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覆卮山景區還有161條相關問答,更多上虞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2. 上虞有哪些地方可以玩啊
1、曹娥景區—舜耕公園 曹娥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舜耕公園為曹娥景區主景之一,位於上虞市區西南側,舜耕公園以舜耕群雕、大舜廟及舜橋、舜井為主要景點,反映舜帝出生上虞,後因避丹朱於此,故以其名的歷史。渲染舜帝以孝為先,勤政為民的輝煌一生。園內舜耕群雕由中國藝術大師韓美林創作,以花崗岩為主材料的象隊群雕長68米,高27米,總重約800餘噸,氣勢恢弘,體量之大,堪稱亞洲之最。 2、曹娥景區—曹娥廟 位於曹娥江西岸孝女廟村,距市區3公里。是為紀念東漢時孝女曹娥投江尋父而建。曹娥廟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幾經興廢,屢經重建,現建築為民國二十三年重建。曹娥廟文化積淀厚重,藝術品位高雅,尤以廟內雕刻、壁畫、楹聯和書法「四絕」而飲譽海內外,被譽為「江南第一廟」。 廟內現存一「曹娥碑」為「中國最早的字謎」。 3、「英台故里」—祝家莊 「英台故里」祝家莊是經典愛情故事「梁祝」傳說中祝英台的故鄉,位於上虞市東南,距市區7.3公里。祝家莊地處半山區,南、西、北三面環山,庄前有「玉水河」,河呈南北長條形,與開鑿於西晉的四十里河貫通。現尚存有祝氏祖堂、玉水河、井空泉、葯師寺等與英台文化相關古跡。 4、鳳鳴山風景區 鳳鳴山坐落於上虞市豐惠鎮東南4公里,距上虞市區17公里,為國家2A級景區,景區面積2.4平方公里,以山陡谷深、急流疊瀑、蒼山翠綠、小橋流水的自然美而聞名,其中「懸石飛瀑」、「千年古藤」二景區點堪稱奇觀。 鳳鳴山文化歷史積淀豐厚是道教「第九小洞天」的所在地,有東漢煉丹術家道教祖師魏伯陽煉丹遺址。魏伯陽一生在鳳鳴山煉丹修性並留下《周易參同契》一書,後被尊為「萬古丹經王」。該書在養生學古化學所歷學方面有其獨特的貢獻,在國外稱此書為全球第一本科技方面的書籍。景區內鳳鳴真人祠始於漢代之最,至今已有二千餘年歷史,東晉謝安、宋朝朱熹、明朝潘府、葉經等文人墨客均到此一游。 5、白馬湖、春暉名人園 「白馬湖、春暉名人園」位於距市區4公里的省級文保單位——春暉中學內,那裡三面環山,湖泊眾多、幽靜恬雅、自然風光十分怡人。夏丏尊、朱自清、豐子愷、劉薰宇、劉淑琴等前來執教,何香凝、蔡元培、葉聖道、李叔同、胡愈之等前來講學,吸引了大批莘莘學子前來求學,一時名揚四海,贏得了北有「南開」,南有「春暉」的美譽。「春暉名人園」就是當初一批名人的居家辦公之處,其中有夏丏尊的「平屋」,豐子愷的「小楊柳屋」,李叔同(弘一法師)的晚晴山房,經享頤的「長松山房」等名人故居,歷年吸引了無數的名流前來參觀瞻仰。 6、東山景區 東山,又名謝安山。原不怎麼出名。自從東晉名士謝安隱居此山後,引出了許多令人神往的故事,便漸漸成了我國東南的一座名山。李白、賀知章、劉長卿、方平、蘇東坡、陸游等,都曾盤桓其間,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詩篇。 7、稱山風景區 稱山風景區位於上虞市西北部,離上虞市區7公里.相傳春秋末期,越王勾踐為復國雪恥,卧薪嘗膽,奮發圖強.曾在此山稱炭鑄劍,大煉兵器,稱山由此而得名.景區集旅遊;休閑娛樂,餐飲,德教,禮佛為一體,是理想的游覽勝地. 8、桃花源景區 上虞桃花源生態旅遊區地處上虞市西南,位於長塘鎮桃園村,距離百官城區約13公里,距離紹興市區約25公里,景區面積為2.6平方公里。目前景區建成了以桃源湖為核心,龍潭為精華,具有水上健身游樂、沙灘浴場、龍潭休閑垂釣、野炊燒烤等多種休閑娛樂功能的綜合旅遊景區,並從2005年伊始就開始積極申報國家AA級景區。 9、上虞市堆高山景區地處浙東黃金旅遊帶,景區內有建於明代中葉的秀峰庵,歷史悠久。傳說庵內的梵香頗有靈氣,吸引了眾多善男信女紛紛前來。現經少林高僧釋行吉大師擴建為"秀峰寺",建築群相貫三萬八千平方米,高達2.8米的緬甸玉佛為鎮山之寶。堆高山景區蒼山翠嶺、延綿起伏,小溪流水、飛瀑直流,其中雨娘瀑高60米,水勢磅礴,小龍瀑古藤橫鎖,冬來老藤懸雪,頗具古意,勝龍瀑更是林木參天,青藤掛壁,石洞幽深。一條玉鳳溪蜿蜒3800米,有石階隨溪而行、依山起伏。溪邊有盛長櫻桃、柿樹等野生群落,有百年榆庄、紫微、高達4米的枸骨等,沿途拾級登高、步移景換,以山、水、林為特色的秀麗景色美不勝收,今人心曠神怡,為"都市族"渴望返樸歸真、回歸自然而修身養性的理想之處。 10、上虞市卧龍山景區坐落於市蒿壩鎮,卧龍山山勢起伏,自東向西連綿數十里,曲折起伏宛如長友踞卧,主峰金剛峰海拔高320米,山嶴有座普凈寺(始稱普凈蓮社),建於南宋年間,屢經廢興,清乾嘉年間重加修復,八十年代修復三聖殿、大悲殿、地藏殿、新塑釋迦文佛玉佛及千手觀音、彌勒、普賢等諸菩薩,寺廟現佔地面積50畝,廟內主體建築有大雄寶殿和念佛堂,建有專門的圖書館、伽藍殿等,建築門類齊全,環境幽靜,現已成為對外開發宗教活動場所。站立寺內高處遠眺,曹娥江繞出山右,如一條銀帶蜿蜒東流,歸入錢塘江口,實乃避暑之佳境,修凈之聖地。 11、峰山靈跡風景區 日本國教的發源地——峰山道場,據考證,日本宗教界的鼻祖最澄法師於唐初來華學法,終於在上虞峰山灌頂授法,後回國創立日本第一大教派——日本天台宗。峰山道場由此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為日本宗教
3. 上虞最窮的十個鎮
摘要 一。下管鎮。 曾經的下管也風光過,虞東南的重鎮,雖然是鄉窩窩,但是與外面的世界隔絕,倒也成就了它在當地的中心地位。下管,曾經始寧縣的縣城,後來唐朝上虞中部崛起了平原鄉鎮—豐惠,才導致上虞縣和始寧縣合並,定縣城豐惠。悠久的歷史,豐富的人文,下管的名人輩出,扳著手指數數有一大堆。曾經的下管高中,曾經的下管電影院(有電影院的鎮在上虞沒幾個)。但是現在想起下管來,只有一笑而過了。
4. 誰知道上虞哪裡有海
上虞濱海新城
上虞北部濱海新城就是錢塘江入海口,上虞北部濱海新城有45公里長的海岸線。
上虞地處杭州灣南岸,位於杭州與寧波之間,總面積140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5公里。總人口77.94萬,下轄18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
5. 浙江上虞有哪些地方適合爬山
龍山不錯的,平常鍛煉鍛煉 很多單位組織活動都到那裡去的陳溪黑龍潭適合爬山愛好者,那裡風景不錯
我有個親戚有老年痴呆,一般地方不收,現在在陶堰那邊遭到了一家私人剛開的敬老院(中巴陶堰市場下車,在錢陶公路立交橋下去點,離104國道大約百米),每月600元,還不錯
7. 上虞繁華地帶在哪兒呀
上虞解放路步行街現在依然是上虞商業密集,人流最多的地方
尚在建設中的上虞城北新區是新的商業中心
集合了大潤發超市,雷迪森大酒店,國際大酒店,上百萬和城,國際時代廣場等等,還有尚在建設中的大通東方名都,時代百貨,時代大酒店等等
還有大量新建的住宅小區,例如星辰首府,金通華府,亞廈風和苑等等
以及寫字樓一條街的寫字樓
當然還有市府,便民中心,海關等機構也在城北新區,以及新的人民醫院.
城北新區將是未來上虞的市中心,商業中心.
還有集合了大量高樓,城北現在已經是最繁華的地帶
8. 上虞有哪些醫院帶養老病房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6
9. 諸暨和上虞,哪個更適合居住
個人感覺是諸暨比較好。
經濟:諸暨比上虞好,而且經濟結構比上虞要好。上虞側重商貿,諸暨側重實體經濟。
環境:諸暨比上虞好,上虞多為化工產業,諸暨相對較少。
交通:差不多,都有高鐵,高速。
學校:諸暨比上虞好,諸暨教育質量好是有名的。
購物:上虞比諸暨好,上虞是浙東新商都,商貿及服務行業很好,尤其是大通一百兩家大型商鋪,均排浙江前十。
房價:上虞比諸暨貴點。這個貴是相對的。
這兩地到杭州都差不多的,相對而言,上虞到上海近點,現在有嘉紹大橋在。
——上虞相對而言比較開放,外來人口較多,歡迎你來上虞!
10. 上虞有哪些好好玩的地方
鳳鳴山風景區(又稱仙姑洞),全山方圓約5平方公里,南依多峰聳立、狀如樓群的百樓山,為四明山北麓之餘脈,東鄰餘姚市四明湖風景區,西接「梁祝」故事中的祝英台故里祝家莊。離山麓1公里的還珠村是東漢著名廉史孟嘗的故鄉;出鎮西南4.5公里的東溪村是春秋時期越國謀臣范蠡「出三江入五湖」的隱居地,建有陶朱廟。景區多緩坡寬谷,山體層巒疊嶂,巨石嶙峋,山泉飛濺,林木茂密,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鳳鳴山歷史文化積淀豐厚,是道教文化「第九小洞天」所在地,被譽為「洞天福地」,自古為一游覽勝地,及今已形成「鳳鳴十景」。其中懸石飛瀑、千年古藤(又名過山龍)堪稱奇觀,是省級曹娥江風景區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五十年代我國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即在此攝取外景。
祝家莊位於浙江省上虞市,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最遲在二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已開始有人類在這一帶活動。據地方誌和民間傳說,這里是祝英台的故鄉。現在尚存有祝氏祖堂和相傳祝家的井以及祝英台出嫁時乘船的玉女河等。
「英台故里」祝家莊是經典愛情故事「梁祝」傳說中祝英台的故鄉,位於上虞市東南,距市區7.3公里。祝家莊地處半山區,南、西、北三面環山,庄前有「玉水河」,河呈南北長條形,與開鑿於西晉的四十里河貫通。現尚存有祝氏祖堂、玉水河、井空泉、葯師寺等與英台文化相關古跡。
舜耕公園以舜耕群雕、大舜廟及舜橋、舜井為主要景點,反映舜帝出生上虞,後因避丹朱於此,故以其名的歷史。渲染舜帝以孝為先,勤政為民的輝煌一生。園內舜耕群雕由中國藝術大師韓美林創作,以花崗岩為主材料的象隊群雕長68米,高27米,總重約800餘噸。
曹娥廟位於上虞百官鎮西岸的孝女廟村,被譽為「江南第一廟」。曹娥,時人稱為「孝女」,為頌揚其投江尋父而修建此廟,始建於東漢元嘉元年(公元 151年),宋代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擴建。後幾度毀壞,幾經重建。目前的曹娥廟是1925年修建的。廟內主要建築有山門、正殿、後殿、曹娥墓、飲酒亭、土谷祠、沈公祠、東岳殿、閻王殿、戲台等,佔地面積7000餘平方米。其規模之宏大、壯麗輝煌,且以眾多的雕刻和名人書贈的匾額而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