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補充養老保險是什麼意思
『貳』 什麼是養老補充金
什麼叫養老補充金
學術上,補充養老保險是在基本養老保險基礎上,政府以政策指導和政策優惠為導向,用工單位和員工共同出資,以資金積累和運作增值為主要特徵,以提高出資單位員工的養老待遇為主要特點的社會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通俗的說補充養老保險就是不強迫繳納的,提高員工養老待遇的養老保險。我們平時說的養老保險是指基本養老保險,其強制繳納是與補充養老保險的顯著的區別,包括繳納比例、方式都有嚴格限制,具體可參看《社會保險費可以約定嗎?》。
補充養老保險是對基本養老保險的一種必要補充。基本養老保險只能保障職工離退休後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實行補充保險則可以在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明顯地改善和提高職工離退休後的生活待遇。補充養老保險與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構成了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
由於補充養老保險的特點,因此其是否繳納、繳納比例都比較靈活,可以由單位根據自身效益決定,根據不同的比例要求報有關部門備案或者批准即可。
一般,補充養老保險分配方案有以下三種:⑴個人帳戶制;⑵單位帳戶制;⑶單位帳戶加個人帳戶。
補充養老保險分配和記帳也比較靈活,可以按單位繳納補充養老保險費的比例進行分配,或按照單位的分配方案進行分配。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帳戶內,單位繳費可全部或部分記入。
補充保險賬戶是社會化管理的,並不是由單位自己管理或者自行委託其他機構管理,經辦機構也須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的機構經辦。一般來說,目前的補充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是各地社會保險管理部門。管理部門會對單位設單位帳戶,單位帳戶下再設個人帳戶,經辦機構每年列印收益對帳單以供查對。
補充保險養老金領取方法有以下幾類:⑴到達退休年齡一次性領取;⑵員工在職期間死亡由其法定繼承人領取;⑶出國定居提前領取;⑷重大疾病無勞動能力的提前領取。這是由於其補充養老保險本身具有的社會保險性質決定的,所以員工無論何種原因辭職,除了上述情況一般不能領回保險金。所以,員工離開單位後其個人帳戶仍由經辦機構管理:
如果kano轉到新單位,並且新單位仍然有補充養老金制度的,可由經辦機構根據原單位開出的轉移證明,將其補充養老保險個人帳號轉移到kano新就業單位,原單位和新單位的補充養老保險基金合並進入個人補充養老保險帳戶。
如果kano轉到未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的單位,或失業的,其補充養老保險帳戶暫時由原來經辦的社會保險管理部門代為管理。
『叄』 什麼叫補充養老保險費
補充養老保險是企業在國家統一制訂的基本養老保險之外,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專力,在履行屬了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義務之後,專門為本企業職工建立的附加保險。
補充養老保險在我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中處於第二層次,是企業對國家為企業職工實行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和完善。
補充養老保險作為國家法定基本養老保險體系外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我國構建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國外發展經驗看,補充養老保險能有效提升全社會的養老保障水平。
補充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用人單位和個人均以個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
個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低於全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六十的,以全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六十為繳費基數;超過全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三百的,以全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三百為繳費基數。
個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超過全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超過部分應繳的社會統籌基金的百分之五十,記入個人補充養老保險賬戶。
按規定,只有個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沒有超過全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就應該按照個人的實際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且全部個人繳費都計入個人帳戶。
『肆』 補充養老金保險是什麼意思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說的簡單一些其實就是補充醫療保險主要是一年一做,保障的時間主要是本自然年,能對職工的門診和住院的醫療費用進行二次報銷。
而補充養老金則是一個長期的險種,目前我們的職工基本少都有社保的基本醫療保險和基本的養老保險,而有一少部分職工還有補充醫療保險,而真正有補充養老金保險的職工還是非常少的,而恰恰就是補充養老金這個險種卻是一個很有長期效益的險種,我們目前職工所繳納的基本養老金保險,在幾十年以後我們恐怕只能從中領取到僅僅夠我們一般生活的養老金,而如果要想有一個良好的晚年生活,我們就要從年前的時候開始打算,而企業給職工辦理的補充養老金保險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這是一個長期的保障,通過企業職工共同負擔,共同出資,一起積累一筆可觀的財富,並且這個財富拿到保險公司進行運作,還可以得到一個相對較好的穩定的收益,這個就是補充養老金的魅力所在。
而對於樓上所說的目前北京還沒有相關的政策支持則是不準確的,目前北京市已經出台相關的文件,可以提取上一年職工收入的百分之五以內的金額來給職工做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和企業補充養老金保險,而國家給予稅前列支的政策,請注意:現在北京市的提取比例已經從原來的百分之四提高到了百分之五了,特此說明。如果您還想了解相關的補充養老金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的內容,可以去我的個人博客看看,說不定可以幫助您,我的網址:
『伍』 什麼是補充養老保險,與基本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您好,補充養老保險,是指企業在滿足社會統籌的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為補充基本養老保險的不足,幫助企業員工建立的超出基本養老保險以上部分的一種養老形式。基本養老是國家的強制的。而補充養老則是企業自己組織的。企業完全可以不辦補充養老,勞動法並不要求企業必須提供補充養老。所以說這兩者沒有必然關系。理論上沒有基本養老也可以享受企業的補充養老。
『陸』 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是指什麼
補充養老保險是什麼意思?
補充養老保險指的是養老保險的補充保險,居民在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礎上,並行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居民可以按照補充養老保險的檔次繳費,每一個檔次政府都會有補貼,居民繳費滿15年之後每個月可以領取到一定額度的養老金,這樣做能夠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
為什麼會實施補充養老保險?
目前山西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偏低,2019年人均待遇為1494元,僅為脫貧標准指導線的41.5%,不足以兜底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為此山西積極推行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制度,並以立法形式明確,從制度上解決低收入人群的養老問題。
城鄉居民在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後,可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參加補充養老保險。在補充養老保險費的繳納、待遇領取標准及程序方面,條例規定不同的繳費檔次繳納的費用不一樣,退休之後能夠領取到的養老金自然也會有差距,不過大家不要盲目的追求多繳費,根據自身情況來,量力而行即可。
『柒』 補充養老保險是什麼意思
補充養老保險是對國家規定的基礎養老保險的一種補充的,通常情況下是由企業自行為員工繳納的,是屬於附加保險的一種。是企業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在履行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義務之後,專門為企業職工建立的。
補充養老保險是這樣領取:
(1)職工等到到了自己退休的年紀的時候,是可以一次性領取補充養老保險;
(2)如果職工在職期間不幸死亡的話,那麼就是由他的法定繼承人來領取的;
(3)職工想要出國定居的話,也是可以提前領取的;
(4)職工如果患上了重大疾病,喪失了勞動能力的話,也是可以提前領取的。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七十一條
國家設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以及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構成,用於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運營機構負責管理運營,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保值增值。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的情況。國務院財政部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審計機關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情況實施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