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計算
勞動者想了解事業單位退休後的基本工資的計算方法,勞動者可以到當地的社保局進行詳細了解,通常不同的勞動者其享受的養老保險金存在差異。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退休人員:
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按照政府文件規定,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支付項目好幾項,其中第一項是
基本養老金=〔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
其中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職務補貼,綜合補貼,出勤補貼等,出勤補貼不算,其他的都可以算在內。
國家規定的綜合補貼的的具體規定都由各省市自治區自行規定的,各地不一樣。
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基本養老金計發比例為0.4%。
退休金與退休年齡有關。因為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並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本息和÷120+調整系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准。
《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怎麼算的
1、繳費基數不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應不低於檔案工資和離退休費兩項之和,企業單位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按實發工資或社會平均工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⑶ 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怎麼計算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工資與退休年齡有關。因為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版:退休上年度當權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並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本息和÷120+調整系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准。
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⑷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算
現在的事業單位分三類,一類是行使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一類是純公益服務性事業單位,另一類是單位獨核算,經營性的事業單位。這三者的養老體制各不相同。第一類,參照公務員管理,實行退休養老的辦法,第二類,參加的是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由於事業單位較少,互濟性不強,保障性也低。第三類事業單位參加的都是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原先參加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單位目前,也有不少轉到企業基本養老保險這邊來了,待遇差不多,而且更有保障了,所以你不用擔心。由於你們繳費基數通常都較高,退休後工資都較高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⑸ 事業單位轉到企業單位養老保險怎麼算呢
⑹ 企業職工進事業單位,原來交的養老保險怎麼算
您退休後的養老金將按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政策規定核發。省政府令第36號規定,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基礎養老金以本人退休時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不滿1年的繳費月數折算為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按照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累計儲存額本息除以計發月數確定。另外,對1995年底前參加工作、2006年7月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在發給上述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您原來是按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規定繳費,現轉入企業按企業養老保險規定繳費,所以計算退休待遇的方法與一直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相比主要區別體現在計算過渡性養老金上。後者是按照參保人員1995年底前的繳費工資和繳費年限,推算出1995年前全部繳費年限的儲存額,再除以120按月計發。由於您轉入企業後才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所以對您進入企業前的養老保險儲存額要按省有關規定另行推算,它包括兩塊,一是1995年底前儲存額按1995年省和其所在市職工平均工資的平均數為基數乘以12%,再乘以1995年底前工作年限進行推算,二是1996年1月1日至轉入企業前儲存額按您參加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歷年實際繳費工資以及歷年企業個人賬戶記賬比例推算。兩塊合並作為確定您過渡性養老金的依據。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⑺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怎麼計算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工資與退休年齡有關。因為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版素主要有:退休權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並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本息和÷120+調整系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准。
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⑻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如何計算
企業養老保險制度與事業單位退休制度目前還是兩回事。
所以:
1、如果你現所在事業單位還未被納入養老保險,則你之前繳納的養老保險關系仍在社保經辦機構留存,個人賬戶不間斷計息。你的工齡從進入事業單位起計算。
2、如果你現所在事業單位已被納入養老保險,則需要將之前繳納的養老保險關系通過轉移手續納入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具體如何接續,因目前國家尚無統一規定,需要向當地社保機構咨詢、辦理。接續後,之前的繳費年限可與新參加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年限合並計算。但「工齡」按現行政策,原則上還是從進入事業單位起計算。
你所在單位的工作人員都參保繳費嗎?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