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和個人交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哪個劃算謝謝
摘要 農村養老保險與靈活就業養老保險哪個好點就要看自己的經濟情況了。經濟情況差的,農村養老保險好點,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負擔重,經濟情況好的,靈活就業養老保險好點。
2. 農村征地拆遷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哪個好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可以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合並的。雖然每個省市自治區有不同的規定,但是一般來說,處理辦法基本相同。
1.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同時又參加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參加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可以按規定折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6年,大病醫療統籌折算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10年)。
2.參保人員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根據其養老保險實際繳費年限和折算繳費年限確定養老保障待遇:如果兩者相加滿15年的,可以按企業退休,享受職工基本養老金;
3.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有兩種處理方式:(1)選擇一次性補繳基本養老保險滿15年後辦理養老金領取手續,(2)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就是將實際繳納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折算到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按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辦法辦理手續領取待遇。
4.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領取手續時,可以同時一次性補繳滿20年的醫保年限後,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3. 征地社保與基本職工養老保險區別是什麼
征地社保與基本職工養老保險兩者主要有三個區別:
一:概念不同
征地社保是國家為保障農民權益而出台的一種養老政策。我國實行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保障失地農民權益。地方政策的執行情況不同。一般來說,根據不同年齡段採取不同的繳費比例,繳費金額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確定,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統籌水平逐步提高。
之所以把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稱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是因為與過去實行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相比,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主要由農民自己支付,實際上是一種自救模式,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最大特點是採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助相結合的模式,有三種籌資渠道。
二:對象不同
征地社保的對象是由於國家徵用土地,剩餘土地不足以滿足生活需要,由政府、村集體和村民個人共同支付。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對象為農村戶籍16周歲以上居民(不含在校學生和現役軍人)。保費標准分為8個檔次: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
根據個人的選擇,60歲以下的居民至少需要支付15年的費用。參保時間從60歲起不足15年的,可以提前15年補足,60歲以後按月領取養老金。新農保年滿60周歲的,個人不繳費,直接領取養老金。
三:養老金標准不同
征地社保的養老金標准一般是當地城鎮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新農保的養老金標准為:基礎養老金每月55元,加上個人賬戶資金(個人繳費、政府補貼、利息)/139個月。基本養老金由中央政府負擔,退休後的養老金數額取決於:
1、政府補助由省、市、縣政府承擔。各省的補貼標准不同。
2、個人繳費年限和標准。
(3)江西征地養老與職工養老哪個高擴展閱讀:
參加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符合規定條件的,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被征地農民的保險,應當提供下列資料:
(一)被徵收的村(社區)應當提供征地協議和土地補償合同;
(二)被征地農民身份證、戶口簿;
(三)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名冊、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申請表和被征地農民待遇審批表;
(四)經國土資源部門審核的土地徵收和擔保資金清單。
經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發給《被徵收農民養老保險手冊》或《被徵收農民養老保險待遇證明》。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由被徵收農民轉為被徵收農民的,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一)辦理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終止手續;
(二)申請參加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
(三)被徵收土地的村(社區)應當辦理人口增長手續;
(四)個人應當補足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費;
(五)市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為被征地農民辦理保險手續。
4. 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因為畢竟是農民繳費不如城裡職工多,所以今後領取的也少。當然如果你們現在繳納的多就不會有區別了。
5. 征地拆遷後由村裡統一購買的養老保險和一般企業職工購買的保險有什麼區別,那一個更好
村裡的和企業的都不摻合,也不沖突。
6. 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和個人交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哪個劃算謝謝
你講的征地的時候國家幫你繳納了養老保險,應該是一次性幫你繳納了一定的時間,也就是說,一次性幫你繳納了N年或N個月,如果沒有繼續按月繳費的話,你就業後單位應該幫你參保,與你征地後的參保並不沖突,如果是征地後的參保是按月繳納,你就業後就無法參保了,因為每個人在同一時間只能參一份保。
7. 江西征地買養老保險
興國縣失地農民選擇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辦法參保的,參照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辦法,繳費基數按參保時江西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核定,繳費比例為20%;政府給予的參保繳費補貼用於被征地農民補貼期限內應繳納的社會統籌費用,納入社會統籌基金;個人在享受參保繳費補貼期限內,按8%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並按規定記入個人賬戶;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且達到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的,申請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並於批准次月起領取基本養老金。
《興國縣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實施細則》
第九條本細則實施後新認定的同一被征地農民,個人無論自願選擇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均享受同等數額的參保繳費補貼,參保繳費補貼只用於補貼被征地農民參保繳費。被征地農民自願選擇不按本細則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以及不符合本細則第四條的,政府不給予參保繳費補貼。政府給予選擇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繳費補貼用於被征地農民補貼期限內應繳納的社會統籌費用。
本細則實施後新認定的被征地農民在規定應參保的時間內參保的,參保繳費補貼標准為:取得被征地農民證書所在年度江西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12%×180;逾期參保的,參保繳費補貼標准為:取得被征地農民證書所在年度江西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12%×(180-逾期月數)。
本細則實施後新認定的被征地農民自取得被征地農民證書之日起一年內,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取得被征地農民證書時間是國土資源部門為其頒發被征地農民證書的時間;逾期月數為應參保的截止時間至實際參保時間的間隔月數。
本細則實施後新認定的被征地農民在規定應參保的時間內參保的,若參保繳費補貼不足以補貼其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滿15年,則由政府繼續給予參保繳費補貼,使其補貼年限滿15年止;如果參保人未在規定的時間內參保,則相應扣減補貼月數和金額。相同人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增加同等數額的參保繳費補貼。
第十條本細則實施後新認定的被征地農民選擇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辦法參保的,參照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辦法,繳費基數按參保時江西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核定,繳費比例為20%;政府給予的參保繳費補貼用於被征地農民補貼期限內應繳納的社會統籌費用,納入社會統籌基金;個人在享受參保繳費補貼期限內,按8%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並按規定記入個人賬戶;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且達到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的,申請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並於批准次月起領取基本養老金。具體參保繳費辦法為:
(一)參保時男不滿45周歲、女不滿40周歲的,逐年按江西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8%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相應年度12%比例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從參保繳費補貼中逐年扣減,直至參保繳費補貼扣減完止,個人開始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靈活就業人員繳費規定全額繳費;
(二)參保時男年滿45周歲不滿60周歲、女年滿40周歲不滿55周歲的,個人先統一按參保時江西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8%的繳費比例往前補繳,補繳時間以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和繳費滿15周年為時間點往前推算,少多少個月則補多少個月,然後個人再逐年按江西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8%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上相應補繳時間和逐年12%比例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從參保繳費補貼中扣減,直至參保繳費補貼扣減完止,個人開始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靈活就業人員繳費規定全額繳費;
(三)參保時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統一按參保時江西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20%的繳費比例一次性補繳15年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其中,個人按8%的繳費比例繳納,記入個人賬戶,政府補貼按12%的繳費比例納入統籌基金。
本條所述被征地農民補繳時間和一次性補繳的繳費指數統一按0.6計算;按靈活就業人員繳費規定繳費期間的繳費指數據實計算。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8. 被征地農民養老社保和個人社保哪個劃算
當然是參保職工社保醫保好 社保有退休金和退休醫保 醫保報銷比例也高 相對保障高當然繳費也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