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農村有哪些養老模式主要分為那幾類
主要有三種模式,即
1、家庭養老。以家庭為中心,靠子女親屬養老。這是目前農村養老的主流,老人都有自己的子女、兒媳、女婿,再之後的孫子、孫女等等,作為一個家庭,家庭成員都有贍養老人的義務。
就運算元女不在身旁,同樣生活在農村的親戚朋友都會幫忙照料老人。並且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一直都有「孝」的影子,如果不贍養老人,就是不孝,是會被村裡人瞧不起的。
2、社區養老。它以村莊或村落為依託,充分發揮政府、社區、家庭和個人的力量,合理開發、調配、運用社區資源,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支持。具體就是開辦敬老院、福利院,托老所等。
農村社區養老是當前農村社會養老的發展方向。農村社區養老具有自身的獨特優勢,靈活性高,能因地制宜。
它以村莊或村落為依託,充分發揮政府、社區、家庭和個人的力量,合理開發、調配、運用社區資源,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支持。
3、民間養老。一些民營企業投資開辦的養老院等,有養老意願的個人進行選擇。一般這樣的養老院收費較高。
(1)農村養老有哪些項目擴展閱讀:
全國老齡辦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2017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41億人,預計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峰值4.87億。
其中,和城鎮相比,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嚴重滯後,農村居民的養老、醫療保障制度尚不健全,保障水平比較低。
「農村人口老齡化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與城鎮的差距呈擴大態勢,且城鄉導致狀態將持續到2040年。」中國人民大學老年研究所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菊華表示,中國老齡化發展不均衡。
一方面表現在人口老齡化水平城鄉倒置,即農村老齡化水平目前且長期高於城鎮老齡化水平;另一方面表現在區域發展不平衡。
比如,除了西藏外,各省農村老齡化程度均已突破10%,遼寧省、重慶市等地甚至均已超過20%。
城鄉差異體現出的「城鄉倒置」特徵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導致的生育率差異和城鎮化的加速推進密切相關,大量年輕人口離開中西部農村地區向東部和城市地區遷移,是該階段農村人口老齡化的主導因素。
而這種人口轉移又有效地降低了城市常住老年人口的比重,毫無疑問,人口老齡化的區域差異增加了應對的復雜度。
「養老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時代性難題,農村養老更是如此,從目前社會的現實情況我們看到,城市養老正在成為創業的藍海,各種現代化、人性化的養老模式層出不窮,受到社會資本、公益力量及媒體大眾的廣泛青睞和關注。
然而我們無法忽視的是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尤其是老年人佔有很大的比重,隨著青少年勞動力大量湧入城市,農村空巢化程度越來越嚴重。
農村養老的體制短版和資源短缺也更為突出,在某種程度上農村養老問題也更需要引起我們的足夠關注。」
誰來為農村老人發聲?誰來關注農村人的晚年生活?國家、社會、公民這三者應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這是一個亟待研究解決的重大課題。
有專家預計,到2030年,中國老齡人口接近3億,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達到90%,這也就意味著,屆時,將有超過2億空巢老人,而相當比例分布在農村,農村空巢老人日益成為重點。
⑵ 養老產業有哪些項目
養老產業有:
1、老年療養,包括:老年康復醫療,保健醫療,養生保健等。
2、老年用品,包括代步車、老年手機、助聽器等。
3、老年服務,包括生活料理、養老保險和心理輔導等。
4、養老地產,包括養老公寓和養老社區等。
5、老年文化,包括老年人的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等。
6、老年出行,包括老年旅遊等。
7、老年餐飲。
8、保潔服務。為居家老人定期打掃清潔衛生。
9、購買食材服務。為居家老人定期購買食材。
10、烹調服務。為居家老人一日三餐之烹調做食物。
11、陪聊服務。陪居家老人一起聊天,排解寂寞。
12、陪游服務。陪老人旅遊觀光。
老年人最需要的有:
一、需要身體的健康和心情的愉悅,老人要幸福地生活,一切的前提的健康的身體的心情的愉悅。
二、需要子女的陪伴和關愛,老年人需要子女們的陪伴和關愛。
三、需要老伴的相守,少年夫妻老來伴,老了有個老伴在身邊才是幸福。
四、需要子女成家,老年人了,那些子女們未成家成了老人最大的心病。
⑶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現在有哪些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
隨著養老制度的不斷完善,農村養老保險在政策上也會有所調整,比如繳費的方式、補貼項目等。下面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4、農村社保查詢
只要有社保卡,可以在省內的各經辦機構、金融網點、定點醫療機構辦理養老、失業、醫療、生育等社保業務,也可以撥打12333社保咨詢熱線進行咨詢。
5、農村社保繳費標准
新農村社保人員繳費標准一共分為八個檔次,從100元至800元不等,參保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條件選擇不同檔次的保費,多繳納多收獲。
6、農村社保領取條件
按照規定參加新農村社保的人員年滿60周歲沒有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籍居民,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領取。
7、特殊人員政府補貼
獨生子女的農村居民,縣政府按照繳費的最低檔次百分之十的補貼。
參保人在服兵役期間縣政府按照個人繳納的最低檔次全額為參保人代繳。
⑷ 農村社保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農村社會保險。
這是農村社會保障的核心,是較高層次的社會保障,包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計劃生育等許多方面。現階段,我國農民最迫切需要的社會保險主要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第二是農村社會救助。
農村社會救助制度是國家及各種社會群體運用掌握的資金、實物、服務等手段,通過一定機構和專業人員,向農村中無生活來源、喪失工作能力者,向生活在「貧困線」或最低生活標准以下的個人和家庭,向農村中一時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和不幸事故的遇難者,實施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以使受救助者能繼續生存下去。農村社會救助制度包括農村社會互助和農村社會救濟兩個方面。農村社會救濟的對象主要是五保戶、貧困戶、殘疾人以及其他困難群眾。
第三是農村社會福利。
農村社會福利是指為農村特殊對象和社區居民提供除社會救濟和社會保險外的保障措施與公益性事業,其主要任務是保障孤、寡、老、弱、病、殘者的基本生活,同時對這些特困群體提供生活方面的上門服務,並開展娛樂、康復等活動,逐步提高其生活水平。
第四是農村社會優撫。
農村社會優撫是指優待、撫恤和安置農村退伍軍人,以及對農村從軍家屬給予物質精神方面的補助。農村社會優撫是一項特殊的保障,已列入國家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之中。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⑸ 農村補貼項目有哪些
一、農村支持保護補貼
從2015起,國家對農業的三項補貼進行了改革,將種糧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和農作物良種補貼調整合並為農村支持保護補貼。農業支持補貼執行二八分的原則,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的貫徹落實,直接關繫到農業增效、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國家高度重視。
二、養豬補貼
1、母豬飼養每頭補貼50元;
2、生豬保險補貼:母豬每頭每年交保費60元,其中政府承擔48元,養殖戶承擔12元,保額為1000元;飼養商品豬每頭每年交保費10元,其中政府承擔7元,養殖戶承擔3元,保額為400元。
3、標准化養殖場建設補貼:年出欄300—499頭養殖場,每個場地平均補貼10萬元;年出欄500—999頭,每個場地平均補貼25萬元;年出欄1000—1999頭養殖場,每個場地平均補貼50萬元。
三、創業補貼
現在的農村涌現了大量種養植方面的創業者,國家為了促進農村地區的發展也推出了創業補貼政策。創業補貼分為創業培訓補貼、一次性創業資助(畢業五年內)、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金額一般在幾千到幾萬不等。
四、農村養老保險
農村養老保險全稱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主要是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基本生活。年滿60周歲的農村居民及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所有農村戶籍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的老人,可以按月領養政府發放的養老金。
五、農村危房改造補貼
現在很多的農民外出打工,家裡面的房子因長期沒有人打理而年久失修。如今農村危房改造是有改造補貼的,但是很多農民朋友不知道。危房改造補貼是根據房子的危險度和在建標准進行評估,然後才能夠申請危房改造補貼。
六、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
現在城市化的進程越來越快,很多農村都會面臨拆遷問題。在徵收拆遷過程中,宅基地補償是集體土地補償上的重要環節。宅基地及房屋拆遷補償標准為:房屋拆遷補償=宅基地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七、農村購房補貼
現在國家為了加快城鎮化及農民的城鎮化,促進農民進城購房,國家出台了農村購房補貼。在農民進城後,如果宅基地和耕地歸還集體所有,國家會給予一定補助,一般在3—5萬元。
八、農機購置補貼
國家為推動農業的現代化,促進農業穩定增長及增加農民的收入,對於需要購置農機的農民給予一定的補貼。
九、醫療補貼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其報銷范圍為門診補償、住院補償以及大病補償三部分。
十、教育補貼
農村貧困家庭子女讀技校,每年可以享受3000元的教育補貼。另外,貧困家庭的大學生可以申請國家助學金3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元(學習成績好的貧困家庭的學生才可以申請)。
⑹ 農村的新農合到底包括什麼
所謂的新農合,它的全稱叫做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言而之意,這是一種醫療保險的待遇,當然是可以享受到醫保的報銷。比如說我們去醫院看病就醫,那麼只要是符合你所在地區參保醫院納入到這個定點醫療機構當中去,就可以享受到自己所參加的新農合,產生相應的報銷。
⑺ 打造養老養生為主題的農村旅遊項目有成功的案例嗎
我在找規劃案例的時候曾經見到過一個遠景做的宜昌的三峽人家石牌村的設計規劃,我覺得還是的符合你的要求的
一、項目背景
人家風景區,是國家AAAAA級風景區,宜昌市以西約三十多公里處,位於長江三峽中最為奇幻壯的西陵峽境內,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跨越秀麗的燈影峽兩岸。三峽人家石牌之美,美在「灣急、石奇、谷幽、洞絕、泉甘」,它包括龍進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嶺、燈影洞、抗戰紀念館、石牌古鎮、楊家溪軍事漂流等景區。具有豐富的文化資源豐富:宜昌文化、巴楚文化、巴文化
本項目區正是位於石牌抗日紀念館入口與郵輪碼頭之間的黃金地帶,有充分的人流引入和商業價值。項目區域生態環境很好,人文和自然資源保護較好,旅遊資源豐富,旅遊配套和服務設施較為成熟。
二、設計理念
三峽人家整個景區處於險要的山水之間,作為一個超大型旅遊集群在旅遊要素「吃、住、行、游、娛、購」六方面,僅僅具有優秀的旅遊資源和通達的交通,其他方面相對而言缺乏優質的配套設施,特別缺乏專業配套設施齊全的酒店、旅館。因此我們要把它打造成為一個集「吃、住、娛、購」為一體的風情小鎮,即沿江酒吧街、文購物走廊、酒店帶。酒店區可以作為一個補充並且能和前面的兩個功能互補結合,從而形成一個有自己特色的旅遊節點。
充分發掘長江美景的旅遊優勢結合沿江旅遊的整體開發情況,開發出一個酒吧風情街,這樣的業態可以和周邊的旅遊產業優勢互補,並作為整個三峽人家景區中現代與傳統相結合的一環。並根據現有民居建築進行改造,使之成為具有濃郁三峽風情和巴文化特色的幾個建築帶。這樣的特色步行街既可以為遊客提供一個巴文化的展示平台,也可以成為一個新的文化旅遊景區來吸引遊客。
三、 遠景設計專家淺談三峽人家石牌村修建項目
三峽人家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都非常的豐富,保存得相當完好,並且旅遊配套和服務設施較為成熟。我們為了充分的利用該地塊的旅遊文化資源和商業價值,並結合其背山靠江的獨特地形特點,把它劃分為三階五區的功能分布模式。「三階」是指依地形的台階式走勢分為三個功能不同的商業,「五區」是把三階的帶狀功能分布切成很碎的小型圈子組團。這樣就使酒店、文化、飲食三個相對獨立帶有機的豎向結合,把三個功能帶再組合,使之成為一個功能完善、人性合理的休息觀景節點。
這都是我網上找到的,你要是要具體了解的話可以自己再去了解一下。希望採納,謝謝。
⑻ 農村社會保障具體有哪些項目
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社會保險、醫療社會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社保五險包括哪些特徵呢?
社會保險的五大特徵:
1.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2.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3.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4.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5.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