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沒錢養老不給錢是什麼心態

沒錢養老不給錢是什麼心態

發布時間:2022-03-09 23:44:35

A. 都說老人千萬不要把自己的養老錢給子女,這是為什麼

目前中國面臨老齡化危機,老年人生活的話題也越來越受關注。很多人說「養兒防老」,但養兒真的可以防老嗎?

以往有一個普遍觀念:兒孫滿堂,老年生活就會過得快樂幸福。可現如今,很多老年人仍舊在為兒女操心,他們依舊是家庭里的經濟支柱。

因為如今老年人的退休金比較豐厚,這筆錢的分配就成了老人要思考的問題。養老金是自己存著,想用就用呢?還是交給兒女保管呢?



把錢交給子女,就是對子女的變相依賴,讓子女承受所有的責任與義務,其實是在增加負擔。

好好規劃自己的老年生活,老年保障是靠自己努力出來的。給孩子正確的引導,良好的教育,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存上一筆豐厚的資產,自己支配自己的日子,這才是老年人的幸福。

B. 父母跟我要養老錢,我不給

怎麼能不給,畢竟父母把你養這么大也不容易,人不能決定自己的出身但能決定自己以後的生活啊。

C. 為什麼頭腦里一直想未來的生活壓力好大呀家人生病了沒錢咋辦沒有多餘的錢給他們養老,孩子讀書沒錢了

別太愁了,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要學會如何去面對她,戰勝困難,生活一定會奔向美好的

D. 如何看待農村老人無錢,無養老保險,無退休金的養老焦慮

一、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
由於計劃生育的影響,我國現在已經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社會階段,這樣的現狀為我們帶來了很多難以避免的社會問題,例如勞動力供給下降,從而影響勞動生產率等。而在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更為凸顯,農村養老問題亟待解決,這其中是包含了很多原因的:
青壯年離開農村到城市務工。由於農村經濟發展不到位,家庭經濟壓力較大,為了解決生活問題,很多年輕人會選擇離開家鄉,到大城市謀求發展。農村的副業勞動則由老人負責,但由於老人身體條件問題,難以擔負起過重的體力勞動,造成農村副業勞動收入過少。另一方面,青壯年在城市漸漸紮根,也就更不願再回到農村生活了。因此農村的養老問題愈加嚴重。
農村養老觀念落後,老人身體條件欠佳。據統計,農村超過一半的老人都患有慢性疾病,有 些老人出於想要省錢和不願麻煩子女的心態,選擇獨自忍受疾病痛苦。還有一些老人是由於缺 乏照料,家庭收入偏低,又沒有購買養老保險,無法得到及時的救治。由於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人認為將老人送到養老機構即是「丟人」、「不孝」的行為,鄰里鄉親都會戳子女的脊樑骨,導致農村養老院經營困難,農村養老問題凸顯。
農村養老保障制度發展不完善。一方面是農村的養老制度與城市相比,不夠完善,另一方面是農村養老保險宣傳不到位,老人不能清楚地認識到養老保險的真正內容和受益程度,導致農村老人普遍參保意識不強。最直接的問題是,老人一旦生重病,家庭經濟條件差,無法承擔起老人的醫療金,整個家庭就會陷入貧困之中。
社區養老服務發展不足。農村老人普遍對家鄉有更強烈的歸屬感和參與感,不願意跟隨子女到大城市居住。這時社區養老就應當發揮該有的作用。但農村居住大多分散,政府投入支持程度又不夠、社區養老服務資源投入效率低、社區養老經營風險高。導致社區養老難以承擔起農村留守老人的養老服務責任。
二、空巢老人晚景悲涼
子女不孝
農村空巢老人晚景悲涼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子女對老人不負責任,老人得不到應有的關懷和照顧,甚至存在一些子女選擇遺棄老人,對老人不聞不問,讓他們自生自滅。例如稱黃龍鎮靈潭村的一位80歲老人,至今仍獨居在土坯房,夜裡忍受蚊蟲叮咬,雨天屋頂漏雨。老人說他的兒子根本不對他承擔贍養的義務,讓他獨自生活在臟亂差的土坯房中度日。
2. 內心空虛寂寞
農村的留守獨居老人很多,他們的子女遠離家鄉,到大城市尋求更多發展機會。有些老人有配偶作伴,但也有很多老人的配偶已經去世,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生活。沒有了精神支柱,又很難調整自己的心態,內心肯定感到十分空虛孤獨,生活悲慘凄涼。
3. 疾病困擾
農村的醫療水平有限,再加上一些經濟原因,老人生了病,能夠得到及時救治的佔少數。再加上一些老人的子女不在身邊,身邊沒有人照顧,導致老人的晚年生活十分辛苦凄慘。
三、如何解決
增大政府支持農村養老力度。由政府導向,在農村建立一些互助養老社區、互助照料社區,政府提供資金支持,或組織社會愛心募捐。讓農村留守老人能享受到價格合適、照料得當的養老機構服務。
健全養老制度保障,普及養老保險知識。向農村老人加大普及養老保險知識的力度,讓老人真正的了解養老保險具體內容,提高參保意識,提高老年人收入保障,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農村老人的養老壓力,解決農村養老問題。
通過法律制度的硬性約束,將傳統家庭養老的道德約束漸漸轉變為有法律干預的「法律型」+「倫理型」約束,由道德層面上升到制度層面。盡量減少子女拒絕對老人承擔贍養義務的情況,讓留守老人的晚年不再凄涼。
我國老齡化問題日益加重,隨之而來的養老問題在農村地區更為明顯。若想解決這些農村養老問題,需要政府部門的全力支持,同時也需要農村地區的老人改變養老觀念。

E. 我個人交養老保險交九年了因沒錢停止三年未交會是什麼情況

養老保險中斷的可以自己去社保中心補交,也可以等找到新工作時新單位幫忙處理,直接找人事處理就行。

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

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0/25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現在的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性55歲。當然從事高風險工種,失去勞動能力等特殊情況可以申請提前退休並領取養老金待遇。

因此當事人可以選擇補,也可以不補均可,只要交足最低15年即可。

(5)沒錢養老不給錢是什麼心態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是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為指標的,通過再分配手段或者儲蓄方式建立保險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費用。它的實施具有以下作用:

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F. 父母分家不給女兒一分錢,養老卻指望女兒,這是什麼心理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一種重男輕女的思想,他們在面對兒子和女兒的專時候,都會比較看重兒子屬,因為他們的思想中就認為兒子是用來傳宗接代的,不可否認,兒子的姓氏一般都是隨著自己家裡的,而且可以綿延後代,但是女兒就不一樣了,女兒長大了就會嫁出去,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在心裡感覺女兒就變成了別人家的人。

老祖宗留下來的家產,當然是想要留給自己家人的後代,畢竟以後女兒生的孩子都是隨著別人的姓氏,就算把家產分給女兒,也會給了別人。所以自古以來,家產都是留給自己的兒子,留給自己家裡的後代。

但是女兒又是父母的小棉襖,畢竟作為一個女生,她比較細致,內心柔軟,所以照顧父母方面就更加體貼,對父母的依賴也勝過了男孩子,都說養兒防老,但是我感覺在防澇方面,女兒比兒子更重要。

所以其實那些留家產給兒子已經便變成一種封建思想,但是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現如今在分家產的時候一般女兒和兒子都有份。不過不可否認,老祖宗的思想還是禁錮著中國人民,還是有一點重男輕女的思想。

G. 假如你們老了沒有退休金,也沒交任何養老保險,你們會害怕嗎,會嚇的睡不著覺嗎

會害怕,但也不至於嚇的睡不著覺。老了沒有錢是擔心,所以稱現在年輕能動多掙點錢留著老了用

H. 60了,可是兒女不給錢看病,沒有錢給養老,不讓去他家住怎麼辦

我覺得你可以去起訴他們。因為兒女對你有贍養義務,他們這么做很不應該。

I. 沒錢給爸媽的人都是什麼樣的心態呢

會很自責,會很難過,自責自己那麼大了,卻依然沒有能力贍養父母,可能還需要父母接濟自己,讓自己的父母那麼大年紀還在做著最重的苦力活。會難過自己為什麼這么不爭氣,為什麼自己就這么差勁。

J. 沒錢還生很多孩子的人是什麼心理

貪婪,自私心理。
很多窮人,哪怕一事無成,都喜歡叫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的本意不是那些文盲所理解的那樣),然後用這句被曲解意思的古話來標榜自己生孩子是遵循聖人的教導。
我只想說,很可笑。說白了那些生孩子的窮人的心理無非就是貪婪自私。他們一方面為了滿足把自己的基因傳下去的私慾,另一方面為了讓自己老的時候有人負責養老。然後這些人還喜歡對不生孩子的人指指點點,用什麼「人人不生人類都滅亡了」這種危言聳聽的大道理來說事。這些人想法可笑,其一,他們的基因並不優秀,傳不傳對人類社會來說意義都不大,傳了下去只不過多出一個造糞機而已;其二,孩子是無辜的,生出來就肩負著給你養老的義務,這算盤打得太過精明。
生孩子是有責任的,往往那些窮人根本負不起這種責任。養孩子不是僅僅給口米糠吃不餓死,破布裹著不凍死就行了,除了物質上的東西還要精神上的教育。如果養孩子像那些人想得那樣簡單,那麼孩子不是成了牲口(長期投資有經濟價值的牲口)?
放眼農村地區,有多少留守兒童?這些留守兒童就是迎合那些人的私慾而產生的。孩子得不到好的教育,懵懵懂懂地步入成年,結果發現自己事事不如人,只能活在底層。他們的人生悲劇就是他們父母的貪婪自私一手造成的。
一句話,如果有條件能夠好好教育孩子,就生,多生也沒問題;如果沒條件教育孩子,一個都別生,生了就是造孽。

閱讀全文

與沒錢養老不給錢是什麼心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