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農村養老地產有哪些

農村養老地產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15 23:43:45

⑴ 花五百萬去農村辦一個養老機構,多久可以回本呢

愚人節那天,我收到了一條私信,這哥們也是一個創業者,說想要跟我聊聊他的項目。我一看時間,23:43分,果然,創業者都是大半夜不睡覺的。到了第二天早上我才看到私信,然後第一時間把我的聯系方式給了他,很快,他就加了我。簡單的寒暄之後,他把計劃書發給了我,打開一看,才知道他要做的是一個「連鎖養老院」的項目。

答案跟專家的回答如出一轍:做這個需要有當地資源才能做,要麼能拿到國家政策,要麼認識地頭蛇,不然生存下去很困難。到最後,所有的調研結束,這哥們果斷放棄了這個項目。你看,這么一通詳細的分析、調研下來,是不是給他省了500萬?

故事到這兒就差不多了,這個時候你應該意識到普通創業者跟優秀創業者其實是有質的差別了,創業成功除了運氣和努力之外,其實還是要想講方法的,在早期你的項目啟動階段,如果你能想辦法做好市場調研,這樣就會幫助你提高創業效率,助你少走彎路,提成創業成功率。

⑵ 想去農村辦一個養老機構,需要哪些手續呢

養老機構一般是指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健康管理和文體娛樂活動等綜合性服務的機構,但是想要辦理一家養老機構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符合相關條件和辦理手續。

一、設立養老機構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1、舉辦者是依法成立的組織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2、有符合相關規范的名稱、住所、機構章程和管理制度;

3、有符合養老機構相關規范和技術標准,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消防安全、衛生防疫等要求的基本生活用房、設施設備和活動場地;

第六條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應當優先保障孤老優撫對象和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等老年人的服務需求。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紹多多少少也應該知道,成立一家養老機構需要滿足的條件是很多的,而且還需要取得經營許可並依法登記,更何況養老機構經營管理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任重而道遠。

⑶ 新型養老模式都有哪些


社區型養老:看護人員上門照顧

如果本身是比較孤僻內向的性格,上面兩種養老模式自然就不合適了。但我們還有社區型養老作為後補。對於不愛社交的老年人來說,社區型養老就是比較必要的存在,他相當於將養老院擴大化,住在小區里的有年輕人也有老年人,只不過增加了對老年人更加友好的基礎建築設施,比如說老年人活動中心、棋牌室等等。

⑷ 農村不動產都包括什麼

農村不動產登記范圍有哪些
對於農村不動產登記范圍很多人都不是非常了解,不知道哪些農村不動產需要等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說一說農村不動產登記范圍有哪些?

不動產權利是不動產登記的對象。為了讓不動產權利人明確知道有哪些不動產權利需要進行登記,《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第5條通過列舉的方式,明確了需要登記的不動產權利種類,共計10種情況,分別如下:

1、集體土地所有權;

2、房屋等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

3、森林、林木所有權;

4、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

5、建設用地使用權

6、宅基地使用權

7、海域使用權

8、地役權

9、抵押權

10、法律規定需要登記的其他不動產權利。

在農村主要涉及到集體土地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等。

⑸ 養老地產 保險產品

三種,一種是社保中的職工養老保險其次是商業保險中的養老保險另外還有種就是農村養老保險鎮保就是小城鎮保險,社保其實叫城保,區別在於鎮保退休後待遇比較低,而城保待遇較高。所以最好參加城保,鎮保主要針對郊區農民的。小城鎮社會保險簡稱「鎮保」,它是由政府設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基本制度。它不僅有基本保險部分,還有補充保險部分,是基本保險的社會統籌和補充保險的個人帳戶結合在一起的綜合性社會保險制度。「鎮保」的基本保險部分,目前包括了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和工傷保險。「鎮保」的補充保險部分,包括補充養老、補充醫療和征地人員生活補貼等用途,可以起到改善生活的積極作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⑹ 現在開辦養老院的前景如何

看一個行業怎麼樣有個簡單的方法和你分享一下。
看看在5-10年什麼是變的,在看看什麼是不變的。
那麼回到問題。
在未來人們對養老需求是不變的,而養老的方式是變的。

⑺ 養老地產的發展模式是怎樣的

隨著中國老齡化人口的快速增長,養老地產、醫療、服務甚至金融業都有望得到政策支持,從而開啟新的經濟增長窗口。8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從建設、服務、模式創新等多個方面加強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政策的出台,「養老地產」逐漸成為房地產市場上繼自住型住宅之外的「隱性剛性需求」。各大房企及險資紛紛試水,但具體的商業開發模式仍處於探索階段。
養老市場規模可觀國務院著手布局
作為民生熱點,養老產業成為國家「十二五」重點發展扶植的產業。隨著養老社區、養老機構、度假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等需求多元化,龐大而多樣化的養老市場誕生。據了解,目前全國有80家地產商進入養老地產領域,公開信息披露的養老地產項目達百餘個。
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85億,占總人口13.7%,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預計到2015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將增加到2.21億,老年人口比重將增加到16%。另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調查顯示,我國城市42.8%的老年人擁有儲蓄存款,預計到2030年,老年人的退休金總額將超7萬億元。
與此同時,「銀發經濟」也在逐漸升溫,目前我國養老服務市場消費需求在3萬億元以上,2050年左右將達到5萬億元,一個潛力極大的新興產業正在形成。
8月1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加強養老服務能力建設。新建城區和新建居住(小)區要按標准同步建設養老服務設施,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小)區也要通過多種方式完善相關設施。重點發展居家養老,同時,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專業化養老機構,鼓勵境外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提出,推動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角」,到2020年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覆蓋城鄉的多樣化養老服務體系。同時,要切實加強農村養老服務。推動醫養融合發展,探索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新模式,促進養老服務與醫療、家政服務、保險(放心保)、教育、健身、旅遊等領域互動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國務院提出的多項措施,將加快養老產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促進養老機構甚至養老地產、養老醫療、養老旅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鼓勵境外資本的進入,可以充分吸收國外養老服務業的先進管理手段和服務理念,促進相關產業服務水平的提高。
目前各地政府對於養老問題愈發重視,部分省市已出台養老設施專項規劃,規范行業發展,並從土地、財稅等政策上予以支持。北京市出台的養老設施專項規劃要求,加強土地、稅收、融資政策和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對發展養老服務機構的支持力度。在新城規劃中,要求整合社區資源,建設更多適合老年人養老的場所。
開發商進軍養老地產盈利模式需創新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各路資本也都躍躍欲試。目前,社會資本參與養老產業已有所發展,其中以養老社區開發運營為主的養老地產最為集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進軍養老地產。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萬科、保利、首創、綠城、龍湖、復星、遠洋地產等開發商在養老地產上爭奪市場份額,同時越來越多外資機構也前來試水我國養老地產領域。

「養老服務和傳統的物業服務不一樣。」老年人住進來以後不僅需要身體上的照顧,還包括心理上的照顧,還有信仰和追求方面。一直以來,不管是住宅地產還是商業地產,銷售之後的物業運營都是開發商的短板。而養老地產跟醫療有關,其服務水平要求更高更專業。觀察人士指出,養老地產如果不能從後期服務上體現出獨特之處,那麼跟普通的機構養老沒有區別,雷同化的服務勢必會讓養老地產難養老。經營模式之困呼籲全產業鏈再造事實上,養老產業既不是簡單的房地產開發,也不是純粹的醫療保健,而是整合投資、開發、建設、運營、醫療、保險、服務等各個層面資源的系統工程。如何整合卻讓眾涉足者們頭疼。

⑻ 養老地產投資基金,reits,對養老行業有什麼影響

首先,傳統的子女贍養或親友接濟模式難以為繼。計劃生育政策的廣泛實行所形成的4:2:1的家庭結構,使得子女負擔異常沉重,尤其是城市化之後,宗族、血緣關系逐步淡化,子女贍養和親友接濟模式難以為繼。
其次,個人財富積累難以對抗風險。一方面,風險不可控,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較為普遍;另一方面,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老年人的長壽風險隨之產生,其自身的財富積累難以對漫長的退休生活作出穩定的經濟安排。
再次,社會養老保障度不斷下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經過多年推廣,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人數不斷上升,截至2011年底,參保人數分別為28391萬人和32643萬人。但是,我國基本養老金的社會平均工資替代率已由1997年的76%下降到2012年的44.69%,15年間下降了31個百分點,與替代率60%的制度目標相去甚遠。而且,由於收入計算的非完備性以及社保的低繳納繳納基數,實際替代率遠低於上述水平。進一步來看,隨著養老金領取人數的增加和社會工資上漲率高於領取的養老金調整幅度等因素存在,未來替代率成持續下降態勢。

⑼ 農村老齡化加劇,養老產業未來發展如何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很大的變化,獨生子或者丁克成為潮流。在這種情況下,人口老齡化嚴重加劇。特別是農村地區,生活條件不比大城市。可是加劇的人口老齡化,必然會迎來養老產業的春天。由養老衍生出來的養老院以及與老人身體健康,外出旅遊,加強文化等休閑產業結合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老年人用品市場日益繁榮。

農村養老政府扶持

關於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我們國家也是高度重視了。除了鼓勵年輕人多生育之外,還出台了很多政策,例如要保障老人們的居住環境,各地區政府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給予老年人相應的服務與支持。所以未來的養老產業充滿機遇跟挑戰。

⑽ 鄉村康養有哪幾個模式興起的鄉村康養對鄉村都有哪些影響

鄉村康養有哪幾個模式

1、鄉村民宿康養模式

主要適用於有大量閑置特色民居或村內有大量村民和田園生態環境優越的村落。通過盤活鄉村閑置特色民居,引導和帶動在地村民民居的閑置房間,打造以田園環境、食療文化等產品為主的康養庄園和主客共享的康養旅居民宿集群。

2、鄉村文化康養模式

主要適用於有傳統養生文化、國學文化、或是佛教、道教等文化資源的村落。核心是將康養文化融入到鄉村生產、生活、生態中,通過開發系列文化靜心康養產品,將靜態的康養文化打造成為動態可體驗的文化主題活動、文化交流平台、文創產品、康養活動等。

3、鄉村森林康養模式

主要適用於有豐富的森林生態資源的村落。通過發展森林生態優勢,通過景觀的提升,延長生產產業鏈,發展發展林上、林下經濟,打造綠色健康農產品,發展森林食療、動療、環境康養以及森林的科普宣教等系列產品。

4、鄉村醫療康養模式

主要適用於有中草葯種植基礎或是可整合中醫名人資源村落。通過發揮中醫葯資源優勢,開發葯療、浴療、食療、氣療、枕療等系列中草葯康養體驗產品,並將草本、木本、花卉等中草葯植物融入到康養生活的生態環境,打造鄉村醫療康養度假目的地。

興起的鄉村康養對鄉村都有哪些影響

1、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

鄉村康養產業可以幫助鄉村地區實現從「輸血式發展」向「造血式發展」轉型,促進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無障礙流動,進而從經濟、社會、生活等多方面推進城鄉一體化。

2、推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鄉村康養產業具有覆蓋面廣、產業融合度高、產業延伸鏈長的特點。通過推動鄉村康養產業與鄉村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能夠有效激活鄉村資源,提高鄉村產業附加價值和產業韌性,從而加速鄉村傳統產業創新升級,帶動鄉村區域發展。

3、創新鄉村振興新模式

鄉村康養產業通過對鄉村的現有資源進行科學合理開發利用,依靠產業創新的轉變發展方式,創新鄉村發展的新產業和新業態,轉換鄉村內增長動力,為鄉村的發展提供支持,推動鄉村的長期穩定發展,創建鄉村振興發展的新思路。

4、提升鄉村生活的品質

發展鄉村康養產業,不僅能夠將追求品質體驗、具備高消費力的城市客群引流到鄉村地區,還可以促進鄉村「健康、養生、休閑」的康養理念的形成和提升,對鄉村當地居民產生積極的輻射引領作用,有利於鄉村生活品質的提升。

與農村養老地產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敬老院畫冊圖片 瀏覽:768
長沙婚前體檢多少錢 瀏覽:331
養老保險提檔補差怎麼交費 瀏覽:706
南京換駕駛證體檢在哪個醫院 瀏覽:673
沒到退休年齡社保交滿15年 瀏覽:124
男性朋友70歲過生日送什麼好呢 瀏覽:224
杭州市退休職工老年大學 瀏覽:968
重陽節戴什麼花 瀏覽:496
長壽小康怎麼坐車 瀏覽:861
養生專家一共有多少人 瀏覽:95
退休後還發工資怎麼算 瀏覽:526
有什麼產品用來護理癱瘓老人小便失禁 瀏覽:141
安徽阜陽社保退休金 瀏覽:163
微信養生館怎麼開通 瀏覽:878
思南縣養老院 瀏覽:191
成績和孝順 瀏覽:631
為什麼老人在錢上不相信子女 瀏覽:809
五十二三歲的老人睡要多少小時 瀏覽:567
深圳退休最低工資2017 瀏覽:34
為什麼體檢超聲波這么慢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