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養老保險一年可以領多少錢
作為自由職業者是否養老保險繳納多少就可以領取多少: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和繳費年限掛鉤是正確的,但並不是你交多少錢就可以領多少錢。由於你的繳費情況等資料都不掌握,當地歷年的職工平均工資等都是未知數,誰也無法計算出准確的養老金月領取額。所以,只能告訴你計算方法啦。各地情況有差異,但基本原則相同,從2006年1月起執行。
一、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退休後均按本意見計發基本養老金。
二、「統賬結合」後參加工作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統賬結合」前參加工作,本意見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社會養老保險每月大概可領取多少錢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內老金容+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⑶ 交15年社會養老金到60歲,退休每月能領多少錢
繳納15年的社保,首先我們都知道15年的社保待遇是我們國家所規定的一個最低繳費年限,當然按照最低繳費年限來繳納社保待遇,最終退休以後往往獲得退休金的待遇其實也並不是很高,也就是一個最低水平。
那麼如果你參加的是職工養老保險,按照最低繳費標准60%來進行交費,在參保15年以後,大致可以獲得700元到900元左右的養老金待遇,是根據你們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來決定的,如果說你所在的城市社會平均工資比較高,那麼你可能獲得900元左右的退休金待遇,但是說你所生活的城市社會,平均工資待遇比較低,可能也就僅僅只有700多元。
⑷ 自己交社會養老保險以後能拿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交滿15年社保後,退休後每月能領取的養老金金額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工資而定的,其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是: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總額÷120,而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按繳費工資的11%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