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主要有以下的區別:概念不同。1、居民養老保險一般是針對無工作或失業的人員辦理的社保養老保險,而職工養老保險通常是企業為在職員工所繳納的社會保險;2、居民養老保險一般包括:養老、醫療。而職工養老保險通常包含了: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2. 養老保險和社會保險有什麼區別
第一、兩者概念不同。
養老保險是指是國家和社會根據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設立的一種社會保險。
社保是社會保險的簡稱,是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五個險種。
第二、兩者內容不同。
社會保險包含養老保險,但不僅限於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只是社會保險五個險種的其中一個。
通常我們購買社會保險會包括養老保險,但購買單一養老保險則不包含醫療保險等等。
第三、兩者目的不同。
購買養老保險主要目的在於保障年老之後基本生活。
而購買社保,不僅可以保障年老之後基本生活,還可以保障基本醫療服務,確保失業期間、工傷期間基本生活等等。
(2)職工養老保險和社會養老保險有什麼不同擴展閱讀:
我國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制度建立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後分別於1958年和1978年作過兩次修改。
1997年國務院頒布《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我國建立了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制定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從此,我國逐步建立起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為此,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體系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部分是企業年金,第三部分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20世紀80年代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試點開始進行改革探索,90年代改革全面展開並不斷深化,建立了由國家、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的基金籌集模式,確定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模式,統一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但是,買了養老保險不等於買了社保,而且單獨購買一份養老保險,裡面是不包含醫療保險的,這是社保與養老保險區別最明顯的地方。大多數人選擇購買養老保險的目的都是為了在年老後有一份保障,而購買社保,不僅包含了養老保險,還能保障基本醫療服務,失業保障等等,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建議員工在企業統一購買社保。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企業必須給員工購買社保,試用期間也必須為職工繳納社保的。如果遇到公司找借口不給你買社保,你可以理直氣壯說不。任何企業以任何借口不為職工購買社保,都是在耍流氓。
3. 農民社會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簡單的說,主要區別在於城市職工養老保險如果參加工作早的職工有視同繳費年限,農民工沒有。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都失業了,城市職工可以續保,農民工現在的政策不可以續保,新農保開展後可以轉移到新農保。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4. 社保和職工養老保險有區別嗎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五個不同:
1.保障對象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保障城鎮就業群體;而新農保保障的是農村居民群體,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保障的是城鎮非從業居民群體。
2.實施強度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強制實施的,是僱主、用人單位包括勞動者個人都必須按照規定繳費基數和比例來繳費的;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強調的是由政府加以引導,政府補貼城鄉居民積極參保。
3.繳費標准不同。新農保政策中「有彈性」,這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沒有的。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有規定的繳費比例、規定的領取資格、規定的支付標准,總體來講是沒有太大的彈性的。而新農保里有一條原則叫做「有彈性」,比如設計的繳費標准從100元到200元、300元、400元、500元。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進行選擇,同時允許地方增設繳費標准,可以向上增設,也可以向下增設,這就是為了適應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農民收入水平差異相對較大的實際情況,不搞「一刀切」。
4.籌資結構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主要籌資方是用人單位,雖然個人也繳費,但用人單位繳的是主要部分。而新農保的主要供款方是政府,政府給了現在的老年人基礎養老金,同時對中青年的繳費也予以補助。最大的不同就是第三方籌資結構,不僅僅局限於集體經濟,國家還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5.統籌機制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用人單位的繳費部份納入社會保險統籌基金,不記入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因此,如果參保人以靈活就業方式繳費的,其中60%的個人繳費要納入社會統籌基金,只有40%記入本人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沒有進行統籌,不論是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還他人資助全部記入本人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5. 城鎮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1. 不同的保護團體。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原城鎮居民社會保險和新農村保險的統稱)主要針對非就業群體。而城鎮職工社會保險主要針對的是就業群體,即就業者。當然,如果條件允許,沒有工作單位的人員也可以選擇城鎮職工繳納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納的社會保險,但無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北京特例,靈活就業捕捉失業保險)。
2. 不同的強制力。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自願的原則,城鎮職工就業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執行的保障,只要是勞動者、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依法必須繳納的,否則是違法的,用人單位受到處罰,法定代表人可能被列為失信名單,處處受到限制。
3. 不同的支付基礎。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可以根據攤位自行選擇繳納的金額。而在職職工必須以自己一年的平均月薪為繳費基數參加社會保障,不過,這一點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實施的並不十分理想。
4. 不同的資金來源。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待遇除個人繳費外,基本養老金來源於政府補貼以及集體經濟支持。而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費用必須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承擔,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承擔19%,個人承擔8%。
拓展資料
1. 城鎮居民根據無業或失業人員辦理的社會保障養老保險,其中包括養老、醫療(現部分地方繳納生育保險),需要戶口所在地辦理開戶,每年按所上台的社會平均工資確定支付依據,最後確定支付金額。一年付一次,付一次。
2. 城鎮職工是企業為在職職工繳納的社會保險,其中包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部分地方支付補償醫療)5項保險,在企業根據當年平均工資和職工去年工資確定繳費基數,單位和個人按比例付費!
6. 企業職工社會保險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區別嗎
企業職工社保是社會保險的統稱,他包含五個險種,分別是職工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屬於包含的關系!
希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