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購買商業養老險可以減稅,想買保險的你還在等嗎
一、購買商業保險可以減稅了:
財政部4月12日發布通知,通知明確指出,取得工資薪金、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的個人,其繳納的保費准予在申報扣除當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限額據實扣除,扣除限額按照當月工資薪金、連續性勞務報酬收入的6%和1000元。
通知還指出,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商業養老金時再徵收個人所得稅。試點期限暫定一年。
「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5月1日開始試點,這一項優惠政策,將對於個人、機構、乃至整個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業內普遍認為,在個人養老保險的推動下,我國個人商業養老保險大有可為,長期來看,個人商業養老保險保費收入增長空間巨大。
二、為什麼買商業保險要趁早?
1、保費便宜。保險產品的費用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年紀越大,保費就越高。
2、越早買越早獲益。越早買保險,就能越早獲得保險保障,這樣才能越早規避人生中的風險。不然等風險來臨的時候,沒有任何保障該如何應對?如果是因疾病或意外產生嚴重後果,很可能會對整個家庭造成很大的影響。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發生,保險要趁早規劃。
3、避免保費倒掛。年紀大買保險還有可能出現保費倒掛的現象,這樣就不劃算了。另外,保險產品是有投保年齡范圍的,超過投保年齡范圍,保險公司也不讓投保。所以,趁早投保,選擇保險產品的權力更多。保險公司哪家強,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最新榜單!全國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三、購買商業保險的作用
首先是為投保人理財——商業保險機構多樣化商業養老保險產品,能夠滿足個人和家庭在風險保障、財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在提供養老資金保障方面,商業養老保險具有獨特優勢。因為銀行儲蓄期較短且到期後只能轉存,而商業養老保險存續期長達數十年,能從退休後一直領到生命終結。此外儲蓄是單利計息,商業養老保險是復利計息,隨著商業養老保險投資的逐步放開,未來投資收益率也越來越樂觀。
最重要的是,商業養老保險還具有互助共濟功能,可以實現保生也保死,在附加一些意外、醫療等功能後,投保人因意外身故可以獲得更多的風險保障。如果約定了保證領取年限,本人未領滿保證金年限的,家人還可以繼續領取。
② 繳納商業保險減稅地區
據前日公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保險新「國十條」),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將適時開展試點,這被視為我國醞釀已久的「減稅養老」將正式實現。「減稅養老」的最大利好體現在哪?此方式在海外有啥經驗?何時能真正來到普通人身邊?8月14日,揚子晚報記者約請省內專家予以解讀。
A減稅養老利好體現在哪?
通俗理解就是,買商業養老保險可延遲納稅
我省專家介紹,「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通俗來說,是指個人收入中用於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時,其應繳個人所得稅可延期至提取保險金時再交稅的方式,實質上是國家在政策上給予購買養老保險產品個人的稅收優惠。
有關專家分析,2014年1月1日起,我國已開始實施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優惠政策。
該項政策主要針對國內三大養老保險體系中的補充養老保險,覆蓋人群仍只在部分企業員工。而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則針對商業補充養老保險,其正式實施將激發個人購買商業養老險的熱情,發揮商業養老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減輕政府用於保障老年人群生活的財政負擔。
他山之石
據介紹,此種方式在海外較為通行。以美國為例,稅收制度在退休計劃的建立和發展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稅收制度安排是個人繳費稅收延遲支付,即政府允許投保人將其所繳的一定額度的養老保險費在個人所得稅前扣除,等到受益人領取保險金時再將保險金作為受益人的個人收入,按照法律規定征繳個人所得稅。
德國國會則在2001年通過《養老保險改革法令》,規定用於購買經國家認可的商業養老保險的儲蓄額可作為「特別支出」享受免繳所得稅待遇。德國政府並對個人投保養老保險實施一定補貼,如2002年補貼額為每人每年38歐元,2008年後每人每年154歐元。
B減稅養老能夠省多少?
細則未出,但粗估月入萬元一年可節稅近千元
據我省專家分析,盡管「新國十條」提出將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但具體方案和細則還有待財政部、稅務總局、保監會、人社部等多部門進一步研究。因此,新方式比現行投保方式能節省多少還不能具體衡量。不過,上海有媒體曾就該市上報方案做過大致估算。
據中國人壽上海分公司負責人以上海戶籍工作人群為例測算:如月收入1萬元,扣除四金1900元以及個稅起征點3500元後,應納稅額為4600元,繳稅標准應參照20%的稅率計算,再減去速算扣除數555元,需要繳稅365元。如果可以稅前列支700元作為保費,月收入1萬元的應納稅額為3900元,按照10%的稅率計算,再減去速算扣除數105元,應繳稅285元。也就是說,如果購買了個稅遞延型養老產品,每月可以節稅80元,一年則可以節稅近千元。同時,所繳的700元養老保險金將進入個人賬戶進行管理,等到退休時,根據當時的收入情況和當時的稅率以及稅收起征點情況再確定需要繳多少所得稅。
一般來講,退休後的收入通常不會高於工作時的收入,因此退休後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也較低,再扣除通脹因素,稅收負擔更輕。
數據說話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陳秉正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稅收優惠可能為典型的EET,與許多發達國家對商業養老保險計劃的征稅模式相同。陳教授還測算,假設某男性職工張某現年40歲,目前年稅前收入2.4萬元,以後按每年4%增長,老張的儲蓄率為40%,在這部分儲蓄中四成被用於養老,老張60歲退休,預期壽命80歲。如果能給予EET稅收優惠,在利率和稅率設定條件下,老張購買養老保險,在並沒有減少當期可支配收入的情況下,退休後收入(不包括彼時來自社會養老保險的收入)每年增加了1647.2元。
C減稅養老啥時正式實現?
研究、醞釀已近十年,預計明年啟動試點
據介紹,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的研究、醞釀已有近十年,但因種種原因未真正出台。此番「新國十條」明確後具體的「落地時間表」如何?業內人士稱,具體方案還有待財政、稅務、保監、人社多部門對細則進行研究。目前試點地區有哪些,該如何實施尚不能下定論。不過此番以國務院而非行業層面明確,意味著多年的呼籲終將塵埃落定,有望不久的將來就能「開閘」,有預計2015年將啟動試點實施。而從前幾年探索來看,若真正「開閘」,熱門地區有望在上海。
上海方案
此前有媒體披露,「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是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兩個中心」建設意見中促進保險業發展的一個重頭項目。據上海媒體公布的上報方案:上海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產品定位為契約型,產品形式為萬能型、分紅型保險;稅收遞延模式採取「稅基遞延」型,即在繳費及收益階段免稅,領取階段再根據當期稅率表繳稅;繳費限額為每月1000元,其中700元用於個人養老保險免稅,300元用於企業年金免稅。
根據當時參與研究討論的相關保險公司內部測算,採取「稅基遞延」型模式,同等收入情況下,越早購買稅延型養老保險產品,未來可省稅額越高;同等時間開始購買產品的情況下,收入越高,未來可省稅額也越高。覆蓋范圍上,無論企事業單位還是政府機關,都可以參與。產品操作模式上,繳費時由企業代扣代繳,領取時保險公司代扣代繳個稅;員工離職時,可以在不同保險公司、不同企業之間轉移。
對於究竟哪些保險公司可參與首批試點,上海上報方案中並未提及。前期參與研究討論的國壽、平安、太保等8家中資保險公司被市場視為有望首批「分羹者」。
「減稅養老」探索回顧
天津2008年曾做嘗試後被聯合叫停
業內人士介紹,早在2008年天津濱海新區曾開展過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的嘗試。2007年、2008年,保監會和天津市政府為在天津濱海新區試行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共同下發了《關於加快天津濱海新區保險改革試驗區創新發展的意見》等文件,規定了補充養老保險所享受稅收優惠:一是企業為職工購買補充養老保險的費用支出在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8%以內的部分,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二是補充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在個人工資薪金收入30%以內的部分可在個人所得稅前扣除。然而,該方案不久被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叫停。
有關專家分析,天津試點被叫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我國當時對個人購買補充養老保險並無明確的稅收優惠政策,天津稅收優惠政策也沒有稅務方面的政策支持;二是30%的稅優比率過高,國際市場中稅優較高的加拿大也僅為18%;三是天津的財力在全國不具普遍意義,一旦示範效應鋪開,將對財政和稅收產生較大影響。
上海、深圳、江蘇也曾做探索
近年來,陸續對「減稅養老」進行積極探索的地區還包括——
上海:2012年6月論證5年多的「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方案由上海市政府遞交財政部。2013年保險監管工作會議傳出消息,「上海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方案初步確定,保監會與財政、稅務等部門及上海市政府就方案主要內容達成一致意見。
深圳:2012年向保監會提出書面申請試點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2013年仍在與保監會進一步溝通。
江蘇:2010年有關部門就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開展研究和建議。2012年完成研究報告。(實習生趙月揚子晚報記者李沖馬燕)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③ 什麼是稅延養老保險
所謂稅延型養老保險,是指投保人在稅前列支保費,等到將來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這樣可略微降低個人的稅務負擔,並鼓勵個人參與商業保險、提高將來的養老質量。
由於個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在個稅繳納時可獲得一定的優惠,因為在許多發達國家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政策。對個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予以稅收優惠,有利於滿足居民多層次的養老需求,亦將大大加快我國保險業發展步伐。
(3)什麼是減稅養老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④ 稅延型養老保險是什麼意思
近日,銀保監會等部門發布《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開發指引》,明確稅延型養老險的設計原則、交費方式、收益類型等規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⑤ 減免個稅的五個條件是什麼
1.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2.因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3.其他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准減稅的。 減征個人所得稅,其減征的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定。儲蓄存款利息,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4.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和津貼;5.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個人所得稅的免徵項目具體有:科學、技術、文化成果獎金。主要包括個人在科學、技術、文化方面有發明創造的成果,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拓展資料:
一、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減免個人所得稅需要滿足以下條件。免稅的范圍主要包括獎金、國債、補貼津貼、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保險賠款、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等。減稅的范圍主要包括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因自然災害遭受重大損失的。國務院可以規定其他減稅情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二、個人所得稅表是計算個人所得稅的表。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入計算。 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務
1.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⑥ 如何評價「減稅養老」
稅延型養老指的是現在用來買保險的那部分錢暫時不用納稅,等到養老的時候根據那時候的的稅率來收取,這個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現在的壓力,但說那部分人最受惠就不確定了,但能肯定的是現在購買保險是比較劃算的
⑦ 兩部委春節發福利!關乎幾億人養老減稅新政落地
據財政部官網,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於明確養老機構免徵增值稅等政策的通知》。
該政策簡單來說,就是買養老險可延遲納稅,保費可以在一定標准內稅前扣除,等到個人領取商業養老金時再徵收個人所得稅,每年稅前扣除最多1.2萬元。
具體而言,對試點地區個人通過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支出,允許在一定標准內稅前扣除;計入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商業養老金時再徵收個人所得稅。
⑧ 養老保險費減免稅申報怎麼填
"養老保險中斷申請書一般社保局有統一的格式:\ 姓名______________個人編號__________________\ 性別_____________ 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_____\ 戶口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__\n 以上就版是養權老保險怎麼申請中斷呢?申請書怎麼寫的回答望採納\ 戶口區街 ____區_______辦事處________社區\ 聯系電話 手機_______________宅電___________\ 中斷險種 養老保險\n養老保險中斷起止時間____年____月至____年_____月\n本人中斷申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人簽字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保機構意見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