父親夢到病和尚入室而生,他還解釋,我一輩子這么不得志,這么窮困,很可能就是因為我是苦行僧轉世。苦行僧轉世,是蒲松齡在《聊齋自志》當中杜撰的故事,但是我們看蒲松齡的一生,確實很苦。他生活很貧苦,他始終在貧困線上掙扎,他為了溫飽挖空心思;他一輩子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參加科舉考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非常痛苦;他為了寫《聊齋志異》,受了很多的苦。所以我們說蒲松齡三苦並存———生活苦,考試考得苦,寫書寫得苦。

我們先看他的生活怎麼苦。蒲松齡年輕的時候,生活不是很苦,因為他的父親棄儒經商,家裡是小康之家。在父親的保護下,年輕的蒲松齡可以安心讀書,跟朋友們搞詩社。但是好日子沒過多久,因為他分家了。為什麼分家?因為家庭矛盾。蒲松齡的兩個哥哥都是秀才,但是兩個嫂子都是潑婦。蒲松齡曾經在他的書裡面說過這樣的話:「家家床頭,有個夜叉在。」他這兩個嫂子真是典型的夜叉,為了一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經常把家裡鬧得雞犬不寧。蒲松齡的父親只好給兒子分家。分家又分得很不公平,因為這兩個嫂嫂又能打又能叫又能搶,而蒲松齡的妻子劉氏非常賢惠,沉默寡言躲在一邊。分家的結果是蒲松齡分到農場老屋三間,破得連門都沒有,蒲松齡只好借了門板安上。他分到了二十畝薄田,二百四十斤糧食,只夠吃三個月。這樣一來,蒲松齡就要自謀生路了,他於是開始了長達45年之久的私塾教師生涯。

私塾教師就是鄉村小學教師,而且是到私人家裡教書,待遇非常低微。算算具體的賬,做私塾老師每年可以拿多少工資?最多八兩。八兩銀子是什麼概念?在當時農村一個四口之家維持一年的生活要二十兩,這個賬是《紅樓夢》里劉姥姥算大觀園的螃蟹宴時算出來的。所以說,咱們的大作家蒲松齡辛辛苦苦教一年書,掙的錢不夠大觀園半頓螃蟹宴。到了30歲以後因為父親去世了,蒲松齡還要贍養他的老母,他窮到什麼程度呢?「家徒四壁婦愁貧」。他有一首詩,叫《日中飯》,寫到快收麥子的時候,家裡沒有糧食,只好煮了一鍋稀飯,他那時候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大兒子一看煮好了稀飯,搶先把勺子搶到手裡面,到鍋底下找最稠的往自己的碗里邊放,二兒子不幹了,上去跟哥哥搶。蒲松齡的女兒就很可憐地、遠遠地站在那兒看著自己的父親。蒲松齡非常心疼,我怎麼樣養活我這些可憐的孩子啊!蒲松齡還寫了一篇文章叫《祭窮神文》。他說:「窮神窮神,我和你有什麼親,你怎麼整天寸步不離地跟著我,我就是你一個護院的家丁,我就是你護駕的將軍,你也得放我幾天假呀,但是你一步不放鬆,好像是兩個纏熱了的情人?」這就是蒲松齡的生活之苦。

辛酸科舉路漫漫
[編輯本段]

蒲松齡19歲的時候,參加秀才考試,他在淄川縣濟南府山東省,三試第一,成了秀才。三試第一後,蒲松齡連續四次參加舉人考試,全部落榜。直到72歲,仍只是個貢生。這是為什麼?

我們再看蒲松齡的科舉考試之苦。蒲松齡一生不得志,他這個不得志恰好從少年得志開始。蒲松齡19歲的時候,參加秀才考試,他在淄川縣濟南府山東省,三試第一,成了秀才。錄取蒲松齡的是山東學政施閏章。施閏章是個大詩人,清初號稱詩壇的「南施北宋」,「南施」就是安徽人施閏章,「北宋」是山東人宋琬。施閏章給山東秀才考試出的第一道考題叫《蚤起》,這個題目是從《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來的。科舉考試考八股文,要求你得揣摩聖賢語氣,代聖賢立言。既然題目叫《蚤起》,顧名思義,你就要闡述孟子在《蚤起》裡面所講的那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蒲松齡怎麼寫的呢,他用文言文,我們用白話文把它說出來。蒲松齡說:「我曾經觀察過那些追逐富貴的人,君子追求金榜題名,小人追求蠅頭小利。至於那些本身並不富貴、但是經常迫不及待地守在富貴人家門前的,也大有人在。而對功名不感興趣的,只有那些深閨的女子,她們才可以悠然自在地睡個懶覺,不去追名逐利」。蒲松齡的描寫非常生動,像是一篇描寫人情世態的小品文。接下來,蒲松齡走得更遠,乾脆虛構起來,他寫齊人之婦如何夜裡輾轉反側,琢磨著跟蹤丈夫,其中有人物心理描寫,也有人物獨白和人物之間的對話,很像小說。這樣的寫法,當然不符合八股文的要求,但是蒲松齡遇到的考官是愛才如命的大文學家施閏章,他非常欣賞蒲松齡的文章,拿起筆來就寫批語,說蒲松齡的文章「將一時富貴丑態畢露於二字之上」,把人們那種追名逐利的丑態通過《蚤起》這兩個字寫絕了,寫活了,接著又寫了八個字的評語:「觀書如月,運筆如風」。「觀書如月」,就是看前人的作品,看得明明白白、透透徹徹;「運筆如風」,就是寫起文章來輕松愉快,非常流暢。施閏章大筆一揮,蒲松齡山東秀才第一名。縣、府、道三試第一以後,蒲松齡名氣很大。他躊躇滿志,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進一步求取功名的道路,下一步要考舉人了。

史料記載,蒲松齡三試第一後,連續四次參加舉人考試,全部落榜。蒲松齡文章寫得這么好,為什麼他還會四次落榜?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施閏章錄取蒲松齡根本就是一種誤導和誤判,因為蒲松齡並沒有按照八股文那種嚴格的要求來寫文章,施閏章因為愛才而把他錄取為第一名。蒲松齡因此以為,這樣寫就能夠取得更高的功名了。但是蒲松齡沒有想到,其他的考官是些什麼樣的人。這些考官是拿著那種刻板的、腐朽的、毫無文采、繩捆索綁的八股文,當個敲門磚,取得了功名,他自己只會寫這樣的文章,他喜歡的也是這樣的文章。像蒲松齡那種寫法的文章,他怎麼會欣賞呢?所以蒲松齡從考秀才一開始就偏離了跑道。

蒲松齡做了多長時間秀才?半個多世紀。秀才是科舉考試當中最低的功名。但是秀才最辛苦,年年考試。根據朝廷制度,一個省的學政任期三年,學政一到,先把秀才組織起來考試,這叫歲試。歲試成績分成幾等,考到第一等可以成為廩生。廩生是個什麼概念?廩生還是秀才,但朝廷每個月給你一定的錢,補助你的生活。那麼,考到了一等是不是就一定是個廩生呢?也不是。因為廩生是有名額限制的,你考了一等,要等空了名額,才可以補廩。所以蒲松齡考中秀才之後,在一等考了很多次,差不多等了二十年,才成為廩生,朝廷才給他那點補助。秀才歲試以後第二年,要進行科考。科考就是給舉人考試做准備。科考把秀才的成績分成六等,考前兩等可以參加舉人考試,考後兩等就得降成青衣。蒲松齡參加鄉試,三年一次,考了多少次?十次左右,有的專家說十幾次。這樣一來,蒲松齡有三十年的時間年年都考。他48歲那年,又參加考試。他覺得自己文章寫得非常好,寫得也很快,拿到考題「唰唰」就寫下來了。但是寫完後,回頭一看,壞了壞了,越幅了。「越幅」是一個科舉名詞,就是違反了書寫規則。科舉考試對文字形式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一頁只能寫12行,一行只能寫25個字,而且得寫完第一頁寫第二頁,寫完第二頁寫第三頁。蒲松齡寫得快,第一頁寫完,飛快一翻,把第二頁翻過去了,寫到第三頁上了,這就隔了一幅,越幅,就不僅要取消資格,還得張榜公布。我們現在看,簡直太可笑了,文章寫得好,隔了一頁,就要取消資格!這次「越幅」,蒲松齡自己是什麼感受呢?他在詞中說:「得意疾書,回頭大錯,此況何如,覺千瓢冷汗沾衣,一縷魂飛出舍」———嚇呆了。

蒲松齡在科舉這條路上拼搏到50歲之後,他的妻子勸他說:算了,別考了,如果你命中註定有功名,連宰相都做上了,何必一定得去考呢?咱們在村裡住著,不也挺好嗎?何必一定得像縣官一樣去聽那個打著板子催老百姓繳稅的聲音呢?蒲松齡覺得他妻子說得很有道理。不過也有些專家考證,就在他妻子勸了他之後,他還參加過考試,仍然失敗了。

蒲松齡19歲成為秀才,到72歲,成為貢生。貢生是什麼概念?貢生相當於舉人副榜。貢生有幾種,蒲松齡是「歲貢」,又叫「挨貢」。就是做廩生時間長了,排隊挨號挨上了貢生。做了貢生以後理論上可以當官了,蒲松齡得到一個虛銜「儒學訓導」。儒學訓導是什麼意思呢?當時封建社會的學校分好幾級,國家一級是國子監,省裡面是府學,縣裡面是縣學。這個儒學訓導就是縣學的副長官,相當於現在一個中學副校長了。但是蒲松齡這個儒學訓導前還加了兩個字「候補」。就是你雖然有這個資格,但是還得看山東省除了淄川縣以外,其他縣有沒有空出名額來。對於72歲的蒲松齡來說,沒有任何的價值了,貢生只是給他帶來一點安慰,一點很實際的利益:朝廷要給貢生四兩銀子。而縣官偏偏既不去給蒲松齡樹匾、樹旗,也不發給他銀子。蒲松齡不得不一次一次寫呈文、打報告去要。這就是蒲松齡在科舉考試當中所受的痛苦。我們現在看覺得他非常可笑,非常可悲,非常可憐。但是在當時他只能求這么一條出路。因為科舉制度是蒲松齡這樣的窮知識分子改變命運的唯一的出路,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窮其一生寫聊齋
[編輯本段]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經說過,「想像是偉大的潛水者」。一個作家,一個小說家能寫出引人入勝的作品,雖然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礎,但是更要靠他的想像。《聊齋志異》就是一個作家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藝術才能的集中表現。

蒲松齡為什麼總考不上?這和他一直在艱苦地寫《聊齋志異》有關系。蒲松齡是山東淄川人。淄川離齊國故都臨淄數十里,有很多優美的民間傳說。蒲松齡5歲的時候,改朝換代。滿清入關,在揚州屠城,在山東鎮壓農民起義,也產生了很多稀奇事,這些都影響到《聊齋志異》。蒲松齡大概在分家以後,做私塾教師時,就開始寫《聊齋志異》。他的好朋友張篤慶發現蒲松齡因為寫《聊齋志異》影響到考舉人,就寫了一首詩勸他:「聊齋且莫競談空」,別寫小說了,專心去考試吧。但是蒲松齡不聽,還是寫,不管哪個朋友聽到什麼奇聞軼事,他都要了解一下,寫到自己的作品裡頭。

關於《聊齋志異》大家可能聽過傳得很廣的一個說法,說蒲松齡為了寫《聊齋志異》,在他的家鄉柳泉旁邊擺茶攤,請過路人講故事,講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齋志異》。這個說法是《三借廬筆談》說的,魯迅先生早就分析了,不對,不會是這樣一回事。我們現在琢磨一下,蒲松齡窮到那種程度,45年在外邊當私塾老師,家裡有時候連鍋都揭不開,怎麼有閑空優哉游哉擺上茶,擺上煙,你給我講故事,我寫小說?不可能。但是蒲松齡不管聽到什麼人說,聽到什麼稀奇的事,他都收集來寫小說,這是肯定的。他還有一個取材途徑,就是到古人的書里邊找素材。《聊齋志異》里大概有一百篇小說,都是改寫自前人作品。前人作品有時候記得非常簡單。比如說,在六朝小說和唐傳奇當中,記了三個小故事,叫《紙月》、《取月》、《留月》。紙月就是有一個人,能夠剪個紙的月亮照明,另一個人取月,能夠把月亮拿下來放在自己懷里,沒有月亮時候照照,第三個人留月,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籃子里邊,黑天的時候拿出來照照。都很簡單,一百來個字,幾十個字。蒲松齡拿來寫了《勞山道士》。這是大家很熟悉的聊齋故事。

我們再看蒲松齡的感情經歷是個什麼樣。蒲松齡的妻子非常賢惠,賢惠到什麼程度呢?蒲松齡外出給人當家庭教師的時候,他妻子在家裡上養老,下育小,住在荒涼的農場老屋裡面。夜裡狼都可能跑到院子里,她就整夜不睡覺在那兒紡線,如果有一點好吃的,給蒲松齡留著,有時留的時間長了,都壞了。這么好的一個妻子,但是個柴米油鹽的妻子、糟糠之妻。所以有些研究蒲松齡的專家就發現一個線索,說蒲松齡有第二夫人,什麼根據呢?蒲松齡文集里有一篇《陳淑卿小像題辭》,這篇文章是說:文章的作者和陳淑卿自由戀愛,父母不同意,最後兩個人私奔了,然後是個悲劇。但是很快就有專家又考證出來了,陳淑卿是蒲松齡從南方歸來在淄川豐泉鄉王家坐館給一個叫王敏入的人代寫的文章,這樣一來蒲松齡的所謂第二夫人不復存在了。大家就要問了,那他為什麼能夠寫這么多這么優美的愛情故事?台灣著名作家林語堂曾經推測過。我也推測過,我是這樣推測的:蒲松齡白天教完了學生,晚上自己坐在那個荒涼的書齋里,外面是月色朦朧,樹葉在那兒嘩啦嘩啦響,遠處傳來狐狸的叫聲,那個時候狐狸很多。這時候蒲松齡就很容易產生幻想了。他就想像有一個書生,就和他一樣,是一個很窮困很不得志的,但是又很有才華,情感很豐富的書生,坐在一個荒齋裡面,這個時候有個美女推門而入。你在這兒讀書嗎?我和你一塊讀書,我和你一塊寫詩、填詞,我跟你下圍棋,我安慰你這個貧困、寂寞當中的書生,你需要功名嗎?我幫助你金榜題名。你家裡老婆不是不生孩子嗎?我給你生個傳宗接代的孩子,而且這個女的不需要父母之命,不需要媒妁之言,不要妻子的名分,也不要這個書生的金錢,甚至還倒過來給你錢。在蒲松齡生活的那個社會,男女結合那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這個什麼都不要的,對男人無條件奉獻的女人有嗎?不可能有,她只能是腦子里想出來的,只能是作者的想像。她是從天上下來的,她是從海底出來的,她是從深山洞府過來的,她甚至是陰曹地府出來的;她可能是小鳥變的,她可能是鮮花變的,甚至可以是書本里的。書生不是在那兒看書嗎?從書架上搬下一本《漢書》擺在這兒,翻開第八卷,里邊夾著一個小美人,紗帛剪的,背後寫了四個小字,「天上織女」。突然,這個紗剪的小美人,折腰而起,飄然而下,來給書生當妻子,長得花容月貌,善解人意,跟書生自我介紹,我叫顏如玉,《漢書》出來的顏如玉,這真是「書中自有顏如玉」。

西方理論家弗洛伊德說,「夢是願望的達成」。《聊齋志異》裡面這些花妖狐魅變成的美女就是窮秀才蒲松齡的白日夢。他做這種夢,就是表達那種一廂情願的男性的幻想,窮秀才的幻想。法國有一位著名的大作家雨果,就是《悲慘世界》的作者,他曾經說過,「想像是偉大的潛水者」。一個作家,一個小說家能寫出引人入勝的作品,雖然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礎,但是更要靠他的想像,蒲松齡雖然那樣貧困,那樣不得志,他也寫了和自己生平有關的一些東西,但是他特別善於想像,《聊齋志異》就是一個作家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藝術才能的集中表現。

咱們的大作家蒲松齡就這樣苦了一輩子,就這樣在貧困線上掙扎了一輩子,在科舉考試的路上落魄了一輩子,在寫小說的路上奮鬥了一輩子。到了康熙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酉時,這位大作家坐在他清冷的聊齋的窗前永遠地離開了人世。蒲松齡窮秀才出將入相飛黃騰達這個夢想終於成為泡影,而用中國優秀的文化哺育起來的,又成為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代表的《聊齋志異》光芒四射。歷史是公正的。

著作

聊齋志異
醒世姻緣傳
晴雲山房詩文集
紅椒山房筆記
雜說
片雲詩話
省身錄
懷刑錄
日用俗字
歷字文
聊齋詞
聊齋白話韻文

從題材內容來看,《聊齋志異》中的作品大致可分為以下五類——

第一類:反映社會黑暗,揭露和抨擊封建統治階級壓迫、殘害人民罪行。如《促織》、《紅玉》、《夢狼》、《梅女》、《續黃粱》、《竇氏》等;

第二類:反對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禮教,歌頌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和爭取自由幸福而斗爭。如《嬰寧》、《青鳳》、《阿綉》、《連城》、《青娥》、《鴉頭》、《瑞雲》等;

第三類:揭露和批判科舉考試制度的腐敗和種種弊端。如《葉生》、《於去惡》、《考弊司》、《賈奉雉》、《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

第四類:歌頌被壓迫人民反抗斗爭精神。如《商三官》、《席方平》、《向杲》等;

第五類:總結生活中的經驗教訓,教育人要誠實、樂於助人、吃苦耐勞、知過能改等等,帶有道德訓誡意義。如《種梨》、《畫皮》、《嶗山道士》、《瞳人語》、《狼》(三則)等。
除此之外,本書中所書故事提醒人們要棄惡從善,諷貪刺虐,善待眾生,誠信待人。

3. 揚州市寶應縣農保局在那裡

摘要 親,請稍等一會哦

4. 鎮江市丹徒新區農村雜貨店拆遷怎麼賠償

江蘇省人民政府令
第一
26


省委,省政府第53次常務會議討論並通過了由江蘇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辦法「2005年7月21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管理者

梁保華
2005年7月31日

江蘇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方法來

文章

為了保護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加強征地補償和安置,基本生活保障的管理,根據「土地管理法」保護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的中國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勞動法「,」農村土地合同法「的人民共和國的中國,江蘇省省,在土地管理條例」,江蘇省省,農村土地合同和管理權保護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文章

應考慮到長遠的土地徵用補償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全國農民集體土地徵用,失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補償,並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保護土地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的行為。

文章

征地補償應適用於適用本辦法。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徵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城市規劃區范圍內,應建立在按照本辦法對城市規劃區內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建立按照這種方法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收集。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標准和移民安置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其規定。

利維採煤塌陷土地補償標准另行規定。

前人均耕地低於0.1畝的村莊和城市規劃區的市,縣,執行本條例的規定,包括批准,按照法律,原農村居民轉為城鎮居民,在城鎮社會保障體系,並不適用這種方法。

第七條徵用土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市,縣人民政府統一負責。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征地補償和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用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發放管理,具體工作由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農業保險經辦機構,財政部門具體負責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管理,按照法律規定的補償資金用於土地徵用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審計部門的審計和監督;監督,公安等部門按照與各自的責任和共同努力,相關的工作。

文章

基於土地的價值及經濟和社會發展,全省分為四個區域,實施征地補償和基本生活標准。基本生活保障標准應及時根據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調整。

文章

城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量的總賬的變化;個人賬戶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應該是有據可查的,公安部門要做好相關戶籍管理。

文章

法律規定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必須按照規定全額賠償。

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文章

收集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0倍。

土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價值在前款規定的最低標准:

(A)一類地區每畝為1800元;

(B)區1600元每畝的類型;

1400元每畝(三)三類地區;

1200元每畝(四)區域。

土地補償標准,徵收其他土地的,由城市人民政府按照「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第26條和前款規定的相應增加。

第九條

土地徵用和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的數量計算。的安置補助費,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一個,兩個,三個,四個地區的最低標準是2萬元,17000萬元,13000萬元,11000萬元。

安置的被征地農民,按照被徵收土地的數量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人均耕地的單位,收集其他農用地的,按照土地補償費的總和的70%的土地被徵收除以當地人均安置補助費的土地。

文章

土地補償和安置失地農民的土地管理部門,市,縣人民政府應批準的土地徵用補償和安置方案在三個月內的日期,將不進入的基本生活保障費用和人員未滿進入基本生活保障包括土地補償費不低於70%的農業土地給無地農民和全部安置補助費由財政部門在銀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財政專戶設立16??規定的生活津貼足額支付; ,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支付給其所有者,剩餘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用不到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有權拒絕繳納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全部安置費用,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不應該拖延移交土地。

第十一條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包括基金管理,必須用於解決歷史遺留的被征地農民的生活問題,以及生產的發展和社會公益事業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得用於其他??目的。 。

第十二條

土地補償費和安置區片價格體系,逐步建立市,縣人民政府確定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區的價格根據土地的地理條件,按照區片價格確定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用。

區片價格省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級物價,財政部門的發展,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

第十三條

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來源包括:

(A)不低於70%的農業用地,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費;

(B)政府補償的累算權益,從土地出讓金的土地的使用;

(C)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及其增值收益的利益;

(四)其他資金用於基本生活保障的農民無地可耕。

直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賠償使用的土地,土地出讓金及其他收入,提取一定數額的資金進入資本賬戶的基本生活保障被征地農民。一個,兩個,三個,四個地區提取量計算,按照新征土地面積每畝不低於13000元,10000元,9000元,8000元。

基本生活保障足夠的資金支付由財政部門是負責解決。

第十四條

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帳戶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帳戶。

安置補助費和土地補償費不低於70%的農用地轉為個人賬戶。實施的基本生活保障人員死亡,其個人賬戶的本金及利息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在三個月內,市,縣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根據土地面積的?新征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由政府資助的全面並轉移到社會統籌帳戶。

第十五條

市,縣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按照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費用應計劃,定期將被征地農民基本分配給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在銀行建立了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確保家庭生活開支,以確保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及時足額發放。

第十六條

邊界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將其分為以下四個年齡段的被征地農民:

(A)年齡低於16歲;

(B)年齡超過16歲的婦女50歲至45歲的年齡和16歲以上的男性;

(3)第三年齡段的女性的年齡在45至55歲的年齡,男性在年齡50至60歲的年齡;

(C)第四年齡領取養老金的年齡為55歲以上的婦女,60歲以上的男性。

在前款所述「以上」包括在這個數字。

整個的有利基本生活保障實施的原則年齡劃分的年齡跨度,合理的調整。

第十七條

被征地農民因征地權,土地承包經營的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享有,承擔義務的成員農產品原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應按照每個市,縣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製定的具體措施。

被征地農民與土地徵用每個年齡段的人的比例應該是基本相同比例的土地徵用和單位工作人員的年齡。

失地農民超過一半的成員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同意提出的名單。 OK,它所在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公布。

第十八條

一個,兩個,三個,四個區域,分別不低於6000元,5000元,4000元,3000元生活津貼,一筆歲的人員一次性生活補助,??然後按照年齡的人員與基本生活保障的規定。

第十九條

第二,三,四個年齡段,你可以選擇是否參加基本生活保障。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鼓勵和支持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生活保障。

基本生活保障的被征地農民,實施不同的安全標准,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實施:

年齡(a)員工,從當月的基本生活保障實施的,按月領取生活津貼,為期兩年,以達到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按月領取養老金。

(B)第三年齡段人員,從實施當月的基本生活保障,達到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領取每月生活津貼,按月領取養老金,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到達。

(C)的第四年齡的工作人員,實施基本生活保障的當月,每月的退休金

市,縣,土地徵用和農民的基本生活標准不得低於規定的最低標准,以這種方式。

第XX條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按照自願的原則,將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辦法,由城市人民政府的具體措施。

第21條

按照當地條件的農村低保征地農民享受了農村最低生活津貼不包括在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被征地農民,可以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

第22條

約有被征地農民就業技能培訓,為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創造了條件。

第23條基本生活保障資金未及時足額支付有關人員的行政責任的,應當追究。

第24條

國家工作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失職瀆職,濫用權力,腐敗,並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用地單位或其他相關部門欺詐,冒領,扣繳或挪用土地補償和安置費用,有序,以使修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或縣級以上並在行政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人,應當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阻撓和破壞的土地收購工作,妨礙公共土地管理人員依法執行公務過程中,應受到懲罰的公眾安全機關根據的「人民共和國的中國公安條例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十五個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第26條

辦法自2005年9月1日起生效。

附件:(1)征地補償標准地區分類
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最低標准表

附件1:
的征地補償標准地區分類

類別

地面
區域

A類

南京玄武區,鼓樓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下關區,棲霞區,雨花台區,江寧區,無錫市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無錫市濱湖區,錫山區,惠山區,江陰市,常州市,鍾樓區,新北區,武進區,戚墅堰區,平江區,滄浪區,金閶區,蘇州新區,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常熟市,張家港市,太倉市,崑山市,吳江市

第二類

南京浦口六合區,宜興市,金壇市,溧陽市,南通市,港閘區廣陵,揚州市維揚區,鎮江市京口區潤州區,泰州市,高埠

三類

溧水縣,高淳縣,徐州市雲龍區,鼓樓區,泉山區,海安縣,如皋,通州,如東,海門,啟東市,連雲港市,海州區,淮安市清河區青浦區鹽城亭湖區,揚州市江蘇省寶應縣,高郵,江都,儀征市,鎮江市,揚中市,句容市,丹陽市,興化市,姜堰市,泰興市,靖江市,宿遷市宿城區

四類

徐州市賈汪區九里區,邳州市,新沂市,縣,沛縣,銅山縣,遂寧市,連雲港市連雲區,贛榆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淮安市淮陰區,楚州區,漣水縣,洪澤縣,盱眙縣,金湖縣,鹽城市,響水縣,濱海縣,阜寧縣,射陽縣,建湖縣,大豐市,東台市,宿豫縣,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

附件2: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最低標准表

地區

年齡

最低安全標准($
/
個月)

養老金

生活津貼

A類

第二個時代

/

160

第三個時代

/

140

第四年齡

200

/

第二類

第二個時代

/

140

第三個時代

/

120

第四年齡

170

/

三類

第二個時代

/

120

第三個時代

/

100

第四年齡

140

/

四類

第二個時代

/

100

第三個時代

/

80

第四年齡

120

/

有關法律,法規的土地徵用和房屋拆遷Q&A

1,建設用地徵用土地的法律?

答:根據「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第23條的規定,「因建設徵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的國有土地,土地佔領的土地統一收購統一,在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用土地到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的法律和行政法規的有關文件批准,按照法律認可的權威和程序,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

2,土地徵用補償有哪些新的規定?

答:第六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徵用辦法,全額賠償必須按照規定。土地徵用及補償,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附件和青苗補償費。按照鹽政發[2004] 71號規定的征地補償標准。

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的三個月內全額支付從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失地農村經濟組織所在地公告和安置補助費和土地補償費的70%費分配給市財政部門在銀行的全部失地農民建立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專戶,30%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附件及青苗補償費支付給年輕的附件農作物所有者的財產。

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包括中的資金管理和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集體經濟組織,生產的發展和社會公益事業,不得用於任何其他目的。

3,什麼是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嗎?

答:辦法規定:「本條例所稱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國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征為國有的,應當給予合理補償,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為了保護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的行為。「

長期的被征地農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被招募後,作為一個國有企業,需要安置的人員,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

4,新的征地補償標准調整,提高的表現在哪裡?

答:為了保護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保護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省委,省政府和鹽城市政府已決定進行調整,提高土地徵用補償標准(蘇征發[2003] 31號,和鹽政發[2004] 71號),征地補償標准。

(A)徵用城市的土地補償費:徵用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前3年的10倍,平均每年的產值,每畝12000元的最低標准。

(二)安置補助費:耕地征地安置補償,按照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的數量計算。將被征地農民的數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徵用土地的數量除以征地前人均佔用耕地數量。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安置補助費的最低標准,全市11000元。

徵用農業用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70%的土地補償費的標准計算。徵用未利用地和非農業建設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5,土地徵用和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實施,政府部門的分工嗎?

答:辦法規定:組織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實施市人民政府負責。被控的職權范圍,土地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土地補償費和安置方??案的制定,補償和安置費用,由市財政部門是負責全市的負擔應該是實施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被征地社保基金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管理,資金監管,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處理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發放,並建立相應的管理會計;市公安,民政,監察,審計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共同做好工作。

6,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來源包括明一些?

答:「辦法第九條規定: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來源包括:

(A)的安置補助費和土地補償費的70%;

(B)市人民政府政府的土地的土地溢價味道使用收入,按照建設新征土地面積的專用賬戶資金轉移到被征地農民計算的基本生活保障資金中提取8000元每畝,以建立基本生活保障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以補充缺乏的風險資本;

(C)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利息極為增值收益。

(四)其他資金用於基本生活保障的農民無地可耕。

解決基本生活保障資金不足支付由財政部門負責。

7,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專戶支付?

答:第10條的措施: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帳戶的資本賬戶的規定。

安置補助費和土地補償費的70%進入個人帳戶。實施基本生活保障的人員被殺害,而他的合法實時結算的本金和利息,其個人賬戶的平衡。

市人民政府的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由財政部門納入社會統籌帳戶中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三個月內,資助。

第16條:實施基本生活保障的被征地農民,失地農民生活津貼及支付其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不足以支付的社會統籌帳戶支付。

房屋拆遷的有關規定:

1,房屋拆遷需要什麼手續?

答:(1)被拆遷人申請拆遷許可證;

(2)拆遷主管部門發布拆遷公告;

(3)評估資格的評估;

(4)實施協議簽署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的;

(5)提交的拆遷和接收房屋拆遷補償;

(6)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拆除的老房子。

2,房屋拆遷評估的方法和標准?

(1)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價格評估,採用市場比較法的原則,採用成本法評估,結合傳統的房屋拆遷補償確定。其計算公式為:

住宅房屋拆遷補償評估價格= [X成新率,重置價格+區位基準價×樓層系數×合法建築面積+大於合法的土地補償的建築面積的價格。

(2)營業用房拆遷補償價格評估路線價評估,市場比較,成本法的評估原則,結合傳統的營業用房拆遷補償確定。其計算公式為:

營業用房拆遷補償評估價格=房屋重置價成新率×+×樓層系數×臨街的狀態系數系數]×合法的商業建築面積的商業路徑位置X向的基準價格。

(3)在確定的城市的商業場所:年1月5星,一九八四年,與住房,已運作一個商業場所後,這個時間點或租金,並擁有一個業務許可證和其他相關文件,持續經營至今需要到每年支付租金的土地被確認為一個營業場所。

1984年以後的房屋建築,「房屋所有權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上標明的主題,不指定用途的使用記錄的文件的產權為准。

4,拆除公共住宅如何補償費和安置?

答:拆遷直管公眾自我管理的公有住宅房屋或住宅單位(包括非成套住房),選擇產權調換的,承租方負責拆遷計劃拆遷的拆遷,安置房仍保持原有住房承租人租賃,雙方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拆遷和承租人共同選擇貨幣補償的,被拆除房屋的重置價格結合成新部分的補償支付給被拆毀的房子的主人,其餘的部門支付給房屋承租人,拆遷房屋承租人負責拆遷進度。

5,如何進行拆遷裁決?

答:拆遷未能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獎項。各方的裁決,人民法院內服務從檢察機關的裁決書之日起3個月。拆遷需要補充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安置用房,周轉空間,起訴不停止拆遷的執行期限。

標准分為省委,省政府,市政府授權地區。

其計算公式為:

(1)土地補償費=土地畝年產值補償倍數

(2)安置補助費=需要安置的人數*年產值補償倍數

需要安置的人數=土地收購數量/土地分配前的人均耕地數

年產值的計算公式:

1,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價值=

2,年產值= +(收益率×市場價格)

生產將受到從當地政府到年底統計,在當地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公布的市場指導價格為准。

的注意事項:地面,土地位置的產值,人均耕地,土地供應和需求之間的關系,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的影響。
V8

5. 蒲松齡的資料,急用

蒲松齡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傑出文學家,山東省淄川縣(現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19歲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考皆第一而聞名籍里,補博士弟子員。但後來卻屢應省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幾近40年,直至71歲時方撤帳歸家。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

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畢一生精力完成《聊齋志異》8卷、491篇,約40餘萬字。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繼承和發展了我國文學中志怪傳奇文學的優秀傳統和表現手法,情節幻異曲折,跌宕多變,文筆簡練,敘次井然,被譽為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此書是「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聊齋志異》書成後,蒲松齡因家貧無力印行,直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方刊刻行世。後多家競相翻印,國內外各種版本達30餘種,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鑄雪齋本等,近20個國家有譯本出版。全國《聊齋》出版物有100多種,以《聊齋》故事為內容編寫的戲劇、電影、電視劇達160多出(部)。�

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葯方面的著述存世。計有文集13卷,400餘篇;詩集6卷,1000餘首;詞1卷,100餘闋;戲本3出(考詞九轉貨郎兒、鍾妹慶壽、鬧館);俚曲14種(牆頭記、姑婦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魘殃、琴瑟樂、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貴神仙復變磨難曲、增補幸雲曲),以及《農桑經》、《日用俗字》、《省身語錄》、《葯崇書》、《傷寒葯性賦》、《草木傳》等多種雜著,總近200萬言。

早年

蒲松齡的一生較少到外地旅遊,家境貧寒,生活清苦,但他卻常到濟南居留。崐在濟南期間,留下了不少文字,其中有一首題為《客邸晨炊》的詩:

「大明湖上就煙霞,

茆屋三椽賃作家。

粟米汲水炊白粥,

園蔬登俎帶黃花。」

短短數語,道明了蒲氏旅居大明湖畔,晨曦早炊的生動情景。特別是後面兩句崐,說了取泉水熬煮粟米粥,以及在案板上切配素食蔬菜包括黃花菜,用於佐食小吃崐的情景。可以想見當時蒲松齡自炊自啖、津津有味的早餐狀況。

蒲松齡所記述的炊煮小米白粥,佐以菜蔬的早餐飲食,也正是山東大部分地區崐的日常飲食習俗。山東民間早晨多喜食粥,粥的品種甚多,有小米粥、大米粥、小崐米綠豆粥、江米粥、豆汁粥、紅豆粥、荷葉粥等等。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馬瑞芳教授在山東大學的演講

如果問大家一個問題,中國古代最好的小說是哪一部?毫無疑問,白話長篇小說《紅樓夢》。如果再問:哪部小說在藝術形式上和《紅樓夢》不同,成就可以媲美?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聊齋紅樓,一短一長,一文一白,形成中國古代小說的雙峰。

《聊齋志異》不僅是中國文學的驕傲,它還是世界文學中非常有影響的作品,經常讓漢學家感到驚奇。20世紀80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九迪·蔡,是一位猶太女士,她曾經跟我說,現在我們美國的報紙雜志上鋪天蓋地都是這樣的文章:教給女人怎麼樣在男人跟前保持性的魅力。而三百年前,在那麼封建那麼閉塞的中國,蒲松齡竟然寫了一篇小說《恆娘》,就是寫做妻子的怎麼樣利用自己性的魅力打敗競爭對手,把丈夫牢牢地掌握在手心裡。17世紀的中國作家竟然寫出供20世紀美國婦女做行為參考的小說,這太神奇了。

家徒四壁婦愁貧

蒲松齡一生,始終在貧困線上掙扎。他為了溫飽挖空心思;他一輩子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參加科舉考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非常痛苦;他為了寫《聊齋志異》,受了很多的苦。

《聊齋志異》是一部很神奇的小說,而《聊齋志異》作者本身的出生就帶有幾分神奇的色彩。明代崇禎十三年,公元一六四零年,農歷四月十六日夜間,山東淄川蒲家莊的商人蒲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看到一個披著袈裟的和尚,瘦骨嶙峋的,病病歪歪的,走進了他妻子的內室,和尚裸露的胸前有一塊銅錢大的膏葯,蒲驚醒了。他聽到嬰兒在啼哭,原來是他的第三個兒子出生了。「抱兒洗榻上,月斜過南廂」。在月光的照耀下,蒲驚奇地發現,新生的三兒子胸前有一塊清痣,這塊痣的大小、位置,和他夢中所見那個病病歪歪的和尚的膏葯完全相符。病和尚入室,這是蒲松齡四十歲的時候對自己出生的描寫。我國古代作家很喜歡把自己的出生說得很神秘,大詩人李白說他是母親夢到太白金星入懷而生。而蒲松齡是他的父親夢到病和尚入室而生,他還解釋,我一輩子這么不得志,這么窮困,很可能就是因為我是苦行僧轉世。苦行僧轉世,是蒲松齡在《聊齋自志》當中杜撰的故事,但是我們看蒲松齡的一生,確實很苦。他生活很貧苦,他始終在貧困線上掙扎,他為了溫飽挖空心思;他一輩子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參加科舉考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非常痛苦;他為了寫《聊齋志異》,受了很多的苦。所以我們說蒲松齡三苦並存———生活苦,考試考得苦,寫書寫得苦。

我們先看他的生活怎麼苦。蒲松齡年輕的時候,生活不是很苦,因為他的父親棄儒經商,家裡是小康之家。在父親的保護下,年輕的蒲松齡可以安心讀書,跟朋友們搞詩社。但是好日子沒過多久,因為他分家了。為什麼分家?因為家庭矛盾。蒲松齡的兩個哥哥都是秀才,但是兩個嫂子都是潑婦。蒲松齡曾經在他的書裡面說過這樣的話:「家家床頭,有個夜叉在。」他這兩個嫂子真是典型的夜叉,為了一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經常把家裡鬧得雞犬不寧。蒲松齡的父親只好給兒子分家。分家又分得很不公平,因為這兩個嫂嫂又能打又能叫又能搶,而蒲松齡的妻子劉氏非常賢惠,沉默寡言躲在一邊。分家的結果是蒲松齡分到農場老屋三間,破得連門都沒有,蒲松齡只好借了門板安上。他分到了二十畝薄田,二百四十斤糧食,只夠吃三個月。這樣一來,蒲松齡就要自謀生路了,他於是開始了長達45年之久的私塾教師生涯。

私塾教師就是鄉村小學教師,而且是到私人家裡教書,待遇非常低微。算算具體的賬,做私塾老師每年可以拿多少工資?最多八兩。八兩銀子是什麼概念?在當時農村一個四口之家維持一年的生活要二十兩,這個賬是《紅樓夢》里劉姥姥算大觀園的螃蟹宴時算出來的。所以說,咱們的大作家蒲松齡辛辛苦苦教一年書,掙的錢不夠大觀園半頓螃蟹宴。到了30歲以後因為父親去世了,蒲松齡還要贍養他的老母,他窮到什麼程度呢?「家徒四壁婦愁貧」。他有一首詩,叫《日中飯》,寫到快收麥子的時候,家裡沒有糧食,只好煮了一鍋稀飯,他那時候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大兒子一看煮好了稀飯,搶先把勺子搶到手裡面,到鍋底下找最稠的往自己的碗里邊放,二兒子不幹了,上去跟哥哥搶。蒲松齡的女兒就很可憐地、遠遠地站在那兒看著自己的父親。蒲松齡非常心疼,我怎麼樣養活我這些可憐的孩子啊!蒲松齡還寫了一篇文章叫《祭窮神文》。他說:「窮神窮神,我和你有什麼親,你怎麼整天寸步不離地跟著我,我就是你一個護院的家丁,我就是你護駕的將軍,你也得放我幾天假呀,但是你一步不放鬆,好像是兩個纏熱了的情人?」這就是蒲松齡的生活之苦。

辛酸科舉路漫漫

蒲松齡19歲的時候,參加秀才考試,他在淄川縣濟南府山東省,三試第一,成了秀才。三試第一後,蒲松齡連續四次參加舉人考試,全部落榜。直到72歲,仍只是個貢生。這是為什麼?

我們再看蒲松齡的科舉考試之苦。蒲松齡一生不得志,他這個不得志恰好從少年得志開始。蒲松齡19歲的時候,參加秀才考試,他在淄川縣濟南府山東省,三試第一,成了秀才。錄取蒲松齡的是山東學政施閏章。施閏章是個大詩人,清初號稱詩壇的「南施北宋」,「南施」就是安徽人施閏章,「北宋」是山東人宋琬。施閏章給山東秀才考試出的第一道考題叫《蚤起》,這個題目是從《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來的。科舉考試考八股文,要求你得揣摩聖賢語氣,代聖賢立言。既然題目叫《蚤起》,顧名思義,你就要闡述孟子在《蚤起》裡面所講的那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蒲松齡怎麼寫的呢,他用文言文,我們用白話文把它說出來。蒲松齡說:「我曾經觀察過那些追逐富貴的人,君子追求金榜題名,小人追求蠅頭小利。至於那些本身並不富貴、但是經常迫不及待地守在富貴人家門前的,也大有人在。而對功名不感興趣的,只有那些深閨的女子,她們才可以悠然自在地睡個懶覺,不去追名逐利」。蒲松齡的描寫非常生動,像是一篇描寫人情世態的小品文。接下來,蒲松齡走得更遠,乾脆虛構起來,他寫齊人之婦如何夜裡輾轉反側,琢磨著跟蹤丈夫,其中有人物心理描寫,也有人物獨白和人物之間的對話,很像小說。這樣的寫法,當然不符合八股文的要求,但是蒲松齡遇到的考官是愛才如命的大文學家施閏章,他非常欣賞蒲松齡的文章,拿起筆來就寫批語,說蒲松齡的文章「將一時富貴丑態畢露於二字之上」,把人們那種追名逐利的丑態通過《蚤起》這兩個字寫絕了,寫活了,接著又寫了八個字的評語:「觀書如月,運筆如風」。「觀書如月」,就是看前人的作品,看得明明白白、透透徹徹;「運筆如風」,就是寫起文章來輕松愉快,非常流暢。施閏章大筆一揮,蒲松齡山東秀才第一名。縣、府、道三試第一以後,蒲松齡名氣很大。他躊躇滿志,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進一步求取功名的道路,下一步要考舉人了。

史料記載,蒲松齡三試第一後,連續四次參加舉人考試,全部落榜。蒲松齡文章寫得這么好,為什麼他還會四次落榜?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施閏章錄取蒲松齡根本就是一種誤導和誤判,因為蒲松齡並沒有按照八股文那種嚴格的要求來寫文章,施閏章因為愛才而把他錄取為第一名。蒲松齡因此以為,這樣寫就能夠取得更高的功名了。但是蒲松齡沒有想到,其他的考官是些什麼樣的人。這些考官是拿著那種刻板的、腐朽的、毫無文采、繩捆索綁的八股文,當個敲門磚,取得了功名,他自己只會寫這樣的文章,他喜歡的也是這樣的文章。像蒲松齡那種寫法的文章,他怎麼會欣賞呢?所以蒲松齡從考秀才一開始就偏離了跑道。

蒲松齡做了多長時間秀才?半個多世紀。秀才是科舉考試當中最低的功名。但是秀才最辛苦,年年考試。根據朝廷制度,一個省的學政任期三年,學政一到,先把秀才組織起來考試,這叫歲試。歲試成績分成幾等,考到第一等可以成為廩生。廩生是個什麼概念?廩生還是秀才,但朝廷每個月給你一定的錢,補助你的生活。那麼,考到了一等是不是就一定是個廩生呢?也不是。因為廩生是有名額限制的,你考了一等,要等空了名額,才可以補廩。所以蒲松齡考中秀才之後,在一等考了很多次,差不多等了二十年,才成為廩生,朝廷才給他那點補助。秀才歲試以後第二年,要進行科考。科考就是給舉人考試做准備。科考把秀才的成績分成六等,考前兩等可以參加舉人考試,考後兩等就得降成青衣。蒲松齡參加鄉試,三年一次,考了多少次?十次左右,有的專家說十幾次。這樣一來,蒲松齡有三十年的時間年年都考。他48歲那年,又參加考試。他覺得自己文章寫得非常好,寫得也很快,拿到考題「唰唰」就寫下來了。但是寫完後,回頭一看,壞了壞了,越幅了。「越幅」是一個科舉名詞,就是違反了書寫規則。科舉考試對文字形式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一頁只能寫12行,一行只能寫25個字,而且得寫完第一頁寫第二頁,寫完第二頁寫第三頁。蒲松齡寫得快,第一頁寫完,飛快一翻,把第二頁翻過去了,寫到第三頁上了,這就隔了一幅,越幅,就不僅要取消資格,還得張榜公布。我們現在看,簡直太可笑了,文章寫得好,隔了一頁,就要取消資格!這次「越幅」,蒲松齡自己是什麼感受呢?他在詞中說:「得意疾書,回頭大錯,此況何如,覺千瓢冷汗沾衣,一縷魂飛出舍」———嚇呆了。

蒲松齡在科舉這條路上拼搏到50歲之後,他的妻子勸他說:算了,別考了,如果你命中註定有功名,連宰相都做上了,何必一定得去考呢?咱們在村裡住著,不也挺好嗎?何必一定得像縣官一樣去聽那個打著板子催老百姓繳稅的聲音呢?蒲松齡覺得他妻子說得很有道理。不過也有些專家考證,就在他妻子勸了他之後,他還參加過考試,仍然失敗了。

蒲松齡19歲成為秀才,到72歲,成為貢生。貢生是什麼概念?貢生相當於舉人副榜。貢生有幾種,蒲松齡是「歲貢」,又叫「挨貢」。就是做廩生時間長了,排隊挨號挨上了貢生。做了貢生以後理論上可以當官了,蒲松齡得到一個虛銜「儒學訓導」。儒學訓導是什麼意思呢?當時封建社會的學校分好幾級,國家一級是國子監,省裡面是府學,縣裡面是縣學。這個儒學訓導就是縣學的副長官,相當於現在一個中學副校長了。但是蒲松齡這個儒學訓導前還加了兩個字「候補」。就是你雖然有這個資格,但是還得看山東省除了淄川縣以外,其他縣有沒有空出名額來。對於72歲的蒲松齡來說,沒有任何的價值了,貢生只是給他帶來一點安慰,一點很實際的利益:朝廷要給貢生四兩銀子。而縣官偏偏既不去給蒲松齡樹匾、樹旗,也不發給他銀子。蒲松齡不得不一次一次寫呈文、打報告去要。這就是蒲松齡在科舉考試當中所受的痛苦。我們現在看覺得他非常可笑,非常可悲,非常可憐。但是在當時他只能求這么一條出路。因為科舉制度是蒲松齡這樣的窮知識分子改變命運的唯一的出路,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窮其一生寫聊齋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經說過,「想像是偉大的潛水者」。一個作家,一個小說家能寫出引人入勝的作品,雖然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礎,但是更要靠他的想像。《聊齋志異》就是一個作家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藝術才能的集中表現。

蒲松齡為什麼總考不上?這和他一直在艱苦地寫《聊齋志異》有關系。蒲松齡是山東淄川人。淄川離齊國故都臨淄數十里,有很多優美的民間傳說。蒲松齡5歲的時候,改朝換代。滿清入關,在揚州屠城,在山東鎮壓農民起義,也產生了很多稀奇事,這些都影響到《聊齋志異》。蒲松齡大概在分家以後,做私塾教師時,就開始寫《聊齋志異》。他的好朋友張篤慶發現蒲松齡因為寫《聊齋志異》影響到考舉人,就寫了一首詩勸他:「聊齋且莫競談空」,別寫小說了,專心去考試吧。但是蒲松齡不聽,還是寫,不管哪個朋友聽到什麼奇聞軼事,他都要了解一下,寫到自己的作品裡頭。

關於《聊齋志異》大家可能聽過傳得很廣的一個說法,說蒲松齡為了寫《聊齋志異》,在他的家鄉柳泉旁邊擺茶攤,請過路人講故事,講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齋志異》。這個說法是《三借廬筆談》說的,魯迅先生早就分析了,不對,不會是這樣一回事。我們現在琢磨一下,蒲松齡窮到那種程度,45年在外邊當私塾老師,家裡有時候連鍋都揭不開,怎麼有閑空優哉游哉擺上茶,擺上煙,你給我講故事,我寫小說?不可能。但是蒲松齡不管聽到什麼人說,聽到什麼稀奇的事,他都收集來寫小說,這是肯定的。他還有一個取材途徑,就是到古人的書里邊找素材。《聊齋志異》里大概有一百篇小說,就是改寫自前人作品。前人作品有時候記得非常簡單。比如說,在六朝小說和唐傳奇當中,記了三個小故事,叫《紙月》、《取月》、《留月》。紙月就是有一個人,能夠剪個紙的月亮照明,另一個人取月,能夠把月亮拿下來放在自己懷里,沒有月亮時候照照,第三個人留月,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籃子里邊,黑天的時候拿出來照照。都很簡單,一百來個字,幾十個字。蒲松齡拿來寫了《勞山道士》。這是大家很熟悉的聊齋故事。

我們再看蒲松齡的感情經歷是個什麼樣。蒲松齡的妻子非常賢惠,賢惠到什麼程度呢?蒲松齡外出給人當家庭教師的時候,他妻子在家裡上養老,下育小,住在荒涼的農場老屋裡面。夜裡狼都可能跑到院子里,她就整夜不睡覺在那兒紡線,如果有一點好吃的,給蒲松齡留著,有時留的時間長了,都壞了。這么好的一個妻子,但是個柴米油鹽的妻子、糟糠之妻。所以有些研究蒲松齡的專家就發現一個線索,說蒲松齡有第二夫人,什麼根據呢?蒲松齡文集里有一篇《陳淑卿小像題辭》,這篇文章是說:文章的作者和陳淑卿自由戀愛,父母不同意,最後兩個人私奔了,然後是個悲劇。但是很快就有專家又考證出來了,陳淑卿是蒲松齡從南方歸來在淄川豐泉鄉王家坐館給一個叫王敏入的人代寫的文章,這樣一來蒲松齡的所謂第二夫人不復存在了。大家就要問了,那他為什麼能夠寫這么多這么優美的愛情故事?台灣著名作家林語堂曾經推測過。我也推測過,我是這樣推測的:蒲松齡白天教完了學生,晚上自己坐在那個荒涼的書齋里,外面是月色朦朧,樹葉在那兒嘩啦嘩啦響,遠處傳來狐狸的叫聲,那個時候狐狸很多。這時候蒲松齡就很容易產生幻想了。他就想像有一個書生,就和他一樣,是一個很窮困很不得志的,但是又很有才華,情感很豐富的書生,坐在一個荒齋裡面,這個時候有個美女推門而入。你在這兒讀書嗎?我和你一塊讀書,我和你一塊寫詩、填詞,我跟你下圍棋,我安慰你這個貧困、寂寞當中的書生,你需要功名嗎?我幫助你金榜題名。你家裡老婆不是不生孩子嗎?我給你生個傳宗接代的孩子,而且這個女的不需要父母之命,不需要媒妁之言,不要妻子的名分,也不要這個書生的金錢,甚至還倒過來給你錢。在蒲松齡生活的那個社會,男女結合那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這個什麼都不要的,對男人無條件奉獻的女人有嗎?不可能有,她只能是腦子里想出來的,只能是作者的想像。她是從天上下來的,她是從海底出來的,她是從深山洞府過來的,她甚至是陰曹地府出來的;她可能是小鳥變的,她可能是鮮花變的,甚至可以是書本里的。書生不是在那兒看書嗎?從書架上搬下一本《漢書》擺在這兒,翻開第八卷,里邊夾著一個小美人,紗帛剪的,背後寫了四個小字,「天上織女」。突然,這個紗剪的小美人,折腰而起,飄然而下,來給書生當妻子,長得花容月貌,善解人意,跟書生自我介紹,我叫顏如玉,《漢書》出來的顏如玉,這真是「書中自有顏如玉」。

西方理論家弗洛伊德說,「夢是願望的達成」。《聊齋志異》裡面這些花妖狐魅變成的美女就是窮秀才蒲松齡的白日夢。他做這種夢,就是表達那種一廂情願的男性的幻想,窮秀才的幻想。法國有一位著名的大作家雨果,就是《悲慘世界》的作者,他曾經說過,「想像是偉大的潛水者」。一個作家,一個小說家能寫出引人入勝的作品,雖然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礎,但是更要靠他的想像,蒲松齡雖然那樣貧困,那樣不得志,他也寫了和自己生平有關的一些東西,但是他特別善於想像,《聊齋志異》就是一個作家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藝術才能的集中表現。

咱們的大作家蒲松齡就這樣苦了一輩子,就這樣在貧困線上掙扎了一輩子,在科舉考試的路上落魄了一輩子,在寫小說的路上奮鬥了一輩子。到了康熙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酉時,這位大作家坐在他清冷的聊齋的窗前永遠地離開了人世。蒲松齡窮秀才出將入相飛黃騰達這個夢想終於成為泡影,而用中國優秀的文化哺育起來的,又成為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代表的《聊齋志異》光芒四射。歷史是公正的。

6. 寶應社保中心上班時間是什麼時候

法律分析:寶應上班時間: 工作日上午9:00-12:00,下午13:30-17:00社保中心工作職責: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各省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本市實際,研究起草、制訂勞動和社會保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及政策,並組織實施。二、制訂省市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和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三、擬訂促進全市勞動就業的具體政策和措施;管理社會勞動力,統籌城鄉就業;規劃、引導勞動力市場的發展,組織建立健全就業服務體系;監督管理全市職業介紹和職業鑒定機構;指導全市農村富餘勞動力開發就業和跨地區有序流動;組織市外勞務交流和境外就業;組織實施再就業工程;組織開發社區就業崗位,實施困難群體再就業援助工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二十六條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7. 日本為了學習唐朝文化派來哪些使者

日本為了學習唐朝文化派來了大量遣唐使。

從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264年的時間里,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遣唐使對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和促進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

遣唐使團在中國受到盛情接待。唐朝有關州府得到使團抵達的報告後,馬上迎進館舍,安排食宿,一面飛奏朝廷。地方政府派專差護送獲准進京的使團主要成員去長安,路途一切費用均由中國政府負擔。遣唐使抵長安後有唐廷內使引馬出迎,奉酒肉慰勞,隨後上馬由內使導入京城,住進四方館,由監使負責接待。按著遣唐使呈上貢物,唐皇下詔嘉獎,接見日本使臣,並在內殿賜宴,還給使臣授爵賞賜。

遣唐使臣在長安和內地一般要逗留一年左右,可以到處參觀訪問和買書購物,充分領略唐朝風土人情。遣唐使歸國前照例有餞別儀式,設宴暢飲,贈賜禮物,珍重惜別。唐朝政府除優待使臣外還給日本朝廷贈送大量禮物,表現了泱泱大國的風度。最後遣唐使一行由內使監送至沿海,滿載而歸。

8. 寶應養老保險查詢系統

寶應來縣養老保險醫療自保險根據下面方法進行查詢
一、電話查詢:撥打社保局服務電話12333查詢。
二、社保中心查詢:可以咨詢當地的醫保部門或單位社保辦理人員。
三、網上查詢:
首先打開自己所在城市辦理的醫保卡官網網站。
找到以後直接進入,然後找到【信息查詢】模塊點擊進入。
接著點擊【個人醫保查詢】進入開始查詢。
然後我們在查詢入口輸入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和密碼進行查詢即可。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9. 唐朝明將郭子儀活了多少歲他的主要業績有哪些

84歲,最NB得是單槍匹馬嚇跑吐蕃,那時候回紇和吐蕃叛亂,郭子儀一個人跑到回紇陣營,吐蕃知道後,連夜跑了。
郭子儀晚年,他的兒子娶了公主,一次夫妻吵架,他兒子說,要沒我父親,早就沒了你們大唐,公主跑到皇帝那裡告狀,這可是抄家的罪,但皇帝卻說:「的確,沒有郭家,就沒有我大唐」
郭子儀可以說是功高震主的元帥、將軍裡面僅有的幾個善始善終,富貴子孫的大將軍
獨任朔方無限功—大唐名將之郭子儀
提起郭子儀,人們往往會聯想到《打金枝》這出戲,聯想到他對大唐帝國的忠誠和大度,卻很少有人注意到,他是一個既深情又痴情的男子,在感情上,他從未真正背叛過他的正妻王氏,一生相濡以沬,不離不棄,兩人是一對真正的恩愛夫妻。郭子儀一生有八個兒子,其中六人是王氏所生,所有8個女兒都是王氏的嫡女,僅從生育的頻率和數目就可推斷兩人的感情深度,從王氏的墓碑記載可知,郭曖是郭子儀和王氏的嫡子,後來成為昇平公主的駙馬,郭映是郭子儀最小的兒子,也是與王氏所生的幼子。王氏去世之時,郭子儀悲痛欲絕,不能自抑,停柩幾近半年,不忍將愛妻下葬,最後實在沒有辦法,才送愛妻入土為安,請名士楊綰撰寫碑文,為王氏的一生寫下深情的回憶。出生太原王氏的名門仕女有夫如此,情深似海,真是復有何憾,她嫁的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郭子儀(公元697年—公元781年)是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身長六尺有餘,按照唐尺就是1.80以上的身材,他魁梧英俊,少年時期就通過武舉考試成為左衛長史,又是世家子弟出身(他的父親郭敬之歷任五個州的刺史),唐代崇尚軍功,重視武舉制度,郭子儀理所當然地獲得了太原王氏的親睞,15歲的王家小姐成為了郭子儀的妻子,雖然當時的郭子儀還只是一個潛力股,但是他擁有非常出眾的資質,太原王氏慧眼如炬,沒有放過這樣的好小夥子。「安史之亂」爆發了,帶給普通百姓的是無數的離亂和痛苦,帶給郭子儀的則是鵬程萬里、揚名青史的機遇。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蓄謀已久的范陽節度使安祿山起兵造反了,「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舞」,十五萬叛軍如潮水般南下,很快攻佔了東都洛陽,安祿山自稱大燕皇帝,承平日久的朝廷陷入了一片驚恐之中。郭子儀臨危受命,成為朔方(今寧夏靈武西南)節度使,與訓練有素的叛軍展開了艱苦卓絕的較量,陸續收復了雲中(今山西大同)、馬邑(今山西朔縣東北),又與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合兵,收復常山郡的九個縣城,嚴重威脅了安史叛軍的歸路,因為河北各郡是洛陽和安祿山老巢范陽的必經之地,安祿山不敢怠慢,讓史思明帶上幾萬人馬攻打郭子儀和李光弼。郭子儀、李光弼的部隊退往常山(今河北真定),史思明的部隊如影隨行,郭子儀兵出奇招,派出五百騎兵,引得敵軍追了三天三夜,正當敵軍精疲力竭之際,唐軍趁勢進攻,史思明大敗,趕緊向安祿山乞求援軍,史思明的兵力很快增到五萬人。此時,郭子儀和李光弼的部隊共有十萬人,但郭子儀並不急於交戰,「賊來則守,賊去則追,晝揚其兵,夕襲其幕」,讓五萬叛軍疲於奔命卻欲戰不能,士氣十分低落。郭子儀眼看時機成熟,在嘉山(今河北定西)以十萬對五萬,斬首四萬級,生擒五千人,史思明披頭散發、光著腳板逃到了博陵(今河北定州)。
嘉山大捷,河北十多個郡紛紛殺死叛軍守將,迎接王師,叛軍退路已被截斷,人心浮動,唐將哥舒翰又堅守潼關天險,閉門不出,叛軍進退維谷,形勢對朝廷非常有利。在這個關鍵時刻,年紀老邁的唐玄宗卻一意孤行,走出了一個遺恨千古的昏招。本來郭子儀主張堅守潼關,避敵鋒芒,然後北圖范陽,唐玄宗卻嚴辭逼迫哥舒翰出潼關迎敵,潼關守軍一戰全軍覆沒,叛軍直指長安,唐玄宗倉惶逃往四川。長安、洛陽都落入安祿山的手中,大唐風雨飄搖,大廈將傾。
公元756年七月,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奉唐玄宗為太上皇。郭子儀率領五萬朔方軍為其保駕護航,「軍聲遂振,興復之勢,民有望焉」。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祿山被親子安慶緒殺死,史思明不聽安慶緒的調遣,安史集團分裂了。朝廷決定展開反擊,皇子李俶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元帥,郭子儀擔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收復兩京的重任落到了郭子儀的身上。安史叛軍中的騎兵原是唐軍部隊中的精銳,一向勇不可擋,清渠之戰中叛軍9000騎兵列成長蛇之陣,兩翼包抄,唐軍潰敗,只得退守武功(今陝西武功縣)。郭子儀看到了雙方實力上的差距,力主向回紇借兵,唐肅宗把女兒寧國公主嫁給了回紇可汗, 4000回紇騎兵趕至鳳翔助戰,唐軍集結了十五萬人馬,由郭子儀全權指揮,郭子儀向唐肅宗立下誓言,「此行如果不能獲勝,臣將以死謝罪」。
唐軍進兵長安城西,以李嗣業為前軍,王思禮為後軍,郭子儀自領中軍,與安守忠、李歸仁的十萬叛軍對陣。大戰開始了,唐軍初戰不利,抵擋不出叛軍的攻勢,前軍統帥李嗣業眼見情勢危急,脫掉盔甲,袒露上身,揮刀斫殺,他大聲呼喊,「今天不拚命死殺敵,我們就要全軍覆沒」,前軍士兵手執大刀,所向披靡,唐軍逐漸占據了格鬥的上風。叛軍正面進攻未能奏效,埋伏於陣東的叛軍騎兵乘機殺出,偷襲唐軍後方,唐軍大將仆固懷恩率領4000回紇騎兵迎頭痛擊,叛軍騎兵傷亡殆盡,李嗣業與回紇騎兵沖鋒在前,又迂迴敵後,中軍在郭子儀的帶領下奮勇殺敵,雙方從中午一直戰到晚上,唐軍斬首六萬餘人,取得了振奮人心的大捷。安守忠、李歸仁放棄長安,向東撤離。安慶緒再度集結叛軍15萬人,在新店(今河南陝縣西)與唐軍鏖戰。
叛軍依山列陣,占據有利地形,唐軍正面進攻不順,回紇騎兵迂迴到敵後,將叛軍伏兵盡數殲滅,然後從側翼猛攻,郭子儀率領唐軍正面夾擊,叛軍大敗,一路東逃。安慶緒驚恐之下,只帶了一千多步騎兵逃到鄴城(今河南安陽),東都洛陽收復了,唐肅宗向郭子儀真情致謝,「國家再造,都是你的功勞啊」。兩京光復,郭子儀因功封司徒和代國公,從此名揚四海。接下來,就是整頓隊伍,討伐河北的叛軍。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路節度使奉詔討伐安慶緒,其中郭子儀和李光弼功勛最著,唐肅宗沒有指定元帥,僅由宦官魚朝恩擔任觀軍容宣慰處置使,負責協調軍中大員。
郭子儀帶兵從杏園(今河南汲縣東南)渡河,包圍衛州(今河南汲縣)。安慶緒兵分三路,發兵七萬增援。郭子儀在土壘後面布置了三千弓弩手,個個箭術精湛,郭子儀告訴他們,「我假裝敗退,敵軍必然追趕至此,到時你們萬箭齊發,射殺敵軍」。交戰之時,唐軍後退,叛軍果然追至土壘邊上,伏兵箭如雨下,叛軍心膽俱裂,唐軍斬首四萬級,獲鎧胄數十萬,聲威大振,安慶緒退回鄴城(今河南安陽),堅守不出。
鄴城被唐軍重重包圍,郭子儀引漳水灌城,鄴城水漫金山,城內糧食吃完了,就吃野菜樹皮,連一隻老鼠都能賣到4000的天價。從冬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鄴城還沒有攻破。三月,史思明親率五萬精兵挑戰唐軍,激戰中,忽然間狂風呼嘯,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咫尺之間看不清東南西北。雙方都陣營大亂,唐軍向南潰退,叛軍向北奔逃,輜械丟得漫山遍野,郭子儀帶領朔方軍退守河陽,拆毀了大橋。此戰唐軍缺乏統一指揮,損失慘重,各路王師只得撤回本鎮。鄴城失利,使宦官魚朝恩找到了借口,把責任推在郭子儀身上。唐肅宗召郭子儀回朝,讓李光弼代替他指揮朔方軍。將士們哭著挽留郭子儀,郭子儀不敢違背皇命,悵然離去。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李光弼邙山戰敗,河陽失守。公元762年,太原、繹州(今山西新繹)兩地駐軍擅殺主帥,朝廷深以為憂。郭子儀被唐肅宗重新啟用,晉封汾陽郡王,當時郭子儀已經年滿六十六歲。
叛軍方面,史思明殺安慶緒,擁兵幾十萬與朝廷周旋。唐肅宗又病重,卧塌之上,皇帝告訴郭子儀,「河東的事就全交給你了」。到了絳州,郭子儀按軍法殺掉了王元振等數十人,軍亂很快平息,郭子儀帶兵接連打了幾個勝仗,朝中形勢變化,他又被罷免了軍權。新繼位的唐代宗李豫受宦官程元振的鼓惑,猜疑郭子儀,郭子儀為了表明心跡,把唐肅宗褒揚他的上千道詔書交給了唐代宗,唐代宗深受感動,向臣子表達了自己的慚愧之意。
寶應二年(公元763年),安史之亂剛剛平定,長安兵力空虛,吐蕃起兵二十萬,攻入長安,唐代宗逃到了陝州,作為關內副元帥的郭子儀收集了四千多亡散士兵,白天擊鼓張旗,晚上遍地火把,讓百姓告訴吐蕃人,「郭元帥的大軍從商州(從今陝西商縣)打來了」,吐蕃人信以為真,迅速撤出了長安,唐代宗被迎回了皇宮。他拉住郭子儀的手,感激萬分,「用卿不早,故及於此」。
廣德二年(公元764年),仆固懷恩不滿朝廷封賞,縱兵劫掠,帶領朔方軍對抗朝廷。朔方兵以前都是郭子儀的部下,對郭子儀十分愛戴,當郭子儀以朔方節度使的身份到來時,朔方兵紛紛離開仆固懷恩,重歸郭子儀帳下,仆固懷恩只得帶上三百親信逃到靈武(今寧夏靈武)避難。由於心有不甘,他招引回紇、吐蕃十萬人馬,進犯大唐,唐代宗派郭子儀率兵抵禦,回紇、吐蕃心中無底,不戰而退。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仆固懷恩又招引回紇、吐蕃、黨項三十萬人馬氣勢洶洶而來。郭子儀率領一萬唐軍剛到涇陽,就被回紇、吐蕃十多萬人馬團團圍住,形勢萬分緊急。天佑大唐,在此關鍵時刻,仆固懷恩暴病而死,敵軍陣營產生分化,郭子儀知道機不可失,決定單騎去見回紇主將葯葛羅。
郭子儀出發之際,他的三兒子郭晞緊緊拽住父親的馬韁,「回紇人如狼似虎,父親大人是堂堂元帥,怎麼能自己送上門去當俘虜?」,郭子儀對告訴兒子,「現在敵強我弱,如果硬拼,我們父子都要戰死,江山社稷就危險了。如果能與回紇談判,說服他們倒戈,那就是黎民百姓的福氣,扭轉戰局,在此一舉」,他推開了兒子,向回紇軍營策馬而去。葯葛羅聽說郭子儀來了,將信將疑,他生怕有詐,命人彎弓搭箭,嚴陣以待。郭子儀摘下頭盔,脫掉鎧甲,放下兵器,緩緩而行。當他來到葯葛羅面前時,回紇酋長們一起拜倒,表達了誠心誠意的歡迎。
郭子儀責備葯葛羅,「昔日回紇軍隊遠涉萬里,幫助我們收復兩京,大唐朝廷對你們很不錯。今天你們背棄舊約,襄助叛臣,是何等愚蠢的舉動。仆固懷恩背叛朝廷,遺棄母親,這樣的人對回紇有何益處?」 葯葛羅十分慚愧,當即向郭子儀表明立場,「我們是被仆固懷恩騙了,他說天可汗已經駕崩,郭令公已經去世,中原無主,我們才興兵來此,現在我們知道天可汗還好好地在長安城裡,郭令公又統兵在此,仆固懷恩被上天所殺,我們怎能夠再與大唐雄師做對呢?」,郭子儀見葯葛羅如此態度,乘機鼓動他,「吐蕃與大唐本是甥舅之國,他們背信棄義,屢次犯境,搶走了無數牛羊馬匹和金銀珠寶,如果你們與唐軍合兵,反戈一擊,既可得到吐蕃搶走的財物,又可與唐朝繼續友好下去,這是天賜良機,不能錯過呀」。葯葛羅馬上表示同意,「我們被仆固懷恩騙到這里,已經愧對令公,我們願意殺敵立功,將功折罪」。雙方訂好了合擊吐蕃的計劃,吐蕃軍隊大難臨頭了,在靈台西原赤山嶺(今甘肅靈台縣西),大唐和回紇聯軍雷霆出擊,斬首五萬級,俘虜萬餘人,奪回了被吐蕃搶走的工匠、婦女四千多人,繳獲牛羊駝馬數以萬計。各路攻唐大軍聞風喪膽,逃之夭夭。郭子儀單騎退兵,從此名震千古,傳為佳話。
唐代宗大歷年間,郭子儀以副元帥的身份駐守河中(今山西永濟西)、邠州,數次擊退吐蕃入寇,守衛著大唐帝國的平安。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年),唐代宗去世,唐德宗李適繼位,召郭子儀還朝,進封太尉、中書令,賜號尚父,免去副元帥和節度使的職務,讓年邁的老將軍回家享福。建元二年(公元781年),八十五歲的郭子儀去世了,陪葬建陵(唐肅宗李亨墓,今陝西禮泉縣),唐德宗親往安福門哭送,賜謚號 「忠武」,按照禮儀制度,郭子儀的墓葬應有一丈八尺的高度,朝廷特意將墓葬再增高十尺,以彰顯郭子儀的蓋世功勛。
縱觀郭子儀的一生,身系天下安危近三十年,「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世而上不疑,侈窮人慾而議者不之貶」,旁人得其一尚且不易,郭子儀卻是樣樣俱全,實在是中國歷史上的異數。做上司,他為人寬簡,善於培養發掘人才,他的部下,有數十人因功位至將相。
做臣子,他忠貫日月,此心無二。做父親,他和王氏夫人嚴格教導子女,兒子女兒人品端方,才華出眾,沒有一人走上斜路。他的三兒子郭晞曾駐守邠州,協助邠州節度使白孝德防守吐蕃和回紇,郭晞手下有十幾個士兵酗酒鬧事,還拔刀刺傷了酒店主人,段秀實不徇情面,將這十多個士兵就地正法,在郭晞的軍營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軍士們准備宰了這個膽大妄為的老頭。段秀實當面教訓郭晞,「郭令公功勞蓋世,人人敬仰,你作為他的兒子,卻縱容士兵橫行不法,胡作非為,這樣下去,郭家的功名還保得住嗎」,郭晞十分慚愧,向段秀實誠懇致謝,認為這是對自己的關懷和愛護,他不準軍士為難段秀實,段秀實在郭晞的軍營里過夜,郭晞親自為他站崗放哨,以防歹人加害。第二天,還和段秀實一起前往白孝德處賠禮道歉,郭晞為將如此,實在應歸功於郭子儀夫婦教子有方、忠厚傳家。郭子儀的女兒也是才女,有一次,兩位著名畫家為郭子儀的女婿趙縱畫像,畫完之後,眾人認為兩幅畫像不分高下,郭子儀的女兒語出驚人,得到眾人一致的認可,她說韓姓畫家「空得趙郎狀貌」,周姓畫家「兼移其神氣,得趙郎性情笑言之狀」,如果不是具有深厚的文化修養,又如何能說出如此精闢的點評。郭晞和駙馬郭曖都是王夫人的嫡子,在奉天之難中與唐德宗同生共死,浴血奮戰,傳承了郭子儀的忠烈家風。皇帝仰仗郭家,郭曖和昇平公主的女兒嫁給了自己的表侄李純,也就是後來的唐憲宗,郭曖和昇平公主的兒子郭鏦娶了自己的表侄女漢陽公主,郭鏦身長七尺(2.1米),相貌堂堂,如果不是人品出眾,皇家又怎會如此熱衷於「親上加親」。郭子儀福澤綿長,到了宋朝仁宗年間,皇帝還尋訪到他的平民後裔,封以官職,以示忠義之士會蔭庇後人。
做同僚,郭子儀洞悉世情,汾陽郡王府從來都是大門洞開,販夫走卒之輩都能進進出出。一次,郭子儀的一名手下將領到外地任職,去汾陽郡王府辭行。在王府里,他看見堂堂的汾陽郡王正為夫人和女兒做奴僕,端著洗臉水,拿著手巾。郭子儀的兒子覺得臉上無光,一齊勸說父親,希望父親能夠自重,不要讓外人笑話,郭子儀給兒子們講明道理,「我家的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家的奴僕吃官糧的有1000多人,如果我築起高牆,不與外面來往,只要有人與郭家有仇,嫉妒郭家的人煽風點火,郭氏一族很可能招來滅族之禍,現在我打開府門,任人進出,即使有人想誣陷我,也找不到借口」,兒子們恍然大悟,都十分佩服父親的高瞻遠矚。郭子儀晚年在家養老時,王侯將相前來拜訪,郭子儀的姬妾從來不用迴避。唐德宗的寵臣盧杞前來拜訪時,郭子儀趕緊讓眾姬妾退下,自己正襟危坐,接待這位「鬼貌藍色」的當朝大臣。盧杞走後,家人詢問原因,郭子儀說道,「盧杞此人,相貌醜陋,心地險惡,如果姬妾見到他,肯定會笑出聲來,盧杞必然懷恨在心,將來他大權在握,追憶前嫌,我郭家就要大禍臨頭了」。後來盧杞當上宰相,「小忤己,不致死地不止」,完全應驗了郭子儀的說法,一場大禍被郭子儀消彌得不著痕跡。
做敵人,除了單騎退敵的英雄虎膽,藩鎮悍將也對郭子儀鞠躬如儀,一向桀驁不馴的藩鎮田承嗣就說過,「我的膝蓋很久沒有跪人了,今特為郭令公一跪」。郭子儀一生歷經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福壽雙全,名滿天下,做臣子、做上司、做統帥、做同僚、做丈夫、做父親、做敵人都幾近完美,實在稱得上是人臣的典範、軍人的楷模,他娶得是五姓家的好女子,得妻若此,復有何求?人生至此,復有何憾?

10. 寶應農保報銷中心地址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服務!全稱:寶應縣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事業管理處 注冊地區:江蘇省 經營地址: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蘇中北路33號

閱讀全文

與寶應有哪些養老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金產品類型 瀏覽:625
4050歲屬於哪個年齡段 瀏覽:699
珠海六十退休十五年社保I資 瀏覽:542
養老保險3068 瀏覽:237
父母什麼血型會引起新生兒溶血 瀏覽:415
購父母房屋其欠條怎麼寫 瀏覽:249
60歲阿姨圖 瀏覽:146
西安養老金認證通知 瀏覽:975
怎麼簡單的開一個養生館 瀏覽:380
長壽花羽葉系列 瀏覽:356
老年人還會有毛嗎 瀏覽:263
江西城管推倒老人怎麼樣 瀏覽:733
孩子多少歲父母能自願離婚 瀏覽:33
老年人白帶白細胞高 瀏覽:308
哪些類人的養老金要停發 瀏覽:12
退休員工可以買社保嗎 瀏覽:859
怎樣提高老年人的性功能 瀏覽:449
上海銀行養老金提前領取 瀏覽:205
鎮江楓葉紅老年公寓 瀏覽:751
江蘇省勞模退休工資增加百分之五嗎 瀏覽: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