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何黑龍江的養老保險會出現高虧空
近日,人社部社保事業管理中心發布《中國社會保險年度發展報告》。
報告詳細公布了31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情況。按照累計結余和每月支付情況的統計分析,對各地區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支付月數進行了排名。
由於養老保險基金的虧空,黑龍江省的養老金支付大量依靠財政支出。黑龍江省財政廳公布的2016年預算執行情況顯示,社會保障和就業方面的支出達到了32.4億元。
此外,該省2016年財政決算情況顯示,中央對黑龍江省轉移支付總額2674億元,而這些錢有近20%用在了社保支出上,如全省基本養老保險和低保等轉移支付收入336.9億元,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轉移支付收入49.7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122.49億元。
據國家統計年鑒數據顯示,黑龍江全省企業退休人員由2010年的268.8萬人增加到2016年的457萬人。一方面是增長的退休人員,另一方面是流失的社保參保人員。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黑龍江省凈遷出人口達322.5萬人,其中30-39歲的遷出最多,佔比32.6%。
『貳』 養老保險金的缺口原因
養老金的缺口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制度設計本身,一是人口老齡化。
糾纏於養老金到底有無缺口、缺口究竟是多大,並不是公眾的無理要求,實是基於養老金的現實追問。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脫胎於計劃經濟時代的企業包辦勞保制,轉制之前,職工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這就造成當下的一種局面:以前沒交錢的人只得挪用後來者繳納的養老金。於是正在繳納養老保險者必然擔憂:我們的錢被用來支付別人的養老金,今後我們的養老金缺口該如何解決?
盡管國家財政補貼可以填補個人賬戶的虧空,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財政補貼不可能無限地「填空」,於是延遲退休年齡便提上日程。像昨天有新聞說,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提出,應逐步延長退休年齡,建議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然而,問題在於,當公眾對養老金缺口都不知情,又有什麼理由強推延遲退休以填補缺口呢?
養老金制度需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則是雙軌制。公務員和相當一部分事業單位人員在職時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卻能領取高於企業人員的養老金,他們的退休金多數由國家財政支付,而個人則只能依靠自己的賬戶,顯然,這種制度設置本身也是缺口原因之一。而當雙軌制依然存在,推遲退休年齡便很容易製造第二次社會不公,遇到反彈也是在所難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中國的養老金虧空現狀 養老金為什麼虧空
正常啊,財政會填補上的。虧空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國家開展社會專保險個人屬繳費(1995年)之前的所有退休職工,全部由社會保險無償支付待遇。以我縣為例,14000名退休職工中,有4000人就是從來沒有繳費,一直在領取待遇。一年就是6000萬元。
二、國家開展社會保險個人繳費之後退休的職工,在1995年之前的工齡視同為繳費年限,並按規定核定了待遇。那麼,這個視同繳費年限的錢,也是社保在無償支付,今年我縣退休人員,如果是1980年參加工作的,那麼退休待遇約為800-1000元百分,其中視繳繳費部分為500元左右。這部分人員一年這一塊需要支付6000萬元以上。
三、其它原因。比如社保的實際利息要低於記賬利息等。
『肆』 養老金虧空和延遲退休,養老金為什麼會虧空
其一,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撫養比的不斷下降,若再不實行「延遲退休」,未來職工養老保險將會入不敷出。我國現在60歲以上人口為2.1億,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5.5%。根據預測,202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9.3%,2050年將達到38.6%,這對我國養老和醫療都會帶來巨大影響。目前,我國職工養老保險的撫養比是3.04:1,到2020年將下降到2.94:1,2050年將下降到1.3:1。老齡化也會使醫療保險支出面臨更大壓力。
其二,我國目前的退休政策是新中國成立後,50年代初期確定的,當時人口的預期壽命不到50歲。現在建國已經60多年,國情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口的預期壽命已達70多歲。而我國的退休政策沒改,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有8000多萬,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其三,我國企業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連續11年提高,由2005年的月養老金人均700元,一直到現在人均超過2000元。退休職工養老金的逐年上升,雖然提高了老年人口的生活質量,但是對養老保險基金來說已是巨大的支出壓力。
其四,雖然我國經濟增速在放緩,但是拉動就業能力卻在增加,目前我國GDP每增長一個點,就能拉動城鎮新增就業150萬人。「十一五」期間,我國GDP增長一個點只能拉動城鄉新增就業80萬到100萬人。鑒於我國失業率仍在低位徘徊,預計「十三五」期間勞動人口不會下降。所以延遲退休實施後,並不會影響到每年新增青年勞動大軍的就業。
『伍』 中國養老金虧空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有大約2億人,沒有繳費,直接領取養老金。
並且隨著年輕人逐漸減少,繳費人群以後會減少。
短期內社保空賬的對策:2017-11-18國務院出台政策,央企等國企劃轉10%的股權給社保基金,增強社保基金實力。
(參照:2016年,102家央企利潤總額1.2萬億元,10%就有1200億元。)
建議採取更多措施,比如,公務員人數和行政支出每年遞減2%,財政稅收每年劃撥社保基金遞增2%等,進一步提高社保實力。
『陸』 不明白養老保險虧空是什麼意思
由於我們國家養老保險起步較晚,沒有積蓄和積累,目前採用的是徵收養老金費用,支付已經退休的人員的養老金,用沒有退休人員的繳費,用來支付已經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如果徵收的數額,不足以用來支付已經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費用,就會發生虧空。這個就和家裡人過日子一樣,收入小於支出,就會虧空,但是這里的虧空,也不完全虧空,因為徵收上來的養老保險費,還不能全部作為支出,要拿出一部分作為積累,不然永遠不會有積累,就和你家過日子一樣,有一定比例的積蓄,剩餘的才用來支出,所謂虧空,是指積蓄不足,甚至沒有積累,國家對於這樣的情況,會每年都給予財政支持,用來貼補資金不足。
『柒』 為什麼養老保險交得越多就越虧
聽起來不錯起來很不錯,無論你現在繳納的金額是多少,到頭來都能得到一筆比現在更多的錢,而且今天交得越多,未來也得到越多。
其實不對。只要考慮到利率——尤其是復利這個因素,你就會知道你現在的養老保險真是交得太虧了,而且交得越多就越虧!復息的殺傷力是如此巨大,大到超出了許多人日常中所具有「利息」概念。
『捌』 社保基金有結余,養老金確虧空萬億,到底什麼意思啊
社保基金有結余,是指從有社會保險以來,單位和個人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減掉已支付出去的基金後,還有剩餘。
養老金虧空:我國實行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和統籌相結合的方式,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理論上應該存到個人賬戶中,但現在這筆錢不足。
舉例說,社保累計收取了100億的養老保險費,這些年支付了80億的養老金,則社保的養老基金結餘20億元,但應該存入個人賬戶30億,而現在只有20億,則虧空10億。
『玖』 為什麼會有養老金缺口
養老金的缺口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制度設計本身,一是人口老齡化。
糾纏於養老金到底有無缺口、缺口究竟是多大,並不是公眾的無理要求,實是基於養老金的現實追問。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脫胎於計劃經濟時代的企業包辦勞保制,轉制之前,職工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這就造成當下的一種局面:以前沒交錢的人只得挪用後來者繳納的養老金。於是正在繳納養老保險者必然擔憂:我們的錢被用來支付別人的養老金,今後我們的養老金缺口該如何解決?
盡管國家財政補貼可以填補個人賬戶的虧空,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財政補貼不可能無限地「填空」,於是延遲退休年齡便提上日程。像昨天有新聞說,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提出,應逐步延長退休年齡,建議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然而,問題在於,當公眾對養老金缺口都不知情,又有什麼理由強推延遲退休以填補缺口呢?
養老金制度需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則是雙軌制。公務員和相當一部分事業單位人員在職時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卻能領取高於企業人員的養老金,他們的退休金多數由國家財政支付,而個人則只能依靠自己的賬戶,顯然,這種制度設置本身也是缺口原因之一。而當雙軌制依然存在,推遲退休年齡便很容易製造第二次社會不公,遇到反彈也是在所難免。
『拾』 為什麼養老保險會出現虧空
由於我們國家養老保險起步較晚,沒有積蓄和積累,目前採用的是徵收養老金費用,支付已經退休的人員的養老金,用沒有退休人員的繳費,用來支付已經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如果徵收的數額,不足以用來支付已經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費用,就會發生虧空。這個就和家裡人過日子一樣,收入小於支出,就會虧空,但是這里的虧空,也不完全虧空,因為徵收上來的養老保險費,還不能全部作為支出,要拿出一部分作為積累,不然永遠不會有積累,就和你家過日子一樣,有一定比例的積蓄,剩餘的才用來支出,所謂虧空,是指積蓄不足,甚至沒有積累,國家對於這樣的情況,會每年都給予財政支持,用來貼補資金不足。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