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上海周邊給父母買套房養老,環境好點的,請問有推薦嗎
香樹灣國際養老社區 雲棲蘭亭養老社區 澳朵花園 親和谷 這幾家都是可以買房養老的 配套齊全 服務做的比較好 老人可以親自參觀考察一下,以上機構可點擊下方連接預約免費班車參觀,體驗試住。② 多位老人遭遇以房養老的騙局,老人是如何被騙的
這些老人通過電話了解到以房養老的模式,這些詐騙人員告訴這些老人只需要用房子抵押,無需本金每個月就可以拿到一些利息,所以有很多老人上當受騙了。
老人們的賺錢慾望也是很強烈的,我們雖然內心有所防範,但是在實際行動上還是會相信這些人的說法。特別是在拿到第一次收益以後,這些老人們就會開始徹底相信這個理財商品。現在很多老人都已經收到了仲裁消息,因為這些騙子把老人的房子拿去給第三方做擔保借了很多錢,如果這些錢不按時償還,這些老人們的房子就可能會被收走。
③ 除了airbnb和聯合辦公,互聯網+地產還有哪些想像力
2016年2月19日,財政部等三個部門聯合發文,調減住房交易環節的契稅和營業稅。此次稅收調整的政策意圖很明顯,即進一步強力支持去庫存。
這表明地產行業作為當下經濟格局中重要的支撐力量,必須通過改革和「去庫存」的手段,來解決日益嚴峻的產能過剩。而這能否藉助互聯網的手段和方法,在一些特別的點上實現突破,成為當下地產行業需進行深入思考的迫切問題。
地產行業尤其是商業地產的高庫存的現狀是:
因為絕對供應量的大幅度提升導致產能過剩;
被互聯網所沖擊,特別是電子商務以及O2O的興起,所帶來傳統商業的變革、非集中化消費的分散化、線上取代線下、去中介化等,都對商業地產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
面對這種影響,各方力量使盡渾身解數在尋找一種差異化的方法,希望能夠最終消除影響,實現轉機。
一、地產轉型的基本方法:差異化、概念化
面對商業地產的「高庫存」,地產行業曾探索過三個級別的做法解決這個問題:
1.0級別:尋找新的概念包裝
1.0級別的做法通常是尋找新的概念包裝,比如用電商概念、體驗概念、吃的概念以及教育概念等,對原有的所謂商鋪進行主題式的改造和包裝,以求有新的轉機。
2.0級別:以租代售、綜合利用金融杠桿
2.0級別的做法無非就是突破了商品性投資屬性,發展出以租代售、綜合利用金融杠桿的方法。然而由於兩種模式收益比的巨大差異,使得開發商意願不高,所以更多時候是雷聲大雨點小。
3.0級別:藉助「互聯網+」的紅利
現在,更多的地產商和地產行業外的跨界者,似乎都將目標聚焦到了互聯網元素上,意圖通過藉助「互聯網+」的紅利,實現地產行業的「互聯網+」轉型。
二、「互聯網+地產」的基本邏輯
「互聯網+地產」的基本邏輯,有以下兩大方面:
用服務代替銷售
在剔除絕對過剩供給因素外,在不做結構性調整的情況下,將因受到互聯網沖擊而失去線下實體商鋪需求的業務進行升級體驗,用服務代替銷售,轉商鋪銷售鋪為服務體驗鋪,從而實現存量市場的更新換代。
吸收線上互聯網品牌拓展線下業務
開放地吸收完全由互聯網線上而生的互聯網品牌,用其拓展線下業務以獲取線下業務增量市場。如將「黃太吉」等互聯網餐飲品牌吸引到線下開展各項業務,盤活線下商業地產。
總結而言,一方面將互聯網拿走的部分升級為承接互聯網線上業務的線下落地,另一方面又將在互聯網線上產生的增量品牌和業務拉到線下來,實現地產承載業務的增量注入,最終實現對互聯網手段方法以及優秀成果的善用。
三、「互聯網+地產」升級的原點
在具體實踐過程中,要升級改造存量以及吸納增量,還需要從思維觀念上重新理解地產在全新的互聯網商業業態中的功能定位。從銷售標准化產品到提供服務場景,再到垂直體驗業務,「互聯網+地產」延伸出的「地產+」正在日漸清晰。
所謂的「地產+」,即讓地產成為全新商業業態中的一種基本載體和生態元素,成為一種能夠在地產之上形成的各種商業業態新模式基礎設施。
這就是「地產+」的有效呈現形式。例如,「地產+創業」就衍生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項目以及創業孵化器新概念,「地產+餐飲」則衍生出飲食文化產業。
全新商業模式下,地產成為一種基本要素,成為全新商業生態模式的組成成分。其最終價值的實現與商業生態整體價值的創造息息相關,已經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商品售賣關系。
「地產+」的實現,意味著地產更多時候不再以簡單售賣的商品出現,而是作為一種運營的載體,成為度參與實現O2O新經濟完整價值的一份子,已經無法簡單分出獨立的價值。
這或許是「互聯網+地產」之所以模式復雜、一直在被摸索的本質原因。
四、「互聯網+地產」變革的新邏輯
在追尋最終解決方案的過程中,「互聯網+地產」的變革也深深受到了互聯網產業自身變化的影響。
從「以商品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
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對於人的解放——隨時隨地賦權用戶,從根本上改變了工業化時代「以冰冷的商品為中心」的商業業態,取而代之的是「以人為中心」進行商品銷售和需求滿足的全新商業業態。
從「產品—營銷—供應鏈—物流—服務」的模式,到「社群—用戶—需求—產品—服務」的模式
在「互聯網+」時代,從「產品—營銷—供應鏈—物流—服務」的模式,轉變到「社群—用戶—需求—產品—服務」的模式,更是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社會消費商品的生產和消費邏輯。
與此同時,商業地產的需求邏輯也基本上延續了這種趨勢變化,更多的互聯網元素和思維內涵被廣泛使用,出現了對於商業地產全新功能定位的態勢。
五、「互聯網+地產」的組合式創新
當下,越來越多主體參與「互聯網+地產」模式的探索中,如YOU+國際青年公寓、SOHO 3Q、優客工場以及酷窩聯合辦公空間等全新的「地產+」項目,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其基本商業邏輯都是圍繞年輕用戶群體提供服務。這種用戶細分定位的選擇,直接決定了其運營手段和方法對用戶的有效性。
跟大規模深度開展業務不同的是,此時諸多明星項目更多是承擔著一種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試驗的角色,這種試驗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於房地產的定義。
在傳統定義里,房地產按照用途屬性不同被分為住宅和商業地產。在「互聯網+地產」模式探索的新項目邏輯中,「以地產為中心」將被「以用戶為中心」所取代,曾經住宅和商業地產的概念將被遺忘,轉而被定義為「為青年用戶群體提供滿足生活、工作、消費三種不同場景綜合服務需求為目標的地產」。
圍繞青年群體不同場景提供服務的地產項目
當下,除了圍繞社會生產力提供的主力群體——年輕人提供服務之外,圍繞青少年學習、生活、消費場景的各種創新式服務模式也不斷涌現:圍繞學習場景的各類特色外國語學校、國學班;圍繞生活消費場景的星期六小鎮、親子游農場、兒童反斗城、迪斯尼等游樂綜合體項目等。
除此之外,以老年人生活消費服務為載體的各類地產,如生活領域的廣場舞廣場、以房養老新模式,消費領域的中老年旅遊、養老地產等……越來越多的模式正在不斷的被發掘和運營,從更大范圍重新定義著地產和地產服務。
在此過程中,曾經的地產元素已經不再被記憶,轉而被記住的是酷窩聯合辦公、優客工場創業孵化器、商品宅配生活體驗消費館等概念品牌。所謂的「地產+」概念得以真正實現,即地產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商品存在於簡單的交易環節中,而是以支撐平台的身份存在於圍繞用戶不同場景消費需求滿足的整體服務鏈條之中。
六、地產將被重新定義
地產之變,從本質上說,源於其功能定位被重新定義。如今,隨著這種「互聯網+」的變革的進一步深入,更多顛覆式的新模式正在滋生潛長,成為顛覆地產行業形態的新力量。
Airbnb:共享經濟模式下的跨界與無界
美國Airbnb模式,從本質上說是利用共享經濟的概念,打破基本需求被模式化定義的邏輯思維,由原先人們認為只有酒店才能提供的服務,變成所有能夠滿足用戶住宿需求的場所都可提供。
如今,隨著更多的類Airbnb模式的出現,共享經濟概念下,更多的領域的界限將被跨界者打破,「領域無界」將成為一種常態。而在地產領域,無界之外還催生出更為顛覆式的模式。
後「地產+」時代:一站式地產解決方案
隨著「雙創」戰略成為不可逆轉的國家戰略,社會資源的配置將根據戰略的變化而不斷優化,而在地產領域,則不斷衍生出全新的理念和實踐。
誕生在上海的方糖小鎮作為一個創業孵化器,已經與華住(漢庭酒店集團的母公司)實現了業務合作。在方糖小鎮中創業者,可以直接在華住旗下的酒店住宿,從而實現了工作場景和生活場景的一體化,服務提供也更加一站式,從而催生了在滿足用戶不同場景需求的基礎上,實現了生活工作場景的融合、生活消費場景的融合、工作消費場景的融合,最終朝著生活、工作、消費場景的徹底融合發展。
場景融合,其表象始於存量服務提供主體的組合式融合,最終會催生出實際意義上的真正融合。
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情,遠古工商業的前店後廠,本質上就是生活場景和商業場景的融合。如今的商業住宅綜合體,又將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場景實現了融合。如果人們能在一個商業綜合體中的CBD寫字樓中工作,則意味著其工作和消費場景也實現了融合。
無止境地追求提高社會效率的商業,無法停止其追求全新商業模式的步伐:從傳統地產的「住宅+商業」,到個性化主題式的差異化地產,到結合互聯網元素的「互聯網+地產」「,最後到真正意義上「地產+」。
而如今,後「地產+」時代,正在催生住宅、商業的融合,催生圍繞目標用戶群體不同消費場景需求的融合。在不遠的將來,一站式滿足用戶綜合需求的全新地產生態產品將來到,無論其是否真正的普及,都代表了一種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結語:踏上互聯網化變革的第一天,地產這個行業就註定了不會停歇其變革向前的腳步。當我們站在2016年的起點處展望地產行業時,差異化發展之路、「互聯網+地產」的創新嘗試、「地產+」模式的日漸成熟以及即將到來的後「地產+」時代,都將成為2016年地產領域的新熱點,也將成為地產行業升級變革的不變主線。
④ 我國養老的主要幾種方式
說的簡單點:
1、存錢養老
2、社保養老
3、以房養老(資產類)
4、養兒防老
5、互助養老
6、商業保險
。。。。。。不知道說全了沒
⑤ 房子換成別墅、花園 「以房養老」更接地氣
雖然保險版「以房養老」開局不利、應者寥寥。然而,民間卻有了各種有趣的以房養老版本,市裡的房子可以換成郊區的別墅、花園,也可以換成不同城市的山山水水。
隨著房產稅、遺產稅的逼近,以及老年人觀念的轉變、外部條件的成熟,不少老年人不再「守著聚寶盆啃窩頭」,而是以老年人特有的智慧,在自己的生活品質、兒女的面子、財產的傳承之間找到平衡點,以多種方式處置好房產,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讓暗淡的老年生活亮麗起來。
70歲住上了大別墅
70多歲的市民陳阿姨和老伴一直居住在北三環的一套兩居室里,這套房子面積約為60平方米,房齡也較老,但是因為是重點學校的教育地產,近一年價格漲得很高。不久前跟中介一打聽,當時幾十萬買的這套房子已經漲到400多萬了。
「我覺得自己住這么貴的教育地產沒有用,家裡也沒有子女上學的需求,還不如將這房子的價值變現。」思來想去,陳阿姨賣掉了這套房子,到手了400萬現金。
拿著400萬,陳阿姨心裡很高興,但接下來老兩口住在哪裡,是租房還是買房,又成了全家的議題。要在郊區買一套像樣的房子,也得200萬至300萬元,賣房買房就顯得不太劃算了。幾番思量後,陳阿姨一家決定租房子,這樣能確保手頭有一筆流動的現金,應對日常的養老需求。
「我發現租一個別墅並不比租一個三居室貴多少。以前的房子小,現在的房子又大又明亮,還能讓兒女一起來住,大款的生活也不過如此嘛。」最終,陳阿姨老兩口在東南五環租到一個別墅,上下兩層面積200平方米,而租金一年才10萬元。小區環境就像歐式花園一樣,周圍還有兩個郊野公園,老人散步、健身的需求都能滿足。
賣掉房子的400萬元,老兩口拿到銀行去買相對安全的理財產品,一年收益有20多萬。10萬用來租房子,10萬用於旅遊和日常開銷,再加上退休金,兩位老人的日子反倒比以前更愜意了。
有個小院 彈彈琴種種花
「人家程阿姨把這套房子賣了1000萬,花300萬在回龍觀買了一套100平方米的大二居。賣完房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買了一架新鋼琴,聽說20萬元呢。」程阿姨住在北二環附近的單位大院里,房子剛賣,就在鄰居兼同事那裡傳開了。「我下這個決心也不容易。盡管賣房子挺捨不得的,但想想還是不後悔,反而覺得心裡輕松很多,舒服很多。」
程阿姨原本是一家央企的工程師,但很愛好文藝,最大的樂趣就是彈鋼琴。過去,在傍晚六七點鍾,鄰居們經常能聽到悅耳的鋼琴聲,但這幾年很少聽見了。「鋼琴的音板壞了,修的價格和買一架新的差不多,我就一直沒捨得修。」程阿姨夫婦住在北二環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兩人的退休金一個月還有8000多元,獨生女兒在美國已經拿到綠卡,按說新買一架鋼琴不是什麼難事,但程阿姨一直沒捨得買新的。
程阿姨去回龍觀一個老同學家串門,發現小區環境和房子非常好,最令人動心的是積水潭醫院搬到那裡了,不僅硬體好,很多醫生也是城裡的醫生輪流坐班。程阿姨最終賣了城裡的房子,到這里安家,不僅生活、看病需求都可以滿足,手邊還有600萬元的現金。程阿姨新買的房子在一層帶個小院,平時養養花,還新添了一架鋼琴,「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去不同的城市過新鮮的生活
民間版「以房養老」更接地氣
「我也把房子賣了,戶口轉到兒子家裡,在常州一個老年公寓住,這里氣候好、環境好,特別適合老年人。我覺得年紀大了,找一個二三線小城市居住挺好,沒必要留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和年輕人擠。」剛回京探親的高阿姨現在已經有些不適應北京的生活了。
很多老人都「想開了」,利用好「房子」這個最大的固定資產,想辦法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頤養天年。「現在,大多數老人已經對養兒防老的觀念有了一定的改變,不再將養老的寄託放在兒女身上。
近一兩年,房產稅和遺產稅將出台的消息頻傳,很多老人也覺得把房子留給孩子未必是最好的方式,開始處置自己的房產。民間版的「以房養老」方式很多,很靈活,而且很富有平衡智慧,這種來自民間的智慧,反倒比保險公司推動的以房養老概念更接地氣。「我們明天就要搬走了,跟您道個別!」70歲的董大爺敲響了鄰居的門道別。在北京這個小區內,他們已經租房子住了半年,將北京、天津周邊的山水景區轉了個遍。接下來,他們准備到成都再去住上半年。
董大爺和老伴家在南方的一個城市,家裡的兩套房子都出租出去了,每月租金大約能有5000多元。用這5000多元出租房子的錢,再加上退休金,他們到別的城市短租房子住,既能看到不同地方的風景,也能體驗當地人不同的生活。
董大爺說,要是報旅遊團,5000元也只夠參觀一個景區,能玩上四五天,但是用來在一個城市租房子,可以慢慢體驗城市周邊不同景點,住在小區里,也能感受各地不同的人文環境。比如在北京這個小區里,每天出門買菜聊天,結識了不少新朋友,鄰居還教他們學會了做春餅、炸咯吱盒等老北京風味菜。天氣好的時候,他們將北京市內的景點、藝術館,郊區的山山水水都參觀了個遍,內心覺得特別充實。
一個城市住上三五個月,他們就換到另一個城市去,比如冬天去海南租房子住,夏天到長白山,每換一個地方住總有特別新鮮的感覺。他戲稱自己成了候鳥族,現在只有過春節才回老家,平時都在各地「流浪」。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9-2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⑥ 北方人,想給父母在北海買房養老,有合適的推薦嗎
給父母養老,推薦到廣西北海購買養老房。北海三面環海,四季如春。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使北海陽光充沛,雨水豐盈,年均氣溫22.6度。空氣清新擁有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高達2500~5000個,比內陸城市高出50~100倍。因此,北海又被成為「天然氧吧」。⑦ 關於"目前老年人及其子女選擇養老方式主要有哪些
目前, 我國都有哪些養老模式,機構養老、小型家庭養老院、日托養老、異地互動養老、居家養老(虛擬養老院)等等,面對如此多的養老服務,老年人應該怎樣去選擇合適的養老方式呢?
一、傳統的養老模式,養兒防老:
即子女來照顧老人的晚年生活。
二、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也被稱為「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將自己的產權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數額養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務的一種養老方式。
三、養老院
即養老院養老。
1.大型養老機構,老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如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院、頤養院、養老院等等。主要提供生活、醫療、健身、心理等方面的服務,一般還具有精神衛生式、休閑康復式、臨終關懷式、醫療救助式、才藝特長式、完全自理式、介助介護式、綜合式等特色服務。
2.家庭式小型養老院
即開辦者利用自有住房,在照料自家老人的同時,招收社區老人養老。小型家庭養老院床位設置一般為6~15張,由開辦者家庭成員為老人服務,具有易於開辦、資金投入少、家庭氣氛濃、服務細致周全等特點,深受社區老人的歡迎。全市小型家庭養老院現已發展到20多家,有的還通過連鎖經營擴大了服務規模。
3、醫養結合式養老院
就像濰坊寶葉養老護理院這樣,以"醫養結合"作為特色養老模式,以大型綜合人民醫院為依託,配有專業醫療設備器材,和幾十年臨床經驗的教授主任、豐富養老工作經驗的專業管理人員,以及有醫生、護士資質的專業醫療人員組成,實行24 小時值班制度,從醫、護、住、養各方面滿足老人更高層次的養老需求。
四、居家養老模式(虛擬養老院)
虛擬養老院 ,就是政府建立一個信息服務平台,當老年人有服務需要時,撥一個電話給信息服務平台,信息服務平台就會按照老年人的要求,派服務企業員工上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同時對服務質量進行監督。虛擬養老院實現了居家專業化養老。
想養老還不想到養老院去?可以參加「居家養老」,養護員上門伺候您,
五、異地養老模式
即老人在當地養老機構或中介機構登記,由養老機構或中介機構聯繫到外地養老機構養老。
1.異地療養型
指一些身體健康狀況欠佳但可以遠行的老年人,到環境優美、氣候適宜地區的養老院或療養院進行療養的一種異地養老方式。如有哮喘病的老年人可以到氣候始終溫暖如春的雲南去療養。此種方式適合所有老年人尤其是體弱或有慢性病者,但往往費用較高。
2、休閑度假型
適合想到外地休閑度假的老年人。可選擇環境比較幽靜、安逸,適合休閑養老、修身養性的養老院入住。
3.旅遊觀光型
到全國各地甚至國外旅遊觀光的一種異地養老方式。不僅可以領略到大自然美麗的風光。還能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適合身體健康及經濟能力較好的老年人。
4. 候鳥式安居型
是指冬天到南方過冬,夏天到北方避暑的一種異地養老方式,適合所有老年人。因為過冷、過熱都不利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常常是發生意外的誘因。異地生活對於一些季節性發作頻繁的疾病(如哮喘)還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六、日托養老模式
想白天到養老院與老夥伴們玩,晚上回家睡覺?行,有日托養老。即「朝至夕歸」式養老,功能設施與托兒所相近,多數由街道或社區興辦,內設活動室、休息室、餐廳及老年課堂等設施,老人白天集中活動,中午供應飯食,晚上各自回家,既使老人得到很好的照料,又滿足了老人們的居家需求。
如今養老模式五花八門、各式各樣,老年人在選擇養老方式時,應綜合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生活習慣、經濟能力及愛好等。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總之要讓自己住著舒服、住著開心才行。
⑧ 以房養老是什麼意思
先通俗總結一下:
有兒女的,把房子留給兒女,兒女來養老;
沒兒女的,把房子留給別人,別人來養老。
這應該是最通俗的了。
提出以房養老的基礎:
養老壓力重是80年代這代人很是頭疼的事。加上如今社會發展之迅猛,一個停歇帶來的可能就是被淘汰——大學生泉湧入社會,年輕有活力有想法的90年代、00後也都滿18周歲了。生活,工作,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一批小老虎想要害寡人。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奮力奔跑不敢停歇。
這樣,人口結構,以及人口中間層現狀形成的養老問題也就清楚明白了。
人口=房子。這個公式有些草率。但是通常每對夫妻有套房子在老來時候基本都是可以實現的。
勞動力的流動,城鎮化勞動力向大中城市轉移……這代人指望後代養老很難了。四二一家庭結構對應的也就是二一結構的房產結構——老人四口二套房,新人三口一套房。他們指望不上後代養老的時候,自己又沒有其他收入總不能不活了。
國家對養老的問題總會看到普通人前面去。社保基金挪用補給上一代沒有繳納過社保金的人用來養老(事實上雖然他們沒有繳納社會養老金,但他們那代人為國家的發展卻做了永遠無法磨滅的貢獻,所以國家這樣操作是非常對的。)但明顯這個缺口會很大,發展其他的養老產業,使中國1.78億人(60歲以上人口,統計,中國,1.78億)老有所養,必須依託其他產業。
於是,老人家手裡的房產,就是能夠盤活的最好商品。
例如金融性的:
以前買房是先付首付,再分期還款。現在可以讓金融機構或者其他企業給老人首付,然後分期給老人房款,至房產轉移。舉例:100萬的房子,買的時代交了30萬,月供3000千。現在和銀行簽了以房養老協議,銀行評估了老人的房子值50萬(折舊,事實上他們的房子早翻不知道多少倍了),首付就不給了,銀行每月給老人家5000元,直到老人離世,房產歸銀行。這是最復雜的了。
例如商業性的:
某養老企業,和老人家簽了協議,等老人離世,房產歸企業,企業負責贍養老人。
例如有償贈予的:
老人沒有兒女,或者兒女在外拼搏,正好鄰居小王在家贍養二老,小夥子有孝心有愛心,老人一決定,讓小王給他們養老,等他們走了,房子給小王。小王也覺得可以,達成協議。
這就是以房養老了。雖然解釋的不夠全面系統 ,但希望幫助到大家。
⑨ 我想在威海買房子養老 哪裡好
養老的話,不建議在離海比較近的地方買房子,會比較潮濕,對關節不好,另外價格會相對較高。
建議在威海經區進行選擇,此區域是威海未來發展的重要區域,各項基礎設施比較齊備,購物(佳世客、樂天馬特、家家悅、時代韓貨尚都等)、就醫(經區醫院、光華、骨科等)、外出(火車站、汽車站、輕軌威海南站)等都十分方便。
另外,考慮將來升值空間都比較大。
高區也可以,人文氣息比較濃郁(山大威海分校、哈工大威海分校都在本區域)。
若再考慮價格因素,可到文登、乳山或榮成看下,價格相對三區要便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